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面鏡成像反射演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理教具,尤其涉及一種平面鏡對光 線反射和成像原理的演示裝置。
背景技術:
光線反射原理和平面鏡成像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一個基本內 容,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一般是采用一塊平面鏡來講解和演示;然而,這 種簡單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比較單調乏味、而且也比較抽象,不能有效地激 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在教學中直觀、有趣地演示光線反射以及平面鏡成像原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目前教學實踐中急需解決的一 個問題。發(fā)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 種直觀、有趣、生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平面鏡成像反射演示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由鏡筒和平面 鏡構成;鏡筒的軸向剖面呈凹字型結構,在鏡筒內的四個轉折處分別設有平面鏡i、平面鏡ii、平面鏡m以及平面鏡IV;其中,上述各平面鏡與鏡筒的軸線成45。夾角,平面鏡i與平面鏡n平行、平面鏡m與平面鏡iv 平行。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由于利用多塊平面鏡的巧妙組合來改變 光線傳播的方向,因此能夠直觀、生動、有趣地向學生演示光線的反射和 平面鏡成像原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鏡筒l 平面鏡I2 平面鏡I13 平面鏡IH4 平面鏡IV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 說明如圖1所示,鏡筒1的軸向剖面呈凹字型結構,在鏡筒l內的四個轉折處分別設有平面鏡I2、平面鏡I13、平面鏡I114以及平面鏡IV5。其中, 上述各平面鏡與鏡筒1的軸線成45°夾角,平面鏡I2與平面鏡II3平行、 平面鏡III4與平面鏡IV5平行。為了便于制作,鏡筒l可以由五段直筒拼 接而成;為了造成視覺錯覺以增加趣味性,可將鏡筒1的物鏡筒和目鏡筒 向中間延長但不連接。演示時,首先將鏡筒1的物鏡筒對準物體,在鏡筒1的目鏡筒端觀察 該物體;然后在鏡筒1的目鏡筒和物鏡筒之間用一塊隔板將二者隔開,再 在鏡筒1的目鏡筒端觀察該物體,其視覺效果并不受所述隔板的遮擋,就 好象從鏡筒1的目鏡筒端直接通過物鏡筒看到該物體一樣。形成上述現象 的原因可留給學生自己去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權利要求1.一種平面鏡成像反射演示裝置,由鏡筒和平面鏡構成;其特征在于鏡筒(1)的軸向剖面呈凹字型結構,在鏡筒(1)內的四個轉折處分別設有平面鏡I(2)、平面鏡II(3)、平面鏡III(4)以及平面鏡IV(5);其中,上述各平面鏡與鏡筒(1)的軸線成45°夾角,平面鏡I(2)與平面鏡II(3)平行、平面鏡III(4)與平面鏡IV(5)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面鏡成像反射演示裝置,屬于教具;旨在提供一種直觀、有趣、生動的平面鏡對光線反射和成像原理的演示裝置。其技術方案由鏡筒和平面鏡構成;鏡筒(1)的軸向剖面呈凹字型結構,在鏡筒(1)內的四個轉折處分別設有平面鏡I(2)、平面鏡II(3)、平面鏡III(4)以及平面鏡IV(5);其中,上述各平面鏡與鏡筒(1)的軸線成45°夾角,平面鏡I(2)與平面鏡II(3)平行、平面鏡III(4)與平面鏡IV(5)平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文檔編號G09B23/00GK201054206SQ20072012302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11日
發(fā)明者于先貴, 盼 盧, 陽 楊, 楊再華, 段文俊 申請人:盼 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