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打印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攜式標簽打印機。
背景技術:
標簽打印機指的是無需與電腦相連接,打印機自身攜帶輸入鍵盤,內置一定的字體、字庫和相當數量的標簽模板格式,通過機身液晶屏幕可以直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標簽內容的輸入、編輯、排版,然后直接打印輸入的打印機。如圖1所示,現有標簽打印機的標簽紙不容易切斷,通常需要操作人員使用刀片或者剪刀切斷標簽紙,操作人員有可能在剪刀沒有切到位就松開剪刀,從而造成標簽紙在沒有切斷的情況下被直接拉出,操作極為不便。
申請號為201520315358.3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標簽打印機切刀機構,包括切刀鍵、連桿、回位簧和固定刀片,所述連桿的中部鉸接在打印機主體上,連桿的其中以活動臂與切刀鍵固連在一起,連桿的另一活動臂上設有刃部構成活動刀片,活動刀片和固定刀片分別位于標簽出口的兩側,按壓切刀鍵帶動連桿繞旋轉軸轉動,使活動刀片從打開位置移動到切割位置,從而對標簽出口通過的標簽進行切斷,打開位置允許標簽從打印機主體上的標簽出口通過;松開切刀鍵,切刀鍵在回位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該實用新型雖然減少了零件數量,但是結構復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標簽打印機切刀機構,能快速精確地切斷標簽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攜式標簽打印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內設有活動刀片和固定刀片,所述活動刀片和固定刀片位于靠近打印機的標簽紙出口的位置,并分別布置在標簽紙運輸路徑的上、下兩側;所述固定刀片固定在所述機體上,所述活動刀片上方設有彈簧,并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機體彈性連接,所述活動刀片上設有操作桿,所述操作桿伸出所述機體。
優選地,所述機體上鉸接有蓋板,所述蓋板位于靠近所述標簽紙出口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蓋板上設有條形孔,所述操作桿沿所述條形孔縱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彈簧為拉伸彈簧。
優選地,所述標簽紙出口處設有收紙盒。
優選地,所述機體內設有一對可轉動的壓紙滾輪。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標簽打印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通過在機體內部設置活動刀片和固定刀片,并通過操作桿控制活動刀片,能快速精確的切斷標簽紙。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標簽打印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元件標號說明
1 機體
11 活動刀片
111 操作桿
112 彈簧
12 固定刀片
13 標簽紙出口
14 蓋板
141 條形孔
15 壓紙滾輪
2 收紙盒
3 標簽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攜式標簽打印機,包括機體1,所述機體1內設有活動刀片11和固定刀片12,所述活動刀片11和固定刀片12位于靠近打印機的標簽紙出口13的位置,并分別布置在標簽紙運輸路徑的上、下兩側;所述固定刀片12固定在所述機體1上,所述活動刀片11上方設有彈簧111,并通過所述彈簧111與所述機體1彈性連接,所述活動刀片11上設有操作桿112,所述操作桿112伸出所述機體1。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在所述標簽紙3打印完畢后傳輸到指定位置時,通過操作所述操作桿112帶動活動刀片11向下切斷標簽紙3,操作方便。
如圖2所示,優選地,所述機體1上鉸接有蓋板14,所述蓋板14位于靠近所述標簽紙出口13的位置,所述蓋板15確保操作安全性,操作人員不會碰到所述活動刀片11和固定刀片12。優選地,所述蓋板14上設有條形孔141,所述操作桿112沿所述條形孔141縱向移動,便于操作人員使用所述操作桿112。優選地,所述彈簧111為拉伸彈簧,使所述活動刀片11切割玩標簽紙3后可迅速復位。優選地,所述標簽紙出口13處設有收紙盒2,切斷的標簽紙3可直接落入所述收紙盒2內。優選地,所述機體1內設有一對可轉動的壓紙滾輪15,通過壓紙鼓輪15擠壓,使掉落的標簽重新粘回離型紙上,大大減少標簽粘在打印機內壁的概率。優選地,所述活動刀片11的一端設有操作桿112,與之相對的另一端與所述機體1滑動配合,操作所述活動刀片11縱向移動時更穩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