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圖1為根據本揭露內容的一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100。如圖1所示,本揭露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100主要包括顯示面板110、源極驅動器120以及柵極驅動器130。更詳細的來說,顯示面板具有像素陣列112,由多個像素單元P組成。而源極驅動電路120提供多行數據線(D1~Dn),將數據信號依照時序控制器140設定寫入像素陣列112的每一個像素單元P。此外柵極驅動電路130提供多條掃描線(S1~Sm),將掃描信號依照時序控制器140設定致能像素陣列112的每一個像素單元P。在傳統的顯示裝置架構中,像素陣列112中的每一個像素單元P的排列方式為均勻設置,換言之,每一像素單元P與鄰近的像素單元P彼此具有相同的間距,除此之外,數據線(D1~Dn)以及掃描線(S1~Sm)在顯示面板110的走線方式亦為均勻排列,鄰近走線兩兩之間的距離以等間距設置,而像素單元P一陣列位置電性連接至對應的數據線(D1~Dn)以及掃描線(S1~Sm)。
圖2為液晶像素單元的寄生電容示意圖,像素單元200具有驅動電晶體TFT、液晶電容Clc以及固態電容Cst,而像素單元200電連接由掃描線Sm-1以及數據線Dn-1致能顯示畫面。一般來說,傳統的顯示器的像素陣列設計中,數據線與像素電極的位置是等間距排列(如圖1所示),但隨著顯示器設計的廣泛發展,高解析度的面板已成為一種市場主流,此時當數據線與像素電極的位置過于接近,會產生如圖2所示的寄生電容(parasitic capacitance between pixel and data line,Cpd),而過大的寄生電容將導致串音(cross talk)現象或者顯示不均的現象(V-line mura)。像素電極上在下一個圖框(frame)轉換前,受到數據線(Dn-1/Dn)傳送不同極性電壓的影響,而產生串音現象。串音現象造成電壓輸出錯誤,其所產生的寄生效應嚴重的影響信號的完整性,使得液晶接收到錯誤的顯示信息,導致顯示不均的情況(如V-line mura),影響液晶顯示器顯示畫面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板以及驅動電路。顯示面板具有像素陣列,由多個像素電極組成。驅動電路提供多個數據線驅動像素陣列的像素電極。Mth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Nth行像素電極具有第一距離D1,Mth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Nth行像素電極具有第二距離D2,且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Mth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與Nth行的像素電極具有相同極性數據電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Mth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與(N+1)th行的像素電極具有相反極性數據電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Mth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th行的像素電極與(N+1)th行的像素電極具有相反極性數據電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每一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Nth行像素電極具有第一距離D1,每一列的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Nth行像素電極具有第二距離D2。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像素陣列中的Pth行像素電極、(P+3)th行像素電極、(P+5)th行像素電極、(P+6)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一極性數據電壓,而且(P+1)th行像素電極、(P+2)th行像素電極、(P+4)th行像素電極、(P+7)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第一極性數據電壓與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為相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像素陣列中的Pth行像素電極、(P+3)th行像素電極、(P+5)th行像素電極、(P+6)th行像素電極、(P+8)th行像素電極、(P+11)th行像素電極、(P+13)th行像素電極、(P+14)th行像素電極、(P+16)th行像素電極、(P+19)th行像素電極、(P+21)th行像素電極以及(P+22)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一極性數據電壓,且(P+1)th行像素電極、(P+2)th行像素電極、(P+4)th行像素電極、(P+7)th行像素電極、(P+9)th行像素電極、(P+10)th行像素電極、(P+12)th行像素電極、(P+15)th行像素電極、(P+17)th行像素電極、(P+18)th行像素電極、(P+20)th行像素電極以及(P+23)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第一極性數據電壓與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為相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像素陣列中的Pth行像素電極、(P+3)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一極性數據電壓,且(P+1)th行像素電極、(P+2)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第一極性數據電壓與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為相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像素陣列中的Pth行像素電極、(P+3)th行像素電極、(P+4)th行像素電極、(P+7)th行像素電極、(P+8)th行像素電極、(P+11)th行像素電極、(P+12)th行像素電極、(P+15)th行像素電極、(P+16)th行像素電極、(P+19)th行像素電極、(P+20)th行像素電極以及(P+23)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一極性數據電壓,且(P+1)th行像素電極、(P+2)th行像素電極、(P+5)th行像素電極、(P+6)th行像素電極、(P+9)th行像素電極、(P+10)th行像素電極、(P+13)th行像素電極、(P+14)th行像素電極、(P+17)th行像素電極、(P+18)th行像素電極、(P+21)th行像素電極以及(P+22)th行像素電極提供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第一極性數據電壓與第二極性數據電壓為相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像素陣列的每一列像素電極具有相同的極性排列方式。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顯示裝置。像素陣列的Qth列像素電極、(Q+1)th列像素電極具有相同極性排列方式,(Q+2)th列像素電極、(Q+3)th列像素電極具有相同極性排列方式,且Qth列像素電極與(Q+2)th列像素的同行的像素電極的極性相反。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根據像素電極的極性排列方式,調整數據線與像素電極間的距離,減少在傳統像素電極排列方式下,極性轉換時數據線與像素電極間的電容耦合效應,使得數據電壓減少其信號擾動,而改善面板顯示不均的現象。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現有技術的顯示裝置的驅動示意圖;
圖2為繪示液晶像素單元的寄生電容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繪示的另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4B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繪示的另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5B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繪示的另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圖6B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繪示的另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00、300、400、500、600 顯示裝置
120 源極驅動器
130 柵極驅動器
140 時脈控制器
112 像素陣列
P、200、310、410、510、610 像素單元
D1~Dn、Dn+1、320-1~320-24、420-1~420-24、520-1~520-24、620-1~620-24 數據線
S1~Sm、330-1~330-3、430-1~430-6、530-1~530-3、630-1~630-6 掃描線
TFT、312、412、512、612 驅動晶體管
Clc 液晶電容
Cst 固態電容
Cpd 寄生電容
311、411、511、611 子像素
313、413、513、613 像素電極
D1 第一距離
D2 第二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的詳細特征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并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發明的內容、權利要求范圍及附圖,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的目的及優點。以下的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的范疇。
請參考圖3A以及圖3B,圖3A與圖3B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具體而言,圖3A為第一個圖框frame1中像素陣列的極性排列方式,而圖3B為第二個圖框frame2的極性排列方式,顯示裝置以frame1、frame2、frame1、frame2…交替式極性反轉循環驅動畫面。請參考圖3A以及圖3B,顯示裝置300具有多個像素單元310、數據線320-1~320-24以及掃描線330-1~330-3,像素單元310以MxN陣列式排列,每一像素單元310具有多個子像素311,子像素包括驅動晶體管312和像素電極313。以本實施例為例,像素單元310是由三個子像素311組成,三個子像素311可分別為紅色子像素(R)、綠色子像素(G)和藍色子像素(B),以顯示全彩畫面,然本發明不在此限,亦可因應顯示品質設計調整各子像素的數量、顏色、型狀、位置以及像素面積。
請參考圖3A,顯示裝置300中的第一列像素單元311電連接至掃描線330-1接收掃描信號,第二列像素單元311電連接至掃描線330-2接收掃描信號,第三列像素單元311電連接至掃描線330-3接收掃描信號。顯示裝置300中的第一行子像素單元311電連接至數據線320-1,第二行子像素311電連接至數據線320-2,第三行子像素311電連接至數據線320-3,依此類推,第四行子像素3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311,相對應電連接數據線320-4至數據線320-24。本實施例中的極性排列方式,八個像素單元3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3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311,第一行子像素3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3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驅動,且電連接至掃描線330-2的第二列像素單元3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330-3的第三列像素單元3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3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310排列方式相同。
承上,圖3B是對應圖3A的極性相反驅動方式,像素架構架構同圖3A,故不再重復敘述。更詳細的來說,圖3B實施例的極性排列方式中,八個像素單元3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3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311,第一行子像素3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3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驅動,且第二列像素單元310與第三列像素單元3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第一列像素單元310排列方式相同。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問題,當顯示裝置300驅動方式由圖3A轉換為圖3B是以欄反轉(Column inversion)驅動,數據線320-2與數據線320-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320-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電容耦合造成電壓不穩定。因此本發明的設計中,數據線320-3與數據線320-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320-3與數據線320-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而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以減少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的影響。
同理而論,數據線320-6與數據線320-7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320-10與數據線320-11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320-13與數據線320-14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320-14與數據線320-15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320-18與數據線320-19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320-22與數據線320-2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
承上,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320-7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數據線320-11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數據線320-12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13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數據線320-15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數據線320-19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以及數據線320-2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320-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電壓不穩定,因此數據線320-7與數據線320-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1與數據線320-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3與數據線320-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5與數據線320-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9與數據線320-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320-23與數據線320-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320-7與數據線320-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1與數據線320-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3與數據線320-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5與數據線320-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數據線320-19與數據線320-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320-23與數據線320-2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3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以相鄰的數據線與像素電極313為一組而言,同一組中的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但上述的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一距離D1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且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二距離D2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亦或者依設計者需求調整間距,本發明不在此限。
請參考圖4A以及圖4B,圖4A與圖4B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具體而言,圖4A為第一個圖框frame1中像素陣列的極性排列方式,而圖4B為第二個圖框frame2的極性排列方式,顯示裝置以frame1、frame2、frame1、frame2…交替式極性反轉循環驅動畫面。請參考圖4A以及圖4B,顯示裝置400具有多個像素單元410、數據線420-1~420-24以及掃描線430-1~430-6,像素單元410以MxN陣列式排列,每一像素單元410具有多個子像素411,子像素包括驅動晶體管412和像素電極413。以本實施例為例,像素單元410是由三個子像素411組成,三個子像素411可分別為紅色子像素(R)、綠色子像素(G)和藍色子像素(B),以顯示全彩畫面,然本發明不在此限,亦可因應顯示品質設計調整各子像素的數量、顏色、型狀、位置以及像素面積。
請參考圖4A,顯示裝置400中的第一列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接收掃描信號,第二列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掃描線430-2接收掃描信號,第三列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掃描線430-3接收掃描信號,第四列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掃描線430-4接收掃描信號,第五列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掃描線430-5接收掃描信號,第六列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掃描線430-6接收掃描信號。顯示裝置300中的第一行子像素單元411電連接至數據線420-1,第二行子像素411電連接至數據線420-2,第三行子像素411電連接至數據線420-3,依此類推,第四行子像素4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411,相對應電連接數據線420-4至數據線420-24。
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的第一列中八個像素單元4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4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411,第一行子像素4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4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驅動,且電連接至掃描線430-4的第四列像素單元4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5的第五列像素單元4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410排列方式相同。
電連接至掃描線430-2的第二列像素單元410、電連接至掃描線430-3的第三列像素單元4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6的第六列像素單元410中的八個像素單元410,其數據電壓則是以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驅動,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410排列方式相反。
承上,圖4B是對應圖4A的極性相反驅動方式,像素架構同圖4A,故不再重復敘述。更詳細的來說,圖4B實施例的極性排列方式中,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的第一列中八個像素單元4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4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411,第一行子像素4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4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驅動,且電連接至掃描線430-4的第四列像素單元4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5的第五列像素單元4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410排列方式相同。
電連接至掃描線430-2的第二列像素單元410、電連接至掃描線430-3的第三列像素單元4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6的第六列像素單元410中的八個像素單元410,其數據電壓則是以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正、負、負、正、負、正、正、負驅動,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4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410排列方式相反。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問題,當顯示裝置300驅動方式由圖4A轉換為圖4B,數據線420-2與數據線420-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420-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電容耦合造成電壓不穩定。因此本發明的設計中,數據線420-3與數據線420-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420-3與數據線420-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而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以減少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的影響。
同理而論,數據線420-6與數據線420-7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420-10與數據線420-11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420-13與數據線420-14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420-14與數據線420-15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420-18與數據線420-19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420-22與數據線420-2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
承上,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420-7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數據線420-11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數據線420-12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13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數據線420-15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數據線420-19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以及數據線420-2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420-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電壓不穩定,因此數據線420-7與數據線420-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1與數據線420-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3與數據線420-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5與數據線420-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9與數據線420-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420-23與數據線420-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420-7與數據線420-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1與數據線420-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3與數據線420-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5與數據線420-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數據線420-19與數據線420-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420-23與數據線420-2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4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以相鄰的數據線與像素電極413為一組而言,同一組中的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但上述的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一距離D1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且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二距離D2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亦或者依設計者需求調整間距,本發明不在此限。
請參考圖5A以及圖5B,圖5A與圖5B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具體而言,圖5A為第一個圖框frame1中像素陣列的極性排列方式,而圖5B為第二個圖框frame2的極性排列方式,顯示裝置以frame1、frame2、frame1、frame2…交替式極性反轉循環驅動畫面。請參考圖5A以及圖5B,顯示裝置500具有多個像素單元510、數據線521-1~521-24以及掃描線530-1~530-3,像素單元510以MxN陣列式排列,每一像素單元510具有多個子像素511,子像素包括驅動晶體管512和像素電極513。以本實施例為例,像素單元510是由三個子像素511組成,三個子像素511可分別為紅色子像素(R)、綠色子像素(G)和藍色子像素(B),以顯示全彩畫面,然本發明不在此限,亦可因應顯示品質設計調整各子像素的數量、顏色、型狀、位置以及像素面積。
請參考圖5A,顯示裝置500中的第一列像素單元511電連接至掃描線530-1接收掃描信號,第二列像素單元511電連接至掃描線530-2接收掃描信號,第三列像素單元511電連接至掃描線530-3接收掃描信號。顯示裝置500中的第一行子像素單元511電連接至數據線521-1,第二行子像素511電連接至數據線521-2,第三行子像素511電連接至數據線521-3,依此類推,第四行子像素5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511,相對應電連接數據線521-4至數據線521-24。本實施例中的極性排列方式,八個像素單元5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5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511,第一行子像素5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5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驅動,且電連接至掃描線530-2的第二列像素單元5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530-3的第三列像素單元5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5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510排列方式相同。
承上,圖5B是對應圖5A的極性相反驅動方式,像素架構架構同圖5A,故不再重復敘述。更詳細的來說,圖5B實施例的極性排列方式中,八個像素單元5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5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511,第一行子像素5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5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驅動,且第二列像素單元510與第三列像素單元5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第一列像素單元510排列方式相同。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問題,當顯示裝置500驅動方式由圖5A轉換為圖5B是以欄反轉(Column inversion)驅動,數據線521-2與數據線521-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521-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電容耦合造成電壓不穩定。因此本發明的設計中,數據線521-3與數據線52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521-3與數據線52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而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以減少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的影響。
同理而論,數據線521-4與數據線521-5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6與數據線521-7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8與數據線521-9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10與數據線521-11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12與數據線521-1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14與數據線521-15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16與數據線521-17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18與數據線521-19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20與數據線521-21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521-22與數據線521-2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依此類推。
承上,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521-5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7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9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11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1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15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17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19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數據線521-21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以及數據線521-2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521-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電壓不穩定,因此數據線521-5與數據線52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7與數據線52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9與數據線52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1與數據線521-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3與數據線521-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5與數據線521-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7與數據線521-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9與數據線521-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21與數據線521-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521-23與數據線521-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521-5與數據線52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7與數據線52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9與數據線521-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1與數據線521-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3與數據線521-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5與數據線521-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7與數據線521-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19與數據線521-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數據線521-21與數據線521-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521-23與數據線521-2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5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以相鄰的數據線與像素電極513為一組而言,同一組中的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但上述的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一距離D1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且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二距離D2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亦或者依設計者需求調整間距,本發明不在此限。
請參考圖6A以及圖6B,圖6A與圖6B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顯示裝置的驅動極性示意圖,具體而言,圖6A為第一個圖框frame1中像素陣列的極性排列方式,而圖6B為第二個圖框frame2的極性排列方式,顯示裝置以frame1、frame2、frame1、frame2…交替式極性反轉循環驅動畫面。請參考圖6A以及圖6B,顯示裝置600具有多個像素單元610、數據線620-1~620-24以及掃描線630-1~630-6,像素單元610以MxN陣列式排列,每一像素單元610具有多個子像素611,子像素包括驅動晶體管612和像素電極613。以本實施例為例,像素單元610是由三個子像素611組成,三個子像素611可分別為紅色子像素(R)、綠色子像素(G)和藍色子像素(B),以顯示全彩畫面,然本發明不在此限,亦可因應顯示品質設計調整各子像素的數量、顏色、型狀、位置以及像素面積。
請參考圖6A,顯示裝置600中的第一列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接收掃描信號,第二列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掃描線630-2接收掃描信號,第三列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掃描線630-3接收掃描信號,第四列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掃描線630-4接收掃描信號,第五列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掃描線630-5接收掃描信號,第六列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掃描線630-6接收掃描信號。顯示裝置300中的第一行子像素單元611電連接至數據線620-1,第二行子像素611電連接至數據線620-2,第三行子像素611電連接至數據線620-3,依此類推,第四行子像素6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611,相對應電連接數據線620-4至數據線620-24。
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的第一列中八個像素單元6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6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611,第一行子像素6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6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驅動,且電連接至掃描線630-4的第四列像素單元6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5的第五列像素單元6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610排列方式相同。
電連接至掃描線630-2的第二列像素單元610、電連接至掃描線630-3的第三列像素單元6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6的第六列像素單元610中的八個像素單元610,其數據電壓則是以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驅動,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610排列方式相反。
承上,圖6B是對應圖6A的極性相反驅動方式,像素架構同圖6A,故不再重復敘述。更詳細的來說,圖6B實施例的極性排列方式中,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的第一列中八個像素單元610包含第一行子像素6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611,第一行子像素611至第二十四行子像素611的數據電壓則是以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驅動,且電連接至掃描線630-4的第四列像素單元6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5的第五列像素單元610的極性排列方式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610排列方式相同。
電連接至掃描線630-2的第二列像素單元610、電連接至掃描線630-3的第三列像素單元610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6的第六列像素單元610中的八個像素單元610,其數據電壓則是以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正、負、負、正驅動,皆與電連接至掃描線630-1的第一列像素單元610排列方式相反。
如同先前所提到的問題,當顯示裝置300驅動方式由圖6A轉換為圖6B,數據線621-2與數據線621-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621-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電容耦合造成電壓不穩定。因此本發明的設計中,數據線621-3與數據線62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621-3與數據線62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而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以減少相同極性數據電壓的影響。
同理而論,數據線621-4與數據線621-5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6與數據線621-7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8與數據線621-9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10與數據線621-11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12與數據線621-1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14與數據線621-15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16與數據線621-17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18與數據線621-19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20與數據線621-21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數據線621-22與數據線621-23為相鄰設置且相同極性數據電壓,依此類推。
承上,當極性轉換時,數據線621-5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7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9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11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1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15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17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19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數據線621-21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以及數據線621-23對于相同極性的數據線621-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電壓不穩定,因此數據線621-5與數據線62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7與數據線62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9與數據線62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1與數據線621-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3與數據線621-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5與數據線621-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7與數據線621-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9與數據線621-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21與數據線621-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621-23與數據線621-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為第一距離D1。數據線621-5與數據線62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7與數據線62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9與數據線621-1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1與數據線621-1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3與數據線621-1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5與數據線621-16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7與數據線621-18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19與數據線621-20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數據線621-21與數據線621-22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以及數據線621-23與數據線621-24電連接的像素電極613的間距為第二距離D2。以相鄰的數據線與像素電極613為一組而言,同一組中的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設置。但上述的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一距離D1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且每一組數據線的第二距離D2考慮工藝誤差范圍上大致相等,亦或者依設計者需求調整間距,本發明不在此限。
進一步來說,當顯示裝置的驅動晶體管的寄生電容效應,影響到輸出電壓的準確性時,在上述的像素電極與數據線的排列方式,搭配系統設定的極性反轉驅動,僅需改變像素電極與數據線的間距即可改善,而不需要調整信號補償或是重新設計晶體管以降低寄生電容值。因此,本揭示內容提供的顯示裝置其實現并不需要太復雜的設計或者過多的成本花費,即能大幅降低寄生電容效應,提高信號穩定性,維持良好的顯示品質。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距離計算基準,是以每一行方向上數據線的中心線以及像素電極的中心線為基準參考線,換言之,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中心線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數據線中心線具有第一距離D1,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中心線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數據線中心線具有第二距離D2。舉例而言,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垂直投影于基板的中心線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數據線垂直投影于基板的中心線具有最短的第一距離D1,像素陣列中的(N+1)th行的像素電極垂直投影于基板的中心線與驅動Nth行的像素電極的數據線垂直投影于基板的中心線具有最短的第二距離D2,且第一距離D1大于第二距離D2。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