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仿真工藝油畫石生產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天然或人造石片等材料上進行工藝加工,使之成為具有逼真油畫效果的工藝產品的生產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穎的仿真工藝油畫系列產品加工工藝及生產技術方案。
背景技術:
本發明的背景技術涉及油畫藝術和對石片進行工藝加工兩個方面的內容。
眾所周知,油畫藝術作品因其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藝術表現力,為人們所喜愛,但高昂的價格使它作為貴族藝術的代表,難以面對最為廣大的群眾,而價格低廉的油畫印刷物衍生的工藝產品,這類產品的缺點是由于印刷過程中的色彩衰減和裝裱工藝的單調、呆板,使之全然沒有了油畫藝術的魅力。而且這類產品的生產加工工藝落后,僅僅是將圖片展壓在底板上,再稍加裝裱便供應市場,難以引起消費者的關注。
而在石料上繪圖作畫,只能是繪畫藝術的一種延伸,因石材基料的限制,至今已有的范例是利用石塊或卵石粘接成型,再在上面繪制一些簡單的、抽象的、圖案類型的單體作品,如變形的動物和卡通人物等,不能真實地表現大自然的萬千氣象,而且因要求加工者必須具有一定藝術功底,基本不能形成工業化的規模型生產。而利用石料為基材的仿真浮雕、仿古化石、粘接石片畫和天然石屏,與本發明所涉及的生產加工工藝方式完全不同,而且其產成品的表現范圍狹窄,大多只能表現一些特定的物體和抽象的圖案,如出土的文物、遠古化石、古代的民族文字符號、抽象的山水圖案等。類似產品不僅生產加工方式和加工工藝均與本發明不屬同一范疇,而且其產品的表現對象和工藝特征也與用本發明的加工工藝技術生產的產品不屬同一類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通過工藝加工生產的方法,將圖片貼壓在天然或人造的石片上,再通過特殊的加工工藝,使其產生逼真的油畫效果,形成精美的仿真工藝油畫石旅游產品。這種產品不僅能夠在石片上以油畫藝術的方式來表現大自然的萬事萬物,而且還可以附著在其它質地的基礎材料上,便于生產單位就地取材,既可使產品更具地方鄉土特色,又可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將本發明用于工業化生產,還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少、成本低廉、不污染環境,且產品安全無毒無害、便于攜帶、易于清洗等優點。
采用本發明加工生產仿真工藝油畫石,其加工生產工序為基材選制、圖片粘貼、封邊固化、加彩增艷、仿真效果處理、基座安裝等六個基本工序。
在嚴格的產品質量管理和專業人士指導下,用本發明生產出來的仿真工藝油畫石產品,將石片起伏錯落的天然紋理、圖片蘊含的山水風光神韻和層次、油畫色塊和筆觸融為一體,讓片片頑石成為極具地方特色的和油畫藝術魅力的精美工藝產品,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玩,無論視覺效果還是觸摸感覺,都與油畫藝術觀感一致。它不同于油畫印刷工藝產品,不僅僅因為產品附著的基材不同,更在于它具有更為直接的凹凸立體感和幾可亂真的油畫筆觸。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其產品”仿真工藝油畫石”的基座可以變化不同的材質和形狀,如用象牙塑料、骨料、木料等進行雕刻,也可不用基座改用木質或有機玻璃的板材、工藝漆盤等為底襯,使產品更加精美,同時也可構成高、中、低三個產成品系列,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可以增加工藝流程中的藝術含量,在經過精細加工的石片、木片或木盤、瓷盤、漆盤上加工一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如人物肖像圖片、生活圖片等等,其主要工藝難點在于“加彩增艷”這道藝術性較強的工藝程序上,其他都與上述工藝流程一致。但個性化的藝術加工必將實現更高的生產收益。
本發明的社會效益在于將它用于各地具有地方鄉土特色,又有一定藝術含量的旅游產品開發,在滿足旅游者消費需求的同時,又能為景區群眾增加就業和收入提供新的途徑。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仿真工藝油畫石生產工藝”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選擇質地稍硬的石片為基料,進行取型打磨。
(圖2)按工藝需要在石片的背面加工基座槽和掛鉤孔。
(圖3)將經過油畫藝術加工處理后制版印制的彩色圖片,熨貼、粘壓在石片上。
(圖4)切去邊沿多余部分,用快千膠水將石片的邊沿處理牢實。
(圖5)用油畫顏料在產品坯件上進行加彩增艷工藝處理。
(圖6)用稠度適當的透明膠油在產品坯件上進行仿真油畫效果工藝處理。
(圖7)制成品照片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采用本發明生產加工仿真工藝油畫石所選用的石片的圖樣。這些石片1可選用天然石片或人造的石片來作為仿真工藝油畫石的基料,尺寸大小不論,邊沿形態要用人工敲擊的辦法作一些加工,使其形成自然的起伏狀態2,同時要打磨石片的正面,使之形成較為平整的自然褶皺形3。石片總厚度4不要超過8毫米。如圖2所示,石片基料1的背面2的位置,鉆一直徑為4-5毫米的小孔,深度不超過4毫米。同時再用石材切割機在石片背面下方中間位置加工“工藝油畫石”的卡座槽3,卡座的尺寸要與卡座相匹配。
從圖3到圖4可知,在已經作初步加工的石片1上,均勻涂抹上膠水2,將圖片3在加壓的條件下,粘合在石片上,再用沙袋壓住,使之平整并顯現出石片上的底紋。當貼有圖片的坯件石片4略為干燥后,用鋒利的小刀5,沿石片邊緣將多余的圖片角料6切下,再用快干膠水7沿石片4的邊緣作封邊處理。由此使圖片緊緊貼在石片上。
如圖5所示,用油畫筆1將與圖片色彩相似的油畫顏料2,涂抹在已經貼好圖片的石片3四周的相應位置4(斜線部分的全部或部分)上,而且注意保留油畫顏料在涂抹過程中的自然筆觸和色調的過渡。這一環節是整個工藝油畫石加工工藝中專業技術最強的工序,加工工人需要一定的技術培訓,同時這一加工工序的技術指導人員必須是有較強油畫藝術能力的專業人士。參照圖6,在已經過圖一至圖五工藝處理,充分干燥的油畫石坯件1上,用畫筆2將稠度較大的、透明的膠油材料3涂抹上去。經再次干燥后,工藝基本完成。我們可以為這些美麗的仿真工藝油畫石裝上漂亮的底座和掛鉤。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仿真工藝油畫石的加工方法也可用在其他質地的基材上,如木片、木盤,瓷片、瓷盤、漆片、漆盤等材料上。
本發明的仿真工藝油畫石及加工工藝不局限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態或材料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利用在硬質材料上覆膜,再用油畫顏料作適當藝術加工,并用透明膠體(指甲油、白乳膠、云石膠、環氧樹脂等)進行油畫筆觸仿真技術處理,使一般圖片具有油畫藝術效果的加工方法所生產的工藝產品均落在本發明“仿真工藝油畫石生產工藝”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此外,將油畫石的底座或底襯進行改進,無論是材料的改用還是材料形態的變化都是本發明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在本發明保護之內。(完)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逼真油畫藝術魅力的仿真工藝油畫石生產加工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本發明的加工生產技術方案可以將各種美麗的圖片貼壓在形態不一的石片上,再經加彩增艷、仿真油畫藝術工藝處理,使石片上的景物圖片具有逼真的油畫藝術效果。
2.如權力要求1所述的仿真工藝油畫石產品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貼壓在石片上的圖片必須先經由專業藝術家用油畫技法進行加工處理后,再制版印刷在不透明的,韌性較好的薄型塑膠膜上,以防止因圖片質地太厚貼壓不緊起層和紙質圖片不能進行油彩處理的問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工藝油畫是的生產加工工藝,其特征為用于粘貼圖片的石片坯料表面的石紋起伏要與圖片表達的景物主題相協調,以增強圖片表達層次感。
4.如權力要求1至3所述的仿真工藝油畫石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加彩增艷工藝因不是藝術家直接操作,所以只能用油畫顏料在石片的邊沿部分作一般性處理,而且必須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5.如權力要求2和3所述的仿真工藝油畫石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仿真油畫工藝處理是產成品質量的關鍵,雖然有多種膠質材料均可作為油畫石的仿真油畫筆觸涂層,如環氧樹脂、云石膠、指甲油等,但只有透明玻璃膠價格最低,效果較好。
全文摘要
采用本發明生產加工仿真工藝油畫石,經基料選制、圖片貼壓、封邊固化、加彩增艷、仿真油畫工藝和基座安裝等六道基本工序處理,在石片上創造出一種逼真的油畫藝術效果,使石片上起伏錯落的天然紋理、圖片所蘊含的山水風光神韻和層次與油畫藝術豐富的色彩和流暢的筆觸融為一體,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玩,無論視覺效果還是觸摸感覺,都與直接在石片上繪制出的油畫藝術觀感一致。其產成品既可展現大自然萬事萬物,又因粘貼的圖片景致的不同而表現出強烈的地方特色,同時具有易于組織工業化生產、成本低廉、不污染環境,安全無毒無害、便于攜帶、易于清洗等優點。此外,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可將底座改為底襯。將油畫石附著在木質、瓷質、漆質等板材和盤器上,使其更加精美,從而形成該產品高、中、低級產品系列。
文檔編號B44F11/02GK1600581SQ200410040698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17日
發明者張旭農 申請人:張旭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