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凹版彩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穩定性的刮墨刀。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凹版彩印機刮墨刀刮墨不干凈,而且容易出現跳刀線,而這也是用來衡量刮墨刀好壞的一個標準。老式的刮墨刀結構主要有以下缺點:1、壓板對刀夾的壓點距離刀片的刮墨點很遠,其反作用力對刀夾的影響很大;2、版面吹風管距離印版太遠,導致印版上的油墨痕跡吹不夠干凈。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的技術現狀,提供一種高穩定性的刮墨刀,其設計結構使刮墨刀不僅保證刀片在刮墨時足夠穩定,而且能吹干凈印版上油墨痕跡,從而提高產品的印刷質量。
一種高穩定性的刮墨刀,包括:墊板、刀片、壓板和夾板,所述的刀片設置在兩夾板之間,壓板的壓端和墊板夾緊夾板,壓板的固定端位于墊板上,夾板上設有吹氣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的壓端位于兩夾板頂部,壓板的壓端對夾板的壓力點比較近,使其刀片保持平穩,壓板通過鎖緊手輪固定在墊板,轉動鎖緊手輪可控制壓板的松緊程度,便于拆卸和安裝。
進一步的,所述的夾板位于墊板外端,夾板上的刀片貼緊印版,印版上方設有壓印膠輥。
進一步的,所述的吹氣裝置主要由氣管、吹版座和接頭組成,氣管安裝在吹版座一端,接頭位于吹版座的另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的接頭通過導管連接于氣排,接頭與氣管相互連通,氣管位于刀片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的吹版座通過磁鐵安裝在夾板,吹版座沿著軌道位移,便于調整,對印版上面的油墨痕跡吹干凈。
進一步的,所述的夾板上設置六組吹氣裝置,吹氣裝置均通過導管連接于氣排吹氣裝置的位置,可根據需求進行調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壓板的壓端與夾板的壓力點比較近,根據力學的原理,印版在刮墨點的反作用力對夾板和刀片的影響很小,使其刀片能一直處于同一位置,避免出行松垮的現象,保證刮墨點的準確無誤,提高產品的印刷質量;
2、吹氣裝置是采用獨立式設計,每個吹氣裝置都可根據需要來進行單獨移動,相比與傳統吹風管,本吹氣裝置可調節氣流量地大小,氣管的長度可按需要裁取,有針對性對印版上的油墨痕跡進行吹干凈。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審查委員能對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進一步了解,茲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參照圖1~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高穩定性的刮墨刀,包括:墊板1、刀片2、壓板3和夾板4,所述的刀片2設置在兩夾板4之間,壓板3的壓端31和墊板1夾緊夾板4,壓板3的固定端32位于墊板1上,夾板4上設有吹氣裝置5。所述壓板3的壓端31位于兩夾板4頂部,壓板3通過鎖緊手輪6固定在墊板1。所述的夾板4位于墊板1外端,夾板4上的刀片2貼緊印版7,印版7上方設有壓印膠輥8。該結構設計使其壓板3對夾板4的壓力點距離刀片2的刮墨點很近,根據力學的原理,印版7在刮墨點的反作用力對刀片2和夾板4的影響很小,而且墊板1上與夾板4的支撐面的平面度對刮墨點影響也會減小。
上述方案,所述的吹氣裝置5主要由氣管51、吹版座52和接頭53組成,氣管51安裝在吹版座52一端,接頭53位于吹版座52的另一端。所述的接頭53通過導管54連接于氣排55,接頭53與氣管51相互連通,氣管51位于刀片2上方。所述的吹版座52通過磁鐵56安裝在夾板4,吹版座52沿著軌道9位移。所述的夾板4上設置六組吹氣裝置5,吹氣裝置5均通過導管54連接于氣排55,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版面吹風管,更換為六組吹氣裝置5,而吹氣裝置5可通過吹版座52的磁鐵56來吸附在夾板4上,并隨意改變磁鐵56吸附的位置,印版7上面哪里有油墨痕跡就將吹版座52移至該處。
實施時,首先通過螺栓將刀片安裝并固定在兩夾板4之間,再將該夾板4放置在壓板3的壓端31下;然后旋轉鎖緊手輪6來將夾板4固定住,壓端31距離刀片2的刮墨點很短,從而確保刀片2在刮墨時足夠穩定;最后通過磁鐵56將吹版座52吸附在夾板4,再根據油墨痕跡來改變氣管51吹氣的位置。
當然,以上圖示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故,凡是在本實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變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