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打印機和打印控制方法

文檔序號:2497445閱讀:35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打印機和打印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文討論的實施方式涉及打印機和打印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例如在由串行打印機打印具有相同結構的多份打印數據時,經打印的紙張通過在排出側的給定位置處堆疊來排出。在排出經打印的紙張的過程中,針對每一份對紙張進行分類,或者同一頁的多張經打印的紙張堆疊在一起。因此,在串行打印機上打印多份時,用戶手動將每一份的排出紙張分離。為了使針對每一份如上所述一起排出的經打印的紙張的區分簡化,一些串行打印機具有紙張反轉單元,其使排出的紙張打印面向上或向下地放置。其它串行打印機每打印一份就改變打印數據的打印順序,以使得通過打印面的差異來區分多份。為了分離排出的紙張,已知的打印機使用正常分類功能,其使經打印的紙張相對于排出方向向右和向左移動,并且還每打印一份就在打印紙張按照豎排取向放置的供紙盤與打印紙張按照橫排取向放置的供紙盤之間切換,其中打印紙張具有相同的尺寸,如日本特開2001-047690號公報中公開的。對于可在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上供應相同尺寸的打印紙張的打印機,在短邊方向上供應奇數份,而在長邊方向上供應偶數份,如日本特開11-199124號公報中公開的。已知的移位機構通過排出輥使排出的經打印的紙張從沿著與紙張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設定的多個排出位置偏移,如日本特開2004-238120號公報中公開的。串行打印機將打印和排出作為一系列處理執行。具有頭針(headpin)的打印頭被設置為匹配打印紙張上的打印位置,并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在副掃描方向上輸送打印紙張,以使得打印位置移至下一行并進行打印。因此,對于串行打印機,在打印處理期間,紙張所在的位置不改變。當串行打印機在堆紙器中具有改變紙張排出位置的機構時,所述機構與正在打印的紙張接觸,使得難以改變排出位置。所述機構可能引起打印錯誤。當在移位處理期間暫停打印處理時,打印處理期間的時間損失會增加。當如上所述的紙張反轉單元設置在例如打印處理之后的輸送路徑上時,增加這種類型的組成部件會增大打印機并使輸送路徑復雜。由于反轉的打印紙張排出在堆紙器上的相同位置處,所以需要確認每一份的區分位置。另外,對于串行打印機,如果改變排出位置的單元被設定為自動操作,則需要基于待打印數據的控制處理。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本發明的打印機和相關的打印控制程序旨在簡化將待排出的經打印的紙張分離的機構。根據實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種打印機包括:第一供紙器,其供應第一紙張;第二供紙器,其供應第二紙張,所述第二供紙器上的供紙位置被設定為使得當所述第二紙張排出時所述第二紙張與所述第一紙張重疊;堆紙器,其收集已進行打印的第一紙張和第二紙張,使得第一紙張和第二紙張重疊;以及處理器,其判定打印請求中是否包括區分命令,并且當包括區分命令時,針對每一打印任務在第一供紙器和第二供紙器之間切換。將利用權利要求中具體指出的元件和組合來實現和獲得本發明的目的和優點。應當理解,以上總體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均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并非對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限制。


圖1示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結構的示例;圖2示出打印紙張的供紙位置和排出狀態的示例;圖3是示出打印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圖;圖4示出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系統的結構的示例;圖5示出個人計算機(PC)和打印機的硬件結構的示例;圖6是示出打印機的結構的示例的立體圖;圖7示出前側單頁供紙器(CSF)附接至打印機的狀態的示例;圖8示出后CSF附接至打印機的狀態的示例;圖9示出前CSF和后CSF的外形的示例;圖10示出打印單元的結構和供紙狀態的示例;圖11示出利用前CSF供應和排出紙張的示例;圖12示出利用后CSF供應和排出紙張的示例;圖13示出從前CSF供應紙張時的打印處理的示例;圖14示出從后CSF供應紙張時的打印處理的示例;圖15示出排出紙張的狀態的示例;圖16示出正在處理打印數據的狀態的示例;圖17示出從PC向打印機發送的打印控制信息的數據結構的示例;圖18是示出打印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圖19是示出打印處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圖;圖20是示出由打印機執行的打印處理的示例的流程圖;圖21示出驅動程序畫面上的顯示的示例;圖22示出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狀態的示例;圖23是示出打印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圖1和圖2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結構的示例。圖1和圖2中的結構僅為示例;本發明不限于這種結構。圖1中的打印機2是本發明的打印機的示例,該打印機在供應的打印紙張上執行打印處理,并將經打印的紙張排出至給定的排出位置。打印機2是例如串行打印機,其通過使頭針(未示出)與打印紙張接觸來進行打印。作為示例,打印機2包括第一供紙器4、第二供紙器6、排出單元8和打印控制單元10。打印紙張14a(參照圖2)放置在第一供紙器4上。第一供紙器4響應于打印請求將打印紙張14a提供給打印機2的頭針。例如,第一供紙器4被放置為從打印機2的殼體的正面面向打印機2的內部。第一供紙器4可在例如調節保持打印紙張14a的位置時改變供紙位置。如第一供紙器4 一樣,第二供紙器6朝著打印機2的頭針提供打印紙張14b (圖2)。例如,第二供紙器6被放置為使得可在與第一供紙器4供應打印紙張14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供應打印紙張14b。第二供紙器6的供紙位置被設定為使得當供應的打印紙張14b被排出至排出單元8時,打印紙張14b與從第一供紙器4供應的打印紙張14a重疊。由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朝著打印機2的頭針供應的打印紙張14 (14a和14b)是例如給定尺寸的單頁紙張。相同尺寸或基本上相同尺寸的打印紙張按照相同的方向儲存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中。例如,對于打印機2,當給定尺寸的豎排打印紙張儲存在第一供紙器4中,相同尺寸的豎排打印紙張也儲存在第二供紙器6中。對于打印機2,打印紙張14相對于打印單元12和排出單元8的位置是根據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的供紙位置確定的。例如,當利用打印機2對打印目標打印多次時,每次打印一份時在供紙期間進行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間的切換。當對相同頁打印多次時,每次一頁的打印完成時在供紙期間進行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間的切換。排出單元8包括堆紙器,其收集已經歷打印處理并被排出的打印紙張14。由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供應的打印紙張14被放置在排出單元8上。如上所述一次一份打印的紙張或一次一頁打印的紙張堆疊在排出單元8上。例如,從第一供紙器4供應的打印紙張14a和從第二供紙器6供應的打印紙張14b被排出至排出單元8,使得它們部分重疊
或完全重疊。打印控制單元10執行處理以分離打印紙張14。例如,當打印控制單元10得知對打印機2做出的打印請求時,打印控制單元10判定打印請求中是否包括區分命令。當包括區分命令時,打印控制單元10響應于區分命令在供紙期間針對每一打印任務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間切換。打印任務包括例如打印目標(包括例如多頁)是一次一份打印還是一次一頁打印的打印命令。圖2示出第一供紙器4和排出單元8之間以及第二供紙器6和排出單元8之間的供紙位置和排出狀態的示例。圖2中的打印單元12設置在第一供紙器4、第二供紙器6和排出單元8之間。從第一供紙器4供應的打印紙張14a和從第二供紙器6供應的打印紙張14b被輸送至打印單元12。打印單元12對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執行打印處理。打印紙張14根據由第一供紙器4或第二供紙器6設定的供紙位置輸送至打印單元12。打印單元12在與供紙位置對應的位置處執行打印處理。打印單元12打印的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根據所設定的供紙位置排出至排出單元8。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中的任一個或其二者包括設定放置在其上的打印紙張14的供紙位置的機構。在準備打印時,供紙位置設定機構設定供紙位置。在第二供紙器6處,供紙位置可被設定為使得供應打印紙張14b以在打印紙張14被排出時與從第一供紙器4供應的打印紙張14a重疊。對于打印機2,當與按份打印的命令一起接收到用于區分處理的命令時,第一份的打印任務使得要由第一供紙器4供應打印紙張14a,第二份的打印任務使得要由第二供紙器6供應打印紙張14b。即,針對每一打印任務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間執行切換。 用于一份的打印紙張14a和用于一份的打印紙張14b例如被排出至排出單元8,使得部分地形成堆疊部16。堆疊部16的寬度由第一供紙器4上設定的供紙位置和第二供紙器6上設定的供紙位置確定。利用堆疊部16,排出單元8上針對每一打印任務的分離位置會是明顯的。圖3是示出打印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圖。所述打印控制是本發明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示例。作為打印控制的一部分,針對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放置打印紙張14 (SI)。針對放置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上的打印紙張14設定供紙位置(S2)。例如,設置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中的任一者或其二者上的供紙位置設定機構設定供紙位置,使得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在排出單元8上重疊。打印機2從例如耦接至打印機2的主機PC獲取包括打印命令的打印數據(S3)。打印機2判定打印數據是否包括區分命令(S4)。當包括區分命令時(S4的結果為“是”),處理進行至區分打印處理,其中區分每一份。即,如上所述,針對命令打印機2 —次一份地打印打印數據的每一打印任務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間進行切換(S5)。在已切換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后執行打印處理(S6),并排出經打印的紙張(S7)。當不包括區分命令時(S4的結果為“否”),從特定供紙器(第一供紙器4或第二供紙器6)供應打印紙張14,執行打印(S6),然后將經打印的紙張排出至排出單元8(S7)。重復打印處理,直到打印命令中指示的所有份均已打印(只要S8中的結果為“否”)。在已按照命令打印了所有份之后(S8的結果為“是”),打印處理完成。在這種結構中,每一份的經打印的紙張在排出單元8上移位,因此經打印的紙張可容易地區分。由于排出位置由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上的紙張位置設置確定,所以可以在不會使得打印機2中的輸送機構復雜的情況下防止打印錯誤和打印時間的增加。第二實施方式圖4和圖5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系統的結構的示例。圖4中的打印機系統20包括輸出打印控制命令、打印信息等的個人計算機(PC) 22,并且還包括執行打印的打印機24。經由例如有線或無線連接耦接至打印機24的PC 22接收和發送諸如打印命令或產生的打印數據的數據。例如,PC 22執行驅動程序26和應用28。驅動程序26是控制打印機24以及耦接至PC 22的其它外圍單元的程序。驅動程序26從用戶接收指定份數的信息以及指定分類方法的信息,并將所述信息通知給應用28。應用28是控制打印的軟件。當應用28接收由用戶輸入到PC 22中的打印命令時,提取指定的打印數據30,并且還提取從驅動程序26接收的打印信息,然后產生將發送給打印機24的控制信息。從驅動程序26接收的打印信息包括如上所述的指定份數的信息以及指定分類方法的信息。通過打印控制單元32將所產生的控制信息從應用28發送至打印機24。通過例如應用28將打印數據30發送給打印機24中的打印單元12。打印控制單元32可由例如PC 22執行的打印控制程序形成。打印機24包括打印單元12以及在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之間切換以分離各份的供紙控制單元34。打印機24還包括將單頁紙張等提供給打印單元12的單頁供紙器(CSF)。為了控制CSF,打印機24包括前CSF控制單元36和后CSF控制單元38。前CSF控制單元36和后CSF控制單元38中的每一個是例如使選擇的CSF將打印紙張14輸送至打印單元12的機構。供紙控制單元34構成上述打印控制單元10。供紙控制單元34從PC 22中的打印控制單元32接收控制信息,例如,供紙控制單元34根據所述控制信息來命令按份打印中的打印紙張14的分類,并控制CSF的選擇。打印單元12從打印控制單元32接收控制信息,還從應用28接收打印數據30。因此,根據所述命令來控制打印,以執行按份打印等。圖5中的PC 22包括例如處理器40、存儲單元42、輸入單元48、顯示單元50和接口 (IF)52。在處理器40中,執行預存儲在存儲單元42中的PC 22的操作系統(OS)和其它控制程序。處理器40是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例如,當執行驅動程序26、應用28和其它打印控制程序時,處理器40充當打印控制單元32。存儲單元42包括例如只讀存儲器(ROM) 44和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46。通過例如硬盤驅動器、閃存或另一存儲裝置實現的ROM 44預存儲OS、應用28和驅動程序26以及打印數據30和打印控制信息。RAM 46是執行PC 22的控制程序等的工作區,類似DRAM。用于操縱PC 22的輸入單元48是例如鍵盤或鼠標。在打印控制中,輸入單元48用于根據打印設定畫面上的設定操作來輸入區分打印命令,所述區分打印命令包括分類命令、指定份數的命令等。顯示單元50顯示打印數據30和打印設定畫面。當用戶操縱顯示的打印設定畫面上的設定時,產生打印控制信息。顯示單元50可以是與輸入單元48集成的觸摸面板。在這種情況下,觸摸傳感器設置在顯示單元50上,以檢測用戶手指或另一物體的接觸或者觸摸筆(例如,手寫筆(未示出))進行的觸摸的位置(坐標)。當檢測到手指或另一物體與觸摸面板的接觸時,執行驅動程序26的處理器40例如顯示圖像,計算觸摸位置的坐標,創建指示器,移動指示器,滾動屏幕,或執行其它控制。經由例如有線或無線連接連接至打印機24的接口 52接收和發送打印數據30、控制信息等。接口 52例如利用控制板以及用于有線連接至打印機24的連接器構造而成。為了在打印機24和PC 22之間進行有線連接,可以使用串行電纜、并行電纜、通用串行總線(USB)電纜或依據IEEE規范的電纜。另選地,接口 52可以是天線以對打印機24進行無線連接,或者可以是(例如)發射器以通過紅外連接。除了打印單元12,打印機24還包括處理器60、存儲單元62、供紙單元74、紙張寬度傳感器82、接口 84、輸入單元86、顯示單元88和紙張傳感器89。處理器60執行打印機24的操作控制程序。當從PC 22接收到打印控制信息時,例如,處理器60充當如上所述的供紙控制單元34、前CSF控制單元36和后CSF控制單元38,并執行按份打印。
存儲單元62包括例如ROM 64和RAM 66。ROM 64存儲打印機24的操作控制程序、從PC 22接收的打印數據30等。RAM 66是用于執行打印機24的操作控制程序以及其它程序的工作區。存儲單元42不限于ROM 44,存儲單元62不限于ROM 64 ;存儲單元42和存儲單元62可以是例如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應用28、驅動程序26和其它程序不限于預存儲在ROM 44中的程序;例如,它們可以是預存儲在磁盤、軟盤、光盤或其它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的程序。還可以從網絡上的服務器、數據庫等讀取應用28、驅動程序26和其它程序。打印單元12利用打印頭70和頭針72 (用于配置串行打印機)構造而成。打印頭70包括多個頭針72。當打印頭70在打印處理期間相對于打印紙張14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時,頭針72移動至打印位置。頭針72是打印機構的示例。頭針72從打印頭70朝著打印紙張14突出,其末端根據打印目標中的字符、符號等的形狀與打印紙張14接觸。當給定壓力施加于頭針72時,執行打印。供紙單元74將放置在其上的打印紙張14連續地供應給打印機24的打印單元12。供紙單元74利用例如前CSF 76、后CSF 78和送紙輥80構造而成。例如,前CSF 76是如上所述的第一供紙器4的示例。前CSF 76放置在打印機24的前側,并向打印單元12供應打印紙張14a。例如,前CSF 76具有調節打印紙張14a的供紙位置的紙張調節機構。后CSF 78是如上所述的第二供紙器6的示例。后CSF 78放置在打印機24的后偵牝并向打印單元12供應打印紙張14b。后CSF 78上的供紙位置被設定為使得從后CSF 78排出的打印紙張14b與從前CSF 76供應的打印紙張14a重疊。送紙輥80是在副掃描方向上輸送打印紙張14的機構。多個送紙輥80設置在例如前CSF 76和后CSF 78、打印單元12以及已經歷打印的打印紙張14被排出的堆紙器上的供紙位置附近。通過響應于來自如上所述的前CSF控制單元36或后CSF控制單元38的控制命令控制諸如電機的棍驅動器(未示出),來使送紙棍80旋轉或停止。紙張寬度傳感器82檢測放置在打印機24上的打印紙張14的右邊緣的位置和左邊緣的位置中的任一者或其二者。紙張寬度傳感器82是例如顏色識別傳感器,其設置在打印頭70或其外圍部件上,并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紙張寬度傳感器82通過例如檢測打印紙張14的白色與放置打印紙張14的壓紙輥的黑色之間的改變的點來檢測打印紙張14的邊緣。另選地,紙張寬度傳感器82可以是反射型傳感器,其檢測是否存在具有反射光的紙張。接口 84用于耦接至PC 22。接口 84被構造為如上所述建立有線連接或無線連接。輸入單元86是向打印機24提供設定的輸入單元的示例。顯示單元88顯示打印機24的設定畫面和打印狀態。紙張傳感器89監測是否存在放置的打印紙張14、打印紙張14被吸入的量、放置的打印紙張14的位置、打印紙張14的下邊緣等。例如,紙張傳感器89可使用來自反射型傳感器的反射光。圖6、圖7和圖8示出打印機24的外形的示例。圖6中的打印機24具有前側的前CSF 76。例如,在執行打印之前或在開始打印處理時,由用戶將給定尺寸的單頁紙張形式的打印紙張14a按照給定取向放置在前CSF 76上。前CSF 76具有引導件90和92,其引導例如打印紙張14a的右邊緣或左邊緣。對于打印機24,使得放置的打印紙張14a進入內部,對打印紙張14a進行打印,打印紙張14a被排出至后側的堆紙器94。堆紙器94上的排出位置根據前CSF 76上設定的打印紙張14a的位
置來確定。操作面板96設置在打印機24的前表面上。操作面板96具有顯示單元88,其通過例如顯示字符和點亮燈來指示打印機24的設置信息和打印狀態,操作面板96還具有輸入單元86,其具有用于操縱打印機24的操作按鈕。在打印機24的后側,后CSF 78設置在例如后側的下部。容納打印和排出的打印紙張14的堆紙器94設置在后CSF 78上方。后CSF 78具有與前CSF 76基本相同的結構;后CSF 78從打印機24的后側向其內部供應打印紙張14b。與前CSF 76—樣,后CSF 78具有設定供紙位置的引導件110和112 (參照圖8)。打印紙張14b的排出位置根據該供紙位
置來確定。對于打印機24,例如,從前CSF 76供應的打印紙張14a和從后CSF 78供應的打印紙張14b具有相同的尺寸,并按照相同的方向取向。打印機24排出從前CSF 76供應的打印紙張14a以及從后CSF 78供應的打印紙張14b,使得它們在堆紙器94上部分重疊或完全重疊。例如,當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在堆紙器94上部分重疊時,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向右或向左移位地堆疊。當通過按份打印來連續打印打印目標時,前CSF 76和后CSF 78上的供紙位置用于通過如上所述針對每一份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之間進行切換來供應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當打印具有相同頁的多個紙張時,通過每次打印一頁就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之間進行切換來供應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前CSF 76如圖7所示附接到打印機24。在附接前CSF 76的過程中,例如,設置在前表面上的托盤95向上打開,前CSF 76被插入且其前端面向打印機24的內部。打印紙張14a放置在前CSF 76上,處于引導件90和92之間。前CSF 76的引導件90和92充當打印紙張14a的紙張調節機構;引導件90和92之間的距離可根據打印紙張14a的尺寸來設定。引導件90和92被設置為可在前CSF 76上沿著引導軸100向右和向左平行移動。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引導件90和92可在X方向上平行地同步移動,同時保持它們之間設定的距離。后CSF 78如圖8所示附接到打印機24的后部。在附接后CSF 78的過程中,例如,堆紙器94向上打開,后CSF 78被插入且其前端面向打印機24的內部。后CSF 78的引導件110和112充當打印紙張14b的紙張調節機構;它們被設定為可在X方向上沿著引導軸114平行移動,就像前CSF 76的引導件90和92 —樣。圖9中的前CSF 76和后CSF 78各自為自動供紙單元,其將打印紙張14(單頁紙張)一次一張地連續供應給打印機24的內部。前CSF 76和后CSF 78例如在后部各自具有延伸引導件128和延伸線130,以防止打印紙張14的后邊緣翹曲。引導件90、92、110和112(其能夠為打印紙張14設定供紙位置)中的每一個具有例如位于供紙狹槽附近的供紙輥132,以一次供應一個打印紙張14,同時防止打印紙張14隆起。引導軸100具有供紙輥126,以拾取前CSF 76的最上表面上的打印紙張14a。引導軸114具有另一供紙輥126,以拾取后CSF 78的最上表面上的打印紙張14b。接合緊固件134形成在前CSF 76和后CSF 78的前端。接合緊固件134插入打印機24中并接合打印機24的殼體。圖10示出打印單元12的結構的示例和供應至打印單元12的張紙的狀態的示例。圖10所示的結構僅是示例;本發明不限于該結構。除了打印頭70之外,打印機24在內部具有壓紙輥120、送紙輥142、144、152和154以及其它部件。打印頭70在打印機24內部在主掃描方向上沿著例如引導桿(未示出)移動,以定位于打印紙張14上的打印位置。當打印紙張14放置在壓紙輥120上時,使得打印紙張14的打印面平行于打印頭70。由于壓紙輥120在打印時旋轉,所以在副掃描方向上輸送打印紙張14,并且打印頭70的打印位置移至下一行。壓紙輥120由樹脂、金屬等制成,其顏色使得壓紙輥120和放置的打印紙張14之間的邊界能夠被識別。從前CSF 76供應的打印紙張14a由送紙輥142和144朝著打印頭70輸送。從后CSF 78供應的打印紙張14b由送紙輥152和154朝著打印頭70輸送。例如,送紙輥142、144、152和154被構造為能夠垂直移動,從而它們選擇性地與打印紙張14接觸以及與打印紙張14分離。另外,打印機24在內部具有任一個、兩個、多個送紙輥146和148 (參照圖11),其將已進行了打印的打印紙張14輸送至堆紙器94(參照圖6)。在打印機24中,紙張傳感器136和138沿著打印紙張14的輸送路徑設置。例如,紙張傳感器136檢測輸送的打印紙張14a的前邊緣。例如,紙張傳感器138檢測輸送的打印紙張14b的前邊緣或后邊緣。打印頭70具有紙張寬度傳感器82A和82B,其檢測輸送的打印紙張14例如在右邊緣和左邊緣處的邊緣。打印紙張14a上的打印起始位置根據從紙張寬度傳感器82A獲得的檢測結果來確定。打印結束位置根據從紙張寬度傳感器82B獲得的檢測結果來確定。對于在與打印紙張14a的供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供應的打印紙張14b,打印結束位置根據從紙張寬度傳感器82A獲得的檢測結果來確定,打印起始位置根據從紙張寬度傳感器82B獲得的檢測結果來確定。紙張寬度傳感器82A和82B不限于這二者均設置在打印頭70的右側和左側的情況;例如,單個紙張寬度傳感器82可附接至打印頭70或其外圍部件。紙張寬度傳感器82能夠檢測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的邊緣。供紙位置例如被設定為使得放置在前CSF 76上的打印紙張14a的右側的一部分與以大致平行方式放置在后CSF 78上的打印紙張14b的左側的一部分重疊。當吸入打印紙張14時,例如,供紙控制單元34可根據是否存在打印紙張14以及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的右邊緣和左邊緣(由紙張寬度傳感器82檢測)來確認供紙位置。圖11和圖12示出打印機24內部的打印紙張供應和排出的狀態的示例。選擇的前CSF 76或后CSF 78根據命令供應紙張,以開始打印處理。打印機24從例如PC 22接收打印開始命令、打印數據、供紙器命令等。當從圖11所示的前CSF76供應打印紙張14a時,由例如供紙輥126拾取最上面的打印紙張14a。在供應開始時,送紙輥142和144被設置為在垂直方向上打開,而不與所供應的打印紙張14a接觸(送紙輥142和144處于自由狀態)。另選地,送紙輥142和144保持在驅動電機的旋轉停止以不輸送打印紙張14a的狀態下。送紙輥142和144設置在這樣的位置,使得當例如紙張傳感器136檢測到供應的打印紙張14a的前邊緣時,送紙輥142和144將打印紙張14a夾在中間。在將打印紙張14a夾在中間之后,送紙輥142和144開始旋轉。當紙張傳感器136檢測到打印紙張14a時,前CSF 76的供紙輥126停止旋轉。通過送紙輥142和144的旋轉將打印紙張14a朝著打印頭70輸送。然后,打印紙張14a被放置在壓紙輥120上,并通過打印頭70經歷打印處理,然后,打印紙張14a被送紙輥146和148夾在中間,被輸送至堆紙器94,并從打印機24排出。響應于來自PC 22的打印開始命令或在開始下一份打印的控制下,圖12中的打印機24切換為從后CSF 78供紙。當從后CSF 78供應打印紙張14b時,由例如供紙輥126拾取最上面的打印紙張14b。此時,送紙輥152和154保持在自由狀態。當紙張傳感器138檢測到打印紙張14b的前邊緣時,送紙輥152和154將打印紙張14b夾在中間并開始旋轉。由送紙輥152和154輸送的打印紙張14b被供應至打印頭70的后側。例如,打印頭70在從后側供應的打印紙張14b上相對于輸送方向從左向右一次一個字符地執行打印。在對供應的打印紙張14b的打印完成之后,并且當紙張傳感器138檢測到打印紙張14b的后邊緣或者進入未檢測到打印紙張14的狀態時,打印機24進行處理,以將打印紙張14b排出至堆紙器94。此時,送紙輥146和148開始旋轉。作為排出處理的一部分,送紙輥154降低,例如,以消除送紙輥154和送紙輥152之間的余隙。結果,可防止打印紙張14b朝著后CSF 78移動。壓紙輥120在與打印處理時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轉,從而將壓紙輥120上的打印紙張14b朝著送紙輥154輸送。已進行了打印的打印紙張14b與例如送紙輥154接觸,然后被朝著送紙棍146和148輸送。然后,通過送紙棍146和148的旋轉將打印紙張14b排出至堆紙器94。圖13至圖15示出打印處理的示例。圖13至圖15的結構僅為示例;本發明不限于這些結構。圖13中的打印頭70對從前CSF 76供應的打印紙張14a進行打印處理。在該打印處理中,打印機24利用例如打印頭70的紙張寬度傳感器82A檢測打印紙張14a的基準位置P1。打印機24的供紙控制單元34基于打印紙張14a的基準位置Pl執行位置控制。壓紙輥120旋轉給定量,并在副掃描方向(Y軸方向)上輸送打印紙張14a,例如,使得打印頭70設置在打印紙張14a的一行的打印范圍L內,如圖13所示。打印范圍L是例如進行一行的打印的區域;打印范圍L可通過例如輸入行間隔設置來改變。在該打印單元12中,打印頭70在由X軸指示的主掃描方向上移動,S卩,從放置在壓紙輥120上的打印紙張14a的左邊緣朝著右邊緣移動的同時,一次一個字符地打印。圖14中的打印頭70在從后CSF 78供應的打印紙張14b上打印。例如,紙張寬度傳感器82B(圖10)檢測供應的打印紙張14b的基準位置P2。控制壓紙輥120的旋轉以設置打印紙張14b,使得打印頭70置于如上所述的打印范圍L內。打印機24從右邊緣朝著左邊緣(即,在負X方向上)在從后CSF 78供應的打印紙張14b上打印。即,對于打印機24,打印起始位置和主掃描方向根據打印紙張14供應至打印頭70的方向而改變。
對于打印機24,根據供紙方向打印的字符也可旋轉。圖14中的打印頭70將待打印字符相對于在打印紙張14a上執行打印的方向旋轉例如180度。因此,打印機24按照打印數據30的打印目標的順序在朝著打印頭70輸送的打印紙張14上打印。當例如打印數據30按照A、B、C、...的順序存儲時,打印頭70針對打印紙張14b上的打印使字符旋轉,并改變主掃描方向。因此,根據接收的打印數據30中所包括的字符的順序,在打印紙張14b上按照A、B、C、…的順序打印字符。圖15中排出在堆紙器94上的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部分重疊或完全重疊,打印紙張14b的打印面上的字符已旋轉例如180度。由于在打印機24中打印紙張14的輸送方向保持不變,所以排出時字符的取向通過打印頭70的打印方向來確定。圖16示出打印數據的處理,圖17示出數據結構。圖16和圖17所示的處理和結構僅為示例;本發明不限于該處理和結構。 圖16中的打印機24從PC 22中的驅動程序26和應用28接收打印控制信息(包括打印數據30)。打印數據30包括例如在打印頭70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的同時打印的一行數據。例如,圖17中的打印控制信息160包括打印數據30以及位于打印數據30的報頭中的區分命令162和份數信息164。區分命令162包括關于指示打印頭70的打印方向的右位置和左位置之間的切換的信息,并且還包括指定前CSF 76或后CSF 78的信息。打印機24將例如接收的打印數據30存儲在形成在RAM 66等中的接收緩沖器156中。從例如PC 22接收的多條一行打印數據30按照打印順序存儲在接收緩沖器156中。存儲在接收緩沖器156中的打印數據30的取向根據打印控制命令中設定的供紙方向而反轉,同時保持打印目標的字符等的順序,然后反轉的打印數據30被存儲在硬線緩沖器158中。硬線緩沖器158是例如RAM 66中分配的存儲區域;將由打印頭70打印的打印數據30存儲在硬線緩沖器158中。圖18、圖19和圖20示出打印處理的示例。圖18至圖20中的處理和處理過程僅為示例;本發明不限于這樣的處理。所述打印處理是本發明的打印控制程序的示例。圖18所示的處理包括由(位于打印機24和充當主機的PC 22之間的)打印機系統20執行的打印控制處理。在此處理中,PC 22中的應用28創建打印數據30 (Sll)。在PC 22中,啟動驅動程序26,并且用戶在驅動程序畫面上給出指定份數以及是按份還是按頁打印的命令(S12)。當響應于例如開始打印的操作而啟動驅動程序26時,圖21所示的驅動程序畫面170顯示在PC 22的顯示單元50 (圖5)上。驅動程序畫面170包括用于打印機24的打印設置信息。驅動程序畫面170包括例如核對(collating)打印設置區域172,其設定按份打印。核對打印設置區域172包括例如份數設置顯示區域174以及指示按份分類(其中通過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之間切換來堆疊多份)的分類指定顯示區域176。當設定了份數和是否使用分類功能時,PC 22將打印數據30和打印控制信息160發送給打印機24,并啟動打印功能(S13)。按份打印PC 22的打印控制單元32識別出例如驅動程序畫面170上的設置信息已被參照,并且已指定按份打印(S14)。打印控制單元32在打印控制信息160中命令打印機24中的供紙控制單元34使用前CSF 76來打印(S15)。
當例如已打印一份時,打印控制單元32在用于下一份的打印控制信息160中命令供紙控制單元34使用后CSF 78來執行打印(S16)。然后,打印機24在針對每一份在執行當前份的打印之前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之間切換的同時,打印剩余所有份(S17)。按頁打印PC 22的打印控制單元32識別出例如驅動程序畫面170上的設置信息已被參照,并且已指定按頁打印(S18)。打印控制單元32在打印控制信息160中命令打印機24中的供紙控制單元34使用前CSF 76來打印第一頁(S19)。當利用按頁打印打印多份時,以與所述份數相等的次數打印每一頁。當例如已打印了第一頁時,打印控制單元32在用于下一頁的打印控制信息160中命令供紙控制單元34使用后CSF 78來執行打印(S20)。然后,打印機24在針對每一頁在執行當前頁的打印之前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之間切換的同時,打印剩余所有頁(S21)。在圖19所示的處理中,在打印機24中調節CSF的引導件位置,并將打印紙張14a和14b分別放置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上(S31)。打印機24依據區分命令開始按份打印(S32)。打印機24參照從PC 22接收的打印控制信息160,并讀取針對每一份在前CSF 76和后CSF 78之間進行切換的命令(S33)。打印機24根據所述切換命令選擇CSF(S34)。在切換命令中,例如,已設定前CSF 76用于奇數份,并設定后CSF 78用于偶數份。因此,供紙控制單元34參照待打印份的份數信息164,并根據所述份是奇數份還是偶數份來選擇發送給前CSF控制單元36還是后CSF控制單元38的控制命令(S35,S36)。在打印機24中,從選擇的CSF供應打印紙張14,并執行打印(S37)。已執行打印的打印紙張14排出至堆紙器94 (S38)。打印機24參照打印控制信息160,并檢查是否已打印所有份(S39)。當沒有完成設定的所有份的打印時(S39的結果為“否”),程序進行至S33。當已完成所有份的打印時(S39的結果為“是”),打印終止。圖20示出由打印機24執行的打印處理的更具體的示例。當打印機24從充當主機的PC 22獲取打印控制信息160時(S41),打印機24確定打印控制信息160是否包括執行按份打印的命令(S42)。當不包括執行按份打印的命令時(S42的結果為“否”),打印處理開始(S43);在該打印處理中,在沒有按照打印僅一份或打印相同頁的多張進行分類的情況下排出打印紙張14。當包括執行按份打印的命令時(S42的結果為“是”),例如,執行針對第一份的打印處理。在打印處理中,供紙控制單元34將控制命令輸出給前CSF控制單元36,前CSF 76開始供紙(S44)。打印單元12利用例如紙張寬度傳感器82A檢測是否存在打印紙張14a、打印紙張14a的邊緣處的基準點Pl等,并針對打印頭70設定打印起始位置(S45)。打印頭70通過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即,從打印紙張14a的左端朝著右邊緣移動來執行打印(S46)。然后,打印機24確定是否已打印第一份(S47)。當沒有打印第一份時(S47的結果為“否”),從前CSF 76供應打印紙張14a,直到打印完第一份設置的所有頁為止。
當已打印第一份時(S47的結果為“是”),供紙控制單元34將供紙命令輸出給后CSF控制單元38,以切換至后CSF 78(S48)。在RAM 66中,存儲在例如接收緩沖器156中的打印數據30的取向旋轉,旋轉后的打印數據30存儲在硬線緩沖器158中(S49)。當從后CSF 78供應打印紙張14b時(S50),打印單元12利用例如紙張寬度傳感器82B檢測是否存在打印紙張14b、打印紙張14b的邊緣處的基準點P2等,并針對打印頭70設定打印起始位置(S51)。打印頭70通過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即,從打印紙張14b的左邊緣朝著右邊緣移動來打印(S52)。然后,打印機24確定是否已打印第二份(S53)。如果沒有打印第二份(S53的結果為“否”),則從后CSF 78供應打印紙張14b,直到打印完第二份設置的所有頁為止。如果已打印第二份(S53的結果為“是”),則打印機24確定是否已打印所有份(S54)。如果存在來自PC 22的打印第三份的打印命令(S54的結果為“否”),則程序進行至S44,重復按份打印。在此打印處理中,盡管情況是在打印第一份時使用前CSF 76,打印第二份時使用后CSF 78,但這并非限制;例如,可在打印第一份時使用后CSF 78,在打印第二份時使用前CSF 76。在上述結構中,針對每一個一份或一頁的打印任務切換多個供紙器(已設定供紙位置,使得排出位置彼此移位,從而排出的打印紙張重疊),從而排出的打印紙張可容易地區分。另選地,針對在與對應方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供應的打印紙張,打印數據的取向旋轉,并且通過切換打印頭的移動方向來對打印數據進行打印,以使得對于每一份,要排出的打印紙張上的打印方向改變,從而使得排出的紙張能夠容易地區分。該打印機在處理中在打印處理之前和之后不使用供紙方向改變機構來重排打印數據重排處理,從而使得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來改進區分功能。第三實施方式圖22示出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狀態的示例。圖22所示的結構僅為示例;本發明不限于該結構。對于圖22中的打印機24,可執行判定處理以判定是否已設定供紙位置,使得放置在前CSF 76上的打印紙張14a和放置在后CSF 78上的打印紙張14b在堆紙器94上重疊(圖15)。這一判定供紙位置的判定處理利用例如打印頭70上的紙張寬度傳感器82A和82B(圖10)來執行。例如,紙張寬度傳感器82A和82B檢測輸送至打印頭70的打印紙張14a的右邊緣處的基準位置P3,以及打印紙張14b的左邊緣處的基準點P4。打印機24中的供紙控制單元34根據例如關于檢測到的位置的信息計算供紙時打印紙張14a和14b的重疊量。根據所述重疊量判定排出至堆紙器94的打印紙張14a和14b是部分重疊還是完全重疊。例如,打印機24預先掌握打印頭70在主掃描方向上移動的位置或打印頭70的移動量,因此供紙控制單元34根據打印紙張14a上的基準位置P3和打印紙張14b上的基準點P4來計算打印紙張14a和14b的重疊量。例如,供紙控制單元34確定是否在基準點P4的右側檢測到基準點P3。基準點P3和基準點P4之間檢測的距離被計算為重疊量。對于圖22中的打印機24,在基準點P4的左側檢測到基準點P3,并且打印紙張14a和14b沒有重疊,因此重疊量被計算為O。
圖23示出打印控制的示例,其包括針對打印紙張14是否重疊的判定。圖23中的處理和處理過程僅為示例;本發明不限于下面的處理。所述打印控制是由本發明的打印控制程序執行的處理的示例。當打印機24從例如PC 22接收到包括關于按份打印的信息的打印控制信息160,并啟動打印功能時,前CSF76開始供應打印紙張14a (S61)。作為打印處理的準備,打印頭70檢測供應的打印紙張14a的寬度(S62)。在檢測紙張寬度時,利用例如紙張寬度傳感器82A檢測打印紙張14a的左邊緣處的基準點Pl (圖13)和右邊緣處的基準點P3,并存儲基準點Pl和P3。在檢測到紙張寬度信息之后,打印機24使用前CSF 76來打印第一份(S63)。當完成第一份的打印時,打印機24繼續第二份的打印處理。打印機24的供紙控制單元34切換至后CSF 78,使得后CSF 78開始供應打印紙張14b (S64)。打印頭70檢測供應的打印紙張14b的寬度(S65)。在檢測紙張寬度時,利用例如紙張寬度傳感器82B檢測打印紙張14b的右邊緣處的基準點P2 (圖14)和左邊緣處的基準點P4,并存儲基準點P2和P4。打印機24計算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的重疊量(S66)。具體地說,供紙控制單元34根據存儲的關于前CSF 76上的供紙位置和后CSF 78上的供紙位置的信息來計
算重疊量。然后,供紙控制單元34確定計算的重疊量是否為O (S67)。如果重疊量為0(S67的結果為“是”),則即使打印紙張14b被供應,經歷打印處理,并被排出,打印紙張14b也將不與已排出至堆紙器94的打印紙張14a重疊。因此,打印機24在例如打印機24的顯示單元88(圖5)上指示錯誤,并暫停或取消打印(S68)。打印機24可將所述錯誤通知給充當主機的PC 22 (例如,其輸出打印命令),PC 22可在顯示單元50 (圖5)等上指示所述錯誤。如果重疊量不為0(S67的結果為“否”),這表明打印紙張14b已設置為使得當供應打印紙張14b時,打印紙張14b將與已經經歷打印處理并已排出至堆紙器94的打印紙張14a部分重疊或完全重疊。因此,打印機24開始打印處理(S69)。如果在后CSF 78上調節供紙位置,則打印機24可重新計算重疊量,并可判定是否開始打印。在上述結構中,可在開始打印之前根據前CSF 76和后CSF 78上設定的供紙位置來計算重疊量,因此僅在打印紙張14a和打印紙張14b將在堆紙器94上重疊時執行打印。因此,可在區分打印份時提高可靠性,并且可改進打印機24的便利性。其它實施方式盡管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前CSF 76和后CSF 78設置在打印機2的前側和后側,但是這并非限制。打印機2可以按照從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供應的打印紙張14在排出時在相同的方向上重疊的任何方式構造。例如,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可從打印機2的右側和左側供應打印紙張14。另選地,第一供紙器4和第二供紙器6可豎直設置在打印機2的前側或后側。盡管上面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等,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以上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權利要求或說明書中描述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進行許多變型和改變。應當理解,這些變型和改變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打印機,該打印機包括: 第一供紙器,該第一供紙器供應第一紙張; 第二供紙器,該第二供紙器供應第二紙張,所述第二供紙器上的供紙位置被設定為使得當所述第二紙張排出時所述第二紙張與所述第一紙張重疊; 堆紙器,該堆紙器收集已進行打印的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使得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重疊;以及 處理器,該處理器判定打印請求中是否包括區分命令,并且當包括區分命令時,針對每一打印任務在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之間切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機,其中,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中的任一者或二者具有調節放置相關紙張的位置的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機,其中,從所述第一供紙器供應的所述第一紙張和從所述第二供紙器供應的所述第二紙張具有相同的尺寸,并按照相同的方向取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機,該打印機還包括打印單元,該打印單元根據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的供紙方向在打印期間選擇第一掃描方向,其中, 所述處理器根據所述供紙方向旋轉打印數據的取向,并使所述打印單元打印所述打印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機,其中,所述第一紙張或所述第二紙張的打印面的取向被改變,使得在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被收集在所述堆紙器上之前,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的所述打印面的取向具有180度的差異。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機,該打印機還包括傳感器,該傳感器檢測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的邊緣,其中, 所述傳感器根據從所述傳感器獲得的檢測信息,來識別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上的打印起始位置并控制所述打印單元的打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機,其中,當所述處理器確定已進行打印的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將被放置在所述堆紙器上的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將不重疊的位置處時,所述處理器輸出通知信息。
8.一種打印控制方法,該打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判定打印請求中是否包括區分命令;以及 根據通過該判定獲得的結果針對每一打印任務在第一供紙器和第二供紙器之間切換,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上的供紙位置已被設定為使得排出的紙張重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中, 根據所述第一供紙器或所述第二供紙器的供紙方向改變打印時的掃描方向,并且, 根據所述供紙方向旋轉打印數據的取向。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中, 讀取關于放置在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上的紙張的末端的位置信息, 根據所述位置信息識別所述紙張上的打印起始位置, 當放置在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上的紙張在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排出之后將不重疊時,輸出通知信息。
全文摘要
打印機和打印控制方法。一種打印機包括第一供紙器,該第一供紙器供應第一紙張;第二供紙器,該第二供紙器供應第二紙張,所述第二供紙器上的供紙位置被設定為使得當所述第二紙張排出時所述第二紙張與所述第一紙張重疊;堆紙器,該堆紙器收集已進行打印的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使得所述第一紙張和所述第二紙張重疊;以及處理器,該處理器判定打印請求中是否包括區分命令,并且當包括區分命令時,針對每一打印任務在所述第一供紙器和所述第二供紙器之間切換。
文檔編號B41J29/00GK103085504SQ2012103422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明者山內純一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罗江县| 宕昌县| 土默特右旗| 湛江市| 宜昌市| 汪清县| 磴口县| 油尖旺区| 凤山县| 宁明县| 西宁市| 永定县| 旬阳县| 榆树市| 萨嘎县| 五河县| 六盘水市| 镇赉县| 高州市| 盐源县| 娱乐| 郎溪县| 阳朔县| 西盟| 望江县| 兴宁市| 民乐县| 邢台县| 太仆寺旗| 青岛市| 高州市| 衡山县| 西林县| 鄂州市| 仙游县| 诸城市| 永定县| 大庆市| 呼伦贝尔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