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和其保護調節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和其保護調節(resist adjusting)方法。
背景技術:
本發明引用并參考了申請于2006年4月10日的日本優先權文件2006-107858的全部內容。
在常用的噴墨式記錄裝置中,釋放墨的噴嘴或者沿位于副掃描方向上的頭的主掃描方向移動(掃描)或者在紙張的副掃描方向移動(掃描)從而形成圖像。在用于噴墨式記錄裝置中校正(保護調節)打印起始位置錯位的公知方法中,輸出用于保護調節的圖案,然后基于輸出圖案的錯位手動調節打印起始位置從而輸出正確的打印起始位置。
例如,日本專利申請第2003-211770號揭示了一種方法,其中對每一打印頁調節記錄紙張的打印初始位置的錯位。在現有方法中,將調節標記寫在記錄紙張上并讀取標記從而執行打印記錄定時的調節。例如,日本專利申請第H11-308443號和日本專利第3492071號揭示了一種方法,其中執行預調節并在其后使用調節的值。
然而,上述提及的手動保護調節基于紙張總是被供給到相同位置的假設。如圖15所示,如果供給的紙張有錯位,不能在相同位置執行打印,即使正確地執行了保護調節,供給紙張的錯位也會影響圖像的質量。
盡管日本專利申請第2003-211770號中揭示的現有方法容易應用于大型的圖像形成裝置,但是在不導致生產率極大減退的前提下也難于在小型圖像形成裝置中實施該方法。在日本專利申請第H11-308443號和日本專利第3492071號中揭示的現有方法中,如果圖像形成裝置包括用于記錄紙張的長供給路徑,就需要高精確的供給機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打印單元;檢測單元,位于打印單元上用于檢測記錄介質頂端和側端(edge)并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在預定的定時,打印單元在主掃描方向移動,記錄介質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和調節單元,在檢測單元已經檢測到打印前的記錄介質的頂端之后,將打印單元在主掃描方向移動直到檢測單元檢測到記錄介質的至少一個側端從而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并且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打印單元;檢測單元,位于打印單元上用于檢測記錄介質頂端和側端并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在預定的定時,打印單元在主掃描方向移動,記錄介質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和調節單元,在檢測單元已經檢測到打印前的記錄介質的頂端之后,使得檢測單元檢測打印單元初始位置側的記錄介質的側端,并且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保護調節方法。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打印單元;和檢測單元,位于打印單元上用于檢測記錄介質頂端和側端并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在預定的定時,打印單元在主掃描方向移動,記錄介質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該方法包括第一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從而指定在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第二檢測記錄介質的至少一個側端;基于檢測的側端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和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保護調節方法。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打印單元;和檢測單元,位于打印單元上用于檢測記錄介質頂端和側端并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在預定的定時,打印單元在主掃描方向移動,記錄介質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該方法包括第一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從而指定在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第二檢測打印單元初始位置側的記錄介質的側端;基于檢測的側端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和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通過結合附圖閱讀對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勢和技術及工業重要性。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功能框圖;圖2是解釋通過檢測圖像形成裝置中紙張兩側的側端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示例的示意圖;圖3是解釋通過檢測圖像形成裝置中紙張一側的側端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示例的示意圖;圖4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圖;圖5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圖;圖6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三示例的流程圖;圖7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四示例的流程圖;圖8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五示例的流程圖;圖9是用于圖像形成裝置中打印過程的保護調節的設置屏幕的示例;圖10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六示例的流程圖;圖11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七示例的流程圖;圖12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八示例的流程圖;圖13是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打印機驅動器的設置的示例;圖14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九示例的流程圖;圖15是解釋由于供給紙張的錯位導致的打印未從適當的位置開始的示例的示意圖;和圖16是解釋不能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歪斜紙張的位置的示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示例實施例。
不論圖像形成裝置的大小如何,都能夠實施本發明。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需要的情況下能夠執行對每一頁的調節,圖像形成裝置不要求如上所述的高精確供給機制。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功能框圖。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托架100,光傳感器101,供給帶102,帶驅動器103,托架驅動器104,系統控制器105,通信控制器106,個人計算機(PC)107,打印機驅動器108,操作面板109,供給器110和網絡控制器111。托架100包括用于每種顏色的墨嘴并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光傳感器101位于托架100上并檢測記錄介質或記錄紙張P的側端。供給帶102供給記錄紙張P。帶驅動器103驅動供給帶102。托架驅動器104驅動托架100。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整個圖像形成裝置。供給器110將記錄紙張P保持在托盤中并供給記錄紙張P。供給器100包括尺寸檢測機制,該機制使用復印機等中經常使用的尺寸檢測方法從而檢測記錄紙張P的尺寸。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是噴墨式記錄設備。在圖像形成裝置中,托架100為每種顏色保持一個頭,該頭包括位于副掃描方向的墨釋放噴嘴。托架100或者在主掃描方向或者在紙張(記錄紙張P)的副掃描方向移動(掃描)從而形成圖像。固定于托架100上的光傳感器101能夠檢測紙張的側端。
如圖2所示,為了開始打印,圖像形成裝置檢測紙張的頂端。接下來,圖像形成裝置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并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根據指定的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在打印開始時的該操作使得即使每次供給紙張時供給紙張的位置都變化也能夠從適當的位置打印。
圖4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11)。接下來,托架100檢測初始位置側的紙張側端,并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另一側的側端(步驟S12)。通過檢測紙張的兩個側端,托架100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13)。接下來,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14),并開始打印(步驟S15)。
因此,根據供給紙張的位置適當地調節打印起始位置,能夠從準確的打印起始位置執行打印。因此,在適當的位置確保了紙張上打印起始位置的錯位校正的位置準確性,并提高打印位置準確性。
在下面描述的操作的第二示例中,基于對紙張一側的側端的檢測和紙張尺寸,指定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即,切換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和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
對于打印時的保護調節,在檢測到紙張頂端之后,執行掃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如果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如上述操作的第一示例,則使用托架100執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如果設置了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當檢測到紙張一側的側端時掃描結束,且從檢測到的側端的位置和紙張尺寸(從供給器100中獲取紙張尺寸)計算出紙張另一側端的位置。因此,能夠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見圖3)。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后,將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調節到適當的位置以開始打印。
圖5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21)。接下來,托架100確定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22)。如果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23)。如果沒有設置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如圖3所示,托架100檢測初始位置側的紙張側端并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一側的側端(步驟S24)。在步驟S23或步驟S24的過程后,托架100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25)。接下來,根據檢測的紙張位置,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26),并開始打印(步驟S27)。
因此,如果設置了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將用于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掃描距離限制為最小。相應地,也能夠將打印時保護調節導致的生產率下降限制為最小。
在下面將描述的操作的第三示例中,根據打印時使用的供給器托盤,選擇性地切換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和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
對于打印時的保護調節,在檢測到紙張頂端之后,執行掃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如果從保持不規則大小紙張的托盤供給紙張,使用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如果從保持規則大小紙張的托盤供給紙張,使用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或者使用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后,將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調節到適當的位置以開始打印。
圖6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三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31)。托架100確定紙張是否從設置了不規則大小的紙張的托盤供給(步驟S32)。如果設置了不規則大小的紙張,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的側端(步驟S33)并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34)。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35),并開始打印(步驟S36)。如果在步驟S32沒有設置不規則大小紙張,托架100進一步確定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37)。如果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操作進行到步驟S33。如果沒有設置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一側側端(步驟S38),然后操作進行到步驟S34。
因此,能夠根據打印時供給器托盤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因此,能夠只為不能設置(沒有設置)不規則大小紙張的托盤選擇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對于能夠設置(已設置)不規則大小紙張的托盤,通過強制使用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能夠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準確的紙張位置。因此,在打印時能夠執行保護調節。
在下面將描述的操作的第四示例中,根據打印時供給紙張的尺寸,選擇性地切換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和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
然而,如圖16所示,如果供給紙張歪斜,通過檢測紙張一側的側端以及紙張尺寸不能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準確的紙張位置。因此,對于打印時的保護調節,在檢測到紙張頂端之后,執行掃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如果供給紙張的尺寸可能導致紙張歪斜,使用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如果供給紙張的大小不會導致紙張歪斜,使用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或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后,將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調節到適當的位置以開始打印。
圖7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四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41)。托架100確定供給紙張的大小是否可能會導致紙張歪斜(步驟S42)。如果供給紙張的大小可能會導致紙張歪斜,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43)并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44)。接下來,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指定的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45),并開始打印(步驟S46)。在步驟S42,如果供給紙張的尺寸不會導致紙張歪斜,托架100進一步確定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47)。如果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側端(步驟S43)。如果沒有設置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檢測紙張初始位置側的側端并進一步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一側的側端(步驟S48)。
因此,能夠根據打印時供給紙張的大小設置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模式。因此,即使供給紙張的大小可能導致紙張歪斜,通過設置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不管紙張歪斜也能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并實現在打印時的保護調節。
在下面將描述的操作的第五示例中,根據打印時使用的應用(傳真機、復印機、打印機等),選擇性地切換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和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
對于打印時的保護調節,在檢測到紙張頂端之后,執行掃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使用設置在執行打印的應用中的模式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例如,當傳真機輸出圖像時,設置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當打印機或復印機輸出圖像時,設置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在從傳真機應用打印時,在檢測到紙張頂端后,系統檢測紙張兩側側端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并執行保護調節以開始打印。在從復印機或打印機打印時,在檢測到紙張頂端后,系統檢測紙張一側側端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并執行保護調節以開始打印。
圖8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五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51)。接下來,托架100確定打印是否來自于其中選擇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應用(步驟S52)。如果打印來自于其中選擇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的應用,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53)并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55)。接下來,根據指定的紙張位置,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56),并開始打印(步驟S57)。在步驟S52,如果打印不是來自其中選擇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的應用,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一側側端(步驟S54),然后操作進行到步驟S55。
因此,能夠根據應用設置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紙張位置的模式。對于不強調生產率的應用,使用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對于強調生產率的應用,使用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
在下面將描述的第六示例中,選擇是否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
如果用戶必須輸出傳真機接收到的大量圖像,在打印時進行保護調節會降低生產率。當傳真機輸出圖像時,用戶指定確保在打印時不執行保護調節設置。在傳真機的設置屏幕上能夠顯示選擇按鈕,用于切換打印時執行和不執行保護調節。例如,如圖9所示,“保護調節”屏幕120上顯示了“開”按鈕121和“關”按鈕122。“開”按鈕121包括“檢測兩側”按鈕123和“檢測一側”按鈕124。
當傳真機打印時不執行保護調節時,系統不執行保護調節而執行常用的打印操作(在檢測到紙張頂端后立即直接開始打印)。因此,不需要用于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掃描,并且能夠防止生產率的下降。
如果防止圖像質量下降比防止生產率下降更重要,用戶選擇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用戶也設置用于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模式。因此,系統總是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因此,從適當的位置開始打印,并且防止圖像質量的下降。
圖10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六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61)。如果使用傳真機打印,托架100確定用戶是否選擇了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步驟S62)。換句話說,托架100確定是否按下了圖9所示的“開”按鈕121。如果用戶已經選擇了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托架100進一步確定用戶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模式(步驟S63)。換句話說,托架100確定是否按下了圖9所示的“檢測兩側”按鈕123或“檢測一側”按鈕124。在步驟S63,如果用戶已經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64)。如果用戶已經設置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一側側端(步驟S65)。接下來,托架100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66)。接下來,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指定的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67),并開始打印(步驟S68)。
如果每次傳真機打印時都執行保護調節,會降低生產率。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用戶輸入當從特定對端接收到傳真而執行打印時或當在輪流接收中打印量等于或少于預定量時只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當從特定對端接收到傳真而執行打印時,系統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以打印圖像,從而能夠防止圖像質量的下降。當從用戶而不是從特定對端接收到傳真而執行打印時,系統在打印時執行通常使用的打印操作而不是保護調節,從而能夠防止生產率的下降。
圖11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七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71)。接下來,托架100確定接收是否來自于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的對端(步驟S72)。如果接收來自于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的對端,托架100進一步確定用戶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73)。如果用戶已經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74)。如果用戶已經設置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一側側端(步驟S75)。接下來,托架100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76)。接下來,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指定的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77),并開始打印(步驟S78)。
在下面將描述的操作的第八示例中,選擇是否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
如果需要大量復印,在打印時進行保護調節會降低生產率。因此,當執行復印時,用戶輸入確保在打印時不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在復印機的設置屏幕上能夠顯示選擇按鈕,用于切換打印時執行和不執行保護調節(圖13)。如圖13所示,為打印機驅動器提供了“保護調節”屏幕130。
當復印機打印時不執行保護調節時,系統不執行保護調節而執行常用的打印操作(在檢測到紙張頂端后立即直接開始打印)。因此,不需要用于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掃描,并且能夠防止生產率的下降。如果防止圖像質量下降比防止生產率下降更重要,用戶選擇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用戶也設置用于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模式。因此,系統總是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因此,從適當的位置開始打印,并且防止圖像質量的下降。即使用戶使用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已經開始大量復印,可能需要在復印過程中停止保護調節。為了解決該現象,在復印過程中能夠切換設置。
圖12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八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81)。接下來,如果復印機用于打印,托架100確定用戶是否已經選擇了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步驟S82)。如果用戶已經選擇了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托架100進一步確定用戶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83)。如果用戶已經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84)。如果用戶已經設置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一側側端(步驟S85)。接下來,托架100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86)。接下來,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指定的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87),并開始打印(步驟S88)。在步驟S82,如果用戶沒有選擇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操作進行到步驟S88。
在下面將描述的第九示例中,選擇是否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
圖像形成裝置通知數據發送源圖像形成裝置具有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功能和在打印時在執行和不執行保護調節之間進行切換的功能。因此,作為數據發送源的用戶能夠使得作為數據發送目的地的系統識別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功能和在打印時在執行和不執行保護調節之間進行切換的功能。因此,在發送數據時,用戶能夠確定是否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見圖13)。
如果用戶必須將圖像形成裝置作為打印機并且要求大量打印,在打印時的保護調節會降低生產率。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用戶輸入確保在大量打印時不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并發送數據。因此,在打印時執行常用的打印操作而不是保護調節,從而能夠防止生產率的下降。
如果防止圖像質量下降比防止生產率下降更重要,用戶選擇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設置用于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的模式,并發送數據因此,由于系統總是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所以從適當的位置開始打印,并且防止圖像質量的下降。當將圖像形成裝置作為打印機使用時,即使用戶使用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已經開始大量打印,可能需要在打印過程中停止保護調節。為了解決該現象,在打印過程中能夠切換設置。
圖14是圖像形成裝置的操作的第九示例的流程圖。系統控制器105控制操作。在操作開始時,位于初始位置的托架100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并檢測紙張的頂端(步驟S91)。接下來,托架100確定用戶是否已經選擇了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步驟S92)。如果用戶已經選擇了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托架100進一步確定用戶是否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從而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93)。如果用戶已經設置了檢測紙張兩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兩側的側端(步驟S94)。如果用戶已經設置檢測紙張一側側端的模式,托架100繼續掃描直到檢測到紙張一側側端(步驟S95)。接下來,托架100指定在主掃描方向的紙張位置(步驟S96)。托架100調節圖像的打印起始位置,換句話說,根據指定的紙張位置執行保護調節(步驟S97),并開始打印(步驟S98)。在步驟S92,如果用戶沒有選擇在打印時執行保護調節的設置,操作進行到步驟S98。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能夠基于記錄介質的位置、記錄介質的尺寸、應用的類型、或者傳真接收的輸出格式調節圖像形成位置。因此,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執行保護調節。因此,在預定位置形成圖像并且獲得穩定的圖像質量。
此外,將主掃描方向的掃描距離限制為最小。因此,也能夠將打印時保護調節導致的生產率下降限制為最小。
盡管已經參考特定實施例完整并清楚地揭示了本發明,但并不限制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基本教示下,本發明權利要求應當理解為能夠代表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所有的變型和替代構造。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打印單元;檢測單元,其位于打印單元上以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和側端,并用于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打印單元以預定的定時在主掃描方向移動且記錄介質以預定的定時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和調節單元,用于在打印前檢測單元已經檢測到記錄介質的頂端之后,在主掃描方向移動打印單元直到檢測單元檢測到記錄介質的至少一個側端從而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并且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
2.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打印單元;檢測單元,其位于打印單元上以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和側端,并用于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打印單元以預定的定時在主掃描方向移動且記錄介質以預定的定時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和調節單元,用于在打印前檢測單元已經檢測到記錄介質的頂端之后,使得檢測單元檢測打印單元初始位置側的記錄介質的側端以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并且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調節單元使得檢測單元根據記錄介質的尺寸檢測記錄介質兩側的任一側端和記錄介質一側的側端從而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并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調節單元使得檢測單元根據包括復印機、打印機、和傳真機的應用的類型,檢測記錄介質兩側的任一側端和記錄介質一側的側端從而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并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進一步包括選擇單元,用于選擇是否調節圖像形成位置并輸出選擇信息,其中調節單元確定是否基于選擇信息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6.一種應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保護調節方法,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打印單元和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位于打印單元上以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和側端,并用于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打印單元以預定的定時在主掃描方向移動且記錄介質以預定的定時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該保護調節方法包括用于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從而指定在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的第一檢測;用于檢測記錄介質的至少一個側端的第二檢測;基于檢測的側端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和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7.一種應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保護調節方法,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打印單元和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位于打印單元上以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和側端,并用于發布檢測信號,基于該檢測信號,打印單元以預定的定時在主掃描方向移動且記錄介質以預定的定時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該保護調節方法包括用于檢測記錄介質的頂端從而指定在要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上的圖像形成位置的第一檢測;用于檢測打印單元初始位置側的記錄介質的側端的第二檢測;基于檢測的側端指定記錄介質的位置;和基于指定的位置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護調節方法,其中第二檢測包括根據記錄介質的尺寸檢測記錄介質兩側的任一側端和記錄介質一側的側端。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護調節方法,其中第二檢測包括根據包括復印機、打印機、和傳真機的應用的類型,檢測記錄介質兩側的任一側端和記錄介質一側的側端。
10.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保護調節方法,其中調節包括確定是否基于外部提供的選擇信息調節圖像形成位置。
全文摘要
一種系統控制器,包括位于托架上并檢測記錄紙張頂端和側端的光傳感器。系統控制器根據檢測信號在預定的定時將托架在主掃描方向移動,將記錄紙張在副掃描方向移動,從而在記錄紙張上形成圖像。檢測到打印前記錄紙張的頂端后,系統控制器將托架在主掃描方向移動直到光傳感器檢測到記錄紙張的至少一個側端從而指定記錄紙張的位置。基于指定的位置,系統控制器調節要形成圖像的記錄紙張上的圖像形成位置。
文檔編號B41J19/96GK101054031SQ200710091048
公開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0日
發明者田代和也, 田中正規, 伊藤豐, 根岸廣行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