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駕駛員培訓設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VR技術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環境產業鏈初具雛形。隨著人們對內容的需求不斷增加,VR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如借助數字VR用以教育培訓目的。
VR眼鏡,是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價格低廉、使用方便、虛擬效果好,戴上它如同身處在真實世界。應用于駕駛培訓,能降低成本,顛覆以往的駕校教學模式,對學員進行無差別式教學。
目前的駕駛員培訓儀多以三屏顯示器為顯示設備,輔以計算機仿真模擬軟件,配合方向盤、仿真剎車油門等裝置實現培訓,缺點是成本較高、不能進入浸入性環境,虛擬和現實場景存在差異,影響教學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能夠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感知更為有效地模擬培訓過程,盡量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人機間的交互性。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包括VR眼鏡,所述VR眼鏡內固定設置有安裝有駕駛模擬系統的手機;還包括與所述駕駛模擬系統配套的外部設備,所述外部設備包括座椅,所述座椅設置在座椅自動運動臺上,所述座椅自動運動臺上還設置有駕駛艙總成,所述駕駛艙總成包括方向盤控制器、變速桿設備及腳踏板,所述方向盤控制器上設置有震動反饋裝置;所述VR眼鏡與所述外部設備進行無線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與所述VR眼鏡及所述外部設備通訊連接的上位機。所述外部設備上設置有信號發送裝置、信號處理裝置及信號采集裝置;所述信號處理裝置與所述VR眼鏡連接;所述信號采集裝置與所述上位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座椅自動運動臺底部安裝有伺服電動缸。所述伺服電動缸、震動反饋裝置、方向盤控制器、變速桿設備、腳踏板均與所述信號處理裝置和信號采集裝置相連。所述VR眼鏡上連接有耳機。
進一步地,所述VR眼鏡包括殼體和設于殼體內部的鏡片架,所述鏡片架上固定有若干鏡片,所述殼體的前端設置手機前罩,手機放置在所述手機前罩內,所述手機前罩的底端與殼體連接,所述手機前罩的頂端設置有可扣合連接殼體頂部的開合機構,所述手機前罩內表面設有手機固定裝置。所述手機前罩鉸接在殼體的底端,所述開合機構包括以緊固件安裝在手機前罩頂部內側的卡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VR眼鏡和手機的組合,使得顯示設備更加簡單、模擬環境更加真實,同時降低了培訓成本;利用具有數字VR系統功能的駕駛器,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的情景進行練習,提高駕駛員的綜合駕駛能力和應急操作能力;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感知更為有效地模擬培訓過程,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人機間的交互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中的駕駛艙總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中的腳踏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的結系統的連接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中的VR眼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VR眼鏡;2、座椅;3、座椅自動運動臺;4、方向盤控制器;5、變速桿設備;6、腳踏板;7、震動反饋裝置;8、上位機;9、信號發送裝置;10、信號處理裝置;11、信號采集裝置;12、伺服電動缸;13、耳機;14、殼體;15、手機前罩;16、手機;17、手機固定裝置;18、開合機構;19、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包括VR眼鏡1,所述VR眼鏡1內固定設置有安裝有駕駛模擬系統的手機16;還包括與所述駕駛模擬系統配套的外部設備,所述外部設備包括座椅2,所述座椅2設置在座椅自動運動臺3上,所述座椅自動運動臺3上還設置有駕駛艙總成,所述駕駛艙總成,如圖2、3所示,包括方向盤控制器4、變速桿設備5及腳踏板6,所述方向盤控制器4上設置有震動反饋裝置7;所述VR眼鏡1與所述外部設備進行無線通信連接。
座椅自動運動臺可以使座椅自由運動可以從觸覺上進一步的增強駕駛的真實性,模擬出不同的路面環境,如沙地、雪地等。所述座椅自動運動臺3底部安裝有伺服電動缸12。可將座椅自動運動臺底部的伺服電動缸的數量為六個,使多座椅自動運動臺形成六自由度的振動平臺,以更好的模擬車輛的側滑等情況。
如圖4所示,基于VR眼鏡的交通駕駛員培訓儀還包括與所述VR眼鏡1及所述外部設備通訊連接的上位機8。所述外部設備上設置有信號發送裝置9、信號處理裝置10及信號采集裝置11;所述信號處理裝置10與所述VR眼鏡1連接;所述信號采集裝置11與所述上位機8連接。
所述伺服電動缸12、震動反饋裝置7、方向盤控制器4、變速桿設備5、腳踏板6均與所述信號處理裝置10和信號采集裝置11相連。駕駛器踏板系統、駕駛器方向盤控制器、變速桿設備分別與電源適配器相連,持續供電驅動。
如圖5所示,所述VR眼鏡1包括殼體14和設于殼體14內部的鏡片架,所述鏡片架上固定有若干鏡片,所述殼體14的前端設置手機前罩15,手機16放置在所述手機前罩15內,所述手機前罩15的底端與殼體14連接,所述手機前罩15的頂端設置有可扣合連接殼體14頂部的開合機構18,所述手機前罩15內表面設有手機固定裝置17。所述手機前罩15鉸接在殼體14的底端,所述開合機構18包括以緊固件安裝在手機前罩15頂部內側的卡扣19。
所述VR眼鏡1上連接有耳機13。設計帶耳機接口的VR眼鏡的目的在于能使駕駛員獲得聲音和畫面的雙重模擬,增加場景的浸入性。
VR眼鏡與配套設備通過WiFi連接,手機通過下載模擬駕駛軟件系統實現輸出,把手機放入VR眼鏡手機前罩內,通過眼鏡接入設備的操作按鈕操作。數字VR的輸出信號分別與座椅自動運動臺、方向盤控制器、變速桿設備、腳踏板等外部設備通過WiFi網絡配對連接。
配對后,數字VR信號通過信號處理裝置,將設置的模擬狀態轉換成數字信號進行處理并反饋到外部設備的各元件,可以模擬真實的駕駛情景。方向盤控制器、變速桿設備以汽車駕駛室內作為設計原型,并加裝力反饋裝置,結合當前的實際狀況給駕駛員模擬出相應的震動和阻力效果反饋。
外部設備上設置的信號處理裝置采集駕駛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各種操作,并將操作信息轉換成數字信號,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上傳到上位機(PC機),同時,上位機與VR眼鏡進行連接獲取模擬狀態信息,通過上位機進行處理,并進行對比,方便駕駛員在培訓后查看信息并糾正自身問題。
利用具有數字VR系統功能的駕駛器,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的情景進行練習,提高駕駛員的綜合駕駛能力和應急操作能力。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