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偏光片、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偏光片、應用所述偏光片的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工藝一般包括陣列(Array)工藝、液晶成盒(Cell)工藝以及模組(Module)工藝。現有的液晶成盒工藝中,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貼合后形成的液晶盒需按一定尺寸切割成多個顯示面板,且經研磨、清洗等程序后再在所述多個顯示面板的上下表面各貼附一層偏光片,這是因為玻璃(即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中的基底材料)的切割工藝是利用微刀輪切入脆性的玻璃中,根據應力的作用進行滑切和分裂,而偏光片不是由脆性材料制成,而是由有機彈性材料制成,無法利用應力進行切割。即,如果先在液晶盒上下兩側貼附整張的偏光片再將所述整張的偏光片與液晶盒一起切成多個顯示面板,則無法完成玻璃的切割工藝(如果采用粗暴的裁切偏光片的方法對顯示面板進行切割,則會損傷玻璃)。也就是說,若所述液晶盒需切割成η個顯示面板,就需要貼附2η次偏光片,而每貼附一次偏光片就需要耗費5 10秒,可見,當貼附偏光片的次數較多時,需耗費的時間也較多,同時也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當然,除液晶顯示面板外,其他顯示面板貼附偏光片時也會存在上述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減少貼附次數及貼附時間的偏光片、應用所述偏光片的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設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層,所述偏光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優選的是,所述基底包括粘性部和失粘部,所述粘性部采用多個,每個粘性部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每個粘性部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所述粘性部采用粘性材料制成,所述失粘部采用脆性材料制成。優選的是,所述偏光片還包括表面保護層和/或剝離層;所述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剝離層設置在基底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優選的是,所述表面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且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優選的是,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用于增加透射光強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強度、或用于補償光學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強度又增加反射光強度;所述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優選的是,所述第一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功能膜層,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單元第一粘性層和單元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該單元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優選的是,所述偏光片還包括表面保護層,和/或,第二粘性層及剝離層;所述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所述第二粘性層設置在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偵牝所述剝離層設置在第二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優選的是,所述表面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與所述基底之間,且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所述 第二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優選的是,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用于增加透射光強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強度、或用于補償光學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強度又增加反射光強度;所述第一粘性層設置在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功能膜層設置在第一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優選的是,所述第一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功能膜層,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每個單元功能膜層設置在所述單元第一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優選的是,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優選的是,所述偏光片還包括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兩側的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兀偏光膜層,與同一個單兀偏光膜層對應的單兀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分別貼附在該單元偏光膜層的兩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每兩個所述單元偏光膜層之間的距離為5mnT20mm。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在液晶盒兩側分別貼附一個上述的偏光片;2)將完成步驟I)的液晶盒分割成多個顯示面板。本發明同時還提供一種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在基底上設置偏光膜層;
2)將所述偏光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并使得每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且使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優選的是,所述基底采用粘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驟I)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A.使基底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部分失去粘性。優選的是,所述基底采用能夠固化的粘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驟A中使所述基底部分失去粘性的方法為使所述基底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部分固化而失去粘性。優選的是,所述基底采用經紫外線照射后能夠固化的粘性材料制成;所述步驟A中使所述基底部分失去粘性的方法為采用紫外線照射所述基底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部分,使該部分基底發生紫外光固化而失去粘性。
優選的是,所述基底采用聚丙烯酸酯制成;所述紫外線的波長范圍為185nnT280nm。優選的是,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設置表面保護層;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表面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使得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和/ 或,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基底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設置第一剝離層。優選的是,所述步驟I)之前且步驟A之后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依次設置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第一粘性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將所述功能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功能膜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優選的是,所述步驟I)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設置表面保護層;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表面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使得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和/ 或,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設置第二粘性層,在所述第二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設置第一剝離層;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第二粘性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將所述第一剝離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及每個單元第一剝離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和每個單元第一剝離層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所述制作方法還包括步驟3):將所述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分別從所述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上剝離,然后在所述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設置第二剝離層。優選的是,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依次設置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第一粘性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將所述功能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功能膜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優選的是,所述步驟I)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在偏光膜層兩側分別貼附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 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將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偏光片以及采用本發明所述偏光片制作方法制成的偏光片用于在個片切斷工序(即將液晶盒切割成多個顯示面板的工藝)之前分別貼附在液晶盒的上下兩側,然后再進行個片切斷工序就完成了液晶成盒工藝,也即在液晶成盒工藝中只需貼附兩次偏光片即可。而現有技術中需在個片切斷工序之后再將裁切好的與顯示面板尺寸相適應的多個偏光片分別貼附在多個顯示面板上下兩側以完成液晶成盒工藝,也即在液晶成盒工藝中需要貼附偏光片的次數等于所述顯示面板數量的兩倍。可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極大地減少了偏光片貼附次數,因而也極大地減少了偏光片貼附時間,加快了液晶產品的制造速度,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相應地降低了液晶產品的成本。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所述偏光片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中在偏光膜層兩側分別貼附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之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3為在圖2所示第一偏光膜保護層上貼附表面保護層之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4為使基底部分失去粘性的方法示意圖;其中,圖4 (a)為對貼附有第一剝離層的基底的一部分進行紫外固化的示意圖;圖
4(b)為圖4 Ca)的俯視圖;圖5為在圖3所示第二偏光膜保護層上依次貼附經紫外固化后的基底和第一剝離層之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4中所述偏光片的結構示意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4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中依次將基底、表面保護層、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偏光膜層以及第二偏光膜保護層貼合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8為在圖7所示的偏光片中第二偏光膜保護層上依次貼附第二粘性層和第一剝離層之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9為對圖8所示表面保護層、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偏光膜層、第二偏光膜保護層、第二粘性層以及第一剝離層進行縱向切割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10為將圖9所示第一剝離層剝離之后的偏光片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表面保護層;la —單元表面保護層;2 —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 —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3 —偏光膜層;3a —單兀偏光膜層;4 一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 —單兀第二偏光膜保護層;5 —基底;5a —粘性部;5b —失粘部;6 —第一剝尚層;6a —單兀第一剝離層;7 —第二粘性層;7a —單元第二粘性層;8 —第二剝離層;9_遮擋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偏光片、應用所述偏光片的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I : 本實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設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層,所述偏光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液晶盒可分割成多個顯示面板,此處所述液晶盒還未進行切割)的位置分別對應,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且大于對應的顯示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顯示面板可分為有效顯示區域(A/A,active area)和外圍區域)的面積。優選每兩個所述單元偏光膜層3a之間的距離為5mnT20mm。本實施例同時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lOl.在液晶盒上下兩側分別貼附一個上述的偏光片;sl02.將完成步驟SlOl的液晶盒分割成多個顯示面板。本實施例同時還提供一種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201.在基底上設置偏光膜層;s202.將所述偏光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并使得每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且使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并大于對應的顯示面板的有效顯示區域的面積。實施例2 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包括表面保護層、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偏光膜層、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基底5以及剝離層(即圖I中的第一剝離層6)。所述偏光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優選每兩個所述單元偏光膜層3a之間的距離為5mnT20mm (即圖4 (b)中的尺寸d)。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與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的兩側;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兀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兀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分別貼附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的兩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所述表面保護層貼附在第一偏光膜保護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所述表面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I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Ia貼附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上遠離該單元偏光膜層3a的一側,且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Ia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所述基底5包括粘性部5a和失粘部5b,所述粘性部5a采用多個,每個粘性部5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且每個粘性部5a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其中,所述粘性部5a采用粘性材料制成,所述失粘部5b采用脆性材料制成。 所述剝離層(即圖I中的第一剝離層6)貼附在基底5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實際應用中,先將剝離層從基底5上剝離下來,再將偏光片通過基底5中的粘性部5a分別貼附在液晶盒上下兩側,然后可使用刀輪對液晶盒及偏光片中基底5上的失粘部5b進行切割(即液晶盒個片切斷工序),由于基底5中的失粘部5b的厚度相對整張偏光片的厚度來說比較薄,且采用脆性材料制成,故可與液晶盒一起進行切割,以形成多個兩側已貼附有偏光片的多個顯示面板。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不包括表面保護層。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不包括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表面保護層與基底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的兩側。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不包括剝離層(即圖I中的第一剝離層6)。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中的基底不包括失粘部,也就是說所述基底采用粘性材料制成,或者采用其他能夠貼附在偏光膜層與剝離層之間的材料制成。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s301.如圖2所示,分別將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貼附在偏光膜層3的兩側。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可采用三醋酸纖維素酯制成,也可稱為TAC (Triacetyl Cellulose)層,所述TAC層的光學均勻性和透明性良好。所述偏光膜層3可采用聚乙烯醇制成,也可稱為PVA (polyvinylalcohol)層。由于聚乙烯醇制成的偏光膜層3易吸水、褪色,進而會喪失偏光性能,因此需要在偏光膜層3兩側貼附三醋酸纖維素酯制成的偏光膜保護層,以隔絕水分和空氣,從而可保護偏光膜層3。所述步驟s301具體為S301-1.將聚乙烯醇膜層經過泡水膨脹、二相染色以及延伸工序后形成偏光膜層3 ;S301-2.采用水凝膠將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3的兩側,待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與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干燥后執行步驟s302。s302.如圖3所示,將表面保護層I貼附在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所述表面保護層(protective film) I可采用單側涂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即EVA)膜層的聚乙烯(即PE)膜層制成,使得表面保護層I具有低粘性,用于保護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s303.如圖5所示,將第一剝離層6貼附 在基底5上,再將基底5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所述基底5可采用聚丙烯酸酯制成,其厚度為15 μ πΓ35 μ m ;所述第一剝離層6可采用單側涂布硅涂層的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PET)膜層制成,故也可稱為異型膠膜層。需要說明的是,步驟s302與步驟s303的順序可互換,也可同時進行。s304.對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及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進行縱向切割,使得所述偏光膜層3被分割成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并使得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在所述基底5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且使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也就是說所述單元偏光膜層3a的數量與顯示面板的數量及分布方式均相同,且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其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尺寸)及相對位置均相同;使得所述表面保護層I被分割成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被分割成多個單兀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被分割成多個單兀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并使得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1,且使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的面積均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由于對偏光片進行了上述的縱向切割,因此偏光片中所述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多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以及多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被保留下來,而所述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以及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中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部分被移除了,以形成圖I所示的偏光片的結構。優選所述基底5采用粘性材料制成,則所述步驟s303還包括如下步驟在將基底5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之前,使基底5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兀偏光膜層3a對應的部分失去粘性。更優選所述基底5采用能夠固化的粘性材料制成,則所述步驟s303還包括如下步驟在將基底5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之前,使所述基底5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部分固化而失去粘性。進一步優選所述基底5采用經紫外線照射后能夠固化的粘性材料制成;則所述步驟s303還包括如下步驟如圖4所示,在將基底5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之前,采用紫外線照射所述基底5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部分,使該部分基底5發生紫外光固化而失去粘性,該失去粘性的部分即圖4中的失粘部5b,所述失粘部5b中的高分子受到紫外線的作用發生鏈接而失去粘性及塑性,而基底5中不需要失去粘性的部分(即所述多個粘性部5a)可采用遮擋物9遮擋住,使其不受紫外線照射。優選所述基底采用聚丙烯酸酯制成;所述紫外線為短波紫外線;所述短波紫外線的波長范圍為185nnT280nm。這里,由于紫外線對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也有影響,故只能使基底5部分失去粘性后,再將基底5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而不能先將基底5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后,再采用紫外線照射的方式使基底5部分失去粘性。優選各步驟中所提到的貼附均采用滾壓貼合方式。本實施例中,所述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基底5、第一剝離層6均為現有產品,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自行設置上述 膜層的材質及厚度。 本實施例中的其他方法、結構、材質以及作用都與實施例I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實施例3 本實施例所述偏光片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用于增加透射光強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強度、或用于補償光學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強度又增加反射光強度。優選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與基底5之間,即第一粘性層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所述功能膜層貼附在第一粘性層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的一側,所述基底5貼附在功能膜層上遠離第一粘性層的一側。所述第一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功能膜層,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一粘性層和單元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與基底5之間,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本實施例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所述步驟s303還包括有貼附第一粘性層及功能膜層的步驟,所述步驟s303具體為將第一粘性層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將功能膜層貼附在第一粘性層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的一側,然后再將基底5貼附在功能膜層上遠離第一粘性層的一側,將第一剝離層貼附在基底5上遠離功能膜層的一側。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步驟s304還包括如下步驟將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與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及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 一起進行縱向切割,使得所述第一粘性層被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被分割成多個單元功能膜層,并使得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本實施例中的其他方法、結構、材質以及作用都與實施例2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實施例4: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包括基底5、表面保護層、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偏光膜層、第二偏光膜保護層、第二粘性層以及剝離層(即圖6中的第二剝離層8)。所述偏光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優選每兩個所述單元偏光膜層3a之間的距離為5mnT20mm (即圖4 (b)中的尺寸d)。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與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的兩側;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兀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兀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分別貼附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的兩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 一偏光膜保護層2a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所述表面保護層貼附在第一偏光膜保護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所述表面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I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Ia貼附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上遠離該單元偏光膜層3a的一側,且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Ia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所述基底5貼附在表面保護層上遠離第一偏光膜保護層的一側。所述第二粘性層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所述第二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設置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上遠離該單元偏光膜層3a的一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所述剝離層(即圖6中的第二剝離層8)貼附在第二粘性層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
層的一側。實際應用中,先將剝離層從第二粘性層上剝離下來,再將偏光片通過第二粘性層分別貼附在液晶盒上下兩側,然后可使用刀輪對液晶盒及偏光片中基底5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部分進行切割(即液晶盒個片切斷工序),由于基底5的厚度相對整張偏光片的厚度來說比較薄,故可與液晶盒一起進行切割,以形成多個兩側已貼附有偏光片的多個顯示面板。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不包括表面保護層,所述基底5直接貼附在第一偏光膜保護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不包括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表面保護層與第二粘性層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的兩側。可選地,所述偏光片不包括第二粘性層及剝離層(即圖6中的第二剝離層8)。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s401與實施例2中的s301相同,不再贅述。
s402.將表面保護層I貼附在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再將基底5貼附在表面保護層I上遠離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的一側,以形成圖7所不的偏光片。s403.將第二粘性層7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再將第一剝離層6貼附在第二粘性層7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的一側,以形成圖8所示的偏光片。本實施例中,所述基底5可采用聚乙烯(即PE)膜層制成,優選厚度范圍為10 μ m 50 μ m。需要說明的是,步驟s402與步驟s403的順序可互換,也可同時進行。s404.對第一剝離層6、第二粘性層7、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偏光膜層3、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以及表面保護層I進行縱向切割,使得所述偏光膜層3被分割成多個單元偏光 膜層3a,并使得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在所述基底5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且使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也就是說所述單元偏光膜層3a的數量與顯示面板的數量及分布方式均相同,且每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其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尺寸)及相對位置均相同;使得所述表面保護層I被分割成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被分割成多個單兀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被分割成多個單兀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所述第二粘性層7被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所述第一剝離層6被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6a,并使得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以及每個單元第一剝離層6a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I,且使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以及每個單元第一剝離層6a的面積均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由于對偏光片進行了上述的縱向切割,因此偏光片中所述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la、多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a、多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以及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6a被保留下來,而所述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第二粘性層7以及第一剝離層6中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部分被移除了,以形成圖9所示的偏光片的結構。s405.如圖10所示,將所述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6a分別從所述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上剝離,然后在所述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7a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的一側貼附第二剝離層8,以形成圖6所示偏光片。優選上述各步驟中所提到的貼附均采用滾壓貼合方式。本實施例中,所述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基底5、第一剝離層6、第二粘性層7以及第二剝離層8均為現有產品,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自行設置上述膜層的材質及厚度。本實施例中的其他方法、結構、材質以及作用都與實施例2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實施例5:本實施例所述偏光片與實施例4的區別在于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用于增加透射光強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強度、或用于補償光學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強度又增加反射光強度。優選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與第二粘性層7之間,即第一粘性層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所述功能膜層貼附在第一粘性層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的一側,所述第二粘性層7貼附在功能膜層上遠離第一粘性層的一側。所述第一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功能膜層,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一粘性層和單元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該單元偏光膜層3a對應的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a與第二粘性層7之間,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 的面積相等。本實施例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與實施例4的區別在于所述步驟s403還包括有貼附第一粘性層及功能膜層的步驟,所述步驟s403具體為將第一粘性層貼附在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上遠離偏光膜層3的一側,將功能膜層貼附在第一粘性層上遠離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的一側,然后再將第二粘性層7貼附在功能膜層上遠離第一粘性層的一側,將第一剝離層6貼附在第二粘性層7上遠離功能膜層的一偵U。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步驟s404還包括如下步驟將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與表面保護層I、第一偏光膜保護層2、偏光膜層3、第二偏光膜保護層4、第二粘性層7及第一剝離層6 —起進行縱向切割,使得所述第一粘性層被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被分割成多個單元功能膜層,并使得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3a,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3a的面積相等。本實施例中的其他方法、結構、材質以及作用都與實施例4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設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包括粘性部和失粘部,所述粘性部采用多個,每個粘性部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每個粘性部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所述粘性部采用粘性材料制成,所述失粘部采用脆性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還包括表面保護層和/或剝離層; 所述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剝離層設置在基底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且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用于增加透射光強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強度、或用于補償光學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強度又增加反射光強度; 所述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功能膜層,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單元第一粘性層和單元功能膜層依次設置在該單元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還包括表面保護層,和/或,第二粘性層及剝離層; 所述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 所述第二粘性層設置在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剝離層設置在第二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與所述基底之間,且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所述第二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用于增加透射光強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強度、或用于補償光學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強度又增加反射光強度; 所述第一粘性層設置在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功能膜層設置在第一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性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所述功能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功能膜層,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設置在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所述每個單元功能膜層設置在所述單元第一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11.根據權利要求5、6、9或10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
12.根據權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還包括分別貼附在偏光膜層兩側的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包括多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與同一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分別貼附在該單元偏光膜層的兩側,且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每兩個所述單元偏光膜層之間的距離為5mnT20mm。
14.一種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液晶盒兩側分別貼附一個如權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偏光片; 2)將完成步驟I)的液晶盒分割成多個顯示面板。
15.一種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基底上設置偏光膜層; 2)將所述偏光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并使得每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且使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采用粘性材料制成; 所述步驟I)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A.使基底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部分失去粘性。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采用能夠固化的粘性材料制成; 所述步驟A中使所述基底部分失去粘性的方法為使所述基底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部分固化而失去粘性。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采用經紫外線照射后能夠固化的粘性材料制成; 所述步驟A中使所述基底部分失去粘性的方法為采用紫外線照射所述基底上未與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對應的部分,使該部分基底發生紫外光固化而失去粘性。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采用聚丙烯酸酯制成; 所述紫外線的波長范圍為185nnT280nm。
20.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設置表面保護層; 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表面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使得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和/或, 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基底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設置第一剝離層。
21.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I)之前且步驟A之后還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依次設置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 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 將所述第一粘性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將所述功能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功能膜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22.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I)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與基底之間設置表面保護層; 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表面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表面保護層,使得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表面保護層的面積與其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和/或, 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設置第二粘性層,在所述第二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設置第一剝離層; 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第二粘性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將所述第一剝離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及每個單元第一剝離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二粘性層和每個單元第一剝離層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所述制作方法還包括步驟3):將所述多個單元第一剝離層分別從所述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上剝離,然后在所述多個單元第二粘性層上遠離偏光膜層的一側設置第二剝離層。
23.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I)還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偏光膜層上遠離基底的一側依次設置第一粘性層和功能膜層;所述功能膜層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補償膜或半透半反膜;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 將所述第一粘性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將所述功能膜層分割成多個單元功能膜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及每個單元功能膜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粘性層和每個單元功能膜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24.根據權利要求15-23中任一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在偏光膜層兩側分別貼附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和第二偏光膜保護層; 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 將所述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將所述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分割成多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使得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均對應一個單元偏光膜層,且使所述每個單元第一偏光膜保護層及每個單元第二偏光膜保護層的面積均與所對應的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相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設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層,所述偏光膜層包括多個單元偏光膜層,所述多個單元偏光膜層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與液晶盒中多個顯示面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每個單元偏光膜層的面積小于或等于其所對應的顯示面板的面積。相應地,還提供應用所述偏光片的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本發明所述偏光片應用于液晶成盒工藝中可極大地減少偏光片的貼附次數及貼附時間。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02830542SQ2012103330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朱劍磊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