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寫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通過筆帽拉動露出筆芯尖部的連帽筆。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書寫筆有多種結構和形式,從痕跡的來源上可以分為鉛筆、鋼筆、原子筆等;從筆尖的保護方式上又可以筆帽式、按壓式以及固定式。在帶有筆帽的書寫筆中,通常筆帽和筆桿是分體的,拿開筆帽即可直接進行使用,筆帽可以套在筆桿尾部或者單獨放在其他位置。有些人經常會把筆的筆帽不小心丟失或損壞,因此,在筆后續的保存和使用中,筆尖易劃傷人或者物體;墨汁凝固在筆尖后,影響書寫的質量,甚至造成無法使用等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434195.7、申請公告日2013年2月13日)公開了“一種免脫帽筆”,包括筆帽(1)和筆桿,所述筆帽(1)內部設有螺紋,所述筆桿后部設有筆桿后部螺紋(3)和凸起部分(4),前部設有筆桿前部螺紋(2);所述筆帽(1)內的螺紋可與筆桿后部螺紋(3)、筆桿前部螺紋(2)相配合。該實用新型通過將筆帽旋轉至筆桿上部而不用拔出筆帽,解決筆帽丟失的問題。但使用較為麻煩,而且,上述筆桿和筆帽是相互配合,該筆帽不能和現有的筆桿進行適配,因此無法解決已丟失筆帽后筆的保護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帽筆,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連帽筆,包括筆桿、筆帽和筆芯,所述筆桿的中部設置有柱形凸起,所述筆帽包括上部為錐形的帽筒,帽筒上安裝筆夾,筆夾側面的帽筒壁上開設豎向的條形縫隙,條形縫隙由上至下貫通帽筒壁,帽筒上端口內設置凸臺座,凸臺座內設置軟端蓋,軟端蓋的一側與帽筒壁設置連接部。
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效果,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如上所述的連帽筆,所述連接部側面的帽筒壁上設置收納軟端蓋的空腔體。
如上所述的連帽筆,所述連接部包括橡膠繩,所述橡膠繩的一端為球形端,其另一端與軟端蓋外周固定,所述帽筒上端口開設球槽,橡膠繩的球形端可卡設在球槽內。
如上所述的連帽筆,所述柱形凸起的厚度為筆桿直徑與帽筒上端口直徑之差。進一步的,所述柱形凸起的寬度為筆桿直徑的1/4-1/2倍。
如上所述的連帽筆,所述帽筒由彈性的塑料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筆帽可以和筆桿做成分體結構或者一體結構,做成分體結構時,可以將筆帽用于其他的筆桿上使用;做成整體結構,筆帽不能夠從筆桿取下,有效防止筆帽不小心丟失或損壞。使用時,將筆帽上端的軟端蓋拉開,將帽筒向筆桿中部移動,筆芯從帽筒上端露出,筆桿中部的柱形凸起和前部能夠對帽筒形成較好的固定,然后握持住筆桿即可進行書寫使用。使用完畢,將帽筒上拉包覆住筆桿上端,然后將軟端蓋恢復至帽筒上端的凸臺座內,隔絕空氣和筆芯尖部接觸,保證筆芯的書寫質量和效果。
2、在帽筒上端側面設置有收納軟端蓋的空腔體,因此,在軟端蓋從凸臺座移出時,可以將軟端蓋置入空腔體內,不會增大筆帽上端體積,使結構拖沓影響該筆的書寫等使用。另外,在軟端蓋與帽筒上端口設置連接用的軟膠繩,使軟端蓋在從凸臺座移出后,不會因誤動作或保管不善而丟失,也方便通過軟膠繩拉動軟端蓋與凸臺座分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中所述筆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另一種狀態參考圖(其中所述軟端蓋移出凸臺座)。
圖4是圖2的A-A向放大剖視圖。
圖5是圖1的另一種狀態參考圖(其中所述筆帽移至筆桿中部)。
附圖標記:1-筆桿,2-筆芯,3-柱形凸起,4-帽筒,5-筆夾,6-條形縫隙,7-凸臺座,8-軟端蓋,9-空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如圖1、圖5所示,本實施例一種連帽筆,包括筆桿1、筆帽和筆芯2,所述筆桿1的中部設置有柱形凸起3,所述筆帽包括上部為錐形的帽筒4,帽筒4上安裝筆夾5,筆夾5側面的帽筒4壁上開設豎向的條形縫隙6,條形縫隙6由上至下貫通帽筒壁,帽筒4上端口內設置凸臺座7,凸臺座7內設置軟端蓋8,軟端蓋8的一側與帽筒壁設置連接部。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連帽筆,筆帽可以和筆桿1做成分體結構或者一體結構,做成分體結構時,可以將筆帽用于其他的筆桿1上使用;做成整體結構,筆帽不能夠從筆桿1取下,使用時,將筆帽上端的軟端蓋8拉開,將帽筒4向筆桿1中部移動,筆芯2從帽筒4上端露出,然后握持住筆桿1即可進行書寫使用。使用完畢,將帽筒4上拉包覆住筆桿1上端,然后將軟端蓋8恢復至帽筒4上端的凸臺座7內,隔絕空氣和筆芯2尖部接觸,影響筆芯的書寫質量和效果。
如圖2、圖3、圖4所示,本實施例在所述連接部側面的帽筒4壁上設置收納軟端蓋8的空腔體9。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部包括橡膠繩,所述橡膠繩的一端為球形端,其另一端與軟端蓋8外周固定,所述帽筒4上端口開設球槽,橡膠繩的球形端可卡設在球槽內。在帽筒4上端側面設置有收納軟端蓋8的空腔體9,因此,在軟端蓋8從凸臺座7移出時,可以將軟端蓋8置入空腔體9內,不會增大筆帽上端體積,使結構拖沓影響該筆的書寫等使用。另外,在軟端蓋8與帽筒4上端口設置連接用的軟膠繩,使軟端蓋8在從凸臺座7移出后,不會因誤動作或保管不善而丟失,也方便通過軟膠繩拉動軟端蓋8與凸臺座7分離。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柱形凸起3的厚度為筆桿1直徑與帽筒4上端口直徑之差。所述柱形凸起3的寬度為筆桿1直徑的1/4-1/2倍。筆桿1中部的柱形凸起3和前部能夠在帽筒4移動至筆桿1中部時,形成較好的固定,防止帽筒4晃動,影響書寫的質量,方便使用,另外,柱形凸起3對帽筒4的能夠形成較好的支撐,需要控制其寬度,有利筆桿1的生產和減小體積。
更近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帽筒4由彈性的塑料材料制成。帽筒4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可保證對條形縫隙6具有較好的拉伸距離,滿足在日常使用中頻繁的帽筒4移動次數要求,不會出現易開裂或斷開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