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可擴展交換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48542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可擴展交換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網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擴展交換板。
背景技術
在作為通信傳輸的基礎承載網絡-光纖網絡中,光纖交換設備是完成光纖之間交 換的關鍵性設備。 目前,對于光纖網絡中的交換設備通常需要人工到現場去跳纖操作實現不同光纖 之間的交換,在日常工作中這樣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費時,因此如何實現遠程控制 光纖之間進行交換成為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為了實現遠程控制,現有技術中存在利用光開關作為光纖交換設備的方案,光開
關的一側接輸入用的若干根光纖,另一側接輸出用的若干根光纖,例如圖1為現有技術中 的4x4定向耦合型波導光開關的示意圖,光開關pl上形成4x4排布的波導耦合區域pll,在 圖1中光開關的左側連接4根輸入光纖P12,不妨將圖1中最上方的輸入光纖標記為p121, 光從輸入光纖P12中輸入到光開關pl中,并從輸出光纖P13中輸出,不妨將圖1中最下方 的輸出光纖標記為P134。通過在光開關pl上的波導耦合區域pll上施加電壓信號,可以控 制光在光開關pl中的傳播路徑,從而控制光最終從哪一個輸出光纖中輸出,即可以實現任 意一個輸入光纖與任意一個輸出光纖之間的交換。具體地,光每次經過波導耦合區域時,都 可以通過在該區域附近施加電壓控制光的輸出位置,例如,對于圖中的第一個波導耦合區 域Plla具有兩個輸出位置Pllal和Plla2,通過設置施加在波導耦合區域Plla上的電壓控 制光從Plla2輸出,以此類推,可以使光在光開關Pl中沿著圖1中箭頭方向表示的路徑傳 播,并最終從第四根輸出光纖P134輸出,這樣就實現了第一根輸入光纖P121與第四根輸出 光纖P134之間的交換。 但是由于光開關P1內部的光波導耦合區域Pll的個數與光開關P1最大能夠接 入的輸入光纖和輸出光纖的數目有關,即當輸入光纖或輸出光纖的數目增大都必須增加光 開關內部的光波導耦合區域的個數,而從輸入光纖輸入的光在每經過一個光波導耦合區域 Pll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損耗,所以在輸入光纖或輸出光纖的數目較大時,光也必須經過數 目較大的光波導耦合區域后才能從輸出光纖中輸出,從而使得輸出光信號強度衰減嚴重; 另一方面,由于光開關結構和工作原理的限制,光開關只能實現任意一根輸入光纖與任意 一根輸出光纖之間的交換,不能實現兩個輸入光纖之間的交換,即不能夠實現所有接入到 該光開關上的光纖(包括輸入光纖和輸出光纖)之間的任意交換,即不能夠實現"全交換"。 另外,伴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需要接入到交換設備上的光纖或者其他設備 數目也在不斷增加,當接入到交換設備上的光纖或其他設備的數目超過原有交換設備能 夠最大接入的數目時,現有技術中將原有交換設備進行更換成提供更多接入數目的交換設 備。這就造成了原有交換設備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擴展交換板,用于實現外部 線路光纖之間的全交換,并且該交換板可以實現擴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擴展交換板,其上分成交換區域
和擴展區域,所述交換區域形成多個交換孔,所述擴展區域上形成至少一個擴展孔; 其中,所述交換孔一側用于插入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
的一端,以使所述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繩路光纖的一端在所述交換孔內對接;所述
擴展孔一側用于插入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的一端,以使所述擴
展連接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繩路光纖的一端在所述擴展孔內對接;所述擴展連接光纖的另一
端接入到其他交換設備中。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在本實施例提供的可擴展交換板中不再如現有技術中區分 輸入光纖和輸出光纖,可以實現接入到該可擴展交換板上的任意兩根外部線路光纖之間的 全交換,進一步地,由于不管接入到該可擴展交換板上的外部線路光纖總數有多少,對于任 何兩根外部線路光纖的交換,光在該可擴展交換板中都只在兩個交換孔處產生衰減,因此 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光信號的衰減隨著可以接入的外部線路光纖的數目增大而急劇增大相 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光信號的衰減較小。 并且,利用本實施例提供的可擴展交換板上的擴展孔,可以實現可擴展交換板與 其他交換設備之間的級聯,使得本可擴展交換板上的外部線路光纖與其他交換設備上的外 部線路光纖也可以實現全交換,所以當系統需要接入的外部線路光纖數目超過本實施例中 的交換板上能夠接入的最大外部線路光纖數目時,可以利用本實施例中的可擴展交換板上 的擴展孔,再級聯一個其他的交換設備,將超出的外部線路光纖接到該級聯的其他交換設 備上,最終也能實現可擴展交換板與其級聯的其他交換設備上的外部線路光纖之間的全交 換,從而在不丟棄原有可擴展交換板的同時實現系統擴容,節省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
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
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技術中一種光開關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可擴展交換板的示意圖; 圖3是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可擴展交換板實現擴展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可擴展交換板的示意圖; 圖5是利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的可擴展交換板實現擴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 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 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不再如現有技術中區分輸入光纖和輸出光纖,由于本實用 新型實施例中可以實現任意兩根從外部接入到光纖全交換設備上的光纖之間的交換,因此 以下將從外部接入到光纖全交換設備上的光纖統稱為外部線路光纖。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擴展交換板,圖2示出了本實施例提供的可擴展交換板的平 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交換板1上分成了交換區域和擴展區域,交換區域 上形成多個交換孔ll,該交換孔11 一側用于插入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而另一端用于插入 繩路光纖的一端,這樣插入到交換孔11內的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與從另一側插入到該交 換孔中的繩路光纖的一端對接,使得該外部線路光纖與該繩路光纖形成光學通路。 在實際應用中,上述交換孔的一側插入外部線路光纖,另一側插入繩路光纖可以 采用如下具體實現方式每根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固定在一個線路光纖鏈接器中,通過將 線路光纖鏈接器從一側插入到交換孔中,使固定在該線路光纖鏈接器中的外部線路光纖的 一端插入到交換孔中;每根繩路光纖的兩端各固定在一個繩路光纖鏈接器中,通過將繩路 光纖鏈接器從一側插入到交換孔中,使得固定在該繩路光纖鏈接器中的繩路光纖的一端插 入到該交換孔中。借助鏈接器(包括線路光纖鏈接器和繩路光纖鏈接器)可以使固定在其 中的光纖(包括外部線路光纖和繩路光纖)插入到交換孔的過程中更精準和穩定。同理, 擴展孔一側用于插入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也可以具體實現為擴展孔的一側用于插入擴展 連接光纖鏈接器,擴展連接光纖鏈接器中固定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 通過上述交換板1上的交換孔11可以實現接入到該交換板1上的外部線路光纖 中的任意兩根之間的交換,即實現全交換,具體地,可以將需要進行交換的任意兩根外部線 路光纖從一側插入空閑的兩個交換孔中,然后將一根繩路光纖的兩端分別從另一側插入到 上述插入兩根外部線路光纖的兩個交換孔中,使每個交換孔中的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分別 對于該孔中的繩路光纖的一端進行對接,這樣,通過一根繩路光纖,使得兩根外部線路光纖 實現了光學通路,從而可以互相交換光信號,達到交換的目的。 在交換板1上的擴展區域形成至少一個擴展孔12,該擴展孔12的一側用于插入擴 展連接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的一端,這樣插入到擴展孔12內的擴展連接 光纖的一端與從另一側插入到該擴展孔12中的繩路光纖的一端對接,進而實現擴展連接 光纖與繩路光纖之間的光學通路。 擴展連接光纖的另一端連接到其他交換設備中,這樣,通過擴展連接光纖將本實 施例中的一個可擴展交換板上的擴展孔與其他交換設備連接在一起,上述其他交換設備可 以是現有技術中的SDH設備等其他網絡交換設備,也可以是另一個本實施例中提供的可擴 展交換板,此時,擴展連接光纖的兩端分別插入到兩個可擴展交換板上的一個擴展孔中。 以下以兩個可擴展交換板形成的一個交換系統為例,說明實現分別接入到兩個可 擴展交換板上的兩根外部線路光纖之間進行交換的過程。如圖3所示,可擴展交換板1與 交換板2均分成交換區域和擴展區域,在交換板1的交換區域上具有多個交換孔11,在可擴 展交換板1的擴展區域上具有至少一個擴展孔12,同樣,在交換板2的交換區域具有多個 交換孔21,在可擴展交換板2的擴展區域上具有至少一個擴展孔22。假設接入到交換板1
5上的外部線路光纖有8根,分別記為A01 A08,接入到可擴展交換板2上的外部線路光纖 也有8根,分別記為B01 B08,現在需要實現A02與B05之間實現交換,則將外部線路光纖 A02的一端插入到交換板1上的一側空閑的交換孔(記為lla)中,將外部線路光纖B05的 一端插入到交換板2上的一側空閑的交換孔(記為21a)中,交換板l上的一個擴展孔(記 為12a)與交換板2上的一個擴展孔(記為22a)的一側分別插入一根擴展連接光纖5a的 兩端,而擴展孔12a和交換孔lla的另一側分別插入一根繩路光纖(記為3a)的兩端,這樣 通過繩路光纖3a使得外部線路光纖A02與擴展連接光纖5a之間形成光學通路;擴展孔21a 和交換孔21a的另一側分別插入一根繩路光纖(記為4a)的兩端,這樣通過繩路光纖4a使 得外部線路光纖B05與擴展連接光纖5a之間形成光學通路;最終,外部線路光纖B05與外 部線路光纖A02之間實現光學通路,達到交換的目的。 由此可見,在本實施例提供的可擴展交換板中不再如現有技術中區分輸入光纖和 輸出光纖,可以實現接入到該可擴展交換板上的任意兩根外部線路光纖之間的全交換,進 一步地,由于不管接入到該可擴展交換板上的外部線路光纖總數有多少,對于任何兩根外 部線路光纖的交換,光在該可擴展交換板中都只在兩個交換孔處產生衰減,因此相對于現 有技術中光信號的衰減隨著可以接入的外部線路光纖的數目增大而急劇增大相比,本實用 新型實施例中光信號的衰減較小。 并且,利用本實施例提供的可擴展交換板上的擴展孔,可以實現可擴展交換板與
其他交換設備之間的級聯,使得本可擴展交換板上的外部線路光纖與其他交換設備上的外
部線路光纖也可以實現全交換,所以當系統需要接入的外部線路光纖數目超過本實施例中
的交換板上能夠接入的最大外部線路光纖數目時,可以利用本實施例中的可擴展交換板上
的擴展孔,再級聯一個其他的交換設備,將超出的外部線路光纖接到該級聯的其他交換設
備上,最終也能實現可擴展交換板與其級聯的其他交換設備上的外部線路光纖之間的全交
換,從而在不丟棄原有可擴展交換板的同時實現系統擴容,節省成本。 實施例二 在實施例一中,可擴展交換板上的交換孔和擴展孔的排列形狀沒有任何限制,為 了在實現任意兩根外部線路光纖進行交換的過程中,減少查找空閑交換孔的時間,本實施 例中在實施例一提供的可擴展交換板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對可擴展交換板上的交換孔和擴 展孔的排列形狀進行限制,并且將交換孔和擴展孔進行了劃分。圖4示出了本實施例提供 的可擴展交換板的平面示意圖。 如圖4所示,該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交換孔11呈矩形陣列排列,并且在本實施例 中,將交換孔11按行進行劃分,每根接入到該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外部線路光纖對應一行 交換孔ll,需要說明的是,行和列的概念不是絕對的,正如坐標系的選取也不是絕對的一 樣,在換一個角度看時,原來的"行"也可以看成新的"列"。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能夠 理解,在本實施例中"行"和"列"是可以互換的。每根外部線路光纖只能插入到其對應的 一行交換孔中,在為任意兩根需要進行交換的外部線路光纖尋找欲插入的空閑交換孔時, 只能限制在該兩根外部線路光纖各自對應的行分別查找一個空閑交換孔,這就降低了查找 程序的復雜度,從而節省了查找空閑交換孔的時間。 另外,與交換孔11排列成矩形陣列并且按行進行劃分相適應,擴展孔12也可以相 應地在每列交換孔所在列的方向設置至少一個擴展孔12,在實際中可以將擴展孔所在的區域設置在交換區域的兩側或者只設置在一側。圖4中特別地,以擴展區域位于交換區域的 一側為例,并且在該側的擴展區域具有排列成一行的擴展孔12,擴展孔12與交換孔11的列 相對齊。在實際中可以將每行擴展孔與一個級聯的擴展設備相對應,即將一行擴展孔中的 各個擴展孔通過擴展連接光纖與一個級聯的其他交換設備上的各個接口之間分別連接,這 樣如果設置兩行及其以上的交換孔,也可以增加級聯的交換設備,從而逐漸增加系統可以 接入的外部線路的容量。 另外,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將交換孔11和擴展孔12按列也進行劃分,將每列交 換孔11和該列方向上的擴展孔12對應一根繩路光纖,在需要同一個擴展交換板上的任意 兩根外部線路光纖進行交換的時候,只能在兩根外部線路光纖各自對應的行中尋找同列的 兩個交換孔,并且該兩個交換孔所在列對應的繩路光纖未被占用。 以下以兩個可擴展交換板形成的一個交換系統為例,說明分別位于該兩個可擴展 交換板上的任意兩根外部線路光纖之間實現交換的過程。特別地以交換板上設置一行擴展 孔為例,如圖5所示,可擴展交換板1與可擴展交換板2均分成交換區域和擴展區域,并且 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交換孔11呈矩形陣列排列,擴展孔12排列成一行,并且每個擴展孔12 與一列交換孔11對齊??蓴U展交換板2上的交換孔21和擴展孔22的排列與可擴展交換 板1相同。并且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每個擴展孔與可擴展交換板2上的相應的擴展孔通過 擴展連接光纖相連接。 現在需要接入到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一根外部線路光纖A02與接入到可擴展交換 板2上的一根外部線路光纖B05之間實現交換,假設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第3列的交換孔 對應的繩路光纖(記為3b)未被占用,可擴展交換板2上的第4列的交換孔對應的繩路光 纖(記為4b)未被占用,并且事先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第3列擴展孔(記為12b)與可擴展 交換板2上的第4列的擴展孔(記為22b)已經通過一根擴展連接光纖(記為5b)連接在 一起,則將外部線路光纖A02移到對應行中的第3列的交換孔(記為lib)處,插入其中,將 外部線路板光纖B05移到對應行中的第4列的交換孔(記為21b)處,插入其中,然后通過 繩路光纖3b連接可擴展交換板1上的交換孔lib和擴展孔12b,通過繩路光纖4b連接可擴 展交換板2上的交換孔21b和擴展孔22b。這樣,外部線路光纖A02與B05之間就形成了光 學通路,從而達到交換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 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其上分成交換區域和擴展區域,所述交換區域形成多個交換孔,所述擴展區域上形成至少一個擴展孔;其中,所述交換孔一側用于插入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的一端,以使所述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繩路光纖的一端在所述交換孔內對接;所述擴展孔一側用于插入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的一端,以使所述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繩路光纖的一端在所述擴展孔內對接;所述擴展連接光纖的另一端接入到其他交換設備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換孔的一側用于插入外 部線路光纖的一端具體實現為所述交換孔的一側用于插入線路光纖鏈接器,所述線路光 纖鏈接器中固定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換孔的另一側用于插入 繩路光纖的一端具體實現為所述交換孔的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鏈接器,所述繩路光 纖鏈接器中固定繩路光纖的一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孔一側用于插入擴展 連接光纖的一端具體實現為所述擴展孔的一側用于插入擴展連接光纖鏈接器,所述擴展 連接光纖鏈接器中固定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換孔在交 換區域呈矩形陣列排列。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在擴展區域中,與每列交換孔所 在的列方向上具有至少一個擴展孔。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擴展交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展區域位于交換區域的 一側或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擴展交換板,其上分成交換區域和擴展區域,所述交換區域形成多個交換孔,所述擴展區域上形成至少一個擴展孔;其中,所述交換孔一側用于插入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的一端,以使所述外部線路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繩路光纖的一端在所述交換孔內對接;所述擴展孔一側用于插入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另一側用于插入繩路光纖的一端,以使所述擴展連接光纖的一端與所述繩路光纖的一端在所述擴展孔內對接;所述擴展連接光纖的另一端接入到其他交換設備中。利用該可擴展交換板可以實現全交換而且還可以實現系統擴容,并且節省成本。
文檔編號G02B6/38GK201477230SQ200920162030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戎家銓, 范駿行 申請人:范駿行;戎家銓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贺兰县| 仙桃市| 铁岭县| 长葛市| 凯里市| 沂水县| 图们市| 贡觉县| 阆中市| 都昌县| 什邡市| 文化| 若尔盖县| 云阳县| 沁阳市| 霍林郭勒市| 康保县| 安岳县| 沾化县| 东乌珠穆沁旗| 杨浦区| 永寿县| 云和县| 新竹市| 高青县| 中宁县| 武邑县| 常宁市| 大同市| 集安市| 浦县| 嘉峪关市| 余江县| 屏南县| 龙川县| 察雅县| 雅江县| 湟中县| 沾益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