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標示牌,特別是一種既不易被污染,又容易更換標示內容的標示牌。
背景技術:
現有兩種常用的標示牌,一種是將標示內容直接帖在牌子上,沒有任何遮擋物,這樣的的標示牌上的標示內容很容受到環境或者人為的污染,另外一種標示牌是將標示內容貼在封閉的玻璃框內,但是這種標示牌在更換標示內容時需要拆開玻璃板,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標示牌,解決了目前常用的表示牌容易受到污染和更換標示內容不方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后側開口的箱體,所述箱體的前側板為透明的玻璃板,所述箱體的左側和右側均設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下端設有底座,所述箱體的上端面設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內設有兩個電機,其中一個電機設于控制箱的左部,另一個電機設于控制箱的右部,兩個所述電機的轉軸向下穿過箱體的頂板后均設有齒輪軸,兩個所述齒輪軸的上端均與對應的電機的轉軸相連,下端均可轉動連接在箱體的底板上,所述箱體內設有齒輪形皮帶,所述齒輪形皮帶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的外側面后與另一端相連,所述齒輪軸上設有外輪齒,所述齒輪形皮帶上設有與所述外輪齒適配的內輪齒。
進一步,所述齒輪形皮帶的寬度與箱體的內腔的高度相適配。
進一步,所述齒輪形皮帶由透明材料制成。
進一步,所述齒輪形皮帶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的外側面與另一端相連后形成一個腔體,所述腔體內設有照明燈管。
進一步,所述照明燈管通過導線與控制箱相連。
進一步,所述控制箱上設有控制照明燈管的第一開關。
進一步,所述控制箱上設有用于控制兩個電機的第二開關。
進一步,所述控制箱的上方設有遮雨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標示牌張貼標示內容時,由于箱體的后端為開口狀態,直接就可以從箱體的后端將標示內容張貼在齒輪形皮帶后側面,然后通過控制箱控制兩個電機轉動,由于兩個電機的轉軸向下穿過箱體的頂板后均設有齒輪軸,兩個齒輪軸的上端均與對應的電機的轉軸相連,下端均可轉動連接在箱體的底板上,兩個電機的轉軸又各自帶動相應的齒輪軸轉動。由于箱體內設有齒輪形皮帶,齒輪形皮帶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的外側面后與另一端相連,齒輪軸上設有外輪齒,齒輪形皮帶上設有與外輪齒適配的內輪齒,齒輪軸又會帶動齒輪形皮帶在兩個齒輪軸上轉動,當齒輪形皮帶的后側面轉動到箱體的前側面時,標示內容也隨齒輪形皮帶的后側面被傳送到箱體的前側面,此時,控制電機停止轉動,標示內容便處于箱體的前側,透過玻璃板就能看見標示內容。當需要更換標示內容時,控制兩個電機轉動,電機轉動帶動相應的齒輪軸轉動,齒輪軸轉動帶動齒輪形皮帶轉動,當箱體前側的標示內容隨齒輪形皮帶轉動到箱體后側時,控制電機停止轉動,即可以從箱體后側取下標示內容,然后張貼上新的標示內容。然后控制電機轉動,兩個電機轉動帶動相應的齒輪軸轉動,齒輪軸帶動齒輪形皮帶轉動,當新的標示內容隨齒輪形皮帶轉動到箱體的前側時,控制電機停止轉動,即完成了標示內容的更換。整個過程中不用拆卸玻璃,更換標示內容十分方便;且在張貼內容被透明的玻璃遮擋保護,不容易受到污染,既能防止標示欄內的標示內容受到環境或者人為的污染,又方便更換標示內容。
2、所述齒輪形皮帶的寬度與箱體的內腔的高度相適配,齒輪形皮帶就相當于張貼板,齒輪形皮帶與箱體的上側板和下側板沒有縫隙,看起來更加美觀。
3、所述齒輪形皮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齒輪形皮帶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的外側面與另一端相連后形成一個腔體,所述腔體內設有照明燈管。在夜間或者光線暗的時候,照明燈管的光線可以透過透明的齒輪形皮帶,然后照射在標示內容上,使人們更容易看清標示內容。
4、所述照明燈管通過導線與控制箱相連。通過控制箱控制照明燈管的開關。
5、所述控制箱上設有控制照明燈管的第一開關。通過第一開關打開或者關閉照明燈管,十分方便。
6、所述控制箱上設有用于控制兩個電機的第二開關。通過第二開關控制兩個電機的轉動或停止,十分方便。
7、所述控制箱的上方設有遮雨蓋。遮雨蓋能防止雨水或者灰塵落在控制箱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箱體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控制箱的剖視圖。
圖中,1、箱體;2、玻璃板;3、支撐桿;4、底座;5、控制箱;6、電機;7、齒輪軸;8、齒輪形皮帶;9、外輪齒;10、內輪齒;11、腔體;12、照明燈管;13、第一開關;14、第二開關;15、遮雨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后側開口的箱體1,箱體1的前側板為透明的玻璃板2,箱體1的左側和右側均設有支撐桿3,支撐桿3的下端設有底座4,箱體1的上端面設有控制箱5,控制箱5內設有兩個電機6,其中一個電機6設于控制箱5的左部,另一個電機6設于控制箱5的右部,兩個電機6的轉軸向下穿過箱體 1的頂板后均設有齒輪軸7,兩個齒輪軸7的上端均與對應的電機6 的轉軸相連,下端均可轉動連接在箱體1的底板上,箱體1內設有齒輪形皮帶8,齒輪形皮帶8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7的外側面后與另一端相連,齒輪軸7上設有外輪齒9,齒輪形皮帶8上設有與外輪齒9適配的內輪齒10。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標示牌張貼標示內容時,由于箱體 1的后端為開口狀態,直接就可以從箱體1的后端將標示內容張貼在齒輪形皮帶8后側面,然后通過控制箱5控制兩個電機6轉動,由于兩個電機6的轉軸向下穿過箱體1的頂板后均設有齒輪軸7,兩個齒輪軸7的上端均與對應的電機6的轉軸相連,下端均可轉動連接在箱體1的底板上,兩個電機6的轉軸又各自帶動相應的齒輪軸7轉動。由于箱體1內設有齒輪形皮帶8,齒輪形皮帶8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7的外側面后與另一端相連,齒輪軸7上設有外輪齒9,齒輪形皮帶8上設有與外輪齒9適配的內輪齒10,齒輪軸7又會帶動齒輪形皮帶8在兩個齒輪軸7上轉動,當齒輪形皮帶8的后側面轉動到箱體1的前側面時,標示內容也隨齒輪形皮帶8的后側面被傳送到箱體1的前側面,此時,控制電機6停止轉動,標示內容便處于箱體1 的前側,透過玻璃板2就能看見標示內容。當需要更換標示內容時,控制兩個電機6轉動,電機6轉動帶動相應的齒輪軸7轉動,齒輪軸7轉動帶動齒輪形皮帶8轉動,當箱體1前側的標示內容隨齒輪形皮帶8轉動到箱體1后側時,控制電機6停止轉動,即可以從箱體1后側取下標示內容,然后張貼上新的標示內容。然后控制電機6轉動,兩個電機6轉動帶動相應的齒輪軸7轉動,齒輪軸7帶動齒輪形皮帶 8轉動,當新的標示內容隨齒輪形皮帶8轉動到箱體的前側時,控制電機6停止轉動,即完成了標示內容的更換。
整個過程中不用拆卸玻璃,更換標示內容十分方便;且在張貼內容被透明的玻璃遮擋保護,不容易受到污染,既能防止標示欄內的標示內容受到環境或者人為的污染,又方便更換標示內容。
齒輪形皮帶8的寬度與箱體1的內腔的高度相適配,齒輪形皮帶 8就相當于張貼板,齒輪形皮帶8與箱體1的上側板和下側板沒有縫隙,看起來更加美觀。
齒輪形皮帶8由透明材料制成,齒輪形皮帶8的一端依次繞過兩個齒輪軸7的外側面與另一端相連后形成一個腔體11,腔體11內設有照明燈管12。在夜間或者光線暗的時候,照明燈管12的光線可以透過透明的齒輪形皮帶8,然后照射在標示內容上,使人們更容易看清標示內容。
照明燈管12通過導線與控制箱5相連。通過控制箱5控制照明燈管12的開關。
控制箱5上設有控制照明燈管12的第一開關13。通過第一開關 13打開或者關閉照明燈管12,十分方便。
控制箱5上設有用于控制兩個電機6的第二開關14。通過第二開關14控制兩個電機6的轉動或停止,十分方便。
控制箱5的上方設有遮雨蓋15。遮雨蓋15能防止雨水或者灰塵落在控制箱5上。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