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寫筆,尤其涉及一種帶鼠標的筆。
背景技術: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電腦、書寫筆和U盤,使用電腦,鼠標也是必不可少的。鼠標用來對電腦進行控制,書寫筆進行記錄以及U盤用于完成電腦和U盤的數據交換,但由于手頭瑣事比較多,經常會出現找不到書寫筆或U盤,或者用完書寫筆或U盤后容易丟失的問題。造成工作或生活的不必要麻煩,影響工作或生活,另外如果U盤中的數據比較重要更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鼠標的筆,能夠書寫,也能夠作為鼠標使用,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能夠充當U盤用,因此能夠實現帶鼠標的筆同時作為鼠標或者書寫筆使用與同時插入電腦中作為U盤的目的,而且起到了防止U盤、鼠標和書寫筆丟失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鼠標的筆,包括筆帽和筆本體,所述筆帽包括筆帽本體,在所述筆帽本體末端設置U盤;
所述筆本體包括筆尖和筆桿,筆桿內部設置電路模塊,筆桿上設置左鍵、中鍵和右鍵分別與所述電路模塊連通,筆桿末端設置USB插頭;
所述筆桿包括與筆尖連接的握筆部和與所述握筆部連接的控制部,所述握筆部和控制部為可裝拆的連接,所述左鍵、中鍵、右鍵設置在控制部上,所述電路模塊設置在控制部內部。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能夠與筆本體分離,因此筆帽本體末端設置U盤能夠保證,帶鼠標的筆本體在作為鼠標或者書寫筆使用時,U盤能夠與電腦或其他U盤連接設備連接,完成電腦的操作或者同時進行書寫在使用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和筆本體連接為一個整體,能夠防止U盤或者筆本體丟失同時筆帽也能保護筆尖。在使用書寫筆的過程中,筆帽與筆本體分離,這時將筆帽拔下,連接到筆本體的另一端,能夠防止筆帽丟失,也可以將筆帽本體末端的U盤與電腦連接,也能防止筆帽丟失。
將左鍵、中鍵、右鍵設置在帶鼠標的筆的末端,這樣方便使用者使用鼠標,使用者將USB插頭與電腦連接,完成鼠標的連接,使用者使用該鼠標時,手握鼠標,由于鼠標的左鍵、中鍵和右鍵設置在鼠標的帶鼠標的筆的末端,這樣與普通的鼠標沒有區別,使用者的手臂能夠與放置所述帶鼠標的筆的平面接觸,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同時由于握筆部和控制部是能夠自由拆卸的,因此,如果使用鼠標時又要使用書寫筆,可以將握筆部和控制部分拆為兩部分,同時滿足書寫、鼠標的相應功能,方便使用者使用電腦時,隨時記錄數據。事實上,由于筆帽也是可以自由與筆桿拆裝的,因此能夠同時實現書寫、鼠標和傳遞數據的功能,且能夠防止各部件丟失。
進一步的,所述握筆部和控制部通過卡槽連接卡槽連接簡單易行,方便握筆部和控制部實現自由裝拆。
進一步的,為了避免所述U盤接口處免受損傷、防止塵土進入、提高帶鼠標的筆的整體結構,所述U盤上設置第一端帽。
進一步的,為了避免所述USB插頭接口處免受損傷、防止塵土進入、提高帶鼠標的筆的整體結構,所述USB插頭上設置第二端帽。
進一步的,所述USB插頭通過彈性導線與電路模塊連通。彈性導線的伸縮性強,便于連接不同距離的電腦連接口,使得帶鼠標的筆的實用性更強。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帽末端設置4.5mm×12mm的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帽末端設置4.5mm×12mm的凸起。第一端帽上的凸起和第二端帽上的凸起,能夠分別與第二端帽的另一端相配合、第一端帽的另一端相配合,由于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都是比較小的部件,因此更容易丟失,因此在拔下第一端帽后使其與第二端帽的另一端連接,或者拔下第二端帽后使其與第一端帽的另一端連接,這樣相互連接后,體積變大,能夠更加顯眼,起到防止丟失的作用。
進一步的,為了實現控制部和握筆部的裝拆方便,所述握筆部的下端為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的內表面設置若干凸點,所述控制部上端設置與所述中空結構配合的插頭,所述插頭表面設置若干與所述凸點配合的凹坑。在控制部和握筆部連接在一起時,所述插頭插入所述中空結構中,所述中空結構上的凸點和插頭上的凹坑進一步配合實現對控制部和握筆部的連接。當需要使用鼠標時,反向用力將所述握筆部和所述控制部分開,實現了在使用鼠標的時候還能使用筆寫字,簡單方便,還能起到防止丟失的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帶鼠標的筆將書寫筆、鼠標和U盤結合起來,能夠同時實現書寫、鼠標操作和數據傳遞的功能,方便使用者操作電腦、記錄數據和數據傳遞,同時能夠起到防止丟失的功能;
2、握筆部和控制部能夠自由裝拆,便于同時實現鼠標和書寫筆功能;
3、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通過凸起,能夠實現相互連接,這樣能夠起到防止丟失的作用;
4、U盤設置在筆帽本體末端,方便在使用書寫筆或者鼠標的時候,同時U盤能夠與電腦連接進行傳遞。
附圖說明
圖1為帶鼠標的筆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筆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筆帽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b)為筆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端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帶鼠標的筆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a)為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連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6(b)為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連接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筆帽本體,2、筆本體,3、左鍵,4、中鍵,5、右鍵,6、USB插頭,7、第一端帽,8、凸起,9、握筆部,10、控制部,11、彈性導線,12、第二端帽,13、U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3(b),一種帶鼠標的筆,包括筆帽和筆本體2,所述筆帽包括筆帽本體1,在所述筆帽本體1末端設置U盤13;
所述筆本體2包括筆尖和筆桿,筆桿內部設置電路模塊,筆桿上設置左鍵3、中鍵4和右鍵5分別與所述電路模塊連通,筆桿末端設置USB插頭6。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能夠與筆本體2分離,因此筆帽本體1末端設置U盤13能夠保證帶鼠標的作為鼠標或者書寫筆使用時,U盤13能夠與電腦或其他U盤連接設備連接,完成電腦的操作或者同時進行書寫。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和筆本體2連接為一個整體,能夠防止U盤13或者筆本體丟失,同時筆帽也能保護筆尖。在使用書寫筆的過程中,筆帽與筆本體2分離,這將筆帽拔下,連接到筆本體的另一端,能夠防止筆帽丟失,也可以將筆帽本體1末端的U盤13與電腦連接,也能防止筆帽丟失。
為了避免所述U盤接口處免受損傷、防止塵土進入、提高帶鼠標的筆的整體結構,所述U盤13上設置第一端帽7。
為了避免所述USB插頭接口處免受損傷、防止塵土進入、提高帶鼠標的筆的整體結構,所述USB插頭6上設置第二端帽12。
如圖2,所述USB插頭6通過彈性導線11與電路模塊連通。彈性導線11的伸縮性強,便于連接不同距離的電腦連接口,使得帶鼠標的筆的實用性更強。
如圖3(a),所述第一端帽末端設置4.5mm×12mm的凸起8。如圖4,所述第二端帽12末端設置4.5mm×12mm的凸起8。4.5mm×12mm中,mm為毫米,×為乘號,這個尺寸正好是本實施例中USB接口的尺寸。如圖6(a)和圖6(b)中,第一端帽上的凸起8和第二端帽上的凸起8,能夠分別與第二端帽12的另一端相配合、第一端帽7的另一端相配合,由于第一端帽7和第二端帽12都是比較小的部件,因此更容易丟失,因此在拔下第一端帽7后使其與第二端帽12的另一端連接,或者拔下第二端帽12后使其與第一端帽7的另一端連接,這樣相互連接后,體積變大,能夠更加顯眼,起到防止丟失的作用。在圖6(a)和圖6(b)中,在上述描述中,第一端帽7的另一端是指圖3(b)中第一端帽7的下端,第二端帽12的另一端是指圖4第二端帽12的上端。第一端帽7的下端的主要作用是與筆帽本體1末端配合,保護U盤13;第二端帽12上端的主要作用是與筆本體配合,保護USB插頭6。而凸起8設置的尺寸正好與U盤13和USB插頭6的尺寸相同。如圖6(a)中,第二端帽12與筆桿分離后,與第一端帽7上的凸起端連接;圖6(b)中第一端帽7與筆帽本體1分離后,與第二端帽12上的凸起端連接。
實施例二:
如圖3(b)和圖5,一種帶鼠標的筆,包括筆帽和筆本體2,所述筆帽包括筆帽本體1,在所述筆帽本體1末端設置U盤13;
所述筆本體2包括筆尖和筆桿,筆桿內部設置電路模塊,筆桿上設置左鍵3、中鍵4和右鍵5分別與所述電路模塊連通,筆桿末端設置USB插頭6。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能夠與筆本體2分離,因此筆帽本體1末端設置U盤13能夠保證帶鼠標的作為鼠標或者書寫筆使用時,U盤13能夠與電腦或其他U盤連接設備連接,完成電腦的操作或者同時進行書寫。所述帶鼠標的筆的筆帽和筆本體2連接為一個整體,能夠防止U盤13或者筆本體丟失,同時筆帽也能保護筆尖。在使用書寫筆的過程中,筆帽與筆本體2分離,這將筆帽拔下,連接到筆本體的另一端,能夠防止筆帽丟失,也可以將筆帽本體1末端的U盤13與電腦連接,也能防止筆帽丟失。
所述筆桿包括與筆尖連接的握筆部9和與所述握筆部9連接的控制部10,所述握筆部9和控制部10為可裝拆的連接,所述左鍵3、中鍵4、右鍵5設置在控制部10上,所述電路模塊設置在控制部10內部,所述握筆部和控制部通過卡槽連接。將左鍵4、中鍵4、右鍵5設置在帶鼠標的筆的末端,這樣方便使用者使用鼠標,使用者將USB插頭6與電腦連接,完成鼠標的連接,使用者使用該鼠標時,手握鼠標,由于鼠標的左鍵3、中鍵4和右鍵5設置在鼠標的帶鼠標的筆的末端,這樣與普通的鼠標沒有區別,使用者的手臂能夠與放置所述帶鼠標的筆的平面接觸,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同時由于握筆部9和控制部10是能夠自由拆卸的,因此,如果使用鼠標時又要使用書寫筆,可以將握筆部9和控制部10分拆為兩部分,同時滿足書寫、鼠標的相應功能,方便使用者使用電腦時,隨時記錄數據。事實上,由于筆帽也是可以自由與筆桿拆裝的,因此能夠同時實現書寫、鼠標和傳遞數據的功能,且能夠防止各部件丟失。卡槽連接簡單易行,方便握筆部和控制部實現自由裝拆。
為了避免所述U盤接口處免受損傷、防止塵土進入、提高帶鼠標的筆的整體結構,所述U盤13上設置第一端帽7。
為了避免所述USB插頭接口處免受損傷、防止塵土進入、提高帶鼠標的筆的整體結構,所述USB插頭6上設置第二端帽12。
如圖2,所述USB插頭6通過彈性導線11與電路模塊連通。彈性導線11的伸縮性強,便于連接不同距離的電腦連接口,使得帶鼠標的筆的實用性更強。
如圖3(a),所述第一端帽末端設置4.5mmX12mm的凸起8。如圖4,所述第二端帽12末端設置4.5mm×12mm的凸起8。4.5mm×12mm中,mm為毫米,×為乘號,這個尺寸正好是本實施例中USB接口的尺寸。如圖6(a)和圖6(b)中,第一端帽上的凸起8和第二端帽上的凸起8,能夠分別與第二端帽12的另一端相配合、第一端帽7的另一端相配合,由于第一端帽7和第二端帽12都是比較小的部件,因此更容易丟失,因此在拔下第一端帽7后使其與第二端帽12的另一端連接,或者拔下第二端帽12后使其與第一端帽7的另一端連接,這樣相互連接后,體積變大,能夠更加顯眼,起到防止丟失的作用。在圖6(a)和圖6(b)中,在上述描述中,第一端帽7的另一端是指圖3(b)中第一端帽7的下端,第二端帽12的另一端是指圖4第二端帽12的上端。第一端帽7的下端的主要作用是與筆帽本體1末端配合,保護U盤13;第二端帽12上端的主要作用是與筆本體配合,保護USB插頭6。而凸起8設置的尺寸正好與U盤13和USB插頭6的尺寸相同。如圖6(a)中,第二端帽12與筆桿分離后,與第一端帽7上的凸起端連接;圖6(b)中第一端帽7與筆帽本體1分離后,與第二端帽12上的凸起端連接。
為了實現控制部和握筆部的裝拆方便,所述握筆部9的下端為中空結構,所述中空結構的內表面設置若干凸點,所述控制部10上端設置與所述中空結構配合的插頭,所述插頭表面設置若干與所述凸點配合的凹坑。在控制部10和握筆部9連接在一起時,所述插頭插入所述中空結構中,所述中空結構上的凸點和插頭上的凹坑進一步配合實現對控制部10和握筆部9的連接。當需要使用鼠標時,反向用力將所述握筆部9和所述控制部10分開,實現了在使用鼠標的時候還能使用筆寫字,簡單方便,還能起到防止丟失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實用新型的全部實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為了突出本實用新型的創新特點,上述技術特征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