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人造工藝板。
背景技術:
人造板,以石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為原料,經一定機械加工分離成各種單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膠粘劑和其他添加劑膠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壓制品,主要包括膠合板、刨花板和纖維板等三大類產品,其延伸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達上百種,人造板的誕生,標志著木材加工現代化時期的開始,使過程從單純改變木材形狀發展到改善木材性質,這一發展,不但涉及全部木材加工工藝,需要吸收紡織、造紙等領域的技術,從而形成獨立的加工工藝,在現有的工藝板中,例如申請號為201020241777.4的實用新型專利,工藝板的中心設有通孔,通孔的沉頭部位向內依次是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圓形的沉頭,從中心沿板面向外設有十字交叉的腰型通孔,腰型通孔反面的沉槽與機床工作臺的T型槽配合,該專利雖然提高了工件裝夾定中心的速度,但實用性能較低,外表的花紋不可更換,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人造工藝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人造工藝板,包括上石材板,所述上石材板的底端設有下石材板,所述上石材板通過連接板與下石材板相連,所述上石材板和下石材板的內部上下兩端分別設有豎碎板層和橫碎板層,所述豎碎板層通過黏貼層與橫碎板層相連,所述連接板的右側設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內部設有第二工藝石材面板,所述上石材板的頂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石板和第二固定石板,所述第一固定石板和第二固定石板的內側設有適配槽,所述適配槽的內部設有第一工藝石材面板,所述第一工藝石材面板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的底端右側均設有卡凸,所述下石材板的上表面右側設有卡凹,所述卡凸與卡凹相配合,所述第一工藝石材面板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的下表面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一永磁鐵,所述第一固定石板和第二固定石板的內側底端均設有第二永磁鐵,所述第一永磁鐵與第二永磁鐵磁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板與上石材板和下石材板的連接處均設有加固腳。
優選的,所述連接板的內部設有通孔。
優選的,所述插槽的內部左端設有密封膠墊。
優選的,所述密封膠墊的右側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第一工藝石材面板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相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人造工藝板,通過第一工藝板、第二工藝板和上石材板與下石材板的配合,第二工藝石材面板放置于適配槽內,通過第一永磁鐵和第二永磁鐵進行穩定,第一工藝石材面板放入插槽,通過卡凸和卡凹的配合使第一工藝石材面板固定在插槽內,第一工藝石材面板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的配合進行上石材板表面工藝板顏色花紋的更換,提高了人造工藝板的實用性能,滿足了人們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豎碎板層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固定石板,2、第一永磁鐵,3、第一工藝石材面板,4、適配槽,5、上石材板,6、第二永磁鐵,7、第二固定石板,8、連接板,9、通孔,10、密封膠墊,11、加固腳,12、凹槽,13、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4、下石材板,15、插槽,16、卡凹,17、豎碎板層,18、黏貼層,19、橫碎板層,20、卡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人造工藝板,包括上石材板5,所述上石材板5的底端設有下石材板14,所述上石材板5通過連接板8與下石材板14相連,所述連接板8與上石材板5和下石材板14的連接處均設有加固腳11,通過設置加固腳11提高連接板8與上石材板5和下石材板14連接處的堅固度,所述連接板8的內部設有通孔9,通過設置通孔9可在取拿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時使用與通孔9直徑匹配的直桿伸入通孔9內進行取拿,所述上石材板5和下石材板14的內部上下兩端分別設有豎碎板層17和橫碎板層19,通過設置豎碎板層17和橫碎板層19時制作工藝板時產生的廢料進行有效利用,避免了物品的浪費,所述豎碎板層17通過黏貼層18與橫碎板層19相連,所述連接板8的右側設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的內部設有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所述插槽15的內部左端設有密封膠墊10,所述密封膠墊10的右側設有凹槽12,通過設置密封膠墊10和凹槽12的配合提高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與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在插槽15內的穩定性,所述凹槽12與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相配合,所述上石材板5的頂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石板1和第二固定石板7,通過設置第一固定石板1和第二固定石板7對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進行放置,同時提高了穩定性,所述第一固定石板1和第二固定石板7的內側設有適配槽4,所述適配槽4的內部設有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所述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的底端右側均設有卡凸20,所述下石材板14的上表面右側設有卡凹16,所述卡凸20與卡凹16相配合,通過卡凸20和卡凹16的配合使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或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放置在插槽15內時更加穩定,所述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的下表面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一永磁鐵2,所述第一固定石板1和第二固定石板7的內側底端均設有第二永磁鐵6,所述第一永磁鐵2與第二永磁鐵6磁性連接,通過第一永磁鐵2和第二永磁鐵6的配合提高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放置在上石材板3上時更加穩定。
在第一固定石板1和第二固定石板7內取拿下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在插槽15內取拿下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將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放置于適配槽4內,并通過第一永磁鐵2和第二永磁鐵6進行穩定,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放入插槽15,通過卡凸20和卡凹16的配合使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固定在插槽15內,第一工藝石材面板3和第二工藝石材面板13的配合進行上石材板5表面工藝板顏色花紋的更換,提高了人造工藝板的實用性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