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包書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書背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地對書本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的自動包書背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為人們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消費品,從而為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創造極其優異的物質條件,而書籍就是諸多消費品中的一種。其中,對于書籍中需要上膠并包紗布的書本來說,由于該書本涉及到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等工序,且書本的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之工序均是靠工人雙手來完成的,即是工人先將膠水涂于書本的書背上,然后,工人 再往卷狀紗布中的一部份紗布上涂有膠水,使涂有膠水的紗布先粘合于書本的書背上,再使紗布的兩邊粘于書本的兩側,最后,工人再借助剪切工具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使包于書本上的紗布與卷狀紗布相分開,從而完成書本的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之工序。然而,現有的書本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均是靠工人的雙手來完成,一方面使得書本的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的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使得加工出來的書本的一致性差,從而降低了書本的質量。因此,急需要一種自動包書背機來克服上述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包書背機,能提高書本的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之工作效率,并能確保加工出來的書本的一致性以提高書本的質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與控制器電性連接的自動包書背機,用于對書本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其中,所述自動包書背機包括架體、上膠包紗布機構、紗布切斷機構及書本輸送機構。所述書本輸送機構具有供書本輸送用的輸送通道,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依次設置于所述架體上,且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均與所述輸送通道相對應;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依次通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則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所述紗布切斷機構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較佳地,所述書本輸送機構依次包括相互傳輸對接的書本翻轉輸送裝置、書本加速輸送裝置、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及書本承載輸送裝置,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位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的上方,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將外界平放的書本翻轉成豎放的書本并使該書本往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處輸送,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對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進行加速并往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處輸送,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對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進行等距傳輸并往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處輸送,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使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依次通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較佳地,所述書本輸送機構還包括為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及書本等距輸送裝置提供驅動動力的第一驅動裝置及為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提供驅動動力的第二驅動裝置。較佳地,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包括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一鏈條、導向板及若干第一走書桿,所述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均樞接于所述架體上,且所述第一鏈輪位于所述第二鏈輪上方,所述第一鏈條套于所述第一鏈輪及第二鏈輪上,所述第一走書桿呈間隔開的樞接于所述第一鏈條上,且所述第一走書桿可沿與所述第一鏈條的長度相交方向做旋轉運動,所述導向板呈傾斜設置且上端與所述第一鏈輪對應設置,所述導向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鏈輪對應設置,且所述導向板開設有供所述第一走書桿將所述導向板下端處的平放書本往所述導向板的上端處輸送而使平放書本翻轉成豎放書本的導向槽;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包括兩加速帶輪組件,兩所述加速帶輪組件相互配合,且每一所述加速帶輪組件包括 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及套于所述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上的傳動帶;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包括上鏈輪組、下鏈輪組、上鏈條、下鏈條及若干第二走書桿,所述上鏈輪組呈對應的位于所述下鏈輪組的上方,所述上鏈條套于所述上鏈輪組上,所述下鏈條套于所述下鏈輪組上,所述第二走書桿呈等間隔的設置,且所述第二走書桿的一端與所述上鏈條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走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下鏈條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轉動驅動器、第一減速器、第一中間傳動組件及第二中間傳動組件,所述第一減速器具有輸入端、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所述第一轉動驅動器與所述第一減速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中間傳動組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減速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中間傳動組件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鏈輪及主動帶輪連接,所述第二中間傳動組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減速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中間傳動組件的另一端與所述上鏈輪組中的一個上鏈輪連接。較佳地,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包括兩承載帶輪組件,兩所述承載帶輪組件呈相互配合的設置,且每一所述承載帶輪組件包括第一承載帶輪、第二承載帶輪及第一承載傳送帶,所述第一承載傳送帶套于所述第一承載帶輪及第二承載帶輪上;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轉動驅動器及第三中間傳動組件,所述第二轉動驅動器與所述第三中間傳動組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中間傳動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承載帶輪連接。較佳地,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包括包邊裝置、紗布導引裝置及上膠裝置,所述包邊裝置位于所述輸送通道上,且所述包邊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架體上的書背壓緊件及側邊壓緊件,所述書背壓緊件及側邊壓緊件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依次設置,且所述側邊壓緊件具有供書本通過并對書本進行側邊包壓的導向側壓腔;所述紗布導引裝置設置于所述架體上,外界紗布的起始端可移動的穿過所述紗布導引裝置并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上;所述上膠裝置包括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涂有第一膠層的第一上膠裝置及對所述紗布導引裝置中移動的紗布涂有第二膠層的第二上膠裝置,所述第一上膠裝置設置于所述輸送通道上,且所述第一上膠裝置使所述書背壓緊件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位于該第一上膠裝置與所述側邊壓緊件之間,所述第二上膠裝置與所述紗布導引裝置中的紗布相對應而使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上的紗布的第二膠層與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來的書本相面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往所述側邊壓緊件輸送書本,所述第一上膠裝置對輸送中書本涂有第一膠層,所述第二上膠裝置對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的紗布涂有第二膠層,所述書背壓緊件使所述第一膠層與所述第二膠層的粘合而使紗布粘于書本的書背處,而書背粘有紗布的書本通過所述導向側壓腔則使紗布的兩側包于書本的兩側。
較佳地,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還包括對所述第一上膠裝置進行豎直方向調節的調節裝置及對涂有第一膠層的書本進行刮膠的刮膠裝置,所述刮膠裝置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上膠裝置與所述書背壓緊件之間。較佳地,所述第一上膠裝置包括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來的書本進行涂膠的第一涂膠組件及供承裝膠液用的第一承裝器,所述第一涂膠組件包括第一涂膠輪及驅動所述第一涂膠輪旋轉的第一旋轉驅動器,所述第一旋轉驅動器安裝在所述架體上,所述第一涂膠輪位于所述第一承裝器內并與所述第一旋轉驅動器連接;所述第二上膠裝置包括位于所述紗布導引裝置中紗布下方的第二涂膠組件及供承裝膠液用的第二承裝器,所述第二涂膠組件包括第二涂膠輪及驅動所述第二涂膠輪旋轉的第二旋轉驅動器,所述第二旋轉驅動器安裝在所述架體上,所述第二涂膠輪位于所述第二承裝器內并與所述第二旋轉驅動器連接。較佳地,所述紗布導引裝置包括至少二個導引件,所述導引件依次地設置于所述架體上,外界紗布的起始端依次繞過所述導引件而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上。較佳地,所述側邊壓緊件至少為二個,所述側邊壓緊件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依次設置,每一所述側邊壓緊件之導向側壓腔的兩側壁呈張開的傾斜設置而圍成一鈍角,每一所述側邊壓緊件之鈍角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呈逐漸變小的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發明的上膠包紗布機構、紗布切斷機構及書本輸送機構的有機配合,當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依次通過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使上膠包紗布機構對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而紗布切斷機構對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故在書本輸送機構的連續且不間斷的對書本進行輸送時,即可以完成書本的批量加工,因此,本發明的自動包背書機能提高書本的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之工作效率,并能確保加工出來的書本的一致性以提高書本的質量。
圖I是本發明的自動包書背機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圖2是本發明的自動包書背機另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圖3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書本翻轉輸送裝置、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及第一驅動裝置一起安裝在架體上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圖4是圖3中A部分的放大圖。圖5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書本翻轉輸送裝置、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及第一驅動裝置一起安裝在架體上另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圖6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書本翻轉輸送裝置中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一鏈條及第一走書桿裝配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書本等距輸送裝置、書本承載輸送裝置及上膠包紗布機構一起安裝在架體上的立體組合圖。圖8是圖7中B部分的放大圖。圖9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安裝在架體上的俯視圖。圖10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安裝在架體上的主視圖。圖11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第二驅動裝置、書本承載輸送裝置及上膠包紗布機構一起安裝在架體上的立體組合圖。圖12是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上膠包紗布機構安裝在架體上一角度的立體組合
圖。圖13是圖12中C部分的放大圖。圖14是本發明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的上膠包紗布機構安裝在架體上另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作進
一步說明。請參閱圖I和圖2,本發明自動包書背機100與一控制器電性連接,用于對書本上膠、包紗布210 (請見圖12)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其中,本發明的自動包書背機100包括架體10、上膠包紗布機構20、紗布切斷機構30及書本輸送機構40。書本輸送機構40具有供書本輸送用的輸送通道(即是書本輸送機構40使書本由一處往另一處輸送時所形成的輸送軌道),上膠包紗布機構20及紗布切斷機構30依次設置于架體10上,且上膠包紗布機構20及紗布切斷機構30均與輸送通道相對應。當書本輸送機構40所輸送的書本依次通過上膠包紗布機構20及紗布切斷機構30,則上膠包紗布機構20對書本輸送機構40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210,紗布切斷機構30對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具體地,如下請結合圖3至圖11,書本輸送機構40依次包括相互傳輸對接的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及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位于上膠包紗布機構20及紗布切斷機構30的上方,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將外界平放的書本翻轉成豎放的書本并使該書本往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處輸送,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對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進行加速并往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處輸送,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對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3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進行等距傳輸并往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處輸送,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使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依次通過上膠包紗布機構20及紗布切斷機構30,使上膠包紗布機構20對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210,紗布切斷機構30對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其中,為了便于對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及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進行統一控制,以及便于對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進行單獨控制,故書本輸送機構40還包括為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及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提供驅動動力的第一驅動裝置45及為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提供驅動動力的第二驅動裝置46。更具體地,如下在本實施例中,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包括第一鏈輪411、第二鏈輪412、第一鏈條413、導向板414及若干第一走書桿415,第一鏈輪411和第二鏈輪412均樞接于架體10上,且第一鏈輪411位于第二鏈輪412上方,第一鏈條413套于第一鏈輪411及第二鏈輪412上,第一走書桿415呈間隔開的樞接于第一鏈條413上,且第一走書桿415可沿與第一鏈條413的長度相交方向做旋轉運動,導向板414呈傾斜設置且上端與第一鏈輪411對應設置,導向板414的下端與第二鏈輪412對應設置,且導向板414開設有供第一走書桿415將導向板414下端處的平放書本往導向板414的上端處輸送而使平放書本翻轉成豎放書本的導向槽414a。較優是,在本實施例中,該導向板414沿導向板414下端至上端方向依次具有相連接且錯位的第一導向面414b、第二導向面414c及第三導向面414d,該第一導向面414b、第二導向面414c及第三導向面414d的配合使得平放的書本被第一走書桿415推動下更容翻轉成豎放的書本。其中,為了能進一步地確保平放的書本翻轉成豎放的書本之可靠性,故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還設置供壓穩書本用的壓書架416。同時,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包括兩加速帶輪組件42a,兩加速帶輪組件42a相互配合,且每一加速帶輪組件42a包括主動帶輪421、從動帶輪422及套于主動帶輪421和從動帶輪422上的傳動帶423,具體是,為使得主動帶輪421及從動帶輪422的旋轉更可靠,故·每一加速帶輪組件42a上還設置有帶輪張緊輪(圖中未標注);而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包括上鏈輪組43a、下鏈輪組43b、上鏈條433、下鏈條434及若干第二走書桿435,上鏈輪組43a呈對應的位于下鏈輪組43b的上方,上鏈條433套于上鏈輪組43a上,具體是上鏈條433是套于上鏈輪組43a中的所有上鏈輪431上,下鏈條434套于下鏈輪組43b上,具體是下鏈條434是套于下鏈輪組43b中的所有下鏈輪432上,第二走書桿435呈等間隔的設置,且第二走書桿435的一端與上鏈條433固定連接,第二走書桿435的另一端與下鏈條434固定連接。再者,第一驅動裝置45包括第一轉動驅動器451、第一減速器452、第一中間傳動組件453及第二中間傳動組件454,第一減速器452具有輸入端452a、第一輸出端452b及第二輸出端452c,第一轉動驅動器451較優為一電機以簡化第一轉動驅動器451的結構,且第一轉動驅動器451與第一減速器452的輸入端452a連接,第一中間傳動組件453的一端與第一減速器452的第一輸出端452b連接,第一中間傳動組件453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鏈輪411及主動帶輪421連接,第二中間傳動組件454的一端與第一減速器452的第二輸出端452c連接,第二中間傳動組件454的另一端與上鏈輪組43a中的一個上鏈輪431連接。較優地,第一中間傳動組件453包括第一傳動輪453a、第二傳動輪453b、第三傳動輪453c、第四傳動輪453d、錐齒輪對453e、第一傳送件453f、第二傳送件453g及中間安裝軸453h。第一傳動輪453a安裝在第一減速器452的第一輸出端452b上,第二傳動輪453b及第三傳動輪453c均與第一鏈輪411同軸設置(即是第二傳動輪453b、第三傳動輪453c及第一鏈輪411均是安裝在一個轉動軸上),第一傳送件453f套于第一傳動輪453a及第二傳動輪453b上,中間安裝軸453h樞接于架體10上,第四傳動輪453d安裝在中間安裝軸453h上并與第三傳動輪453c對應設置,第二傳送件453g套于第三傳動輪453c及第四傳動輪453d上,錐齒輪對453e的一端與中間安裝軸453h連接,錐齒輪對453e的另一端與主動帶輪421連接。而第二中間傳動組件454包括第五傳動輪454a、第六傳動輪454b、第三傳送件454c、第二減速器454f、第一水平傳動軸454d及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第一水平傳動軸454d的一端與第一減速器452的第二輸出端452c連接,第五傳動輪454a安裝在第一水平傳動軸454d的另一端上,第二減速器454f具有輸入端454g及輸出端454h,第六傳動輪454b安裝在第二減速器454f的輸入端454g上,第三傳送件454c套于第五傳動輪454a及第六傳動輪454b上,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的一端與第二減速器454f的輸出端454h連接,上鏈輪組43a中的一個上鏈輪431安裝在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上;更優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中間傳動組件454還設置有第一豎直安裝軸454i、中間主動帶輪454j、中間從動帶輪454k及中間傳送帶454m,中間主動帶輪454j是安裝在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上的,而上鏈輪組43a中的一個上鏈輪431及中間從動帶輪454k是安裝在第一豎直安裝軸454i上的,第一豎直安裝軸454i是樞接于架體10上,而中間傳送帶454m是套于中間主動帶輪454j及中間從動帶輪454k上的。其中,為第一傳動輪453a及第二傳動輪453b之間,以及第三傳動輪453c與第四傳動輪453d之間的傳動更可靠,故第一中間傳動組件453還設置有對第一傳送件453f及第二傳送件453g進行張緊的鏈條張緊輪(圖中未標注),且通過第一中間傳動組件453、第二中間傳動組件454、第一減速器452的配合,使第一轉動驅動器451能驅使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及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做同步協調的運動,并簡化第一驅動裝置45的結構;且前述的第一傳送件453f、第二傳送件453g及第三傳送件454c較優為一鏈 條以簡化結構并適應于惡劣的環境下工作。最后,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包括兩承載帶輪組件44a,兩承載帶輪組件44a呈相互配合的設置,且每一承載帶輪組件44a包括第一承載帶輪441、第二承載帶輪442及第一承載傳送帶443,第一承載傳送帶443套于第一承載帶輪441及第二承載帶輪442上;具體地,每一承載帶輪組件44a還設置有承載張緊輪(圖中未標注)以使得第一承載帶輪441及第二承載帶輪442的傳動更可靠;而第二驅動裝置46包括第二轉動驅動器461及第三中間傳動組件462,第二轉動驅動器461較優為一電機以簡化第二轉動驅動器461的結構,且第二轉動驅動器461與第三中間傳動組件462的一端連接,第三中間傳動組件462的另一端第一承載帶輪441連接。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三中間傳動組件462包括第三減速器462a、第二水平傳動軸462b、第四減速器462c、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第七傳動輪462f及第八傳動輪462g,第三減速器462a及第四減速器462c均具有輸入端及輸出端,第二轉動驅動器461與第三減速器462a的輸入端連接,第二水平傳動軸462b的一端與第三減速器462a的輸出端連接,第二水平傳動軸462b的另一端與第四減速器462c的輸入端連接,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的一端與第四減速器462c的輸出端連接,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的另一端與一個承載帶輪組件44a中的第一承載帶輪441連接,第七傳動輪462f安裝在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上,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與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平行設置,且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的一端樞接于架體10上,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的另一端與另一個承載帶輪組件44a中的第一承載帶輪411連接,第八傳動輪462g安裝在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上并與第七傳動帶462f相嚙合傳動,以使得第二轉動驅動器461通過第三中間傳動組件462便于對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的作動進行控制。其中,為了對兩承載帶輪組件44a之間的間距進行調節以適應于傳輸不同的書本厚度要求,故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還可以設置有位置調節機構,每一位置調節機構對應一個承載帶輪組件44a,以使得承載帶輪組件44a之間的間距調節更靈活。
請結合圖12至圖14,上膠包紗布機構20包括包邊裝置21、紗布導引裝置22及上膠裝置23,包邊裝置21位于輸送通道上,且包邊裝置21包括設置于架體10上的書背壓緊件211及側邊壓緊件212,書背壓緊件211及側邊壓緊件212沿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書本的方向依次設置,且側邊壓緊件212具有供書本通過并對書本進行側邊包壓的導向側壓腔212a ;紗布導引裝置22設置于架體10上,外界紗布210的起始端可移動的穿過紗布導引裝置22并置于書背壓緊件211上;上膠裝置23包括對書本輸送機構40所輸送的書本涂有第一膠層的第一上膠裝置23a及對紗布導引裝置22中移動的紗布210涂有第二膠層的第二上膠裝置23b,第一上膠裝置23a設置于輸送通道上,且第一上膠裝置23a使書背壓緊件211沿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書本的方向位于該第一上膠裝置23a與側邊壓緊件212之間,第二上膠裝置23b與紗布導引裝置22中的紗布210相對應而使置于書背壓緊件211上的紗布210的第二膠層與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來的書本相面對。當書本輸送機構40往側邊壓緊件212輸送書本,第一上膠裝置23a對輸送中書本涂有第一膠層,第二上膠裝置23b對置于書背壓緊件211的紗布210涂有第二膠層,書背壓緊件211使第一膠層與第二膠層的粘合而使紗布210粘于書本的書背處,而書背粘有紗布210的書本通過導向側壓腔212a則使紗布210的兩側包于書本的兩側。其中,為了擴大本發明的自動包書背機100的適用范圍, 且使得被第一上膠裝置23a上膠后的書本的第一膠層更均勻,故上膠包紗布機構20還包括對第一上膠裝置23a進行豎直方向調節的調節裝置24及對涂有第一膠層的書本進行刮膠的刮膠裝置25,刮膠裝置25沿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書本的方向位于第一上膠裝置23a與書背壓緊件212之間。具體地,如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上膠裝置23a包括對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來的書本進行涂膠的第一涂膠組件231及供承裝膠液用的第一承裝器232。具體地,第一涂膠組件231包括第一涂膠輪231a及驅動第一涂膠輪231a旋轉的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較優為電機以簡化提供旋轉運動的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的結構,且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是安裝在架體10上的,而第一涂膠輪231a位于第一承裝器232內并與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連接,以簡化第一上膠裝置23a的結構。同時,調節裝置24包括第一調節裝置24a及第二調節裝置24b。第一調節裝置24a包括沿豎直方向安裝在第一承裝器232上的齒條241及設置于架體10上的旋轉驅動件242,該旋轉驅動件242上安裝有與齒條241嚙合傳動的齒輪(圖中未注),使得旋轉驅動件242在旋轉時,能通過齒輪帶動齒條241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從而帶動第一承裝器232做相對第一涂膠輪231a的移動,從而調節了第一涂膠輪231a與第一承裝器232之間的距離以滿足不同書本對涂膠厚度的不同需求;具體地,架體10沿豎直方向設置有導軌12,且第一承裝器232可與導軌12配合滑動,以使得第一承裝器232的移動更平穩可靠。而第二調節裝置24b包括轉動操作件243、螺桿244、調節錐齒輪對245、移動架246及彈性元件247,轉動操作件243沿水平方向樞接于架體10上,螺桿244沿豎直方向樞接于架體10上而使該螺桿244的一端與轉動操作件243呈間隔開的相交對接,調節錐齒輪對245連接于螺桿244與轉動操作件243之間,且螺桿244的另一端呈嚙合傳動的穿過移動架246,該移動架246設置有供螺桿244嚙合穿過的螺母248,而彈性元件247彈性抵觸于架體10與移動架246之間,以使得移動架246的移動更平穩可靠。其中,上述提到的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是安裝在移動架246上,使得轉動操作件243通過錐齒輪對245帶動螺桿244旋轉,再由螺桿244借助與螺母248的配合而帶動移動架246在豎直方向做上下調節,從而調節了第一涂膠輪231a與第一承裝器232之間的距離以滿足不同書本對涂膠厚度的不同需要,從而進一步地擴大本發明的書本上膠包紗布機構20的適應用范圍。再者,刮膠裝置25包括刮膠輪251及與刮膠輪251連接的刮膠驅動器252,該刮膠驅動器252較優為一電機以簡化刮膠驅動器252的結構,且刮膠驅動器252安裝在移動架246上,而刮膠輪251還與第一承裝器232相對應,以便將多余的膠液刮落在第一承裝器232內,從而達到節省膠液的目的。最后,第二上膠裝置23b包括位于紗布導引裝置22中紗布下方的第二涂膠組件及供承裝膠液用的第二承裝器234,第二涂膠組件包括第二涂膠輪233a及驅動第二涂膠輪233a旋轉的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較優為一電機以簡化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的結構,且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安裝在架體10上,第二涂膠輪233a位于第二承裝器234內并與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連接,以簡化第二上膠裝置23b的結構。請再結合圖12至圖14,紗布導引裝置22包括至少二個導引件221,導引件221依 次地設置于架體10上,外界紗布210的起始端依次繞過導引件221而置于書背壓緊件212上。具體地,外界紗布210呈卷狀結構200,而架體10上設置有供卷狀結構200的紗布210套設用的轉動承載件11,該轉動承載件11樞接于架體10上,以便于紗布210往書背壓緊件211處輸送。同時,側邊壓緊件212至少為二個,側邊壓緊件212沿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書本的方向依次設置,每一側邊壓緊件212之導向側壓腔212a的兩側壁212b呈張開的傾斜設置而圍成一鈍角,每一側邊壓緊件212之鈍角沿書本輸送機構40輸送書本的方向呈逐漸變小的設置,以使得側邊壓緊件212將包于書本的書背上的紗布210之兩側逐漸地包于書本上,進一步地提高書本的包紗布210的效果及質量。最后,紗布切斷機構30包括紗布旋轉驅動器31、曲柄32、連桿33、搖桿34、切刀旋轉驅動器35及切刀36,紗布旋轉驅動器31設置于架體10上,曲柄32的一端與紗布旋轉驅動器31的輸出端連接,曲柄32的另一端與連桿33的一端連接,連桿33的另一端與搖桿34連接,搖桿34樞接于架體10上,切刀旋轉驅動器35安裝在搖桿34的另一端上,而切刀36安裝在切刀旋轉驅動器35的輸出端上。具體地,紗布旋轉驅動器31及切刀旋轉驅動器35均為一電機以簡化紗布旋轉驅動器31及切刀旋轉驅動器35的結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自動包書背機的工作原理做詳細的說明當書本平放于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的導向板414下端處時,此時的控制器使第一驅動裝置45的第一轉動驅動器451作動,作動的第一轉動驅動器451通過第一減速器452同時帶動第一水平傳動軸454d及第一傳動輪453a做同步協調的旋轉運動;旋轉的第一傳動輪453a通過第一傳送件453f帶動第二傳動輪453b旋轉,由于第二傳動輪453b、第三傳動輪453c及第一鏈輪411是同軸設置的,故使得第三傳動輪453c及第一鏈輪411是一起跟隨第二傳動輪453b做同步協調的旋轉運動;而旋轉的第一鏈輪411通過第一鏈條413帶動第二鏈輪412跟隨第一鏈輪411做協調的旋轉運動,使樞接于第一鏈條413上的第一走書桿415跟隨第一鏈條413做同步的運動,從而使第一走書桿415伸入導向槽414a內而推動平放的書本往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處輸送,實現平放書本往豎放書本的翻轉過程;同時,旋轉的第三傳動輪453c通過第二傳送件453g帶動第四傳動輪453d旋轉,由于第四傳動輪453d是安裝在中間安裝軸453h上,故旋轉的第四傳動輪453d通過錐齒輪對453e帶動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中的主動帶輪421旋轉,再由旋轉的主動帶輪421通過傳動帶423帶動從動帶輪422跟隨主動帶輪421做同步協調的旋轉運動,從而使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對書本翻轉輸送裝置41所輸送來的豎放書本進行加速傳輸,為豎放書本的等距傳輸創造條件;且旋轉的第一水平傳動軸454d帶動第五傳動輪454a旋轉,旋轉的第五傳動輪454a通過第三傳送件454c帶動第六傳動輪454b做與第五傳動輪454a協調的旋轉,做協調旋轉的第六傳動輪454b通過第二減速器454f帶動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旋轉,由于中間主動帶輪454 j安裝在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上的,而中間從動帶輪454k及上鏈輪組43a中的一個上鏈輪431均是安裝在與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平行的第一豎直安裝軸454i上的,故旋轉的第一豎直傳動軸454e帶動中間主動帶輪454 j旋轉,再由旋轉的中間主動帶輪454 j通過中間傳送帶454m帶動中間從動帶輪454k旋轉,且由于第二走書桿435是固定于上鏈條433及下鏈條434上的,故旋轉的中間從動帶輪454k帶動上鏈輪組43a、上鏈條433、第二走書桿435、下鏈條434及下鏈輪 組43b做同步協調的旋轉,實現對書本加速輸送裝置42所輸送來的豎放書本之承接并往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處輸送,又由于第二走書桿435是等間隔的固定于上鏈條433及下鏈條434上的,故使得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所輸送的豎放書本是等距。當等距后的豎放書本被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輸送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處前,控制器控制第二驅動裝置46的第二轉動驅動器461作動,作動的第二轉動驅動器461通過第三減速器462a帶動第二水平傳動軸462b旋轉,旋轉的第二水平傳動軸462b通過第四減速器462c帶動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做同步的旋轉,由于第七傳動輪462f及一個承載帶輪組件44a的第一承載帶輪441均安裝在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上,且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與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平行,且第八傳動輪462g及另一個承載帶輪組件44a的第一承載帶輪441均安裝在第三豎直傳動軸462e上,故旋轉的第二豎直傳動軸462d通過第七傳動輪462f及第八傳動輪462g的配合,從而帶動兩個承載帶輪組件44a做同步協調的運動,從而使得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所輸送來的豎放書本被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承接,并由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將豎放書本往紗布切斷機構30處輸送。當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使書本等距輸送裝置43所輸送來的豎放書本往紗布切割機構30處輸送時,此時的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及刮膠驅動器252作動;作動的第一旋轉驅動器231b帶動第一涂膠輪231a旋轉,從而使旋轉的第一涂膠輪231a粘取第一承裝器232內的膠液而為對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所輸送的豎放書本之書背涂膠有第一膠層;作動的第二旋轉驅動器233b帶動第二涂膠輪233a旋轉,從而使旋轉的第二涂膠輪233a粘取第二承裝器234內的膠液而涂膠于紗布210上;作動的刮膠驅動器252對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所輸送的涂有第一膠層的豎放書本之書背進行刮膠,使多余的膠液被刮落到第一承裝器232內。當刮膠后的豎放書本被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輸送到書背壓緊件211處時,此時的書背壓緊件211使紗布210粘于豎放書本的書背上,并由豎放書本帶動紗布210 —起沿著原來的方向被移動輸送,而移動的紗布210則使第二涂膠輪233b能將第二承裝器234內的膠液均勻地涂于紗布210上形成第二膠層。當書背粘有紗布210的豎放書本被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繼續輸送并通過側邊壓緊件212的導向側壓腔212a時,此時的導向側壓腔212a則使粘于書背上的紗布210之兩側包于豎放書本的兩側,從而實現上膠包紗布機構20對豎放書本上膠及包紗布210的工藝。當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使上膠及包有紗布210的豎放書本輸送到紗布切斷機構30處,此時的控制器再控制紗布旋轉驅動器31及切刀旋轉驅動器35作動;作動的紗布旋轉驅動器31通過曲柄32及連桿33帶動搖桿34在架體10上做往復的擺動,從而帶動固定于搖桿34上的切刀旋轉驅動器35及切刀36 —起跟隨搖桿34做同步的擺動;同時,作動的切刀旋轉驅動器35則帶動切刀36旋轉,從而使切刀36將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所輸送的包于豎放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因而完成紗布切斷機構30對包于豎放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的工序。最后,被紗布切斷機構30所切斷紗布210后的豎放書本再被書本承載輸送裝置44輸送到下一工藝處,不斷重復上述的過程,即可完成書本上膠、包紗布210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的批量生產工藝。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發明的上膠包紗布機構20、紗布切斷機構30及書本輸送機構40的有機配合,當書本輸送機構40所輸送的書本依次通過上膠包紗布機構20及紗布切斷機構30,使上膠包紗布機構20對書本輸送機構40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210,而紗布切斷機構30對書本輸送機構40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故在書本輸送機構40的連續且不間斷的對書本進行輸送時,即可以完成書本的批量加工,因此,本發明的自動包背書機100能提高書本的上膠、包紗布210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210進行切斷之工作效率,并能確保加工出來的書本的一致性以提高書本的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與控制器電性連接的自動包書背機,用于對書本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包書背機包括架體、上膠包紗布機構、紗布切斷機構及書本輸送機構,所述書本輸送機構具有供書本輸送用的輸送通道,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依次設置于所述架體上,且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均與所述輸送通道相對應;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依次通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則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所述紗布切斷機構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書本輸送機構依次包括相互傳輸對接的書本翻轉輸送裝置、書本加速輸送裝置、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及書本承載輸送裝置,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位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的上方,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將外界平放的書本翻轉成豎放的書本并使該書本往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處輸送,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對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進行加速并往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處輸送,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對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進行等距傳輸并往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處輸送,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使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輸送來的豎放的書本依次通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書本輸送機構還包括為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及書本等距輸送裝置提供驅動動力的第一驅動裝置及為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提供驅動動力的第二驅動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書本翻轉輸送裝置包括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一鏈條、導向板及若干第一走書桿,所述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均樞接于所述架體上,且所述第一鏈輪位于所述第二鏈輪上方,所述第一鏈條套于所述第一鏈輪及第二鏈輪上,所述第一走書桿呈間隔開的樞接于所述第一鏈條上,且所述第一走書桿可沿與所述第一鏈條的長度相交方向做旋轉運動,所述導向板呈傾斜設置且上端與所述第一鏈輪對應設置,所述導向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鏈輪對應設置,且所述導向板開設有供所述第一走書桿將所述導向板下端處的平放書本往所述導向板的上端處輸送而使平放書本翻轉成豎放書本的導向槽;所述書本加速輸送裝置包括兩加速帶輪組件,兩所述加速帶輪組件相互配合,且每一所述加速帶輪組件包括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及套于所述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上的傳動帶;所述書本等距輸送裝置包括上鏈輪組、下鏈輪組、上鏈條、下鏈條及若干第二走書桿,所述上鏈輪組呈對應的位于所述下鏈輪組的上方,所述上鏈條套于所述上鏈輪組上,所述下鏈條套于所述下鏈輪組上,所述第二走書桿呈等間隔的設置,且所述第二走書桿的一端與所述上鏈條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走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下鏈條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轉動驅動器、第一減速器、第一中間傳動組件及第二中間傳動組件,所述第一減速器具有輸入端、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所述第一轉動驅動器與所述第一減速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中間傳動組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減速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中間傳動組件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鏈輪及主動帶輪連接,所述第二中間傳動組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減速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中間傳動組件的另一端與所述上鏈輪組中的一個上鏈輪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書本承載輸送裝置包括兩承載帶輪組件,兩所述承載帶輪組件呈相互配合的設置,且每一所述承載帶輪組件包括第一承載帶輪、第二承載帶輪及第一承載傳送帶,所述第一承載傳送帶套于所述第一承載帶輪及第二承載帶輪上;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轉動驅動器及第三中間傳動組件,所述第二轉動驅動器與所述第三中間傳動組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中間傳動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承載帶輪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包括包邊裝置、紗布導引裝置及上膠裝置,所述包邊裝置位于所述輸送通道上,且所述包邊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架體上的書背壓緊件及側邊壓緊件,所述書背壓緊件及側邊壓緊件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依次設置,且所述側邊壓緊件具有供書本通過并對書本進行側邊包壓的導向側壓腔;所述紗布導引裝置設置于所述架體上,外界紗布的起始端可移動的穿過所述紗布導引裝置并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上;所述上膠裝置包括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涂有第一膠層的第一上膠裝置及對所述紗布導引裝置中移動的紗布涂有第二膠層的第二上膠裝置,所述第一上膠裝置設置于所述輸送通道上,且所述第一上膠裝置使所述書背壓緊件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位于該第一上膠裝置與所述側邊壓緊件之間,所述第二上膠裝置與所述紗布導引裝置中的紗布相對應而使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上的紗布的第二膠層與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來的書本相面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往所述側邊壓緊件輸送書本,所述第一上膠裝置對輸送中書本涂有第一膠層,所述第二上膠裝置對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的紗布涂有第二膠層,所述書背壓緊件使所述第一膠層與所述第二膠層的粘合而使紗布粘于書本的書背處,而書背粘有紗布的書本通過所述導向側壓腔則使紗布的兩側包于書本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膠包紗布機構還包括對所述第一上膠裝置進行豎直方向調節的調節裝置及對涂有第一膠層的書本進行刮膠的刮膠裝置,所述刮膠裝置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上膠裝置與所述書背壓緊件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膠裝置包括對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來的書本進行涂膠的第一涂膠組件及供承裝膠液用的第一承裝器,所述第一涂膠組件包括第一涂膠輪及驅動所述第一涂膠輪旋轉的第一旋轉驅動器,所述第一旋轉驅動器安裝在所述架體上,所述第一涂膠輪位于所述第一承裝器內并與所述第一旋轉驅動器連接;所述第二上膠裝置包括位于所述紗布導引裝置中紗布下方的第二涂膠組件及供承裝膠液用的第二承裝器,所述第二涂膠組件包括第二涂膠輪及驅動所述第二涂膠輪旋轉的第二旋轉驅動器,所述第二旋轉驅動器安裝在所述架體上,所述第二涂膠輪位于所述第二承裝器內并與所述第二旋轉驅動器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紗布導引裝置包括至少二個導引件,所述導引件依次地設置于所述架體上,外界紗布的起始端依次繞過所述導引件而置于所述書背壓緊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包書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邊壓緊件至少為二個,所述側邊壓緊件沿所述書本輸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依次設置,每一所述側邊壓緊件之導向側壓腔的兩側壁呈張開的傾斜設置而圍成一鈍角,每一所述側邊壓緊件之鈍角沿所述書本輸 送機構輸送書本的方向呈逐漸變小的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與控制器電性連接的自動包書背機,用于對書本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包括架體、上膠包紗布機構、紗布切斷機構及書本輸送機構。書本輸送機構具有供書本輸送用的輸送通道,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依次設置于架體上,且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均與輸送通道相對應;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依次通過上膠包紗布機構及紗布切斷機構,則上膠包紗布機構對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書本之書背涂膠并使該書本包有紗布,紗布切斷機構對書本輸送機構所輸送的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因此,本發明的自動包書背機能自動地對書本上膠、包紗布及對包于書本上的紗布進行切斷,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加工質量。
文檔編號B42C9/02GK102795020SQ20121030884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馮玉堂 申請人:東莞城市裝釘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