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力學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物理課程中,力學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同時也是考試的重點,老師在課堂上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清楚所要教學的內容,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自己來體會原理。為了老師更好的教學,方便學生的理解,力學的課程大多需要力學實驗裝置,現有的力學實驗裝置存在功能簡單,測量數據不準確,試驗成功率低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力學實驗裝置,本力學實驗裝置功能多,檢測數據準確全面,試驗成功率高。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力學實驗裝置,包括橫向底座、支撐桿、橫桿、第一滑輪和第二滑輪,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橫向底座的中間部位垂直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橫桿的中間部位垂直連接;
所述第一滑輪固定在橫桿上且位于支撐桿的左側,所述第一滑輪上有第一連接線,所述第一連接線的一端連接有第一物體,所述第一連接線的另一端連接有砝碼盤,所述底座的左端活動連接有豎桿且豎桿能與第一物體接觸,所述橫桿的右端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連接有線架且線架能在連接桿上轉動,所述橫桿的上面安裝有電機和計時器,所述電機用于帶動線架轉動,所述計時器用于計時,所述第二滑輪固定在橫桿上且位于豎向支撐桿的右側,所述第二滑輪上有第二連接線,所述第二連接線的一端水平的連接在線架上,所述第二連接線的另一端連接有拉力計,所述拉力計連接有第二物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桿的右側有刻度,且所述刻度用于測量第二物體運動的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還包括平衡螺栓,所述平衡螺栓安裝在所述橫向底座的右側,所述平衡螺栓用于調節底座從而使底座與地面保持水平狀態。
本實用新型可以測量第一物體的重力和第一物體與豎桿的摩擦力,當電機帶動線架轉動時,電機可帶動線架加速轉動或者勻速轉動,此時第二連接線帶動拉力計和第二物體加速或者勻速運動,拉力計可以看出第二物體在不同速度運動的情況時的重力,支撐桿右側的刻度可以測出第二物體運動的距離,計時器可以測出第二物體運動的時間,因此功能多,學生實驗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拉力計和砝碼盤上的砝碼測量到的數據非常準確,檢測數據也非常全面,試驗成功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出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一種力學實驗裝置,包括橫向底座1、支撐桿2、橫桿4、第一滑輪5和第二滑輪6,所述支撐桿2的一端與橫向底座1的中間部位垂直連接,所述支撐桿2的另一端與橫桿4的中間部位垂直連接;所述第一滑輪5固定在橫桿4上且位于支撐桿2的左側,所述第一滑輪5上有第一連接線14,所述第一連接線14的一端連接有第一物體13,所述第一連接線14的另一端連接有砝碼盤12,所述底座1的左端活動連接有豎桿11且豎桿11能與第一物體13接觸,所述橫桿4的右端安裝有連接桿8,所述連接桿8連接有線架7且線架7能在連接桿8上轉動,所述橫桿4的上面安裝有電機9和計時器10,所述電機9用于帶動線架7轉動,所述計時器10用于計時,所述第二滑輪6固定在橫桿4上且位于豎向支撐桿2的右側,所述第二滑輪6上有第二連接線16,所述第二連接線16的一端水平的連接在線架7上,所述第二連接線16的另一端連接有拉力計17,所述拉力計17連接有第二物體15。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2的右側有刻度,且所述刻度用于測量第二物體15運動的距離。還包括平衡螺栓3,所述平衡螺栓3安裝在所述橫向底座1的右側,所述平衡螺栓3用于調節底座1從而使底座1與地面保持水平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實驗過程為:實驗一,使用平衡螺栓3將底座1調節到水平狀態,將第一物體13與第一連接線14的一端連接并保持第一物體13與豎桿11接觸,實驗的時候可以在砝碼盤12里面依次加入不同大小的砝碼,觀察第一物體13是否運動,當第一物體13開始向上勻速運動時,觀察并記錄此時砝碼盤12內砝碼的大小,測量出第一物體13的重力和第一物體13與豎桿11之間的摩擦力的總和;再將豎桿11從底座1的左端拆下,在砝碼盤12里依次加入不同大小的砝碼,當第一物體13脫離橫向底座1且第一連接線14保持靜止時,記錄此時砝碼盤12內砝碼的大小;實驗二,將第二物體15與拉力計17連接,拉力計17與第二連接線16的一端連接,第二連接線16的另一端連接在線架7上,打開電機9的開關,將電機9的速度調節到實驗需要的速度,電機9的運動會帶動線架7轉動,線架7的轉動會帶動第二連接線16運動,當電機9開始運動時打開計時器10并記錄此時第二物體15所在的位置即第二物體15與支撐桿2齊平時對應位置的刻度,觀察并記錄第二物體15運動時拉力計17上的數據的變化,關閉電機9的開關,關閉計時器10,記錄此時第二物體15與支撐桿2齊平時對應位置的刻度,記錄計時器10顯示的時間,本實用新型可以測量出不同情況下的實驗數據。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