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景點解說裝置,屬于導游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日趨發展,個人對于旅游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人們不僅僅局限在國內旅游,國際旅游人數也逐年攀升。人們在旅游的方式選擇上,也都更傾向于自助游的方式來進行。但是自助游不得不重視一個極大的障礙,就是語言。如何去景點、回酒店的線路在異國他鄉都是難題。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420265173.1的一種景點解說裝置,該景點解說裝置,包括:表盤、和所述表盤兩端相連的表帶、設置在所述表盤表面的顯示屏,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顯示屏上的光動能晶片,設置在所述表盤內部的處理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和語音解說芯片。該景點解說裝置可以通過光動能晶片吸收任何可見光源并轉化成動能從而帶動裝置工作,避免消耗大量的電池而不環保。但該裝置攜帶時不便于放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景點解說裝置,以解決攜帶時不便于放置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景點解說裝置,其結構包括解說主體、電池、顯示屏、光動能晶片、開關、喇叭、天線、穿線孔、掛脖裝置,所述解說主體內固定裝設有電池,所述電池與光動能晶片固定連接,所述光動能晶片與顯示屏固定連接,所述解說主體頂部固定裝設有開關,所述顯示屏上方固定裝設有喇叭,所述解說主體頂部固定裝設有穿線孔,所述穿線孔與掛脖裝置固定連接,所述天線與解說主體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掛脖裝置由連接線、帶扣、掛帶組成,所述連接線與帶扣固定連接,所述帶扣與掛帶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線與穿線孔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解說主體由外殼、處理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語音解說芯片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內固定裝設有處理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語音解說芯片,所述處理器分別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語音解說芯片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處理器與電池固定連接。
本發明設有掛脖裝置,能夠解放游客的雙手,使攜帶更加方便,不易丟落,通過光動能晶片避免消耗大量的電池,環保節能,實用性強,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景點解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解說主體-1、電池-2、顯示屏-3、光動能晶片-4、開關-5、喇叭-6、天線-7、穿線孔-8、掛脖裝置-9、連接線-901、帶扣-902、掛帶-903、外殼-101、處理器-102、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103、語音解說芯片-10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景點解說裝置,其結構包括解說主體1、電池2、顯示屏3、光動能晶片4、開關5、喇叭6、天線7、穿線孔8、掛脖裝置9,所述解說主體1內固定裝設有電池2,所述電池2與光動能晶片4固定連接,所述光動能晶片4與顯示屏3固定連接,所述解說主體1頂部固定裝設有開關5,所述顯示屏3上方固定裝設有喇叭6,所述解說主體1頂部固定裝設有穿線孔8,所述穿線孔8與掛脖裝置9固定連接,所述天線7與解說主體1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掛脖裝置9由連接線901、帶扣902、掛帶903組成,所述連接線901與帶扣902固定連接,所述帶扣902與掛帶903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線901與穿線孔8固定連接,所述解說主體1由外殼101、處理器102、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103、語音解說芯片104組成,所述外殼101內固定裝設有處理器102、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103、語音解說芯片104,所述處理器102分別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芯片103、語音解說芯片104固定連接,所述處理器102與電池2固定連接,本發明設有掛脖裝置,能夠解放游客的雙手,使攜帶更加方便,不易丟落,通過光動能晶片避免消耗大量的電池,環保節能,實用性強,易于推廣。
在進行使用時,通過掛帶903能夠將設備掛在脖子上,解放雙手,通過光動能晶片4吸收任何可見光源并轉化成動能從而帶動裝置工作,通過語音解說芯片104進行解說。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