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打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防錯功能的齒輪打標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的齒輪打標為純人工操作,操作人員安裝完工件后再選擇打標程序,同時手工對準打標位置。對于幾個品種不易區分的齒輪產品特別容易出現打標類容出錯,并且,打標位置的精確化與標準化也不易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防錯功能有齒輪打標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齒輪打標系統,包括工作臺1、控制系統2和激光頭3,所述工作臺包括旋轉運動機動和移動底板;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用于檢測移動底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距離的位移傳感器;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包括設置于移動底板上的旋轉座板8、步進旋轉臺和設置于旋轉坐板上的產品定位夾具,所述旋轉座板上還設置有角度傳感器,旋轉座板由步進旋轉臺控制,沿軸線旋轉;所述工作臺上還設置有用于檢測激光頭到工件距離的拉繩位移傳感器4。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還包括齒輪檢測機構,所述齒輪檢測機構包括設置于齒輪上邊緣上沿的接近開關9和設置于齒輪上邊緣下沿的接近開關10。
進一步,所述設置于齒輪下邊緣下沿的接近開關數量為3,三個接近開關沿同一平面設置。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還包括用于調節接近開關高度的高度調節機構11。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上還設置有位移標尺。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上還設置有角度標尺。
進一步,所述產品定位夾具包括設置于旋轉座板上的第一臺階5、與第一臺階同軸設置的第二臺階6和設置于第二臺階上的與齒輪鍵槽配合的可伸縮鍵7,所述第二臺階設置于第一臺階上。
進一步,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觸摸屏,所述觸摸屏包括監控模塊和設置模塊,所述設置模塊 用于設置齒輪參數,所述監控模塊顯示產品安裝是否到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
能通過設備的自動檢測來保證齒輪的安裝位置精度,同時檢測齒輪類型,并連接打標軟件中的打標程序文件進行匹配校驗。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大大提高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框圖;
圖2為工作臺的結構簡圖;
圖3為工作臺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齒輪打標系統,包括工作臺1、控制系統2和激光頭3,所述工作臺包括旋轉運動機動和移動底板;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用于檢測移動底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距離的位移傳感器,控制系統可讀取移支底板的位置;所述旋轉運動機構包括設置于移動底板上的旋轉座板8、步進旋轉臺和設置于旋轉坐板上的產品定位夾具,所述旋轉座板上還設置有角度傳感器,控制系統可讀取旋轉座板的角度,旋轉座板由步進旋轉臺控制,沿軸線旋轉;所述工作臺上還設置有用于檢測激光頭到工件距離的拉繩位移傳感器4,控制系統可讀取激光頭度,判斷激光頭高度是否與工件匹配。進一步,所述工作臺上還設置有位移標尺和角度標尺,方便人工讀取位移與旋轉角度。
所述工作臺還包括齒輪檢測機構和高度調節機構。高度調節機構用于調整齒輪檢測機構的高度以適應檢測不同齒輪件的厚度。齒輪檢測機構包括4個接近開關,主要用于判斷是否放置工件、工件大小是否正確及工件對中位置是否正確。其中,4個接近開關分為兩組設置,其中一個為第一組,另外三個并排緊密設置為第二組,第一組設置于第二組的上方。第一組設置于齒輪上邊緣上沿,第二組設置于齒輪上邊緣下沿。當上方的接近開關未檢測到信號,下方的接近開關檢測到信號,這說明齒輪的上邊緣在接近開關之間。通過檢測接近開關的信號,就可以判斷出齒輪的厚度。
齒輪上邊緣上沿的接近開關9和設置于齒輪上邊緣下沿的接近開關10。
同時,第二組接近開關設置的3個接近開關也可以用于檢測工件是否放錯(檢測工件的大小)。本實施例以康明斯齒輪為例。康明斯齒輪的模數均為2.5,所以不同直徑的齒輪齒距差別很小。下方三個接近開關的間距保持不變。當接近開關檢測到齒頂時有信號,檢測到齒槽時無信號。通過檢測到信號的有無就可以判斷工件是否放錯。工件的齒槽-齒頂順序必須與標準樣件的齒槽-齒頂順序一致,否則提示工件放錯。
進一步,所述產品定位夾具包括設置于旋轉座板上的第一臺階5和與第一臺階同軸設置的第二臺階6,所述第二臺階設置于第一臺階上。第二臺階與設置有與第二臺階上的與齒輪鍵槽配合的可伸縮鍵7,當齒輪鍵槽的大小發生改變時,與之相配合的鍵也隨之發生改變,始終使鍵與鍵槽間不留間隙,通過可伸縮鍵達到消除鍵槽間隙的目的。
進一步,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觸摸屏,所述觸摸屏包括監控模塊和設置模塊,所述設置模塊用于設置齒輪參數,所述監控模塊顯示產品安裝是否到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