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LED顯示屏的前維護維修及內部走線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空心旋轉機構,其主要應用于固定安裝LED顯示屏,且不限于固定安裝,不限于顯示屏。
背景技術:
固定安裝顯示屏,對維修空間要求越來越小,往往很多項目貼墻安裝,同時要求內部走線,背后根本沒有維修空間,只能從顯示屏前面(也指正面)進行維修,同時要求內部走線方便、快捷、易于大批量生產;
目前普通的前維護箱體,要么控制盒無法前維護,要么不好操作,難以在批量產品上應用、推廣。
另外,目前普通的箱體,箱體與箱體之間往往采用外部連線的方式,這種連線方式容易導致線材自然老化,容易出現故障,且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可旋轉式前維護并可內部走線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對現有的箱體結構進行改進,既解決了普通前維護箱體控制盒無法前維護的問題,也解決了外部走線、容易老化、易出現故障、影響美觀等問題。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包括方形的框架以及設于框架上的控制盒,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控制盒上設有旋轉組件,控制盒通過該旋轉組件可旋轉的設置于框架上;所述旋轉組件包括頂部旋轉組件以及底部旋轉組件,所述頂部旋轉組件固定連接于控制盒頂部,底部旋轉組件固定于控制盒底部。
作為一個優選的方案,所述頂部旋轉組件包括空心圓管狀的管體,管體內與控制盒內部相通,以實現內部走線;上框架上設有通孔,控制盒的頂部設有槽孔,該管體的底部固定在控制盒的槽孔內,該管體的上端穿過上框架的通孔以將控制盒固定在上框架上;該管體作為控制盒的頂部旋轉支點,與底部旋轉組件一起形成旋轉軸,實現控制盒的旋轉,使其可實現前維護。
作為一個優選的方案,所述底部旋轉組件包括空心圓管狀的管狀結構,管狀結構內與控制盒內部相通,以實現內部走線;下框架上設有通孔,控制盒的底部設有槽孔,該管狀結構的上端固定在控制盒的槽孔內,該管狀結構的底部穿過下框架的通孔以將控制盒固定在下框架上;該管狀結構作為控制盒的底部旋轉支點,與頂部旋轉組件一起形成旋轉軸,實現控制盒的旋轉,使其可實現前維護。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使用,無需維修時,控制盒通過彈簧柱塞固定在框架上。而需要維修時,維修人員面對顯示屏,拆下前維護模組,拉起彈簧柱塞并旋轉90度,將彈簧柱塞處于收回狀態,雙手抓住控制盒,將控制盒旋轉180度,使后門旋轉到正面,維修人員打開后門即可維護,并將控制盒內的線材接好。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盒的背面還設有背板作為后門。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方案實現一種可旋轉式前維護并可內部走線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可在非常小的空間就可以實現兩個箱體之間內部走線并前維護相關元器件,操作方便。與常規相比,本實用新型不但解決了線材暴露在戶外易老化、易松動的現象,也解決了受外部環境影響,無法從后面維修顯示屏的現象。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所有零件,簡單、極易加工,架構精簡,組裝簡單,操作方便,非常適合大批量生產,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框架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盒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盒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示意圖(維護狀態1);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示意圖(維護狀態2);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示意圖(維護狀態3);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示意圖(維護狀態4);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示意圖(維護狀態5);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示意圖(維護狀態6)。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參見圖1-圖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包括方形的框架100以及設于框架100上的控制盒200,所述框架100包括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和右框架104,上框架101、左框架103、下框架102和右框架104依次首尾相連形成整個框架本體,控制盒200上設有旋轉組件300,控制盒200通過該旋轉組件300可旋轉的設置于框架100上;旋轉組件300包括頂部旋轉組件301以及底部旋轉組件302,頂部旋轉組件301固定連接于控制盒200頂部,底部旋轉組件302固定于控制盒200底部。控制盒200的背面還設有背板201作為后門。
其中,頂部旋轉組件301包括空心圓管狀的管體,管體內與控制盒200內部相通,以實現內部走線;上框架101上設有通孔,控制盒200的頂部設有槽孔,該管體的底部固定在控制盒200的槽孔內,該管體的上端穿過上框架101的通孔以將控制盒200固定在上框架101上;該管體作為控制盒200的頂部旋轉支點,與底部旋轉組件302一起形成旋轉軸,實現控制盒200的旋轉,使其可實現前維護。
底部旋轉組件302包括空心圓管狀的管狀結構,管狀結構內與控制盒200內部相通,以實現內部走線;下框架102上設有通孔,控制盒200的底部設有槽孔,該管狀結構的上端固定在控制盒200的槽孔內,該管狀結構的底部穿過下框架102的通孔以將控制盒200固定在下框架102上;該管狀結構作為控制盒200的底部旋轉支點,與頂部旋轉組件301一起形成旋轉軸,實現控制盒200的旋轉,使其可實現前維護。
另外,無需維修時,控制盒200通過彈簧柱塞202固定在框架100上。而需要維修時,維修人員面對顯示屏,拆下前維護模組,拉起彈簧柱塞202并旋轉90度,將彈簧柱塞202處于收回狀態,雙手抓住控制盒200,將控制盒200旋轉180度,使后門旋轉到正面,維修人員打開后門即可維護,并將控制盒200內的線材接好。
圖6-圖11分別為該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的6個維護狀態示意圖,如圖6所示的維護狀態1,維護人員面對顯示屏箱體,拆下前維護模組,單手扶住控制盒200,另一只手拉起彈簧柱塞202并旋轉90度,使彈簧柱塞202處于收縮狀態;如圖7所示的維護狀態2,將彈簧柱塞202拉起并旋轉至收縮狀態之后,雙手扶住控制盒200,依托頂部旋轉組件301及底部旋轉組件302為旋轉軸,開始轉動控制盒200;如圖8-圖10所示的維護狀態3、維護狀態4和維護狀態5,控制盒200為旋轉狀態;如圖11所示的維護狀態6,將控制盒200的作為后門的背板201旋轉至正面,維護人員打開后門,即可完成內部接線及內部維護。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實現了可旋轉式前維護并可內部走線的固定安裝LED顯示屏箱體結構,其支持兩個箱體之間內部走線并且前維護,非常方便、快捷。且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所有零件結構簡單,容易加工,適合批量化生產。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