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光路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用的路牌。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10年前幾乎遙不可及的小轎車,現在已經逐步‘飛入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汽車。可是,在這個欣欣向榮的景象下,也開始產生了一些讓百姓們頭痛的問題交通的擁堵,交通服務過程的繁瑣,交通事故的頻繁,闖紅燈和肇事逃逸者越來越多。這些問題不僅對駕駛者帶來了每日的困擾,而且也影響到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行人。傳統的路牌,是不會發光的,路上的行人或車輛管理人員對路牌很難辨別,通過攝像頭所拍到的路牌很不清晰,從而給車輛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為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路牌發光以提高其清晰度從而方便車輛行駛的發光路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發光路牌,包括有框架、基板和多個LED燈,所述基板疊放在框架中,多個LED燈間隔分布在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表面設有透光膜,所述透光膜的表面設有一層反光層,所述反光層上鏤空有路標或文字。所述框架是由兩塊以上型材板拼接而成,所述型材板是由面板和兩個側壁板構成,兩個平行的側壁板設在面板的兩側且與面板垂直,所述兩個側壁板上對應設有固定槽,所述基板的兩端設在固定槽內;所述透光膜設在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設有與所述路標或文字相對應的透光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的結構,使路牌上的標記或符號更清晰,為駕駛員的行車提供極大的便利。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的沿A— 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框架;2、基板;3、LED燈;4、面板;5、透光膜;6、反光層;7、側壁板;
8、固定槽;9、型材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發光路牌,它主要有框架I、基板2、多個LED燈3和透光膜5構成,所述框架是由上下三塊型材板9拼接而成,型材板9是由面板4和兩個側壁板7構成,兩個平行的側壁板7設在面板4的兩側且與面板4垂直,所述兩個側壁板7上對應設有固定槽8,所述基板2的兩端設在固定槽8內,多個LED燈3間隔分布在基板2上;所述面板4上設有透光孔,透光膜5貼在面板4上,透光膜5的表面設有一層反光層6,所述反光層6上鏤空有路標或文字,所述路標或文字與面板4上的透光孔相對應。工作原理該發光路牌,當LED燈亮時,燈亮從導光板中穿過后,經透光膜后,光線不能從反光層穿過,但由于反光層上的文字部分是挖空的,或者是鏤空的,光線可以從反光層上的鏤空的路標或文字部分射出。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發光路牌,包括有框架、基板和多個LED燈,所述基板疊放在框架中,多個LED燈間隔分布在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表面設有透光膜,所述透光膜的表面設有一層反光層,所述反光層上鏤空有路標或文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光路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是由兩塊以上型材板拼接而成,所述型材板是由面板和兩個側壁板構成,兩個平行的側壁板設在面板的兩側且與面板垂直,所述兩個側壁板上對應設有固定槽,所述基板的兩端設在固定槽內;所述透光膜設在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設有與所述路標或文字相對應的透光孔。
專利摘要一種發光路牌,包括有框架、基板和多個LED燈,所述基板疊放在框架中,多個LED燈間隔分布在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表面設有透光膜,所述透光膜的表面設有一層反光層,所述反光層上鏤空有路標或文字。所述框架是由兩塊以上型材板拼接而成,所述型材板是由面板和兩個側壁板構成,兩個平行的側壁板設在面板的兩側且與面板垂直,所述兩個側壁板上對應設有固定槽,所述基板的兩端設在固定槽內;所述透光膜設在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設有與所述路標或文字相對應的透光孔。
文檔編號G09F13/16GK202632696SQ20122015394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徐曉濤, 林仁敏 申請人:徐曉濤, 林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