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設備識別碼,尤其涉及一種自發光電力設備資產條形碼。
背景技術:
在供電設備資產核查時,配電室因長期無照明需求,經常遇到照明設備老化損壞等情況,造成照明不佳,核查不便。設備通常情況下帶電運行,抵近觀察安全性較低,如果拉閘斷電核查,則影響設備正常使用,同時為保證核查安全,通常需兩人配合,一人拉閘同時另一人核查,電閘邊不能離開人,核查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須外部光源能自體發光,可遠距離觀察的電力設備核查用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力設備核查用裝置,安裝在設備本體上,包括基體,所述基體的下表面與所述設備本體之間設有連接裝置,所述基體的上表面設有熒光標示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裝置為所述基體的下表面涂覆的粘合劑涂層。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裝置為所述設備本體上設有的卡槽,所述基體插裝在所述卡槽內。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熒光標示裝置為粘貼在所述基體上表面的熒光文字編碼,所述熒光文字編碼凸出所述基體上表面。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熒光標示裝置為印刷在所述基體上表面的熒光文字編碼,所述熒光文字編碼凸出所述基體上表面。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熒光標示裝置為熒光材料上覆蓋遮光材料構成。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基體上表面緊密貼合設置有透明耐磨的保護層,所述熒光標示裝置位于所述保護層與所述基體之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基體為彈性薄片狀結構。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設備本體的表面凹陷設有放置槽,所述基體位于所述放置槽內,所述放置槽槽口處封閉設有透明的防護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將所述電力設備核查用裝置放置于所需核查設備的外表面,在光線較差的環境中,核查人員也可以在一定距離下清楚地核對電力設備,無須停電,保證了設備正常運行,核查人員可獨立作業,無須他人配合,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體;2-粘合劑涂層;3-熒光文字編碼;4-遮光材料;5-保護層;6-放置槽;7-防護板,8-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在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組件或者元素。
如圖1所示,一種電力設備核查用裝置,安裝在設備本體上,包括基體1,所述基體1的下表面與所述設備本體之間設有連接裝置,所述基體1的上表面設有熒光標示裝置。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裝置為所述基體1的下表面涂覆的粘合劑涂層2。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裝置為所述設備本體上設有的卡槽8,所述基體1插裝在所述卡槽8內。
如圖1所示,所述熒光標示裝置為粘貼在所述基體1上表面的熒光文字編碼3,所述熒光文字編碼3凸出所述基體1上表面。
如圖1所示,所述熒光標示裝置為印刷在所述基體1上表面的熒光文字編碼3,所述熒光文字編碼3凸出所述基體1上表面。
如圖2所示,所述熒光標示裝置為熒光材料上覆蓋遮光材料4構成。
如圖1、圖2或圖3所示,所述基體1上表面緊密貼合設置有透明耐磨的保護層5,所述熒光標示裝置位于所述保護層5與所述基體1之間。
如圖1、圖2或圖3所示,所述基體1為彈性薄片狀結構。
如圖3所示,所述設備本體的表面凹陷設有放置槽6,所述基體1位于所述放置槽6內,所述放置槽6槽口處封閉設有透明的防護板7。該技術方案增長了自發光電力設備資產條形碼的使用壽命。
使用時通過連接裝置將所述電力設備核查用裝置固定到相應設備的外表面醒目位置,使設備資產核查人員在一定距離下就可以核對電力設備,無須為了抵近觀察而停電,保證了設備正常運行,核查人員可獨立作業,無須他人配合,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熒光標示裝置可自體發光,使設備資產核查人員在外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依然能方便地進行核查工作。
如上所述,已經在上面具體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可以根據設計要求或其他因素進行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或者替換,而它們在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