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閱讀書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架,尤其是一種可以擺放書本,方便閱讀的書架。
背景技術:
目前,學生讀書或成人閱覽時通常是把翻開的書平放在桌子上或是雙手捧著,這 兩種方式都有其弊端一是將書平放在桌子上,由于視覺上“近大遠小”的原故,平放的書底 行文字距眼睛較近,易看清楚;頂行文字距眼睛較遠,不易看清。所以很多人特別是中小學 生長期以來養成彎著腰趴在桌子上看書的習慣,這種習慣很容易造成青少年駝背或近視。 二是雙手捧書,這種方式雖然使書與桌面有了一定的角度,閱讀時眼睛會感覺舒服一些,但 不方便抄寫。如果把書打開后雙手松開放桌子上,邊看書邊抄寫,這時書就可能會自動合上 或自行翻頁,會很不方便學生學習,不僅耽誤時間,分散注意力,同時,導致學生不良坐姿, 影響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閱讀,能糾正青少年讀書姿勢,防 止青少年駝背或近視的閱讀書架。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柱形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柱 形主體的兩端安裝有長短和角度都可以調節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端部安裝有夾子,所 述柱形主體上還安裝有支撐裝置。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主體的中間還設置有隔板。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由支撐桿以及安裝在支撐桿底部的底 座構成。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為支撐盤。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盤底部設置有防滑墊。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為吸盤。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的高度可以調節。上述閱讀書架,可以將書本放置在柱形主體上方很方便閱讀,柱形主體兩端設置 的伸縮桿,其長度和角度均可以調節,可以適用不同大小的書本,和可以調節書本的角度, 達到最舒適的閱讀角度。另外這種閱讀書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很容易推廣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閱讀書架包括柱形主體1,柱形主體1的兩端安 裝有長短可以伸縮和角度可以隨意調節的伸縮桿2。柱形主體1與伸縮桿2之間為滑動配 合連接。伸縮桿2的長短可以伸縮其作用為適應不同大小的書本使用,伸縮桿2的角度調 節,其作用為可以調整書本的角度,調整最舒適的閱讀角度。在伸縮桿2的二臂上設置有可 以將書本夾住的夾子3。當書本翻開后,將其放到柱形主體1上,然后通過拉伸伸縮桿2的 寬度或調節伸縮桿2的角度,最后再利用夾子3將書本兩側夾住。這樣就起到固定書本方 便閱讀的作用。為讓伸縮桿2在柱形主體1之間的伸縮相對平衡,在柱形主體1的中間設 置隔板6,防止伸縮桿2過度向柱形主體1的另一側縮進。在柱形主體1上還設置有將閱讀 書架固定在桌子上的支撐裝置,支撐裝置由支撐桿4以及安裝在支撐桿4底部的底座5構 成,為適應不同的桌子,底座5可以設置成圓形的支撐盤,在支撐盤的底部還可以設置防滑 墊,這種結構的底座5主要適用普通的木制課桌。另外底座5也可以設置成吸盤,這種結構 的底座5主要適用于玻璃桌面或較平桌面的桌子上。本實用新型的閱讀書架為讓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的使用,支撐裝置的高度也設置成 可以調節,如個子高點的人可以將支撐裝置調的高點,以達到最舒適的角度閱讀書本。
權利要求一種閱讀書架,包括柱形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主體(1)的兩端安裝有長短和角度都可以調節的伸縮桿(2),所述伸縮桿(2)的端部安裝有夾子(3),所述柱形主體(1)上還安裝有支撐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主體(1)的中間設置有隔板(6)。
3.根據利要求1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由支撐桿(4)以及安裝在 支撐桿⑷底部的底座(5)構成。
4.根據利要求3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為支撐盤。
5.根據利要求4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盤底部設置有防滑墊。
6.根據利要求3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為吸盤。
7.根據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閱讀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的高度可以 調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書架,尤其是一種可以擺放書本,方便閱讀的書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閱讀,能糾正青少年讀書姿勢,防止青少年駝背或近視的閱讀書架。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柱形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主體的兩端安裝有長短和角度都可以調節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端部安裝有夾子,所述柱形主體上還安裝有支撐裝置。上述閱讀書架,可以將書本放置在柱形主體上方很方便閱讀,柱形主體兩端設置的伸縮桿,其長度和角度均可以調節,可以適用不同大小的書本,和可以調節書本的角度,達到最舒適的閱讀角度。
文檔編號B42D9/00GK201709735SQ20102024257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王杰陽 申請人:王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