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83932閱讀:2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特別是涉及一種由三枚透鏡所構成的成像質量良好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以應用于電子產品上。
背景技術
在數位相機(DigitalStill Camera)、行動電話鏡頭(Mobile Phone Camera)等小型電子設備上常裝設有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用來對物體進行攝像。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發展的主要趨勢為朝向小型化、低成本,但同時也希望能達到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具高分辨率、高成像質量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應用于小型電子產品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現有技術中有二鏡片式、三鏡片式、四 鏡片式及五鏡片式以上的不同設計,四鏡片式及五鏡片式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雖在像差修正、光學傳遞函數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的性能上較具優勢,但其成本較高,而二鏡片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則較難達到高分辨率的要求;因此,三鏡片式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常為優先考慮的設計。在各種小型化的三鏡片式固定焦距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設計中,現有技術中以不同的正或負屈光度組合;在三鏡片式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最常采用正屈折力、負屈折力與正屈折力的組合設計,尤其在最接近成像物側面的第一透鏡設計為正屈折力,可增加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光學放大幅度(Optical Magnification),現有技術中常設計成雙凸透鏡或在物側方向為凸面的新月型透鏡,如美國專利號US7,710,662、美國專利公開號US2009/046380等;然而這些所公開的技術,在最接近物側的第一透鏡雖提供的較強的正屈折力以提供更多的聚光能力,但因此所造成的像曲,則不易由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補償修正,不易達高質量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要求,此為缺點之一。為克服此缺點,如美國專利US7, 301,712則在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采用凹面為設計,使第一透鏡的正屈折力不致過大,又在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采用凹面為設計,此雖有縮短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全長的功效,但第二透鏡的曲率變化過大,制造不易,且第二透鏡的屈折力強度高于第一透鏡,將造成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邊緣的色差及較嚴重的像差。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應有更佳的設計以對像差進行良好的補償,且可限制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全長,以應用于小型電子設備使用。為此,本發明提出更實用性的設計,利用三個透鏡的屈折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除在高質量的成像能力下,且容易量產以降低成本,以應用于電子產品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皆為凸面;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并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5 < R3(I)O. 5 < SD/TD < O. 85 (2)其中,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5為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Sd為在光軸上光圈至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Td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如前所述,其中,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可為塑料材質所制成;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可為非球面;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可為非球面;除滿足式(I)及式(2)外并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之一或其組合 -I. 2 < f/fi < -O. 3(3)O. 3 < (CT^CT3) /CT2 < O. 78 (4)O. 15 < T12/CT2 < O. 8(5)-O. 7 < R4/f < O (6)進一步地,-O. 4 < R4/f < O (7)O < R6/f < O. 5 (8)25 < V2-V1 < 42 (9)-10 < V2-V1-V3 < 20(10)25 < HFOV < 38(11)其中,f為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第一透鏡的焦距,CT1為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2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3S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12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6為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V1為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V2為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V3為第三透鏡的色散系數,HFOV為最大場視角的一半。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皆為凸面;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并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5 < R3(I)-O. 7 < R4/f < O (6)其中,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5為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f為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如前所述,其中,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除滿足式(I)及式(6)外并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之一或其組合O. 15 < T12/CT2 < O. 8 (5)
I. 4 < f/f2 < 2. 2(12)0 < R6/f <0.5 (8)0. 4 < (CT^CT3) /CT2 < 0. 78(13)25 < HFOV < 38(11)25 < V2-V1 < 42 (9)
其中,T12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CT1為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2S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3S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f為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R6為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HFOV為最大場視角的一半,V1為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V2為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本發明又一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皆為凸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并滿足下列關系式O. 15 < T12/CT2 < O. 8 (5)O. 3 < (CT^CT3) /CT2 < O. 78 (4)其中,T12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CT1為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2S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3S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如前所述,其中,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除滿足式(5)及式(4)外并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之一或其組合O < R5 < R3(I)-O. 7 < R4/f < O (6)O < R6/f <0.5 (8)25 < V2-V1 < 42 (9)其中,R3為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4為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5為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6為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f為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V1為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V2為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本發明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采用具負屈折力的透鏡,可增大場視角,第一透鏡與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組合后,可增大成像的放大幅度以提高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解像力;第三透鏡采用負屈折力的透鏡,可有效對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所產生的像差做補正,使整體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像差與畸變能符合高分辨率的要求。再者,通過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與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互補配置,可產生望遠效果,亦有利于縮短后焦以減少總長。當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為凹面時,可使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主點(Principal Point)遠離成像面,有利于縮短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總長度,以促進系統的小型化。此種配置在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中,可使在相同的全長下影像感測組件獲得更大的有效像素范圍。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設為凹面可有效增大系統的后焦距,以確保成像用光學透鏡組有足夠的后焦距可放置其它的構件;另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設為凸面,經與凸面在物側的第三透鏡組合,可有效縮短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全長,以應用于小型電子設備。本發明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中,若光圈配置為中置光圈,可擴大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視場角,使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若進一步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可設置為二個中置光圈,可限制系統周邊光線入射在感光組件上的角 度,除有利于像差修正外,亦有助于提升系統感光的靈敏性。此外,若第一透鏡、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由塑料材料所制成,有利于制造及降低成本。


圖IA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示意圖;圖IB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像差曲線圖;圖2A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示意圖;圖2B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像差曲線圖;圖3A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示意圖;圖3B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像差曲線圖;圖4A是本發明實施例四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示意圖;圖4B是本發明實施例四的像差曲線圖;圖5A是本發明實施例五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示意圖;以及圖5B是本發明實施例五的像差曲線圖。附圖標號說明101、201、301、401、501 :光圈102、202、302、402 :光闌110、210、310、410、510 :第一透鏡111、211、311、411、511 :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112、212、312、412、512 :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120、220、320、420、520 :第二透鏡121、221、321、421、521 :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122、222、322、422、522 :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130,230,330,430,530 :第三透鏡131、231、331、431、531 :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132、232、332、432、532 :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160、260、360、460、560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70,270,370,470,570 :成像面f :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第一透鏡的焦距f2 :第二透鏡的焦距f4:第四透鏡的焦距
R3 :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4 :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5 :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R6 :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T12 :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CT1 :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CT2 :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CT3 :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V1 :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V2 :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V3 :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Sd :在光軸上光圈至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Td :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Fno :光圈值HFOV :最大場視角的一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請參閱圖1A,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及第三透鏡130;其中,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111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112為凹面;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121與像側光學面122皆為凸面;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折力,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131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132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131與像側光學面132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還包含一光圈101、一光闌102與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光圈101設置于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為中置光圈。光闌102設置于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設置于第三透鏡130與成像面170之間,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制成,不影響本發明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的非球面光學面,其非球面的方程式(AsphericalSurface Formula)為式(14)所構成,X(Y) = j (γ2/Κ) / 2 +Σ(4)·(Γ) 14^
l+ ^(l-(l + K)(Y/R)2) i其中,X表示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于非球面光軸上頂點的切面的相對高度;Y表示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距離;R表示曲率半徑;K表示錐面系數;以及Ai表示第i階非球面系數。在本發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的光學面可設置為非球面,此時可通過光學面的曲率半徑改變其屈折力,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透鏡使用的數目,以有效降低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總長度。由此,本發明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前述的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及第三透鏡130配置組成,以滿足關系式式⑴及式⑵。本發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110是以物側光學面為凸面的面型構成較弱的負屈折力為配置,可限制入射光線的折射角度,有利于成像及縮短全長;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主要的正屈折力是由第二透鏡120所提供,當滿足式(I)時,可使出射于第二透鏡120的角度適當,有利于像差修正與球差補正,并可通過適當調整第二透鏡120的屈折力,可與第三透鏡130的屈折力互補,產生遠心特性,有利于縮短后焦以減少總長,可達到鏡頭小型化的目的。當滿足式(2)時,可通過調配適當的光圈位置與第一透鏡110至第三透鏡130的距離,以進一步縮短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長度。當限制第一透鏡110的焦距與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f的比值(式(3))時,為適當調配第一透鏡110的屈折力,可調整系統焦距長度,以適當縮短總長。當滿足式(6)、式(7)、式(8)或式(12)時,使第二透鏡120的焦距f2與第三透鏡130的焦距f3可在有限
制的條件下取得平衡,可以適當分配成像用光學透鏡組所需的屈折力,有利于降低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敏感度與像差的產生。當滿足式(4)或式(13)時,可適當調整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的厚度,有利于降低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全長,且使其厚度不至于過薄,可有利于制造上的優良率提升。當滿足式(5)時,可調整適當的第二透鏡120的厚度及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的鏡間距,可在縮小整體長度與成像質量的修正上達到適當的平衡。當滿足式(9)或式(10)時,使第一透鏡110的色散系數(Abbe number) V1、第二透鏡120的色散系數(Abbe number) V2與第三透鏡130的色散系數(Abbe number) V3的差值處于適當范圍,可以有效修正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所產生的色差。當滿足式(11)時,限制系統周邊光線入射在感光組件上的角度,有利于像差的修正。本發明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將通過以下具體實施例配合附圖予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示意圖請參閱圖1A,實施例一的像差曲線請參閱圖1B。實施例一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110,為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111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112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111及像側光學面112皆為非球面;一光圈101 ; —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120,為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121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122為凸面,其物側光學面121及像側光學面122皆為非球面;一光闌102 ;—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130,為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131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132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131與像側光學面132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由平板玻璃材質制成的紅外線濾除濾光片(IR-filter)160,其用以調整成像的光線波長區段;經由三片透鏡、光圈101、光闌102及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的組合,可將被攝物在一成像面170上成像。表一、實施例一的光學數據f = I. 66mm,Fno = 2. 45,HFOV = 31. 4deR.
權利要求
1.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 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 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所述第三透鏡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 其中,還包含一光圈,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3,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5,在光軸上所述光圈至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為SD,在光軸上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至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d,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5 < R3 ;O. 5 < SD/TD < O. 85。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為,滿足下列關系式-I. 2 < f/fi < -O. 3。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1,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所述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滿足下列關系式O. 3 < (CT^CT3) /CT2 < O. 78。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在光軸上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滿足下列關系式O.15 < T12ZCT2 < O. 8。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4,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系式_0. 7〈 R4/f <0。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4,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O. 4 < R4/f < O。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由塑料材質所制成,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e,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6/f < O. 5。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1,所述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滿足下列關系式25 < V2-V1 < 42。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1,所述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所述第三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3,滿足下列關系式_10〈 v2_v1_v3〈20。
1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場視角的一半為HFOV,滿足下列關系式25 < HFOV < 38。
12.—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 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 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 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4,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5,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5 < R3 ;_0. 7〈 R4/f <0。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在光軸上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滿足下列關系式0.15 < T12ZCT2 < O. 8。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滿足下列關系式1.4 < f/f2 < 2. 2。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6,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6/f < O. 5。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1,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所述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滿足下列關系式O. 4 < (CT^CT3) /CT2 < O. 78。
17.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場視角的一半為HF0V,滿足下列關系式25 < HFOV < 38。
18.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1,所述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滿足下列關系式25 < V2-V1 < 42。
19.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 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 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 其中,在光軸上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光學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所述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1,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2,所述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滿足下列關系式 .O. 15 < T12/CT2 < O. 8 ;.O. 3 < (CT^CT3) /CT2 < O. 78。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3,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5,滿足下列關系式.O < R5 < R3。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4,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系式_0. 7〈 R4/f <0。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鏡的像側光學面在近軸上的曲率半徑為R6,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系式.O< R6/f < O. 5。
23.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1,所述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滿足下列關系式.25 < V2-V1 < 42。
全文摘要
一種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兩側光學面皆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由塑料材質所制成,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中,至少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所述成像用光學透鏡組滿足特定的條件。因此,本發明所述的成像用光學透鏡組,除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功能外,并可減小成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總長,以應用于相機、手機相機等良好攝像目的的使用需求。
文檔編號G02B1/04GK102955227SQ2012100415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2日
發明者許志文, 周明達 申請人: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工布江达县| 乌兰浩特市| 阜平县| 洪雅县| 顺昌县| 南开区| 七台河市| 太白县| 社会| 衡阳市| 镇赉县| 河池市| 土默特右旗| 平泉县| 双峰县| 桃园县| 商河县| 屯昌县| 灵寿县| 阜南县| 南召县| 红原县| 达尔| 大宁县| 即墨市| 繁昌县| 长汀县| 绍兴县| 蒙阴县| 揭东县| 富民县| 固原市| 牙克石市| 耿马| 滨州市| 子洲县| 孝昌县| 丹棱县| 兴国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