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數學教學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屬于數學教育領域。
背景技術:
在高中數學的幾何教學中,常常涉及多面體的教學。目前,立體幾何教具不多,特別是廣大農村高中,幾乎沒有高中數學模型教具,電化教具更談不到,教師教授立體幾何時只能在黑板上面畫,由于直觀性較差,給幾何教學增加了難度,因而使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方便教學、直觀的數學教學器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學器具包括若干根連接桿和若干個球形接頭,球形接頭設有若干個沿球面均勻分布的插孔組,每個插孔組包括若干個插孔,連接桿可插入插孔內以與球形接頭配合
呈立體狀。一種優化方案,所述插孔組的數量為6個,相鄰兩個插孔組所在平面的夾角為30。。一種優化方案,所述每個插孔組中插孔的數量為12個,每個插孔組中的相鄰插孔之間的夾角為30°。
`[0007]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由于可以根據需要隨意組合成各種立體形狀,使用非常方便,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立體幾何知識,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球形接頭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中A-A向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1的后視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數學教學器具組成的四棱柱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數學教學器具組成的三棱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連接桿,2-球形接頭,3-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包括若干根連接桿I和若干個球形接頭2,球形接頭2設有若干個沿球面均勻分布的插孔組,每個插孔組包括若干個插孔3,連接桿I的兩端均可以插入插孔3內以與球形接頭2配合呈立體狀;插孔組的數量為6個,相鄰兩個插孔組所在平面的夾角為30° ;每個插孔組中插孔3的數量為12個,每個插孔組中的相鄰插孔3之間的夾角為30° ;圖4為采用以上12個連接桿I和8個球形接頭2構成的四棱柱。實施例2,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包括若干根連接桿I和若干個球形接頭2,球形接頭2設有若干個沿球面均勻分布的插孔組,每個插孔組包括若干個插孔3,連接桿I的兩端均可以插入插孔3內以與球形接頭2配合呈立體狀;插孔組的數量為6個,相鄰兩個插孔組所在平面的夾角為30° ;每個插孔組中插孔3的數量為12個,每個插孔組中的相鄰插孔3之間的夾角為30° ;圖3為以上9個連接桿I和6個球形接頭2構成的三棱柱。采用以上數學教學器具,可以根據需要隨意組合成各種立體形狀,使用非常方便,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立體幾何知識,趣味性強,方便了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只是示例性的,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內容,不應理解為是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只要是根據本發明技術方案所 作的改進,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學器具包括若干根連接桿(I)和若干個球形接頭(2),球形接頭(2)設有若干個沿球面均勻分布的插孔組,每個插孔組包括若干個插孔(3),連接桿(I)可插入插孔(3)內以與球形接頭(2)配合呈立體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組的數量為6個,相鄰兩個插孔組所在平面的夾角為3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數學教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插孔組中插孔(3)的數量為 12個,每個插孔組中的相鄰插孔(3)之間的夾角為3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數學教學器具,教學器具包括若干根連接桿和若干個球形接頭,球形接頭設有若干個沿球面均勻分布的插孔組,每個插孔組包括若干個插孔,連接桿可插入插孔內以與球形接頭配合呈立體狀;插孔組的數量為6個,相鄰兩個插孔組所在平面的夾角為30°;每個插孔組中插孔的數量為12個,每個插孔組中的相鄰插孔之間的夾角為30°;由于可以根據需要隨意組合成各種立體形狀,使用非常方便,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立體幾何知識,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文檔編號G09B23/04GK203149937SQ2013202074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0日
發明者張素榮, 趙蘭茜 申請人:張素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