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顯示,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對于液晶電視的要求越來越高,“超窄(邊框超窄)”“超薄(厚度超薄)”“無縫(邊框無縫)”成為液晶電視新的發展趨勢。
2、相關技術中,電視的前殼組件在組裝時,裝配精度不高,配合不良,裝配度慢等原因,反而會影響前殼組件的配合精度,導致顯示設備的外觀閃縫較大,影響外觀美觀性,同時影響整機的組裝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
2、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3、顯示面板,用于顯示圖像信息;
4、背板,所述背板設置于顯示面板的后側,用于支撐所述顯示面板;
5、后殼,所述后殼設置于所述背板的后側;
6、前殼組件,所述前殼組件設置于所述顯示面板的前側,且所述前殼組件的邊緣與所述后殼的邊緣固定連接;
7、其中,所述前殼組件包括u型前殼和下前殼,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的前側面上設有配合凹陷,所述u型前殼的前側面與所述配合凹陷之間形成第一臺階面;所述下前殼包括第一前側板和下側板,所述第一前側板的兩端搭接在所述配合凹陷處,所述第一前側板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與所述u型前殼的左右兩外側面平齊,所述第一前側板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臺階面處,所述第一前側板的下端面與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平齊,且所述第一前側板的下端面與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之間插接配合;所述下側板與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平齊,且與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的內側插接配合。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前側板的下邊緣與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的前側上的任一者上設有第一插舌,另一者的對應位置設有與所述第一插舌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前側板的下邊緣向后凸起形成所述第一插舌,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的前側向后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插槽。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舌的形狀為梯形,且所述第一插舌的寬度自端部至根部逐漸增大;所述第一插槽的形狀與所述第一插舌的形狀相同,且所述第一插槽的寬度自槽口至槽底逐漸減小。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與所述下側板的左右端面中的任一者上設有第二插舌,另一者的對應位置設有與所述第二插舌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的內側沿左右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所述第二插舌,所述下側板的左右端面上形成所述第二插槽。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插舌的前側面與所述u型前殼的下端面的前側平齊。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前殼組件的后側設有限位槽,所述后殼的邊緣沿前后方向插設在所述限位槽內。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u型前殼包括u形的第二前側板和圍板,所述圍板的后端向向內彎折形成與所述圍板平行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端部向遠離所述圍板的方向彎折形成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二前側板平行;所述下側板的后端向內彎折形成與所述下側板平行的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的端部向遠離所述下側板的方向彎折形成第四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第一前側板平行,且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平齊,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共同圍成所述限位槽。
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后殼的邊緣向前彎折形成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與所述限位槽配合。
17、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相關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8、本申請實施例提供顯示裝置中,前殼組件包括u型前殼和下前殼,u型前殼的下端的前側面上設有配合凹陷,下前殼包括第一前側板和下側板,在對顯示裝置進行組裝時,第一前側板搭接在配合凹陷處,第一前側板的前側板與u型前殼的前側面平齊,第一前側板的左右兩端面分別與u型前殼的左右兩外側面平齊,第一前側板的上端面抵接在第一臺階面處,下前殼的第一前側板的下端面與u型前殼的下端面之間插接配合,限制了下前殼相對于u型前殼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動,可避免側視視角下,u型前殼與下前殼配合面出現段差等不良問題,下側板與u型前殼的下端面平齊,且與u型前殼的下端面的內側插接配合,防止u型前殼與下前殼在正視視角下配合面間隙大的問題。
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側板(110)的下邊緣與所述u型前殼(10)的下端面(101a)的前側中的任一者上設有第一插舌(110a),另一者的對應位置設有與所述第一插舌(110a)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101b)。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側板(110)的下邊緣向后凸起形成所述第一插舌(110a),所述u型前殼(10)的下端面(101a)的前側向后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插槽(101b)。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舌(110a)的形狀為梯形,且所述第一插舌(110a)的寬度自端部至根部逐漸增大;所述第一插槽(101b)的形狀與所述第一插舌(110a)的形狀相同,且所述第一插槽(101b)的寬度自槽口至槽底逐漸減小。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前殼(10)的下端面(101a)與所述下側板(111)的左右端面中的任一者上設有第二插舌(101c),另一者的對應位置設有與所述第二插舌(101c)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前殼(10)的下端面(101a)的內側沿左右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所述第二插舌(101c),所述下側板(111)的左右端面上形成所述第二插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舌(101c)的前側面與所述u型前殼(10)的下端面(101a)的前側平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組件(1)的后側設有限位槽(10e),所述后殼(6)的邊緣沿前后方向插設在所述限位槽(10e)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前殼(10)包括u形的第二前側板(10a)和圍板(10b),所述圍板(10b)的后端向向內彎折形成與所述圍板(10b)平行的第一連接部(10c),所述第一連接部(10c)的端部向遠離所述圍板(10b)的方向彎折形成第二連接部(10d),所述第二連接部(10d)與所述第二前側板(10a)平行;所述下側板(111)的后端向內彎折形成與所述下側板(111)平行的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的端部向遠離所述下側板(111)的方向彎折形成第四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第一前側板(110)平行,且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10d)平齊,所述第一連接部(10c)、所述第二連接部(10d)、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共同圍成所述限位槽(10e)。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殼(6)的邊緣向前彎折形成配合部(61),所述配合部(61)與所述限位槽(10e)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