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圓規(guī)的直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學生繪圖尺,具體地說是一種可以作圓周線的直尺。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學生用繪圖用直尺,只能作能直線用,不能作圓周線,在需要作圓時還得用圓規(guī),不但麻煩,而且還得多帶圓規(guī)。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內容
為了彌補學生用直尺不能作圓周線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劃圓的直尺,該直尺不但能作直線用,而且還能替代圓規(guī),一尺兩用。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在直尺正面一端零刻度線的位置圓柱形凸臺,凸臺中心開螺孔,該螺孔穿透尺面,螺孔中旋入一螺柱,螺柱的下端活動連接一頂針,頂針能旋轉,在螺柱的上端連接手輪,順時針擰動手輪,頂針能伸出尺底平面,逆時針旋動手輪頂針可縮進螺孔中;在直尺的上平面中心線附近開兩排錐形小孔,每排錐形小孔之間的間隔距離為2毫米,兩排錐形小孔按照尺面刻線開孔,一排錐形小孔開在尺寸刻度線的奇數(shù)位上,另一排開在尺寸刻度線的偶數(shù)位上,這樣在作圖時可調整的距離為1毫米, 一般能附合學生作圖的精度要求。使用時,順時針擰動手輪,使頂針伸出尺底面,將頂針固定在繪圖紙的圓心點上,再用筆插入劃圓半徑值所對應的錐形小孔中,作為劃線用,并繞圓心點在繪圖紙上帶動直尺劃圓周線,就能繪出標準的圓來,從而達到直尺能作圓周線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學生用的直尺一尺兩用,結構簡單。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是帶圓規(guī)的直尺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尺體,2.凸臺,3.螺孔,4.螺柱,5.頂針,6.手玩,7.錐形小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中,尺體正面一端零刻度線的位置圓柱形凸臺2,凸臺中心開螺孔3,該螺孔穿透尺面,螺孔中旋入一螺柱4,螺柱的下端活動連接一頂針5,頂針能旋轉,在螺柱的上端連接手輪6,順時針擰動手輪,頂針能伸出尺底平面,逆時針旋動手輪頂針可縮進螺孔中;尺體2的上平面中心線附近開兩排錐形小孔7,每排錐形小孔之間的間隔距離為2毫米,兩排錐形小孔按照尺面刻線開孔,一排錐形小孔開在尺寸刻度線的奇數(shù)位上,另一排開在尺寸刻度線的偶數(shù)位上,這樣在作圖時可調整的距離為1毫米,一般能附合學生作圖的精度要求。使用時,順時針擰動手輪6,使頂針5伸出尺底面,將頂針固定在繪圖紙的圓心點上,再用筆插入劃圓半徑值所對應的錐形小孔中7,并繞圓心點在繪圖紙上帶動直尺劃圓周線,就能繪出標準的圓來,從而達到直尺能作圓周線的目的。
權利要求
1.帶圓規(guī)的直尺,其特征是在尺體正面一端零刻度線的位置圓柱形凸臺,凸臺中心開螺孔,螺孔中旋入一螺柱,螺柱的下端活動連接一頂針,頂針能旋轉,在螺柱的上端連接手輪,順時針擰動手輪,頂針能伸出尺底平面,逆時針旋動手輪頂針可縮進螺孔中;在直尺的上平面中心線附近開兩排錐形小孔,每排錐形小孔之間的間隔距離為2毫米,兩排錐形小孔按照尺面刻線開孔,一排錐形小孔開在尺寸刻度線的奇數(shù)位上,另一排開在尺寸刻度線的偶數(shù)位上,這樣在作圖時可調整的距離為1毫米。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帶圓規(guī)的直尺,其特征是所述該螺孔穿透尺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帶圓規(guī)的直尺,其特征是順時針擰動所述手輪,使頂針伸出尺底面,將頂針固定在繪圖紙的圓心點上,再用筆插入劃圓半徑值所對應的錐形小孔中,并繞圓心點在繪圖紙上帶動直尺劃圓周線,就能繪出標準的圓來。
全文摘要
帶圓規(guī)的直尺,在直尺正面一端零刻度線的位置圓柱形凸臺,凸臺中心開螺孔,螺孔中旋入一帶頂針的螺柱,在螺柱的上端連接手輪;在直尺的上平面中心線附近開兩排錐形小孔。使用時,順時針擰動手輪,使頂針伸出尺底面,將頂針固定在繪圖紙的圓心點上,再用筆插入劃圓半徑值所對應的錐形小孔中,并繞圓心點在繪圖紙上帶動直尺劃圓周線,就能繪出標準的圓來,從而達到直尺能作圓周線的目的。
文檔編號B43L7/08GK102529523SQ2012100664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fā)明者陳際軍 申請人:寧波市鎮(zhèn)海西門專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