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添加型混棉機。
背景技術:
棉紡制品在制造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不同種類,不同成分的棉花進行充分而均勻的混合,現有的混棉機在填料時,各類物料都是無序掉落,無法人為控制,夾雜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混棉機混棉夾雜效果差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添加型混棉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添加型混棉機,包括機架、混料桶、混料輥和進料口,混料桶安裝在機架的上部,混料輥安裝在混料桶的內部,進料口連接在混料桶上,進料口安裝在混料桶的側壁上,混料桶的外部設有電機,內部設有螺旋盤,螺旋盤上設有毛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螺旋盤連接在電機上,懸掛于混料輥的上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進料口分布于螺旋盤的各層盤裙上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毛刺均勻分布在螺旋盤的盤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混料桶內設置螺旋盤,懸掛于混料輥的上方,通過電機驅動,并將進料口安裝在混料桶的側壁上,分布于螺旋盤的各層盤裙上方,形成逐層添加機構。工作時,各種棉料從各個進料口分層落入螺旋盤內,可根據需要人為控制疊加的成分組合,均勻分布在螺旋盤盤面的上的毛刺可防止棉料滑脫,最終電機帶動螺旋盤旋轉,疊層雜夾后的棉料緩慢下降到混料輥上進一步混合, 大大提高了混雜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機架,2. 混料桶,3. 混料輥,4. 電機,5. 螺旋盤,6. 進料口,7. 毛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添加型混棉機,包括機架1、混料桶2、混料輥3和進料口6,混料桶2安裝在機架1的上部,混料輥3安裝在混料桶2的內部,進料口6連接在混料桶2上,進料口6安裝在混料桶2的側壁上,混料桶2的外部設有電機4,內部設有螺旋盤5,螺旋盤5上設有毛刺7。螺旋盤5連接在電機4上,懸掛于混料輥3的上方。進料口6分布于螺旋盤5的各層盤裙上方。毛刺7均勻分布在螺旋盤5的盤面上。
在混料桶2內設置螺旋盤5,懸掛于混料輥3的上方,通過電機4驅動,并將進料口6安裝在混料桶2的側壁上,分布于螺旋盤5的各層盤裙上方,形成逐層添加機構。工作時,各種棉料從各個進料口6分層落入螺旋盤5內,可根據需要人為控制疊加的成分組合,均勻分布在螺旋盤5盤面的上的毛刺7可防止棉料滑脫,最終電機4帶動螺旋盤5旋轉,疊層雜夾后的棉料緩慢下降到混料輥3上進一步混合, 大大提高了混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