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教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shù)學立體幾何教學用教具。
背景技術:
數(shù)學上,立體幾何(Solid geometry)是三維歐氏空間的幾何的傳統(tǒng)名稱,因為實際上這大致上就是我們生活的空間。一般作為平面幾何的后續(xù)課程。立體測繪處理不同形體的體積的測量問題:圓柱、圓錐、錐臺、球、棱柱、楔、瓶蓋等等。畢達哥拉斯學派就處理過球和正多面體,但是棱錐,棱柱,圓錐和圓柱在柏拉圖學派著手處理之前人們所知甚少。尤得塞斯建立了它們的測量法,證明錐是等底等高的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可能也是第一個證明球體積和其半徑的立方成正比的。
立體幾何在教學時,需要涉及到投影圖形的教學,現(xiàn)在課堂上的立體幾何投影教學均為教師采用作垂線的方法,這樣的授教速度較慢,不利于課堂進程,且趣味性較低,不利于提高學習氣氛,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種數(shù)學立體幾何教學用教具,代替現(xiàn)有教學中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步驟,提高學習趣味性,增加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實用性更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箱體框架、固定框架面、固定架、燈體、投影面、固定扣、彈性固定帶;所述的箱體框架的前側面、上表面以及右側面均設有固定框架面;固定框架面上連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中部連接有燈體;所述的箱體框架的左側面、底表面以及后側面均旋設有投影面;所述的投影面由固定外框和投影布構成;固定外框的內(nèi)部設有投影布;所述的投影面的底邊設有彈性固定帶;所述的彈性固定帶與箱體框架上的固定扣相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的兩端設有通孔;所述的固定外框上設有連接螺紋孔;所述的固定架通過固定螺栓與箱體框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燈體通過金屬軟管與固定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金屬軟管的一端設有數(shù)個固定邊,且固定邊上設有固定孔,金屬軟管通過連接螺釘與固定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若需要觀察立體模型的右視圖的投影形狀,則打開左側的投影面,將所需教學的立體模型放置在箱體框架內(nèi),并使立體模型的所需觀察的那一面朝向右側的燈體;此時打開右側燈體,對立體模型進行投影,其右視圖的成像落在左側的投影布上,從左側投影面觀察到的圖形即為該立體模型右視圖的對稱圖。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數(shù)學立體幾何教學用教具,代替現(xiàn)有教學中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步驟,提高學習趣味性,增加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實用性更強,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投影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架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金屬軟管的端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箱體框架1、固定框架面2、固定架3、燈體4、投影面5、固定外框6、投影布7、固定扣8、彈性固定帶9、固定螺栓10、通孔11、金屬軟管12、固定邊13、固定孔14、連接螺紋孔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看如圖1-圖5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箱體框架1、固定框架面2、固定架3、燈體4、投影面5、固定扣8、彈性固定帶9;所述的箱體框架1的前側面、上表面以及右側面均設有固定框架面2;固定框架面2上連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中部連接有燈體4;所述的箱體框架1的左側面、底表面以及后側面均旋設有投影面5;所述的投影面5由固定外框6和投影布7構成;固定外框6的內(nèi)部設有投影布7;所述的投影面5的底邊設有彈性固定帶9;所述的彈性固定帶9與箱體框架1上的固定扣8相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的固定架3的兩端設有通孔11;所述的固定外框6上設有連接螺紋孔15;所述的固定架3通過固定螺栓10與箱體框架1連接,便于拆卸維修;所述的燈體4通過金屬軟管12與固定架3連接,便于調(diào)節(jié)燈體4的位置,以適應不同高度的立體模型的投影;所述的金屬軟管12的一端設有數(shù)個固定邊13,且固定邊13上設有固定孔14,金屬軟管12通過連接螺釘與固定架3連接。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若需要觀察立體模型的右視圖的投影形狀,則打開左側的投影面5,將所需教學的立體模型放置在箱體框架1內(nèi),并使立體模型的所需觀察的那一面朝向右側的燈體4;此時打開右側燈體4,對立體模型進行投影,其右視圖的成像落在左側的投影布7上,從左側投影面5觀察到的圖形即為該立體模型右視圖的對稱圖。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具體實施方式有益效果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數(shù)學立體幾何教學用教具,代替現(xiàn)有教學中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步驟,提高學習趣味性,增加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實用性更強,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yōu)點。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