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氣管道檢測實驗平臺,所述管道檢測實驗平臺上設(shè)有一個三層管道支撐機構(gòu),該三層管道支撐機構(gòu)由下到上依次設(shè)有第一管道層(1)、第二管道層(2)、第三管道層(3),在所述三層管道支撐機構(gòu)旁還設(shè)有“L”形管道層(4),所述第一管道層(1)和“L”形管道層(4)上均覆蓋有土壤,所述第一管道層(1)、第二管道層(2)、第三管道層(3)、“L”形管道層(4)的進氣端均與空氣壓縮機的出氣口連通。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層(1)為管道防腐涂層檢測層,所述第一管道層(1)包括五段管道涂層檢測段,分別為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1)、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2)、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4)、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五段所述管道涂層檢測段的進氣端均與第一進氣管相通,所述第一進氣管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出氣口相通,五段所述管道涂層檢測段的出氣端均與第一出氣管相通;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1)、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2)外表面涂覆有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4)、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的外表面涂覆有聚乙烯防腐層,所述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由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涂層段和聚乙烯涂層段連接而成,在所述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涂層段外表面涂覆有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在所述聚乙烯涂層段外表面涂覆有聚乙烯防腐層;
所述第二管道層(2)為管道涂層及本體損傷檢測層,所述第二管道層(2)包括五段管道缺陷檢測段,分別為涂層破損檢測段(21)、管道損傷檢測段(22)、管道裂紋檢測段(23)、管道腐蝕穿孔檢測段(24)、管道凹坑檢測段(25),五段所述管道缺陷檢測段的進氣端均與第二進氣管相通,所述第二進氣管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出氣口相通,五段所述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出氣端均與第二出氣管相通;在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21)外表面上涂覆有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包括涂層段和無涂層段,在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的涂層段外表面涂覆有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
所述第三管道層(3)為管道氣體泄漏檢測層,所述第三管道層(3)包括五段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分別為氣孔泄漏檢測段(31)、閥門泄漏檢測段(32)、斷裂泄漏檢測段(33)、焊縫泄漏檢測段(34)、裂紋泄漏檢測段(35),五段所述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進氣端均與第三進氣管相通,所述第三進氣管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出氣口相通,五段所述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出氣端均與第三出氣管相通;
所述“L”形管道層(4)為長輸管道完整性檢測層,整體呈“L”形,所述“L”形管道層(4)包括四段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分別為長輸管道涂層破損檢測段(41)、長輸管道涂層剝離檢測段(42)、長輸管道閥門泄漏檢測段(43)、長輸管道氣孔泄漏檢測段(44),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輸入口均與輸入管道相通,所述輸入管道與所述空氣壓縮機的出氣口或者水泵出口連通,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輸出口均與輸出管道相通。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五段所述管道涂層檢測段隨機串接形成第一管道,該第一管道為環(huán)形管道,在所述第一管道內(nèi)側(cè)平行設(shè)有第二管道,五段所述管道涂層檢測段兩兩之間的公共連接端均與一條第一層連通管道的一端連接,共五條第一層連通管道,五條所述第一層連通管道的另一端均與所述第二管道連接,所述五條第一層連通管道依次為:第一層第一連通管道(161),第一層第二連通管道(162),第一層第三連通管道(163),第一層第四連通管道(164),第一層第五連通管道(165),相鄰兩條所述第一層連通管道之間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一一對應;
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1)上設(shè)有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101)、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102),所述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1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一層第一電磁閥(1103),所述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1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一層第一氣壓傳感器(1104)、第一層第一氣體流量傳感器(1105)、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102)、第一層第二氣壓傳感器(1106)、第一層第二氣體流量傳感器(1107)、第一層第二電磁閥(1108),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1)與下一段管道涂層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第一層第一連通管道(161)的一端連接,在第一層第一連通管道(161)上設(shè)有第一層第三電磁閥(1109),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1)對應的第二管道上設(shè)有第一層第四電磁閥(1110);
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2)包括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點(1201),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點(12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一層第五電磁閥(1202),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點(1201)的下游設(shè)有第一層第三氣壓傳感器(1203)、第一層第三氣體流量傳感器(1204)、第一層第六電磁閥(1205),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2)與下一段管道涂層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第一層第二連通管道(162)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層第二連通管道(162)上設(shè)有第一層第七電磁閥(1206),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2)對應的第二管道上設(shè)有第一層第八電磁閥(1207);
所述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的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涂層段上設(shè)有第一防腐涂層剝離檢測點(1301)、第一層第九電磁閥(1302)、第一層第四氣壓傳感器(1303)、第一層第四氣體流量傳感器(1304),所述第一層第九電磁閥(1302)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剝離檢測點(1301)的上游,所述第一層第四氣壓傳感器(1303)、第一層第四氣體流量傳感器(1304)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防腐涂層剝離檢測點(1301)的下游;所述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的聚乙烯涂層段上設(shè)有第二防腐涂層剝離檢測點(1305)、第一層第五氣壓傳感器(1306)、第一層第五氣體流量傳感器(1307)、第一層十電磁閥(1308),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剝離檢測點(1305)、第一層第五氣壓傳感器(1306)、第一層第五氣體流量傳感器(1307)、第一層十電磁閥(1308)依次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層第四氣體流量傳感器(1304)的下游;在所述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與下一段管道涂層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第一層第三連通管道(163)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層第三連通管道(16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連接,在所述第一層第三連通管道(163)上設(shè)有第一層十一電磁閥(1309),所述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對應的第二管道上設(shè)有第一層十二電磁閥(1310);
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4)上設(shè)置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點(1401),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點(14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一層十三電磁閥(1402),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點(14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一層第六氣壓傳感器(1403)、第一層第六氣體流量傳感器(1404)、第一層十四電磁閥(1405),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4)下一段管道涂層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第一層第四連通管道(164)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層第四連通管道(16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連接,在所述第一層第四連通管道(164)上設(shè)有第一層十五電磁閥(1406),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4)對應的第二管道上設(shè)有第一層十六電磁閥(1407);
所述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上設(shè)有第三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501)、第四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502),在所述第三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5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一層十七電磁閥(1503),在所述第三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5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一層第七氣壓傳感器(1504)、第一層第七氣體流量傳感器(1505)、第四防腐涂層破損檢測點(1502)、第一層第八氣壓傳感器(1506)、第一層第八氣體流量傳感器(1507)、第一層十八電磁閥(1508),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與下一段管道涂層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第一層第五連通管道(165)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層第五連通管道(16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連接,在所述第一層第五連通管道(165)上設(shè)有第一層十九電磁閥(1509),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對應的第二管道上設(shè)有第一層二十電磁閥(1510);
所述第一進氣管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上,所述第一出氣管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對應的第二管道上,在所述第一進氣管上設(shè)有第一進氣閥、第一層第九氣壓傳感器(1701)、第一層第九氣體流量傳感器(1702),在所述第一進氣管連接處的上游設(shè)有第一層二十一電磁閥(1703),在所述第一進氣管的下游設(shè)有第一層二十二電磁閥(1704),在所述第一出氣管上設(shè)有第一出氣閥、第一層十氣壓傳感器(1705)和第一層十氣體流量傳感器(1706),在所述第一出氣管連接處的上游設(shè)有第一層二十三電磁閥(1707),在所述第一出氣管的下游設(shè)有第一層二十四電磁閥(1708);
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別設(shè)有至少一個第一預留接口、至少一個第一安全閥、至少一個第一防腐層狀況檢測儀,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并行排布于鐵制溝槽內(nèi),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間的距離為200mm。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五段所述管道缺陷檢測段隨機串接形成第三管道,該第三管道為環(huán)形管道,在所述第三管道內(nèi)側(cè)并行設(shè)有第四管道,在所述第四管道外表面上涂覆有熔結(jié)環(huán)氧粉末,五段所述管道缺陷檢測段兩兩之間的公共連接端均與一條第二層連通管道的一端連接,共五條第二層連通管道,該五條第二層連通管道的另一端均與所述第四管道連通,該五條第二層連通管道分別為:第二層第一連通管道(261),第二層第二連通管道(262),第二層第三連通管道(263),第二層第四連通管道(264),第二層第五連通管道(265),相鄰兩條所述連通管道之間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一一對應;
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21)包括涂層破損檢測點(2101),在所述涂層破損檢測點(2101)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一電磁閥(2102),在所述涂層破損檢測點(21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二層第一氣壓傳感器(2103)、第二層第一氣體流量傳感器(2104)、第二層第二電磁閥(2105),在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21)與下一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第二層第一連通管道(261)的一端連接,在第二層第一連通管道(261)上設(shè)有第二層第三電磁閥(2106),在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21)對應的第四管道上設(shè)有第二層第四電磁閥(2107);
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的涂層段上設(shè)有涂層剝離檢測點(2201)、涂層針孔檢測點(2202),在所述涂層剝離檢測點(22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五電磁閥(2203),所述涂層剝離檢測點(2201)的下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二氣壓傳感器(2204)、第二層第二氣體流量傳感器(2205)、涂層針孔檢測點(2202)、第二層第三氣壓傳感器(2206)、第二層第三氣體流量傳感器(2207),所述第二層第三氣體流量傳感器(2207)的下游為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的無涂層段,在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的無涂層段上設(shè)有管道劃痕檢測點(2208),在所述管道劃痕檢測點(2208)的上游為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的涂層段,所述管道劃痕檢測點(2208)的下游為第二層第四氣壓傳感器(2209)、第二層第四氣體流量傳感器(2210)、第二層第六電磁閥(2211),在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和下一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第二層第二連通管道(262)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層第二連通管道(26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管道連通,在所述第二層第二連通管道(262)上設(shè)有第二層第七電磁閥(2212),在所述管道損傷檢測段(22)對應的第四管道上設(shè)有第二層第八電磁閥(2213);
所述管道裂紋檢測段(23)包括管道裂紋檢測點(2301),在所述管道裂紋檢測點(23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九電磁閥(2302),在所述管道裂紋檢測點(2301)的下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五氣壓傳感器(2303)、第二層第五氣體流量傳感器(2304)、第二層十電磁閥(2305),在所述管道裂紋檢測段(23)與下一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第二層第三連通管道(263)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層第三連通管道(26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管道連通,在所述第二層第三連通管道(263)上設(shè)有第二層十一電磁閥(2306),在所述管道裂紋檢測段(23)對應的第四管道上設(shè)有第二層十二電磁閥(2307);
所述管道腐蝕穿孔檢測段(24)包括管道腐蝕穿孔檢測點(2401),在所述管道腐蝕穿孔檢測點(24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十三電磁閥(2402),在所述管道腐蝕穿孔檢測點(2401)的下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六氣壓傳感器(2403)、第二層第六氣體流量傳感器(2404)、第二層十四電磁閥(2405),所述管道腐蝕穿孔檢測段(24)與下一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第二層第四連通管道(264)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層第四連通管道(26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管道連通,在所述第二層第四連通管道(264)上設(shè)有第二層十五電磁閥(2406),在所述管道腐蝕穿孔檢測段(24)對應的第四管道上設(shè)有第二層十六電磁閥(2407);
所述管道凹坑檢測段(25)包括管道表面凹坑檢測點(2501),所述管道表面凹坑檢測點(25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十七電磁閥(2502),在所述管道表面凹坑檢測點(2501)的下游設(shè)有第二層第七氣壓傳感器(2503)、第二層第七氣體流量傳感器(2504)、第二層十八電磁閥(2505),在所述管道凹坑檢測段(25)與下一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第二層第五連通管道(265)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層第五連通管道(26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管道連通,在所述第二層第五連通管道(265)上設(shè)有第二層十八電磁閥(2506),在所述管道凹坑檢測段(25)對應的第四管道上設(shè)有第二層二十電磁閥(2507);
所述第二進氣管設(shè)置在所述管道凹坑檢測段(25)上,在所述進氣管上設(shè)有第二進氣閥、第二層第八氣壓傳感器(2701)、第二層第八氣體流量傳感器(2702),所述第二進氣管與所述第三管道連接處的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二十一電磁閥(2703),所述第二進氣管與所述第三管道連接處的下游設(shè)有第二層二十二電磁閥(2704);
所述第二出氣管設(shè)置在所述管道凹坑檢測段(25)對應的第四管道上,在所述第二出氣管上設(shè)有第二出氣閥、第二層第九氣壓傳感器(2705)、第二層第九氣體流量傳感器(2706),在所述第二出氣管與所述第四管道連接處的上游設(shè)有第二層二十三電磁閥(2707),在所述第二出氣管與所述第四管道連接處的下游設(shè)有第二層二十四電磁閥(2708);
在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上分別設(shè)有至少一個第二預留接口、至少一個第二安全閥、至少一個第二防腐層狀況檢測儀、至少一個第二超聲波金屬探傷儀、至少一個第二HCC-24磁阻法測厚儀。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五段所述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隨機串接形成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為環(huán)形管道,在所述第五管道內(nèi)側(cè)并行設(shè)有第六管道,五段所述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兩兩之間的公共連接端均與一條第三層連通管道的一端連通,共五條第三層連通管道,該五條第三層連通管道的另一端均與所述第六管道連通,該五條第三層連通管道分別為:第三層第一連通管道(361),第三層第二連通管道(362),第三層第三連通管道(363),第三層第四連通管道(364),第三層第五連通管道(365),相鄰兩條所述連通管道之間的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一一對應;
所述氣孔檢測段(31)包括第一氣孔泄漏點(3101)和第二氣孔泄漏點(3102),所述第一氣孔泄漏點(31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第一電磁閥(3103),所述第一氣孔泄漏點(31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三層第一氣壓傳感器(3104)、第三層第一氣體流量傳感器(3105)、第二氣孔泄漏點(3102)、第三層第二氣壓傳感器(3106)、第三層第二氣體流量傳感器(3107)、第三層第二電磁閥(3108),所述氣孔檢測段(31)與下一段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與所述第三層第一連通管道(361)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三層第一連通管道(361)上設(shè)有第三層第三電磁閥(3109),在所述氣孔檢測段(31)對應的第六管道上設(shè)有第三層第四電磁閥(3110);
所述閥門泄漏檢測段(32)包括閥門泄漏點(3201),所述閥門泄漏點(3201)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第五電磁閥(3202),所述閥門泄漏點(32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三層第三氣壓傳感器(3203)、第三層第三氣體流量傳感器(3204)、第三層第六電磁閥(3205),所述閥門泄漏檢測段(32)與下一段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與所述第三層第二連通管道(362)的一端連通,在所述第三層第二連通管道(362)上設(shè)有第三層第七電磁閥(3206),在所述閥門泄漏檢測段(32)對應的第六管道上設(shè)有第三層第八電磁閥(3207);
所述斷裂泄漏檢測段(33)包括斷裂泄漏點(3301),所述斷裂泄漏點(33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第九電磁閥(3302),所述斷裂泄漏點(33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三層第四氣壓傳感器(3303)、第三層第四氣體流量傳感器(3304)、第三層十電磁閥(3305),所述斷裂泄漏檢測段(33)與下一段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與所述第三層第三連通管道(363)的一端連通,在所述第三層第三連通管道(363)上設(shè)有第三層十一電磁閥(3306),在所述斷裂泄漏檢測段(33)對應的第六管道上設(shè)有第三層十二電磁閥(3307);
所述焊縫泄漏檢測段(34)包括焊縫泄漏點(3401),所述焊縫泄漏點(34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十三電磁閥(3402),所述焊縫泄漏點(34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三層第五氣壓傳感器(3403)、第三層第五氣體流量傳感器(3404)、第三層十四電磁閥(3405),所述焊縫泄漏檢測段(34)與下一段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與所述第三層第四連通管道(364)的一端連通,在所述第三層第四連通管道(364)上設(shè)有第三層十五電磁閥(3406),在所述焊縫泄漏檢測段(34)對應的第六管道上設(shè)有第三層十六電磁閥(3407);
所述裂紋泄漏檢測段(35)包括裂紋泄漏點(3501),所述裂紋泄漏點(3501)的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十七電磁閥(3502),所述裂紋泄漏點(35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第三層第六氣壓傳感器(3503)、第三層第六氣體流量傳感器(3504)、第三層十八電磁閥(3505),所述裂紋泄漏檢測段(35)與下一段管道氣體泄漏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與所述第三層第五連通管道(365)的一端連通,在所述第三層第五連通管道(365)上設(shè)有第三層十九電磁閥(3506),在所述裂紋泄漏檢測段(35)對應的第六管道上設(shè)有第三層二十電磁閥(3507);
所述第三進氣管設(shè)置在所述裂紋泄漏檢測段(35)上,所述第三出氣管設(shè)置在所述裂紋泄漏檢測段(35)對應的第六管道上,在所述第三進氣管上設(shè)有第三進氣閥、第三層第七氣壓傳感器(3701)和第三層第七氣體流量傳感器(3702),在所述第三進氣管的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二十一電磁閥(3703),在所述第三進氣管的下游設(shè)有第三層二十二電磁閥(3704),在所述第三出氣管上設(shè)有第三出氣閥、第三層第八氣壓傳感器(3705)和第三層第八氣體流量傳感器(3706),在所述第三出氣管的上游設(shè)有第三層二十三電磁閥(3707),在所述第三出氣管的下游設(shè)有第三層二十四電磁閥(3708);
在所述第五管道和所述第六管道上分別設(shè)有至少一個第三預留接口、至少一個第三安全閥、至少一個第三氣體泄漏檢測儀,所述第五管道和所述第六管道并行排布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隨機串接形成第七管道,在所述第七管道所在平面平行設(shè)有第八管道(48),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兩兩之間的公共端連接端均與一條“L”層連通管道的一端連通,共三條“L”層連通管道,該三條“L”層連通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八管道(48)連通,該三條“L”層連通管道分別為“L”層第一連通管道(471)、“L”層第二連通管道(472)、“L”層第三連通管道(473),被該三條連通管道分隔開的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和第八管道(48)一一對應;
所述第七管道的一端與所述輸入管道(45)連通,所述第七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輸出管道(46)連通,所述第八管道(48)一端與所述輸入管道(45)連通,所述第八管道(48)另一端與所述輸出管道(46)連通;
在所述第七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48)表面上涂覆有聚乙烯防腐涂層,在所述第七管道上安裝有第一陰極保護裝置和第一陰極保護樁,在第一陰極保護樁上連接有第一電位檢測儀,在所述第八管道(48)上安裝有第二陰極保護裝置和第二陰極保護樁,在所述第二陰極保護樁上連接有第二電位檢測儀;
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41)包括第一涂層破損點(4101)、第二涂層破損點(4102),所述第一涂層破損點(4101)的上游設(shè)有“L”層第一電磁閥(4103),所述述第一涂層破損點(41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L”層第一壓力傳感器(4104)、“L”層第一流量傳感器(4105)、第二涂層破損點(4102)、“L”層第二壓力傳感器(4106)、“L”層第二流量傳感器(4107)、“L”層第二電磁閥(4108),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41)與下一段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與所述“L”層第一連通管道(471)的一端連通,在所述“L”層第一連通管道(471)上設(shè)有“L”層第三電磁閥(4109),在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41)對應的第八管道(48)上設(shè)有“L”層第四電磁閥(4110);
所述涂層剝離檢測段(42)包括涂層剝離點(4201),在所述涂層剝離點(4201)的上游設(shè)有“L”層第五電磁閥(4202),在所述涂層剝離點(4201)的下游設(shè)有“L”層第三壓力傳感器(4203)、“L”層第三流量傳感器(4204)、“L”層第六電磁閥(4205),所述涂層剝離檢測段(42)與下一段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L”層第二連通管道(472)的一端連通,在所述“L”層第二連通管道(472)上設(shè)有“L”層第七電磁閥(4206),在所述涂層剝離檢測段(42)對應的第八管道(48)上設(shè)有“L”層第八電磁閥(4207);
所述閥門泄漏檢測段(43)包括閥門泄漏點(4301),所述閥門泄漏點(4301)上游設(shè)有“L”層第九電磁閥(4302),所述閥門泄漏點(4301)下游依次設(shè)有“L”層第四壓力傳感器(4303)、“L”層第四流量傳感器(4304)、“L”層十電磁閥(4305),所述閥門泄漏檢測段(43)與下一段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公共連接端和所述“L”層第三連通管道(473)的一端連通,在所述“L”層第三連通管道(473)上設(shè)有“L”層十一電磁閥(4306),在所述閥門泄漏檢測段(43)對應的第八管道(48)上設(shè)有“L”層十二電磁閥(4307);
所述氣孔泄漏檢測段(44)包括第一管孔泄漏點(4401)和第二管孔泄漏點(4402),所述第一管孔泄漏點(4401)的上游設(shè)有“L”層十三電磁閥(4403),所述第一管孔泄漏點(4401)的下游依次設(shè)有“L”層第五壓力傳感器(4404)、“L”層第五流量傳感器(4405)、第二管孔泄漏點(4402)、“L”層第六壓力傳感器(4406)、“L”層第六流量傳感器(4407)、“L”層十四電磁閥(4408),在所述氣孔泄漏檢測段(44)對應的第八管道(48)上設(shè)有“L”層十五電磁閥(4409);
在所述輸入管道(45)上設(shè)有“L”層第七壓力傳感器(4501),在“L”層所述第七壓力傳感器(4501)下游設(shè)有“L”層第七流量傳感器(4502),在所述輸出管道(46)上設(shè)有“L”層第八壓力傳感器(4601),在所述“L”層第八壓力傳感器(4601)下游設(shè)有“L”層第八流量傳感器(4602),向所述輸入管道(45)內(nèi)通入氣體或液體;
向所述輸入管道(45)內(nèi)通入氣體,所述輸入管道(45)的第一輸入端與空氣壓縮機的出氣管連通,在該出氣管上設(shè)有“L”層十六電磁閥(4503),所述輸入管道(45)的第一輸出端與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輸入口連通,所述輸出管道(46)的第二輸入端與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輸出口連通,所述輸出管道(6)的第二輸出端與空氣壓縮機的進氣管連通,在所述進氣管上設(shè)有“L”層十七電磁閥(4603);
向所述輸入管道(45)內(nèi)通入液體,所述輸入管道(45)的第一輸入端與水泵的出水管連通,在該出水管上設(shè)有“L”層十八電磁閥(4504),所述輸入管道(45)的第一輸出端與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輸入口連通,所述輸出管道(46)的第二輸入端與四段所述長輸管道缺陷檢測段的輸出口連通,所述輸出管道(46)的第二輸出端與水箱的進水管連通,在所述進水管上設(shè)有“L”層十九電磁閥(4604),所述水泵設(shè)置在水箱內(nèi);
在所述第七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48)分別設(shè)有至少一個第四減壓閥、至少一個第四安全閥、至少一個第四預留接口、至少一個第四管道泄漏檢測儀、至少一個第四管道防腐層狀況檢測儀,所述第七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48)并排設(shè)置于有機玻璃溝槽中,所述第七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48)之間的間距為500mm,在所述第七管道和所述第八管道(48)上覆蓋有至少500mm的土壤。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1)、第一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2)、防腐涂層剝離檢測段(13)、第二防腐涂層劃痕檢測段(14)、第二防腐涂層破損檢測段(15)并連在所述第一進氣管與所述第一出氣管之間;
所述涂層破損檢測段(21)、管道損傷檢測段(22)、管道裂紋檢測段(23)、管道腐蝕穿孔檢測段(24)、管道凹坑檢測段(25)并連在所述第二進氣管與所述第二出氣管之間;
所述氣孔泄漏檢測段(31)、閥門泄漏檢測段(32)、斷裂泄漏檢測段(33)、焊縫泄漏檢測段(34)、裂紋泄漏檢測段(35)并連在所述第三進氣管與所述第三出氣管之間;
所述長輸管道涂層破損檢測段(41)、長輸管道涂層剝離檢測段(42)、長輸管道閥門泄漏檢測段(43)、長輸管道氣孔泄漏檢測段(44)并連在所述輸入管道與所述輸出管道之間。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層管道支撐機構(gòu)包括高度依次遞增的第一層支撐機構(gòu)、第二層支撐機構(gòu)、第三層支撐機構(gòu);
所述第一層支撐架機構(gòu)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shè)置的“門”形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管道層(1)放置在所述第一層支撐機構(gòu)上;
所述第二層支撐機構(gòu)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shè)置的“門”形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管道層(2)放置在所述第二層支撐機構(gòu)上;
所述第三層支撐機構(gòu)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shè)置的“門”形第三支撐架,所述第三管道層(3)放置在所述第三層支撐機構(gòu)上;
所述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第三支撐架平行設(shè)置且高度依次遞增。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壓縮機、水泵、水箱均設(shè)置在所述油氣管道檢測實驗平臺上,在所述油氣管道檢測實驗平臺上安裝有電控柜。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油氣管道缺陷檢測與監(jiān)測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均為直徑76mm、壁厚為5mm的X80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