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機設備
技術領域:
,具體是一種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在薄膜印刷加工時,一般需要印刷油墨,現有的薄膜以印刷油性油墨為主,油性油墨具有揮發性,容易對生產車間環境造成污染,危害操作者的身體健康,現有的印刷工藝中,采用烘爐作為熱固化處理設備,烘爐的能耗大、熱固化時間較長、生產效率低。技術實現要素:本申請提供一種采用水性油墨印刷薄膜,環保衛生,同時實現能源循環多用、耗能低的烘干冷卻方式的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機。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機,包括用于放出薄膜的放卷裝置、用于收卷薄膜的收卷裝置、用于印刷水性油墨于薄膜上的水性油墨印刷裝置、用于薄膜烘干冷卻的封閉式冷凝裝置和導向輥,所述水性油墨印刷裝置包括多組用于印染薄膜圖案的水性油墨印刷輥組,所述放卷裝置、水性油墨印刷裝置、封閉式冷凝裝置依次設置。作為優選,所述水性油墨印刷輥組包括印版輥、壓印輥、輔墨輥、墨槽和刮墨刀,所述壓印輥、印版輥和輔墨輥依序兩兩相互接觸,所述墨槽設置于輔墨輥的下方,所述輔墨輥部分浸入墨槽中。作為優選,所述印版輥上纏繞有印版,所述印版為激光雕刻成型。作為優選,所述封閉式冷凝裝置包括用于薄膜烘干冷卻的上下兩層流動室和位于所述流動室一側的壓縮冷凝機,所述上層流動室為烘干室、下層流動室為冷卻室,所述壓縮冷凝機包括冷凝機主機,所述冷凝機設有制冷部、冷風出口,所述冷風出口連通冷卻室,所述壓縮冷凝機設有發熱部、熱風出口,所述熱風出口連通烘干室。作為優選,所述冷風出口設有冷風風機,所述冷風風機與冷卻室連通,所述熱風出口設有熱風風機,所述熱風風機與烘干室連通。作為優選,所述冷卻室與烘干室之間還設有循環回流通道,所述循環回流通道設有開關控制器,所述烘干室內在薄膜出口處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電連接開關控制器。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對薄膜進行定位調節的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設置于水性油墨印刷裝置前端。依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現水性油墨印刷薄膜的連續印刷生產,不再使用二甲苯等危險性稀釋劑,改用工業純水,降低生產成本,環保衛生;另外運用封閉式壓縮冷凝機制冷產生的冷氣實現薄膜的快速冷卻,還利用封閉式壓縮冷凝機制冷時產生的熱量作為熱源,對薄膜進行烘干處理。相對于傳統的印刷機的干燥方式相比,耗能大大降低,降低了生產成本,封閉式壓縮冷凝機的使用,使流動內的氣壓更加穩定,烘干效果更好,印刷質量更高,也能節能。附圖說明圖1為實用新型多色凹版印刷機的整體示意圖;圖2為實用新型中封閉式冷凝裝置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部分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機,包括放卷裝置1、收卷裝置2、水性油墨印刷裝置3、封閉式冷凝裝置4和導向輥5,所述水性油墨印刷裝置3包括多組用于印染薄膜6圖案的水性油墨印刷輥組31,所述放卷裝置1、水性油墨印刷裝置3、封閉式冷凝裝置4依次設置。本實用新型采用凹版印刷的方式印刷水性油墨于薄膜6上,具有墨層厚實,顏色鮮艷、飽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質量穩定、印刷速度快等優點。所述水性油墨印刷輥組31設置兩組以上,每組水性油墨印刷輥組31根據需求印刷不同的圖案層,使水性油墨印刷薄膜6具有不同的圖案,美觀、大方,圖案多樣化。如圖1所示,作為優選,所述水性油墨印刷輥組31包括印版輥311、壓印輥312、輔墨輥313、墨槽314和刮墨刀315,所述壓印輥312、印版輥311和輔墨輥313依序兩兩相互接觸,所述墨槽314設置于輔墨輥313的下方,所述輔墨輥313部分浸入墨槽314中。印版輥315上過量的水性油墨或非印刷區域的水性油墨被刮墨刀315刮去,被刮去的水性油墨重新落入墨槽314內,達到循環使用的目的。作為優選,所述印版輥311上纏繞有印版(圖中未示),所述印版為激光雕刻成型。如圖2、圖3所示,作為優選,所述封閉式冷凝裝置4包括用于薄膜6烘干冷卻的上下兩層流動室41和位于所述流動室41一側的壓縮冷凝機42,所述上層流動室41為烘干室411、下層流動室41為冷卻室412,所述壓縮冷凝機42包括冷凝機主機427,所述冷凝機42設有制冷部423、冷風出口424,所述冷風出口424連通冷卻室412,所述壓縮冷凝機42設有發熱部421、熱風出口422,所述熱風出口422連通烘干室411。所述流動室41為長方體封閉空間,空間沿著薄膜6行進路線上的長度比較長,薄膜6從上層烘干室411穿梭循環至下層冷卻室412,薄膜6與烘干室411、冷卻室412的接觸面積大,方便薄膜6烘干與冷卻;封閉式壓縮冷凝機42的制冷部423產生冷氣,吹出來的冷風使薄膜6快速冷卻,同時封閉式壓縮冷凝機42制冷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通過發熱部421收集并散發,吹出來的熱風使薄膜6快速干燥。封閉式壓縮冷凝機42的制冷原理和現有的常規制冷原理相同。發熱部421設有蒸發器,從蒸發器出口流出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被壓縮機427吸入,并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排出壓縮機427。高溫高壓的氣體進入到發熱部421的冷凝器,由于壓力及溫度的降低,冷凝器的制冷劑凝結成液體,并排出大量的熱量。溫度和壓力較高的制冷劑液體通過設于發熱部421的膨脹裝置后體積變大,壓力和溫度急劇下降,以霧狀排出膨脹裝置。霧狀制冷劑進入制冷部423的蒸發器蒸發成氣體,并大量吸收周圍的熱量。以四色印刷機為例,通過表一可知,傳統干燥系統電機功率15Kw,電加熱功率125Kw,總功率140Kw,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功率15Kw,電加熱功率65Kw,總功率80Kw,相對于傳統的印刷機的干燥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耗能大幅降低,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表一本發明傳統干燥系統電機功率15KW15KW電機熱功率65KW125KW冷卻方式風冷水冷溫度控制溫差小溫差大溫度變化快慢快慢是否有回風有無作為優選,所述冷風出口424設有冷風風機426,所述冷風風機426與冷卻室412連通,所述熱風出口422設有熱風風機425,所述熱風風機425與烘干室411連通。作為優選,所述冷卻室412與烘干室411之間還設有循環回流通道(圖中未示),所述循環回流通道設有開關控制器,所述烘干室411內在薄膜出口處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電連接開關控制器。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烘干室411內薄膜出口處的熱風溫度超過薄膜6所需的干燥溫度時,信號傳回開關控制器,開關控制器打開循環回流通道,讓冷風從冷卻室412流到烘干室411降低烘干室411的溫度以達到薄膜6干燥溫度的要求;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烘干室411內薄膜出口處的熱風溫度低于薄膜6所需的干燥溫度時,開關控制器自動關閉循環回流通道,防止熱風的溫度進一步降低,影響印刷質量。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對薄膜6進行定位調節的定位裝置7,所述定位裝置7設置于水性油墨印刷裝置3前端。定位裝置7調節薄膜6在進入水性油墨印刷裝置3前的位置及張力,方便后續準確印刷。以上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進行闡述,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對于本發明所屬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變形或替換。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