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具,尤其是涉及一種日出、日落地方時及太陽高度速查 盤教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有關地球運動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日出日落地方時的變化、太陽高度 的變化是高中地理學習中的難點,因為空間想象力要求高,而且沒有實物教具,所以學 生普遍感到很難理解。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0004]本實用新型設有上圓盤和下圓盤,所述上圓盤和下圓盤的圓心活動連接。[0005]上圓盤為太陽高度盤,上圓盤上設有太陽高度等值線、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和 夜半球等太陽高度線;所述太陽高度等值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太陽高度值。[0006]下圓盤為經緯時刻盤,緯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南、北半球的緯度值; 經線以5°為間隔設立時間軸,每15°間隔1小時,分別在相應位置標注時間,日出時刻 標注0 12時,日落時刻逆向標注12 M時,在12時時間軸外側,按比例標注出主要 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0007]所述上圓盤可采用透明塑料上圓盤等;所述下圓盤可采用塑料板下圓盤或硬紙 皮下圓盤等。[0008]所述上圓盤和下圓盤的圓心活動連接,可采用鉚釘或螺栓活動連接。[0009]所述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可采用紅色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所述夜半球等太陽 高度線可采用黑色夜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并用紅色線條標注太陽直射點的光線。[0010]所述主要日期可選擇每月1日和15日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日期。[001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供人們計算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的簡便用具,可演示因 太陽直射點移動而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日出日落地方時的變化和太陽高度的變化等, 它們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影響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太陽能作為能源,既 清潔,又可再生,總量大,決定了其在人類生產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了解并掌握太 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上的時空變化特點,有利于人們,尤其是學生們理解并靈活運用這 一抽象難懂的知識,在低碳經濟的今天尤為重要。本實用新型可作為一種教師指導學生 認識地球運動等地理知識的教具及學具。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組成示意圖。[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圓盤的結構組成示意圖。[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下圓盤的結構組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0016]參見圖1 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有上圓盤1和下圓盤2,所述上圓盤1和下 圓盤2的圓心用鉚釘活動連接。[0017]上圓盤1為太陽高度盤,上圓盤1上設有太陽高度等值線、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 和夜半球等太陽高度線;所述太陽高度等值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太陽高度值。 所述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可采用紅色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所述夜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可 采用黑色夜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并用紅色線條標注太陽直射點的光線。所述上圓盤可采 用透明塑料上圓盤等;[0018]下圓盤2為經緯時刻盤,緯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南、北半球的緯度值; 經線以5°為間隔設立時間軸,每15°間隔1小時,分別在相應位置標注時間,日出時刻 標注0 12時,日落時刻逆向標注12 M時,在12時時間軸外側,按比例標注出主要 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所述主要日期可選擇每月1日和15日及春分、秋分、冬至、夏 至等日期。所述下圓盤可采用塑料板下圓盤或硬紙皮下圓盤等。[0019]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實例。[0020]1.查找日出日落時刻,計算晝長[0021]以查找6月22日夏至日時,北緯40°緯線上的日出日落時刻、太陽高度為 例說明。[0022]轉動上圓盤,使太陽高度為90°的點與底盤上的6月22日點重合。找出下圓 盤北緯40°與上圓盤晨昏線的交點,在下圓盤日出時間軸上讀出日出時刻0點35分)。 在日落時間軸上讀出日落時刻(19點26分)。晝長為14小時51分左右(日落時刻與日 出時刻相減)。[0023]找出下圓盤南緯40°與上圓盤縱軸的交點,在下圓盤時間軸上讀出日出時刻(7 點26分)。找出下圓盤南緯40°與上圓盤縱軸的交點,在時間軸上讀出日落時刻(16點 ;34分)。晝長為9小時09分左右(日落時刻與日出時刻相減)。[0024]由此可知6月22日時南緯40°各點晝長即為北緯40°各點夜長;南緯40°各 點夜長即為北緯40°各點晝長[0025]2.驗證晝長的緯度變化規律[0026](1)轉動上圓盤,使太陽高度為90°的點與下圓盤上的3月21日點或9月23日 重合。可以明確全球各地日出時刻均為6點,日落時刻均為18點。晝長均為12小時[0027](2)轉動上圓盤,使太陽高度為90°的點與下圓盤上的6月22日點重合。可 以明確讀出北半球各地,緯度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晝越長。日出時刻均早于6 點,日落時刻均晚于18點。晝長均大于12小時。[0028]南半球相反。[0029]3.查找太陽高度[0030]以查找6月22日夏至日時,北緯40°緯線上的太陽高度為例說明。[0031]轉動上圓盤,使太陽高度為90°的點與下圓盤上的6月22日點重合。[0032](1)查找正午太陽高度找出北緯40°緯線與時間軸上12點標示線(即上圓盤4外圓線)的交點,讀出北緯40°的正午太陽高度(73° 26')。[0033](2)查找任一時刻太陽高度找出北緯40°緯線與時間軸上11點標示線(即上 圓盤外圓線)的交點,讀出北緯40°的11點左右的太陽高度(65°左右)。[0034]4.驗證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0035]以6月7日------太陽直射在北緯20°為例說明。[0036]轉動上圓盤,使太陽高度為90°的點與下圓盤上的6月7日點(即20° N緯線 與12點時間軸交點)重合。[0037]可讀出10° N、30° N、40° N、0°、50° N、10° S等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分別為 80°,80°,70°,70°,60°,60°。)[0038]能直觀反映出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從直射點緯線向兩側對稱遞減。
權利要求1.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其特征在于設有上圓盤和下圓盤,所述上圓盤 和下圓盤的圓心活動連接;上圓盤為太陽高度盤,上圓盤上設有太陽高度等值線、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和夜半 球等太陽高度線;所述太陽高度等值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太陽高度值;下圓盤為經緯時刻盤,緯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南、北半球的緯度值;經線 以5°為間隔設立時間軸,每15°間隔1小時,分別在相應位置標注時間,日出時刻標注 0 12時,日落時刻逆向標注12 24時,在12時時間軸外側,按比例標注出主要日期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圓盤和下 圓盤的圓心活動連接,是采用鉚釘或螺栓活動連接。
專利摘要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涉及一種教具。提供一種日出日落時刻及太陽高度速查盤。設有上圓盤和下圓盤,所述上圓盤和下圓盤的圓心活動連接。上圓盤為太陽高度盤,上圓盤上設有太陽高度等值線、晝半球等太陽高度線和夜半球等太陽高度線;所述太陽高度等值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太陽高度值。下圓盤為經緯時刻盤,緯線以5°為間隔,每10°注明南、北半球的緯度值;經線以5°為間隔設立時間軸,每15°間隔1小時,分別在相應位置標注時間,日出時刻標注0~12時,日落時刻逆向標注12~24時,在12時時間軸外側,按比例標注出主要日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可作為一種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地球運動等地理知識的教具及學具。
文檔編號G09B25/06GK201804493SQ20102022797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3日
發明者楊思竅, 陳碩 申請人:陳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