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頁鎖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扣,特別是涉及一種活頁鎖扣。
背景技術:
目前,活頁裝訂有幾種形式 一種是通過細線裝訂,即使用細線穿過活頁上 的孔后進行裝訂,這樣的裝訂由于裝訂不方便、且不夠美觀;另一種是使用裝訂 釘裝訂,裝訂比較方便,但是不便于調節活頁的厚度,而且裝訂后就不能隨意拆 卸,而且裝訂的活頁不能整頁無折痕的翻開;另外還有一種就是使用活頁鎖扣進 行裝訂,這樣的活頁鎖扣如CN2228021Y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開的結構包括鎖 扣體和撓性鎖帶,鎖扣體上設有供鎖帶貫穿的導向槽孔,撓性鎖帶上設有定位卡 孔段,鎖扣體上導向孔槽處設有可卡住卡孔使鎖帶定位的鎖舌,通過這樣的鎖扣 來實現將臺歷、掛歷、相冊等活頁進行裝訂,這樣結構的活頁鎖扣雖然活頁的厚 度可以任意調節,操作也比較簡單,但是其缺點在于其鎖扣的長度是固定的,當 需要裝訂不同尺寸的活頁時需要購買多種尺寸的活頁鎖扣才能完成將活頁整體裝 訂,而且結構比較復雜,容易損壞。還有一種活頁鎖扣是在前述活頁鎖扣的基礎 上增加了鎖緊裝置,以保證活頁不會亂動,但是設置鎖緊裝置的缺點就是結構更 加復雜,壽命短,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 種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保證活頁整頁無折痕翻開、可以根據活頁的長度調節活頁 鎖扣整體長度、裝訂和拆卸均比較方便的活頁鎖扣。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包括至少一個支座和至少一套上環扣與下環扣, 所述上環扣與下環扣扣接形成環形扣,所述環形扣可拆卸連接于支座上的通 孔內,所述上環扣與所述下環扣有彈性,所述各支座相互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還可以是
所述支座至少為兩個,所述各支座一端設有凸扣,另一端設有插槽,所述插槽與所述凸扣形狀和尺寸一致,所述支座凸扣位于所述另一支座的插槽 內。
所述凸扣為圓柱狀,所述插槽為圓柱狀凹槽。
所述各支座上至少設有兩個通孔,所述通孔內壁設有外凸的凸棱,所述上環扣與下環扣尾端對應位置處設有卡槽,所述凸棱與所述卡槽卡接。
所述下環扣尾端與所述上環扣尾端鉸接,所述下環扣頭端與所述上環扣頭端位置相對應。
所述下環扣尾端沿下環扣沿環形扣環形軸線平行方向設有或成形有有圓形插桿,所述上環扣尾端沿環形扣環形軸線平行方向開有圓形插孔,所述插桿位于所述插孔內。
所述下環扣與所述上環扣頭端與中部徑向截面為圓形,所述下環扣與所述上環扣尾端徑向截面為半圓形,所述上環扣與所述下環扣尾端插接后徑向截面形狀尺寸與所述下環扣頭端和中部徑向截面尺寸一致。
所述插桿長度大于所述下環扣徑向截面直徑,所述插桿伸出所述上環扣尾端與所述下環扣尾端。
所述通孔形狀和尺寸與所述環形扣形狀和最大尺寸對應。 所述上環扣、所述下環扣和所述支座均由塑化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具有以下優點
1、 由于包括至少一個支座和至少一套上環扣與下環扣,上環扣與下環扣組成的環形扣扣接于支座上的通孔內,同時由于各支座相互可拆卸連接成一串,使得可以根據活頁的裝訂部位的長度調節多個支座連接,以滿足不同尺寸活頁裝訂 的需要。
2、 由于上環扣與下環扣扣接形成環形扣,且上環扣與下環扣有彈性,保證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將上環扣與下環扣分離后加入、減少或更換活頁,然后再將上環扣與下環扣扣接,方便增加、減少或更換活頁。
圖l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實施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環形扣與支座連接示意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支座俯視圖。
圖4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支座剖視圖。
圖5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上環扣與下環扣主視圖。
圖6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上環扣與下環扣側-現圖。
圖7 為本實用新型活頁鎖扣上環扣與下環扣示意圖。
圖號說明
1…上環扣 2…下環扣 3…支座 4…通孔
5…凸扣 6…插槽 7…凸棱 8…卡槽
9…插桿 1Q…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請參考圖1至圖7,包括至少一個支座3和至少 一套上環扣與下環扣,上環扣與下環扣扣接形成環形扣,環形扣可拆卸連接 于支座3上的通孔4內,上環扣1與下環扣2具有彈性,各支座3相互可拆 卸連接。一套上環扣1與下環扣2組成的環形扣可以安裝在一個支座3的通孔 內,并將活頁裝訂在一起,最好是多個支座3連接在一起使用。兩個支座3 是可以連接在一起,也是可以拆卸開的,也可以是三個、四個或更多的支座3 相互可拆卸連接在一起,即支座3的頭端與另一支座3的尾端連接,后一支座 3的頭端又與另外一支座3尾端連接,這樣多個支座3可以依次連接成直線或 弧線, 一般為直線,因為連接成直線外觀簡潔大方。上環扣1與下環扣2扣 接形成環形扣,上環扣1或下環扣2穿過活頁上的孔洞后扣接,將多頁活頁 進行固定并裝訂在一起。至少一套上環扣1與下環扣2保證至少形成一套環 形扣,一個支座3上至少有一套上環扣1與下環扣2扣接而成的環形扣對活 頁進行裝訂,兩個支座3、兩套環形扣分別安裝后再可拆卸連接即可。也可
以是一個支座3上可拆卸連4婁多個扣4妄好的環形扣,比4交優選的是一個支座 3上連4妻兩個或三個環形扣,因為如杲一個支座3上的環形扣比一支少,裝訂 效果不太好,多個支座3連接后,活頁裝訂的環形扣間隔過大,裝訂不是特 別牢固。而如果一個支座3上設置五個以上的扣接好的環形扣,雖然裝訂比 較牢固,但是多個安裝有五個以上環形扣的支座3連接,成本比較高,而且 裝訂過程比較麻煩。因此綜合后,優選的方案為支座3上連接兩個或三個環 形扣,以比較低的成本保證裝訂牢固,如果活頁長度比較短的情況下, 一個 支座3也是可以進行裝訂的。上環扣和下環扣2均具有彈性,由塑化材料制 成,保證上環扣1與下環扣2扣接形成的環形扣連接于支座3上后,可以用 手分離上環扣l與下環扣2的頭端,使環形扣頂端接口處呈開口狀,這樣可 以放入、取出或更換活頁,使得活頁在裝訂后還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活頁的厚 度、數量和更換活頁,使用更方便,可重復使用,而且相對于現有活頁鎖扣 使用鐵材質外包塑料皮而言,這樣的上環扣1和下環扣2不會出現因塑料皮 破損而導致鐵生銹的情況,而且生產成本降低了。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請參考圖1、圖2、圖3和圖4,多個支座3 可拆卸連接在一起的方式有多種,可以是每個支座3的一端設有凸起的凸扣 5,而支座3的另一端設有插槽6,插槽6的形狀和尺寸與凸扣5的形狀尺 寸一致,當插接時, 一個支座3的凸扣5插入另一支座3的插槽6內即可將 兩個支座3可拆卸地連接起來,多個支座3的連接按照這樣的方式依次連接 起來即可,如果支座3是平直的支座3,依次連接后為直線,如果支座3是 有一定弧度的支座3,連接后為弧形。凸扣5可以是圓柱狀,插槽6為圓形 凹槽,這樣的凸扣5和插槽6加工比較方便,支座3之間可以相互轉動;也 可以是凸扣5為立方體塊狀,對應地插槽6也為立方體狀凹槽,保證各支座 3可以插接后可拆卸地連接,這樣結構的凸扣5和插槽6使得支座3之間不 能相對轉動,固定效果比較好。另外,各支座3上至少設有兩個通孔4,這 樣才能保證一個支座3上至少安裝兩個環形扣,保證活頁裝訂比較牢固。請 參考圖3和圖4,在支座3的通孔4內壁上設有外凸的凸棱7,而下環扣2 和上環扣1尾端對應位置處設有卡槽8 (如圖6所示),下環扣2與上環扣
1尾端鉸接后形成的環形扣上兩個卡槽8重疊,凸棱7與卡槽8卡接,保證 扣接好的環形扣可以卡接于支座3上的通孔4內,進而將環形扣和支座3連 接。環形扣與支座3的可拆卸連接也可以是支座3的兩端均設有帶直孔的接 塊, 一支座3的頭端接塊與另一支座3的尾端接塊疊加后用鉸軸插入直孔內 使兩個支座3鉸接即可,還可以是其他的可拆卸連接方式,只要將兩個支座 3可拆卸地連接起來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請參考圖3至圖7,下環扣2與上環扣1扣接 的方式可以為上環扣1與下環扣2尾端鉸接,而下環扣2與上環扣1的頭端 位置對應,下環扣2與上環扣1 口^f妻口后組成近圓形的環形扣,環形扣的頂 端具有開口,上環扣1與下環扣2頭端未連接形成環形扣頂端的接口,當用 外力分離上環扣1與下環扣2頭端時,接口處形成較大開口,可以進行活頁 放入、取出和更換。更進一步,下環扣2尾端沿環形扣軸線平行方向設有或 成形有圓形插桿9,而在上環扣1尾端沿環形扣環形軸線的平行線方向設有 圓形插孔10,插桿9位于插孔10內,插桿9在插孔1G中旋轉,保證上環 扣1與下環扣2的尾端鉸接,更進一步保證上環扣1與下環扣2的頭端可以 分離形成開口 。還可以是下環扣2與上環扣1的頭部和中部徑向截面為圓形, 而下環扣2與上環扣1的尾端徑向截面為半圓形,同時上環扣1與下環扣2 尾端鉸接后徑向截面尺寸與上環扣1和下環扣2的中部、頭部徑向尺寸均一 致,插桿9和插孔10均為沿環形扣環形軸線的水平方向設置,使得插桿9 插入插孔10后將上環扣1與下環扣2鉸接并保證不會尺寸過大而不能從支 座3上通孔4中通過。插桿9的長度可以大于下環扣2進行截面直徑,插桿 9插接后伸出或凸出上環扣1與下環扣2尾端。這樣上環扣1與下環扣2的 鉸接更緊密,上環扣1與下環扣2不會脫離。
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請參考圖1和圖2,還可以是支座3上通孔4 的尺寸和形狀與環形扣的形狀和最大尺寸對應,保證環形扣可以通過支座3 上的通孔4。在使用時,先將下環扣2從頭部通過支座3的通孔4后,下環 扣2的中部也通過通孔4,然后將上環扣1的插孔10套設于下環扣2插孔 10上使得上環扣1和下環扣2尾端鉸接,并保證上環扣1與下環扣2的頭端位置對應,即相對,進而形成環形扣,轉動環形扣,使得上環扣l與下環扣2尾端對接的位置處位于通孔4內,下環扣2與上環扣1尾端鉸接后卡槽 8重疊,支座3通孔4內的凸棱7卡于卡槽8內,將環形扣卡接于支座3通 孔4內。多個安裝有環形扣的支座3根據活頁的裝訂長度插接連接在一起即 可。由于下環扣2與上環扣1尾端鉸接,且上環扣1與下環扣2均有彈性, 保證上環扣1與下環扣2的頭端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分離,使得環形扣頂端形 成較大開口,此時可以放入、取出或更換活頁,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隨時調 節活頁的數量。并可重復使用,同時保證活頁可以無折痕翻開,并可根據活 頁的長度調節支座3連接的數量。
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幾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 修飾或等比例放大或縮小等,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支座(3)和至少一套上環扣與下環扣,所述上環扣與下環扣扣接形成環形扣,所述環形扣可拆卸連接于支座(3)上的通孔(4)內,所述上環扣(1)與所述下環扣(2)有彈性,所述各支座(3)相互可拆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至少 為兩個,所述各支座(3) —端設有凸扣(5),另一端設有插槽(6),所 述插槽(6 )與所述凸扣(5 )形狀和尺寸一致,所述支座(3 )凸扣(5 )位 于所述另一支座(3)的插槽(6)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扣(5)為圓 柱狀,所述插槽(6)為圓柱狀凹槽。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 座(3)上至少設兩個通孔(4 ),所述通孔(4 )內壁設有外凸的凸棱(7 ), 所述上環扣(1)與下環扣(2)尾端對應位置處設有卡槽(8),所述凸棱(7)與所述卡槽(8)卡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環 扣尾端與所述上環扣尾端鉸接,所述下環扣(2)頭端與所述上環扣(1)頭 端位置相對應。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環扣(2)尾 端沿下環扣(2 )沿環形扣環形軸線平行方向設有或成形有有圓形插桿(9 ), 所述上環扣(1)尾端沿環形扣環形軸線平行方向開有圓形插孔(IO),所述 插桿(9)位于所述插孔(10)內。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環扣(2)與 所述上環扣(1)頭端與中部徑向截面為圓形,所述下環扣(2)與所述上環 扣(1 )尾端徑向截面為半圓形,所述上環扣(1 )與所述下環扣(2 )尾端 插接后徑向截面形狀尺寸與所述下環扣(2 )頭端和中部徑向截面尺寸一致。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桿(9)長度大于所述下環扣(2 )徑向截面直徑,所述插4干(9 )伸出所述上環扣(1 ) 尾端與所述下環扣(2)尾端。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 (4)形狀和尺寸與所述環形扣形狀和最大尺寸對應。
10、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活頁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環 扣(1)、所述下環扣(2)和所述支座(3)均由塑化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頁鎖扣,它包括至少一個支座和至少一套上環扣與下環扣,所述上環扣與下環扣扣接形成環形扣,所述環形扣可拆卸連接于支座上的通孔內,所述上環扣與所述下環扣有彈性,所述各支座相互可拆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活頁鎖扣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保證活頁整頁無折痕翻開、可以根據活頁的長度調節活頁鎖扣整體長度、裝訂和拆卸均比較方便。
文檔編號B42F3/00GK201073855SQ20072015603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3日
發明者黃元昌 申請人:黃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