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造紙機的引紙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強瓦楞芯紙機,烘干部通常采用引紙繩引紙。由于引紙繩通過施膠部,施膠淀粉液很容易甩到引紙繩上,較濕的引紙繩經過烘缸干燥,造成引紙繩變硬,同時施膠淀粉膠液很容易粘到烘缸引紙繩槽,造成引紙繩磨損嚴重,淀粉膠液呈較強的酸性,對引紙繩也腐蝕厲害,致使引紙繩達不到實際的使用壽命,繩子易斷頭,換繩次數增多,增加了停機時間,減少了產量,質量不穩定,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造紙機的引紙裝置,它提升了紙繩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停機時間,增加了產量,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造紙機的引紙裝置,包括烘干部和施膠部,還包括設置在烘干部的第一引紙機構和設置在施膠部的第二引紙機構,第一引紙機構包括第一引紙繩、第一導輥和第一輪組,第二引紙機構包括第二引紙繩、第二導輥和第二輪組,第一引紙繩依次穿過第一導輥、烘干部和第一輪組,第二引紙繩貫穿第一導輥和施膠部,第二引紙繩的一端通過第二輪組與第一導輥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引紙機構還包括用于帶動第二引紙繩進行轉動的電機。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引紙機構還包括第三輪組和張緊輪,所述第二引紙繩依次穿過第二輪組、電機、張緊輪和第三輪組。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施膠部包括兩個施膠輥,所述第二引紙繩從兩個施膠輥之間穿過。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輪組包括一個引紙繩輪,所述第二輪組和所述第三輪組均包括多個引紙繩輪。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張緊輪設置于所述第三輪組的多個所述引紙繩輪之間。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一種造紙機的引紙裝置,該裝置減少了引紙繩與烘缸之間的摩擦,同時也防止了施膠液被甩到引紙繩上并帶到烘缸的引紙槽內,節約了引紙繩,提升了紙繩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停機時間,增加了產量,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符合造紙生產中關于清潔生產的技術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造紙機的引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烘干部、2-施膠部、3-第一引紙繩、4-第一導輥、5-第一輪組、6-第二引紙繩、7-第二導輥、8-第二輪組、9-電機、10-第三輪組、11-張緊輪、12-施膠輥、13-引紙繩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
實施例,見圖1所示,一種造紙機的引紙裝置,包括烘干部1和施膠部2,還包括設置在烘干部1的第一引紙機構和設置在施膠部2的第二引紙機構,第一引紙機構包括第一引紙繩3、第一導輥4和第一輪組5,第二引紙機構包括第二引紙繩6、第二導輥7和第二輪組8,第一引紙繩3依次穿過第一導輥4、烘干部1和第一輪組5,第二引紙繩6貫穿第一導輥4和施膠部2,第二引紙繩6的一端通過第二輪組8與第一導輥4連接。該裝置減少了引紙繩與烘缸之間的摩擦,同時也防止了施膠液被甩到引紙繩上并帶到烘缸的引紙槽內,節約了引紙繩,提升了紙繩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停機時間,增加了產量,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第二引紙機構還包括用于帶動第二引紙繩6進行轉動的電機9。電機9單獨帶動第二引紙繩6,引紙繩僅在引紙操作時才運動,造紙正常生產時,引紙繩不隨施膠輥12轉動,這樣就減少了引紙繩與烘缸之間的摩擦,同時也防止了施膠液被甩到引紙繩上并帶到烘缸的引紙槽內。
第二引紙機構還包括第三輪組10和張緊輪11,所述第二引紙繩6依次穿過第二輪組8、電機9、張緊輪11和第三輪組10。通過張緊輪11對第二引紙繩6進行張緊并調節引紙繩張力,再通過第三輪組10將第二引紙繩6送至施膠部2。
施膠部2包括兩個施膠輥12,所述第二引紙繩6從兩個施膠輥12之間穿過。第一輪組5包括一個引紙繩輪13,所述第二輪組8和所述第三輪組10均包括多個引紙繩輪13。張緊輪11設置于所述第三輪組10的多個所述引紙繩輪13之間。該設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通過第二輪組8將紙從第二引紙繩6輸送到第一導輥4,再通過第一引紙繩3在烘干部1進行烘干處理。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