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圈條組件,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在CJ40精梳機上使用的圈條組件,屬于紡織附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紡織業的不斷發展,紡織機械也在不斷進行著改進,以便更適用于生產。目前,紡織業中使用的精梳機大多為CJ40精梳機,該精梳機的精梳條質量,不僅可達到烏斯特2001公報的5%~25%水平,還具有噪聲低、優質高產、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等特點,從而被業內人士所廣泛采用。它的工藝流程為:精梳條通過精梳機牽伸區牽伸出來后,經大導條輥和導條塊后,再由小對壓輥進行壓凝,最后輸出至圈條筒。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受棉花本身特性的影響,紗導條塊處經常會或多或少的出現棉蠟及棉花的堆積,使精梳條再經過時易受到摩擦,破壞精梳條的發毛,影響精梳條的內在質量。另外,若棉花積花到一定程度后,會被運輸中的精梳條帶走,從而形成大的紗疵,使精梳條的產品質量受到較大的影響,影響產品的銷售和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CJ40精梳機的圈條組件,它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能夠有效地解決精梳條在圈條過程中所出現的磨損和積花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用于CJ40精梳機的圈條組件,通過牽伸組件將精梳條輸送至圈條組件中,所述圈條組件包括傳輸件、壓凝對輥、翻板、收束口和圈條筒;所述傳輸件通過收束口將精梳條輸送至壓凝對輥處,最后輸送至圈條筒內;所述翻板通過翻板支塊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翻板一端與翻板支塊鉸接連接;所述收束口設 置在翻板的另一端;所述傳輸件包括張力輥、大導條輥和導條輪;所述張力輥和大導條輥固定在機架背板上;所述張力輥位于大導條輥的一側,導條輪位于大導條輥的另一側;所述導條輪通過導輪立板固定在翻板上。
上述用于CJ40精梳機的圈條組件,所述導條輪的兩側還設有圓形擋板。
上述用于CJ40精梳機的圈條組件,所述導輪立板為L型,其橫向端通過螺栓與翻板緊固,豎向端與導條輪裝配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將原CJ40精梳機的導條塊,在位置不變換的前提下,將導條塊更換為導條輪,使它能夠在生產過程中隨著精梳條的通過,以同樣線速度進行轉動,完成導條工作,有效的降低了精梳條與設備間的摩擦,消除了由于摩擦因素造成的積花和疵點等問題,提升了產品質量。而且,由于導條輪為工程塑料的抗靜電材料,從而避免了對精梳條的靜電吸附,進一步降低了積花的現象發生。
另外,由于導條輪是通過螺栓與翻板進行固定的,所以它具有進行左右、前后的距離調節功能,便于調整導條輪位置,以適應精梳條定量和精梳條出條速度等工藝參數的變化,同時也避免因精梳條粗細變化、位移變化,而出現的牽伸區到出條壓輥間路線平直不一致的問題發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便捷,能夠對CJ40精梳機不進行大改造的前提下,有效地保障精梳條在圈條過程中的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向輪結構示意圖。(未按比例畫出)
圖中各標號清單為:1.機架、2.機架背板、3.牽伸組件、4.圈條筒、5.精梳條、6.張力輥、7.大導條輥、8.導條輪、8-1.圓形擋板、8-2.導輪立板、9.壓凝對輥、10.提手、11.對輥立柱、12.卡塊、13.卡槽、14.螺栓、15.翻板支塊、16.翻板、17.放置桿、18.收束口。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通過牽伸組件3將精梳條5輸送至圈條組件中,所述牽伸組件3為機器原牽伸器件;所述圈條組件包括傳輸件、壓凝對輥9、翻板15、收束口18和圈條筒4;所述傳輸件通過收束口18將精梳條5輸送至壓凝對輥9處,最后輸送至圈條筒4內,所述收束口為喇叭狀,用于對精梳條進行初步收集凝聚;所述翻板15通過翻板支塊15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翻板15一端與翻板支塊15鉸接連接;所述收束口18設置在翻板16的另一端;所述傳輸件包括張力輥6、大導條輥7和導條輪8;所述張力輥6和大導條輥7固定在機架背板2上;所述張力輥6位于大導條輥7的一側,導條輪8位于大導條輥7的另一側;所述導條輪8通過導輪立板8-2固定在翻板16上。
另外,所述壓凝對輥上還設有提手、卡塊、卡槽和對輥立柱,用于對壓凝對輥中的可活動輥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中的導條輪8兩側,還設有圓形擋板8-1,用于給予精梳條一個側向力,防止精梳條在輸送過程中發生較大的位移變化。
本實用新型中的導輪立板8-2為L型,并采用獨立懸臂的結構固定,其橫向端通過螺栓14與翻板16緊固,豎向端與導條輪8裝配為一體,這種裝配方式便于對導條輪的調節,使其更適用于對精梳條的輸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