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環(huán)錠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位置可調的導絲輪。
背景技術:
包芯紗是指通過芯紗和鞘紗組合的一種復合紗,一般以長絲為芯紗,短纖為外包纖維(鞘紗),其特點為通過外包纖維與芯紗的結合,可以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點,彌補雙方的不足,揚長避短,優(yōu)化成紗的結構和特性。包芯紗生產已有40余年歷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相關紗線品種也不斷豐富。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000余萬錠包芯紗,預期每年還將以20-30萬錠的速度增長。因此,包芯紗具有很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包芯紗的生產工藝大致可分為如下三種:第一種為在細紗工序上加入芯紗,形成包芯紗,外包纖維先經過粗紗工序得到所需的外包粗紗,然后外包粗紗在細紗機上由后羅拉喂入后經牽伸過程被抽長拉細,芯絲通過喂入裝置由前羅拉喂入,兩者一起被加捻形成包芯紗,實現(xiàn)外包短纖維對芯紗的包覆;第二種是在包覆紗機上加入芯紗,形成包芯紗,棉紗先被加捻形成棉紗筒子,在包覆機上芯紗通過喂入羅拉穿過包覆紗機的空心錠子的中心,棉紗筒子固定在空心錠子上,通過棉紗筒和錠子的旋轉,棉紗被包纏在芯紗上,形成包芯紗;第三種是通過并紗的辦法加入芯紗,形成包芯紗,棉條加工成細紗之后,在并紗機上,芯紗通過喂入羅拉牽伸,與棉紗合并在一起,形成合股紗,卷繞成股紗筒子,股紗筒子被放置于短纖倍捻機上,通過倍捻機錠子將股紗加捻,形成包芯紗。其中以第一種方式為主,且包芯紗通常在環(huán)錠紡細紗機上紡制,包芯紗導絲裝置是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起著固定、控制芯紗運動方向的作用。目前,包芯紗導絲裝置通常是由一對導絲輪和一個固定裝置組成,其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芯紗在退繞時方向不穩(wěn)定、芯紗所受到的張力不均勻、紗線露絲等問題。
針對此,本實用新型給出一種位置可調的導絲輪,通過在導絲輪上加裝彈性按壓銷,在導絲架上開有等間距間隔的嵌入孔,導絲輪上的彈性按壓銷選擇嵌入到嵌入孔內,實現(xiàn)導絲輪安裝位置的可調,優(yōu)化紡紗工藝,改善芯絲包覆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給出一種位置可調的導絲輪,通過在導絲輪上加裝彈性按壓銷,在導絲架上開有等間距間隔的嵌入孔,導絲輪上的彈性按壓銷選擇嵌入到嵌入孔內,實現(xiàn)導絲輪安裝位置的可調,優(yōu)化紡紗工藝,改善芯絲包覆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位置可調的導絲輪,包括中間固定支架,所述中間固定支架為長方體形結構,在所述中間固定支架上連接有橫向支架,所述橫向支架通過左螺絲和右螺絲固定在中間固定支架上,所述橫向支架的數(shù)量在1-3之間,所述橫向支架包括左橫臂和右橫臂,所述左橫臂和右橫臂分別位于中間固定支架的左右兩端,在所述左橫臂和右橫臂上等間距開有嵌入孔,所述嵌入孔的數(shù)量在2-5之間,在所述橫向支架的左橫臂和右橫臂上分別連接有導絲輪,所述導絲輪為中空結構的圓形結構,在所述導絲輪的表面的一個圓周上開有左導絲槽和右導絲槽,在所述導絲輪的內側圓周上連接有彈性按壓銷,所述彈性按壓銷的一端嵌入到導絲輪的內側圓周上,所述彈性按壓銷的另外一端伸出,在所述彈性按壓銷上垂直連接有橫向按壓銷,在所述彈性按壓銷的嵌入到導絲輪的內側圓周的側面開有側縫,所述橫向按壓銷通過側縫固定在彈性按壓銷上,所述彈性按壓銷可通過按壓橫向按壓銷縮入或伸出導絲輪的內側圓周。
紡紗時,芯絲從長絲筒退繞后,呈S形依次穿過橫向支架上的導絲輪后喂入前羅拉,而后包裹在經牽伸后的須條內部,而后加捻成紗,此時,可通過按壓橫向按壓銷,使彈性按壓銷縮入導絲輪的內側圓周,而后沿著橫向支架的左橫臂或右橫臂橫向移動導絲輪到合適的位置,而后將橫向按壓銷放開,使彈性按壓銷伸出導絲輪的內側圓周并嵌入到左橫臂或右橫臂上的嵌入孔內,實現(xiàn)導絲輪的固定安裝。
本實用新型通過通過在導絲輪上加裝彈性按壓銷,在導絲架上開有等間距間隔的嵌入孔,導絲輪上的彈性按壓銷選擇嵌入到嵌入孔內,實現(xiàn)導絲輪安裝位置的可調,優(yōu)化紡紗工藝,改善芯絲包覆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一種位置可調的導絲輪,包括中間固定支架1,中間固定支架為長方體形結構,在中間固定支架上連接有橫向支架2,橫向支架通過左螺絲5和右螺絲6固定在中間固定支架上,橫向支架的數(shù)量在1-3之間,橫向支架包括左橫臂3和右橫臂4,左橫臂和右橫臂分別位于中間固定支架的左右兩端,在左橫臂和右橫臂上等間距開有嵌入孔7,嵌入孔的數(shù)量在2-5之間,在橫向支架的左橫臂和右橫臂上分別連接有導絲輪8,導絲輪為中空結構的圓形結構,在導絲輪的表面的一個圓周上開有左導絲槽9和右導絲槽10,在導絲輪的內側圓周上連接有彈性按壓銷11,彈性按壓銷的一端嵌入到導絲輪的內側圓周上,彈性按壓銷的另外一端伸出,在彈性按壓銷上垂直連接有橫向按壓銷12,在彈性按壓銷的嵌入到導絲輪的內側圓周的側面開有側縫,橫向按壓銷通過側縫固定在彈性按壓銷上,彈性按壓銷可通過按壓橫向按壓銷縮入或伸出導絲輪的內側圓周。
紡紗時,芯絲從長絲筒退繞后,呈S形依次穿過橫向支架2上的導絲輪8后喂入前羅拉,而后包裹在經牽伸后的須條內部,而后加捻成紗,此時,可通過按壓橫向按壓銷12,使彈性按壓銷11縮入導絲輪8的內側圓周,而后沿著橫向支架2的左橫臂3或右橫臂4橫向移動導絲輪到合適的位置,而后將橫向按壓銷放開,使彈性按壓銷伸出導絲輪的內側圓周并嵌入到左橫臂或右橫臂上的嵌入孔內,實現(xiàn)導絲輪8的固定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