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推拉板。
背景技術:
推拉板包括電子推拉板、電視推拉板,推拉板是左右開合的?,F有技術中的推拉板中活動板四周由四條鋁合金型材和四個塑料轉角組合而成,鎖裝于兩塊活動板的中間位置、拉手裝于鎖的下方位置,當兩塊活動板閉合時看到推拉板的書寫板上整體不在一個平面上、中間有兩條鋁合金型材、拉手和鎖孔處于中間位置在外觀上看著不美觀,另外在當老師上課書寫時中間處有鋁合金型材邊框所以寫字時有斷開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黑板,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達到了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推拉上的書寫板在同一平面上的技術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推拉板,所述推拉板包括:
第一活動板;
第二活動板,與所述第一活動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的端部,所述連接件包括:
背板;
折彎件,與所述背板固定連接;
泡沫,所述泡沫設置在所述背板與所述折彎件圍設的空腔內;
其中,所述第一活動板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活動板的端部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活動板與所述第二活動板閉合時在所述連接件處連接。
優選的,所述泡沫通過手噴膠與所述背板和所述折彎件粘接。
優選的,所述折彎件具體為面板折彎件。
優選的,所述推拉板還包括至少兩個拉手,所述至少兩個拉手分別設置在在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的外側端部。
優選的,所述推拉板還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滑軌。
優選的,所述推拉板還具有鎖緊孔,所述鎖緊孔設置在所述滑軌的下側。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請提供的推拉板,在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的端部設置有連接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閉合時,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從視覺上為一整體,使得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上書寫的內容更加連貫,解決了推拉板上的書寫在同一平面上而影響視覺效果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
圖1為本申請一較佳實施方式推拉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圖1中第一活動板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圖1中連接件的局部示意圖;
100-推拉板,1-第一活動板,2-第二活動板,3-連接件,31-背板,32-折彎件,33-泡沫。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申請一較佳實施方式推拉板的結構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1,本申請提供的推拉板100包括第一活動板1、第二活動板2及連接件3。
請參閱圖2和圖3,所述第一活動板1與所述第二活動板2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活動板1與所述第二活動板2可以左右推拉。所述連接件3設置在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的端部,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閉合時,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從視覺上為一整體,使得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上書寫的內容更加連貫。具體的,所述連接件3包括背板31、折彎件32及泡沫33。所述折彎件32與所述背板31固定連接,所述泡沫33設置在所述背板31與所述折彎件32圍設的空腔內;所述第一活動板1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活動板2的端部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活動板1與所述第二活動板2閉合時在所述連接件3處連接,提高了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從視覺上的整體性,使得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上書寫的內容更加連貫。
優選的,所述泡沫33通過手噴膠與所述背板31和所述折彎件32粘接。
優選的,所述折彎件32具體為面板折彎件32。
為了方便人工開閉所述推拉門,所述推拉板100還包括至少兩個拉手,所述至少兩個拉手分別設置在在所述第一活動板1和所述第二活動板2的外側端部。
為了減小所述推拉板100滑動的摩擦,所述推拉板100還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滑軌。所述推拉板100還具有鎖緊孔,所述鎖緊孔設置在所述滑軌的下側。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請提供的推拉板,在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的端部設置有連接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閉合時,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從視覺上為一整體,使得所述第一活動板和所述第二活動板上書寫的內容更加連貫,解決了推拉板上的書寫在同一平面上而影響視覺效果的技術問題。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