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控制操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模擬器訓練模擬快速鎖定目標、方位及坐標的折疊式操作手柄。
背景技術:
模擬訓練器在模擬訓練時,通常是使用操作手柄快速鎖定所假設的敵方目標,方位及坐標。模擬訓練器的操作手柄是經常反復使用,并通過與實際數據進行比對來檢測該操作器械的準確性。在模擬訓練器訓練前,檢測操作手柄的靈活性、準確性和穩定性。在訓練時將操作手柄調整為可視的有利位置,用來保證訓練器在鎖定目標中可靠固定。當在模擬訓練任務完成后,操作手柄歸于原位置。
目前,該模擬訓練器的操作手柄固定于工作臺面上,未使用時位于工作臺面可能影響其他訓練任務,不防潮、防塵使故障率很大程度上增加,訓練前需人每次對操作手柄進行校準,不便于存放,占用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點,是在現有操作手柄使用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并提供一種在不使用情況下,操作手柄能夠置于機箱內,利于存放,節省空間的折疊式模擬訓練器的操作手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折疊式模擬訓練器的操作手柄,包括電位器1、防塵圈2、滾動桿4及操作手柄5,所述的滾動桿4固定在電位器內,所述的防塵圈固定在電位器頂部,而滾動桿及操作手柄從防塵圈中孔穿出;其特征是:還包括折疊機構3,所述的折疊機構包括折疊桿301、鎖緊套302、定位銷303、接觸球304、壓力彈簧305;
所述的折疊桿為所連接操作手柄的下部,并通過定位銷與滾動桿鉸接;
所述的接觸球在壓力彈簧之上,并一同裝在滾動桿的內孔中,接觸球頂在所述的折疊桿的圓弧面上并與之配合;
所述的鎖緊套被套在折疊桿上,并與滾動桿的螺紋配合,且依靠折疊桿上的錐度,將操作手柄與滾動桿鎖緊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結構緊湊,不使用時占用空間小,內置裝配會使面板美觀,使用操作方便等優點;另外,操作手柄位于機箱內,可起到防塵、防潮、便于存放等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折疊式機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操作手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操作手柄使用狀態和折疊狀態轉換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立體圖;
圖6和圖7為實用新型實例截圖。
圖中:電位器1、防塵圈2、可折疊式機構3、滾動桿4、操作手柄5;其中折疊機構:折疊桿301、鎖緊套302、定位銷303、接觸球304、壓力彈簧30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本實用新型詳細技術方案:
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折疊式模擬訓練器的操作手柄,包括電位器1、防塵圈2、滾動桿4及操作手柄5,所述的滾動桿4固定在電位器內,所述的防塵圈固定在電位器頂部,而滾動桿及操作手柄從防塵圈中孔穿出;其特征是:還包括折疊機構3,所述的折疊機構包括折疊桿301、鎖螺套302、定位銷303、接觸球304、壓力彈簧304;
所述的折疊桿為所連接操作手柄的下部,并通過定位銷與滾動桿鉸接;
所述的接觸球在壓力彈簧之上,并一同裝在滾動桿的內孔中,接觸球頂在所述的折疊桿的圓弧面上并與之配合;
所述的鎖緊套被套在折疊桿上,且與滾動桿的螺紋配合,并依靠折疊桿上的錐度,將操作手柄與滾動桿鎖緊在一起。
圖3所示,為本實用操作手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操作手柄5使用狀態下時,操作手柄通過旋轉擰到折疊桿301上,所述鎖緊套302套在折疊桿上,鎖緊套與滾動桿4螺紋配合,且依靠折疊桿301上的錐度將操作手柄鎖緊,這樣操作手柄就可以通過滾動桿進行任意角度操作了。
圖4所示,為本實用操作手柄使用狀態和折疊狀態轉換立體圖;操作手柄5不使用狀態下,鎖緊套302與滾動桿4脫離,使操作手柄5可旋轉90°。折疊桿301與接觸球304通過壓力彈簧305作用,操作手柄5很容易進行狀態轉換。
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立體圖;折疊狀態下,操作手柄旋轉90°,呈現在X方向(水平),并靠自身重力壓在接觸球304和壓力彈簧305上,并使操作手柄在Z(垂直)方向自鎖。在折疊狀態下的操作手柄便于存放,可以節省空間。
圖6和圖7所示,為實用新型在模擬訓練器的操作盤上應用實例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