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涉及數學教具的【技術領域】,由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圓環、小圓球和擋桿組成,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底板上面焊接有表示扇形統計圖的圓環和表示條形統計圖的縱坐標擋桿、橫坐標擋桿;圓環面向圓心孔的方向有擋桿凹槽;擋桿為“L”型的4~7根;縱坐標擋桿與條形統計圖擋桿平行等距離排列并垂直連接到橫坐標擋桿上;與橫坐標平行的底板上畫有刻度線。小圓球的直徑略小于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底板和覆蓋板之間的距離。與現有的教學方式相比,通過小圓球在餅圖和條形統計圖之間的移動,可以直觀的看到餅圖與條形統計圖之間的轉換點,具有結構簡便,易于制作和講解,使用方便,是一種非常有推廣價值的數學教具。
【專利說明】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學教具,具體來說是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
【背景技術】
[0002]在數學學習中,需要了解常見的統計圖,其中,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是比較常見的兩種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單位“1”),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扇形統計圖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單位“I”。通過扇形統計圖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與條形統計圖不同的是,不能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條形統計圖是用條形的長短來代表數量的大小,便于比較。這兩種統計圖如何轉換和比較,如何形象地展示出來,培養學生的興趣,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直觀的教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由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圓環、小圓球和擋桿組成,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底板上面焊接有表示扇形統計圖的圓環和表示條形統計圖的縱坐標擋桿、橫坐標擋桿;圓環面向圓心孔的方向有擋桿凹槽;擋桿為“L”型的4?7根,長段等于圓環的半徑;一端插入到圓心孔,另外一端卡在擋桿凹槽中,把圓分成若干個扇形,進而形成餅圖;縱坐標擋桿與條形統計圖擋桿平行等距離排列并垂直連接到橫坐標擋桿上;與橫坐標平行的底板上畫有刻度線。
[0005]作為優選,小圓球的直徑略小于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底板和覆蓋板之間的距離。
[0006]作為優選,小圓球為大小相同不同色彩的小圓球。
[0007]進一步,小圓球可以取放在餅圖和條形統計圖內。
[0008]與現有的教學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小圓球在餅圖和條形統計圖之間的移動,可以直觀的看到餅圖與條形統計圖之間的轉換點,具有結構簡便,易于制作和講解,使用方便,是一種非常有推廣價值的數學教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0010]其中1.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2.底板,3.覆蓋板,4.圓環,5.擋桿,6.圓心孔,7.擋桿凹槽,8.小圓球,9.縱坐標擋桿,10.橫坐標擋桿,11.條形統計圖擋桿,12.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0011]以下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2]本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的使用過程是:將擋桿5按照餅圖的要求將圓環4分成若干個大小不同的扇形,把不同顏色的小圓球8填充到各個扇形內,表示了餅圖中的統計情況;然后將不同區域的小圓球8再分別轉移到條形統計圖對應的柱狀空間內,可以看到在條形統計圖中的分布情況,進而演示了餅圖和條形統計圖之間的轉換。
[0013]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由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I)、圓環(4)、小圓球(8)和擋桿(5 )組成,其特征在于: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I)底板(2 )上面焊接有表示扇形統計圖的圓環(4)和表示條形統計圖的縱坐標擋桿(9)、橫坐標擋桿(10);圓環(4)面向圓心孔(6)的方向有擋桿凹槽(7);擋桿(5)為“L”型的4?7根,長段等于圓環(4)的半徑;縱坐標擋桿(9)與條形統計圖擋桿(11)平行等距離排列并垂直連接到橫坐標擋桿(10)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種數學統計圖轉換教具,其特征在于:小圓球(8)的直徑略小于長方體有機玻璃板箱子(I)底板(2)和覆蓋板(3)之間的距離。
【文檔編號】G09B23/02GK203825882SQ201420236952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1日
【發明者】秦士棟 申請人:秦士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