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飛行仿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飛行模擬系統。
背景技術:
飛行模擬系統,是一種盡可能真實地復制或模擬飛機駕駛經驗的系統。其能夠復現空中以及地面等多種環境并能夠進行操作控制。
隨著計算機系統和軟件技術的發展,飛行模擬系統的性能不斷提高,已經成為保障飛行安全、大幅度提高飛行人員及機組人員的技能、縮短飛行人員訓練周期、降低訓練成本,以及提高訓練效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訓練裝備。利用飛行模擬系統來系統地訓練飛行員具有節能、經濟、安全、不受場地和氣候條件的限制、訓練周期短、訓練效率高等突出優點。在飛行模擬系統上可以進行各種復雜飛行環境,飛行失效狀態及軍事上導彈閃避技術等的訓練;利用模擬器進行訓練是通用航空飛行員訓練與特種作業人員訓練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也是運輸航空和軍用航空專業人才的重要來源。
然而,現有技術的飛行訓練模擬系統結構復雜,成本很高,且逼真度不夠,無法實時再現各種飛行條件下飛行器近乎真實的飛行環境和飛行運動狀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作訓逼真度高,實時真實再現各種飛行環境和飛行運動狀態的飛行模擬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飛行模擬系統,包括模擬座艙以及設置于所述模擬座艙下的升降裝置,以及與所述模擬座艙連接的指揮臺和用于生成飛行員外部視野的視景生成器,所述指揮臺和視景生成器分別與一用于控制所述模擬座艙的工作狀態并獲取飛行員的操作情況的計算機系統連接,所述計算機系統與一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裝置的控制器連接,所述模擬座艙包括體驗室,所述體驗室內部設置有座椅和用于戴在飛行員眼上視景裝置,所述座椅上設置有安全帶,所述視景裝置與所述視景生成器連接,所述體驗室外部左右兩側設置有滾動旋轉動力裝置,所述體驗室下端設置有偏航旋轉動力裝置。
優選地,所述體驗室內還設置有操縱桿,所述操縱桿與所述計算機系統連接。
優選地,所述體驗室內設有用于根據飛行條件產生相應負荷的負荷生成裝置,所述負荷生成裝置與所述操縱桿連接。
優選地,所述座椅設置在所述體驗室內中心位置處。
優選地,所述座椅的靠背上設置有飛行安全壓桿。
優選地,所述體驗室外側設置有門窗。
優選地,所述體驗室為雙層結構,內層為球體結構,外層為立方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指揮臺上設置有用于顯示飛行參數的顯示器和用于與飛行員聯絡的通話裝置。
優選地,所述體驗室內還設置有報警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飛行模擬系統結構簡單緊湊,同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體驗效果。可以在地面實時再現各種飛行條件下近乎真實的飛行環境和飛行運動狀態。同時該飛行模擬系統功能完備,真正具備全天候、全任務的模擬能力。該飛行模擬系統的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飛行模擬系統的結構圖;
圖2為模擬座艙1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模擬座艙1的主視圖。
圖中,1-模擬座艙,2-升降裝置,3-視景生成器,4-控制器,5-計算機系統,6-指揮臺,7-體驗室,8-座椅,9-安全帶,10-滾動旋轉動力裝置,11-偏航旋轉動力裝置,12-飛行員,13-外層,14-內層,15-報警裝置,16-門窗,17-操縱桿,18-飛行安全壓桿,19-視景裝置,20-負荷生成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圖1為飛行模擬系統的結構圖,圖2為模擬座艙1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模擬座艙1的主視圖,請參照圖1-3,該飛行模擬系統包括模擬座艙1以及設置于所述模擬座艙下的升降裝置2,以及與所述模擬座艙1連接的指揮臺6和視景生成器3,視景生成器3用于生成飛行員12外部視景,所述指揮臺6和視景生成器3分別與一計算機系統5連接,所述計算機系統5用于控制所述模擬座艙1的工作狀態并獲取飛行員12的操作情況。所述計算機系統5與一控制器4連接,所述控制器4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裝置2的升起或落下。
計算機系統5是整個飛行模擬系統的大腦,是整個飛行模擬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負責與各個子系統之間的同步化及實時計算,還包括部分管理功能、保養及測試功能、在線監控功能等。計算機系統5承擔著整個模擬器各個系統的控制與數學模型的解算任務。
參照圖2,所述模擬座艙1包括體驗室7,體驗室7的內部結構形狀、儀表臺面、信號裝置等的布局與真實飛行器內部結構一致嗎,各種儀表的盤面與真實飛機儀表相同,其內部結構有的也與真實儀表一樣,給飛行員造成駕駛環境的逼真感。所述體驗室7內部設置有座椅8和用于戴在飛行員12眼上視景裝置19,所述座椅8上設置有安全帶9。體驗室7內還設置有操縱桿17,所述操縱桿17與所述計算機系統5連接。所述體驗室7內設有用于根據飛行條件產生相應負荷的負荷生成裝置20,所述負荷生成裝置20與所述操縱桿17連接,負荷產生裝置可根據飛行條件產生相應的負荷,從而使飛行員12的手和腳上有操縱力的感覺。
所述視景裝置19與所述視景生成器3連接,視景裝置19通過彈性綁帶固定在飛行員12的臉部,防止在運動的過程中掉落下來,視景生成器3是用來模擬飛行員12所看到的艙外景象,該景象包括飛行姿態、位置、飛行高度、速度以及天氣等。該景象通過計算機系統5來控制生成,并被視景裝置19所接收到傳到飛行員12的眼睛里,從而使體驗者判斷出飛機器的姿態、位置、高度、速度以及天氣條件等情況。
所述體驗室7外部左右兩側設置有滾動旋轉動力裝置10及下側設置有偏航旋轉動力裝置11。采用滾動旋轉動力裝置10和偏航旋轉動力裝置11之間的協調運動,使得模擬座艙1可實現滾轉和繞水平軸加速旋轉。同時,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實現模擬座艙1的上升或下降,模擬飛行器在空中的抬升或降落場景。因此該飛行模擬系統可以在地面實時再現各種飛行條件下近乎真實的飛行環境和飛行運動狀態。
參照圖3,所述座椅設置在所述體驗室7內中心位置處,所述座椅8的靠背上設置有飛行安全壓桿18,飛行安全壓桿18配合安全帶9用以保護飛行員12的安全,在使用過程中保證飛行員12不從座椅8上脫落下來。所述體驗室外側設置有門窗16。
在本實施例中,體驗室7為雙層結構,內層14為球體結構,外層13為立方體結構,這種結構形狀,在一定程度上與真實的飛行器結構一直,在空氣動力上具有最優的性能。因此該飛行模擬系統結構簡單緊湊,同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模擬體驗效果。
指揮臺6是教員控制整個飛行模擬系統的工作狀態及了解飛行員12操作情況的裝置。包括用于顯示飛行參數的顯示器和用于與飛行員12聯絡的通話裝置。顯示器用來顯示飛行軌跡、儀表指示參數等。還包括飛行條件設置板,飛行條件設置板用以設置各種初始參數,例如起飛位置、起飛航向、油量等;氣象條件,例如場面氣壓、氣溫、風速、風向、能見度等。還包括故障設置板,故障設置板用來給飛行員12設置各種故障,以鍛煉飛行員在各種故障情況下的處置能力。通話裝置用來與模擬座艙中的飛行員12聯絡通話。體驗室7內還設置有報警裝置15,當發生緊急情況時,如果該緊急情況不被計算機系統5檢測到,則該報警裝置15發出警報。飛行員便第一時間通過通話裝置與外部取得聯系,及時處理突發緊急情況。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飛行模擬系統結構簡單緊湊,同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模擬體驗效果。可以在地面實時再現各種飛行條件下近乎真實的飛行環境和飛行運動狀態。同時該飛行模擬系統功能完備,真正具備全天候、全任務的模擬能力。該飛行模擬系統的成本較低。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