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廣告燈箱。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城市里,燈箱廣告日漸增多,特別是在地鐵、商場、公交站臺上等人流密集場所,更是隨處可見;為了節省用電,各商家漸漸的采用了LED燈(發光二級管Light Emitting Diod)來替代傳統的日光燈作為燈箱的光源;市場上現有的LED燈燈箱中,燈箱面板上對應光源處的亮度較強,而周邊的亮度相對較弱,導致燈箱容易出現光斑,從而影響了廣告的展示效果,另外,燈箱中存在燈箱內部凌亂復雜,燈條采用膠粘固定容易脫落,安裝速度慢,燈條散熱不好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燈箱內部凌亂復雜,燈條采用膠粘固定容易脫落,安裝速度慢,燈條散熱不好,燈箱容易出現光斑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廣告燈箱,為了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廣告燈箱,所述廣告燈箱包括燈箱外框、加固條、燈條、光源、底板、電源模塊、卡條和卡塊,其中燈箱外框為兩側開口的框體;
所述燈箱外框的一側開口處安裝有廣告拉布,另一側開口處安裝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所述加固條;所述燈條通過卡塊設置在所述加固條上;所述燈條上設置所述光源,所述光源與所述電源模塊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條為長條狀,所述卡條沿寬度方向兩端小中間大;所述燈箱外框邊沿加工有卡槽,所述廣告拉布邊沿通過所述卡條安裝所述在卡槽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廣告燈箱還包括散熱鋁條,所述散熱鋁條設置在所述燈條的背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源采用LED燈,所述LED燈上設有大角度透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設在底板與燈條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燈箱外框的內側均布有所述加固條,所述加固條上均布有所述卡塊,通過調整所述燈條與所述卡塊配合的位置,來調整所述相鄰燈條之間的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相鄰燈條上的所述光源整齊排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源模塊采用開關電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LED燈通過單片機控制模塊進行控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燈箱外框的一側開口處安裝有廣告拉布,另一側開口處安裝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所述加固條;所述燈條通過卡塊設置在所述加固條上;所述燈條上設置所述光源,所述光源與所述電源模塊連接。燈箱外框內側排布科學整齊;光源均勻分布,具有勻光作用,在燈箱外框厚度薄情況下也不出現光斑;燈條結構牢固,燈箱安裝方便可靠,也更容易拆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廣告燈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廣告燈箱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廣告燈箱的立體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廣告燈箱的改進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燈箱外框、2-加固條、3-燈條、4-光源、5-底板、6-電源模塊、7-卡條、8-卡槽、9-卡塊、10-廣告拉布、11-透鏡、12-單片機控制模塊、13-散熱鋁條、14-反光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參閱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廣告燈箱,所述廣告燈箱包括燈箱外框1、加固條2、燈條3、光源4、底板5、電源模塊6、卡條7、卡塊9。所述燈箱外框1為兩側開口框體;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燈箱外框1采用鋁材邊框。
所述燈箱外框1的邊沿加工有長條凹型卡槽8。
所述卡條7采用硅膠長條,且沿寬度方向兩端小中間大。
參閱圖3所示,廣告拉布10的邊沿通過所述卡條7安裝在所述燈箱外框四周邊沿的凹型卡槽8內,而無需增加額外的邊框來進行廣告拉布的安裝固定,即采用了無邊框卡布。
所述燈箱外框1的另一側安裝所述底板5,所述底板5上分布均勻地安裝所述加固條2,所述加固條2為鋁材長條,所述加固條2對所述底板5及所述燈箱外框1進行加固。
所述燈條3通過所述卡塊9安裝在所述加固條2上,所述燈條3上分布均勻地設有所述光源4,所述光源4上設有透鏡11,所述相鄰燈條3上的所述光源4相對位置互相對應且均勻排列,所述透鏡11為大角度透鏡11,通過所述透鏡11可以提高所述廣告燈箱的整體亮度。
所述燈條3的背面設置有散熱鋁條13,所述散熱鋁條13用于所述廣告燈箱的散熱。
所述底板5上設有反光膜14,所述反光膜設在底板與燈條之間,起到勻光的作用。
所述加固條2上的所述卡塊9分布均勻,通過調整所述燈條3與所述卡塊9相應的配合位置,即可調整所述相鄰燈條3之間的距離,從而調整所述相鄰光源4之間的距離。
所述燈條3上的所述光源4相互連通并與所述電源模塊6相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燈箱外框1采用矩形框體,框體尺寸為1000mm×650mm×38mm。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8根所述燈條通過2根所述加固條2固定在所述底板5上,所述光源4采用LED燈,所述相鄰燈條3上的所述光源4位置相對應均勻排列,這樣可使得發光點與發光點的間距是矩形,使得所述廣告燈箱發光效果好,均勻度高。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5上還設置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設在底板5與光條燈條之間,起到勻光的作用,并能提高30%的亮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燈箱外框1的厚度為28~60mm,所述燈條3和所述燈條3上所述光源4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相應的增加或減少。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光源4采用的所述LED燈設有所述大角度透鏡11,通過所述大角度透鏡11可以提高所述廣告燈箱的亮度,并在反光膜14的勻光作用下,使得廣告拉布10在燈箱外框厚度減少情況下,也不出現光斑。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電源模塊6采用開關電源,所述電源模塊6將市電轉換成所述LED燈所需的供電電壓。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LED燈通過單片機進控制模塊12進行控制,使所述廣告燈箱能夠適應復雜光照的戶外環境。
如表1所示,根據所述燈箱外框1厚度的不同和所述燈條3的不同排列方式,所述廣告拉布10的表面照度范圍如下:
表1
其中,所述廣告拉布10采用白色噴繪畫面,透光率約為55%,所述光源4選用色溫6500K-7000K的白色光源,行間距為所述相鄰燈條3上對應所述光源4的間距,列間距為同一所述燈條3上所述相鄰光源4的間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燈箱外框1的一側開口處安裝有廣告拉布10,另一側開口處安裝底板5,底板5上設置加固條2;燈條3通過卡塊9設置在加固條2上;燈條3上設有光源4,光源4與電源模塊6連接;廣告拉布的邊沿通過卡條安裝在燈箱外框四周邊沿的凹型卡槽8內,這樣能夠使廣告的展示面增大;燈箱外框1內側排布科學整齊,光源均勻分布,具有勻光作用,燈條結構牢固,燈箱安裝方便可靠,也更容易拆卸;燈箱外框1內側還設有透鏡11和反光膜14,在透鏡11及反光膜14的勻光作用下,廣告拉布10在燈箱外框厚度減少情況下,也不出現光斑。從而可以減少燈箱外框1的厚度。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