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印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噴碼功能的印刷機。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印刷工藝中,大部分印刷機并沒有噴碼功能,噴碼工藝與印刷工藝往往使用不同的設備來完成,隨著設備功能多樣化成為趨勢后,噴碼工藝與印刷工藝合二為一。如申請號為201420679177.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單張紙傳動輥式噴碼裝置,包括噴碼頭、供紙機構、噴碼傳動輥和收紙機構,噴碼傳動輥設于供紙機構后方,收紙機構設于噴碼傳動輥后方,供紙機構與噴碼傳動輥之間設有前遞紙機構,噴碼傳動輥與收紙機構之間設有后遞紙機構,噴碼傳動輥上設有叼紙咬牙,所述噴碼頭設于噴碼傳動輥上方,噴碼傳動輥的表面上設有多個吸氣孔;噴碼傳動輥外側設有UV油墨固化裝置,UV油墨固化裝置處在噴碼頭后方。因其噴碼傳動輥為圓形,很難保證承印品都能貼在傳動輥上,從而在噴碼時,造成噴碼不精確,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噴碼功能的印刷機。
為了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噴碼功能的印刷機,包括沿紙張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輸紙單元(1)、印刷單元(2)、第一干燥單元(4)和收紙單元(6),所述印刷機還包括噴碼單元(3),噴碼單元(3)設于印刷單元(2)與第一干燥單元(4)之間,噴碼單元(3)包括噴碼頭(31)、第一傳動輥(32)和第二傳動輥(33),所述第一傳動輥(32)與第二傳動輥(33)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噴碼頭(31)設于第一傳動輥(32)與第二傳動輥(33)之間,且位于第一傳動輥(32)和第二傳動輥(33)所處水平線的上方。
優選的,所述印刷單元(2)包括遞紙輥(21)、壓印滾筒(22)、印版滾筒(23)和收紙輥(24),紙張由遞紙輥(21)傳遞至壓印滾筒(22)與印版滾筒(23)之間進行印刷,印刷后的紙張經收紙輥(24)輸出并傳遞至所述第一傳動輥(32)。
優選的,所述收紙輥(24)與第一傳動輥(32)之間設有除靜電單元或電暈單元,除去紙張表面的靜電或異物,提高紙張的附著力,提升噴碼的質量。
優選的,所述噴碼頭(31)設于第一傳動輥(32)與第二傳動輥(33)之間的中軸線上。
優選的,所述印刷單元(2)與所述噴碼單元(3)之間設有第二干燥單元(7)。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紙張經過輸紙單元、遞紙輥輸送至印刷單元,印刷后傳遞至噴碼單元進行噴碼,經過干燥單元干燥后輸出至收紙單元,合理、有效地結合印刷工序和噴碼工序,第一傳動輥和第二傳動輥設置在同一水平線上,提高紙張的張緊力和水平度,有利于噴碼頭噴碼的精確且快速有效;除靜電單元和電暈單元的設置,除去紙張表面的靜電或異物,提高紙張的附著力,提升噴碼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印刷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噴碼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印刷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具有噴碼功能的印刷機,包括沿紙張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輸紙單元1、印刷單元2、第一干燥單元4、收紙單元6、噴碼單元3和機架,輸紙單元1、印刷單元2、第一干燥單元4、收紙單元6、噴碼單元3通過機架連接為一體。
印刷單元2包括遞紙輥21、壓印滾筒22、印版滾筒23和收紙輥24,紙張由輸紙單元1經過遞紙輥21傳遞至壓印滾筒22,然后通過壓印滾筒22與印版滾筒23之間的壓合而進行圖文印刷,印刷后的紙張經收紙輥24輸出并傳遞至噴碼單元3進行噴碼。噴碼單元3設于印刷單元2與第一干燥單元4之間,噴碼單元3包括噴碼頭31、第一傳動輥32和第二傳動輥33,第一傳動輥32與第二傳動輥33在同一水平線上,噴碼頭31位于第一傳動輥32和第二傳動輥33之間的中軸線上,紙張經收紙輥24輸出并傳遞至第一傳動輥32,使紙張具有較好的張緊力和水平度,保證噴碼的精確;另外,收紙輥24與第一傳動輥32之間設有除靜電單元8,除去紙張表面的靜電或異物,提高紙張的附著力,提升噴碼的質量。
印刷單元2與噴碼單元3之間設有第二干燥單元7,使印刷圖文先干燥,為進行后續的噴碼附著力強。
本實施例具有噴碼功能的印刷機內的紙張進行印刷和噴碼的運行步驟如下:
(1)紙張由輸紙單元輸入,經遞紙輥傳遞至壓印滾筒,然后通過壓印滾筒和印版滾筒的壓合進行圖文印刷,并由收紙輥輸出,經過第二干燥單元將紙張的圖文部分干燥,再經過除靜電單元進行除靜電,進而傳遞至噴碼單元內的第一傳動輥;
(2)噴碼頭對第一傳動輥與第二傳動輥之間的紙張進行噴碼,并由第二傳動輥輸出至第一干燥單元進行固化,最后輸出至收紙單元。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收紙輥與第一傳動輥之間設有電暈單元替代除靜電單元,電暈單元的設置使噴碼附著于紙張的附著力增強,提升噴碼的質量,其它結構參照實施例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收紙輥與第一傳動輥之間既設有電暈單元又設有除靜電單元,對紙張進行充分處理,進一步提升噴碼的質量,其它結構參照實施例1。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及原理進行了詳細說明,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上會有改變之處,而這些改變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