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創作有關一種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
背景技術: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光收發次模塊(OpticalSub-Assembly for Transceivers)為光信號與電信號轉換中的重要媒介,光收發次模塊可分為發射光信號的光傳輸次模塊(Transmitting Optical Sub-Assembly, 0SA);可同時容納雙方向的信息于同一光纖內的雙向光次模塊(B1-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 B0SA);以及可同時接收數字信號及模擬信號并發射數字信號的三向光次模塊(Tr1-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TR1-DI 0SA)。通常該些光次模塊利用一收容本體用來安裝光學組件如發光單元作為發射端的光源組件,數字信號接收器用以接收數字信號,模擬信號接收器用以接收模擬信號,該發光單元、數字信號接收器及模擬信號接收器具有接腳與一電路板成為電連接,以傳送光信號。一般而言,該發光單元,模擬信號接收器,及/或數字信號接收器的多數接腳與電路板連接時,需將多數連接腳轉折成直立狀以插入于電路板并焊接而成為電連接。以發光單元10而言,其具有五支連接腳lla、llb、llc,且為三種腳位,如圖1A所示,所以,必需由治具來設定彎曲半徑及額外使用鑷子施力來操作三次折腳工序,以使連接腳I la、I lb、I Ic呈直立狀(如圖1B)。由此可知,該多數連接腳在腳位的種種變化需要具有三種不同尺寸工作面的專用治用的使用對多種腳位設定不同的彎曲半徑,其折腳工序相當繁復及多種尺寸工作面的專用治具及額外使用鑷子的不便性,其所附帶增加成本與時間,須加以克服。
發明內容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腳器安裝在光學組件的連接腳上,操作折腳器能使連接腳轉折至一預定角度,而且可適合于各種型式的光學組件,并可一次完成折腳工序,以縮短時間與成本。為達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可安裝于一光學組件的多數連接腳上,其包括:一前本體;一后本體,與該前本體呈軸向間隔;一底部延伸部份,可連接該前、后本體 '及一 V形槽,形成在該底部延伸部份的底面,當該后本體移動角位時,則使該V形槽隨著角位進入偏擺而產生變化,直到該多數連接腳轉折至一預定位置為止。一種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安裝于一光學組件的多數連接腳上,包括:一前本體;一后本體,與該前本體呈軸向間隔;一底部延伸部份,連接該前、后本體;及一 V形槽,形成在該底部延伸部份的底面,當該后本體移動角位時,則使該V形槽隨著角位進入偏擺而產生變化,直到該多數連接腳轉折至一預定位置為止。該前、后本體軸向延伸有多數通孔,接納該多數連接腳。[0010]該多數通孔為三孔、四孔或五孔。該多數通孔排列為環形式、一線式或雙排式。該后本體自水平位置移動至垂直位置,并使該多數連接腳折彎成直立狀,此時,該V形槽隨著角位變化合成閉合狀態。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操作折腳器能使連接腳轉折至一預定角度,而且可適合于各種型式的光學組件,并可一次完成折腳工序,以縮短時間與成本。為了進一步了解本創作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詳細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供參考與說明用,而并非用來對本創作做任何限制者。
圖1A、圖1B為傳統發光單元的右側視圖、前視圖。圖2為本創作折腳器的立體圖。圖3為本創作折腳器的前視圖。圖4為本創作折腳器的左側視圖。圖5為本創作折腳器的立體圖,其顯示后本體自水平位置轉折至垂直位置。圖6A-圖6C顯示本創作折腳器對光學組件的多數連接腳進行折彎,及安裝于電路板的操作步驟圖。附圖標記說明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20 ;前本體-21 ;后本體-22 ;底部延伸部份_23 ;V形槽-24 ;通孔-25 ;光次模塊-30 ;收容本體-31 ;發光單元_32 ;連接腳-33 ;電路板-40。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本創作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20包括一前本體21, —后本體22與該前本體21呈軸向間隔,一底部延伸部份23位于該前、后本體21、22之間,且使該前、后本體21、22與底部延伸部份23結合形成一體,及一 V形槽24形成在該底部延伸部份23的底面。該折腳器20更進一步包含有多數通孔25軸向延伸在前、后本體21、22上,該多數通孔25的數量及排列方式與光學組件的多數連接腳相對應。該多數通孔25可為五孔,其排列方式可為環形式、一線式或雙排式,可用以接納光學組件的連接腳。實質上,該多數通孔25并不限于五孔,其數量及排列方式對應光學組件的連接腳,而可適用于各種型式的發光單元及信號接收器。起初該前、后本體21、22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圖1所示)。在后本體22上施加一向下力量而漸次移動角位,然而該V形槽24隨著角位進入偏擺而產生變化即V形槽24的夾角逐漸變小。當V形槽24的兩斜面相互抵觸而成為閉合狀態時,該底部延伸部份23的上表面也成為一彎曲圓角,此時,后本體22自水平位置(如圖1所示)轉至垂直位置(如圖5所示)或一預定位置。圖6A-6C顯示本創作折腳器20對光次模塊30的光學組件的折腳步驟圖,其中,該光學組件以發光單元32作為實例說明。第一步驟將折腳器20的五個通孔25插入于該發光單元32的五支連接腳33中,并使折腳器20的前本體21緊貼于收容本體31的末端壁上,如圖6A所示。然后在后本體22上施加如箭頭X方向的力量,迫使后本體22自水平位置移動至垂直位置,在移動角度期間,多數連接腳33隨著后本體22的角位變化,被折彎成直立狀,V形槽24隨著角位變化合成閉合狀態,且該底部延伸部份23的上表面也成為一彎曲圓角,如圖6B所示。將成型后的連接腳33裁剪至一預定長度,并置放于一電路板40上,此時,該折腳器20可作為光次模塊30的支撐組件,而可穩固的站立在電路板40上,以便于進行焊接程序,如圖6C所示。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權利要求限定的精神與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是它們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安裝于一光學組件的多數連接腳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本體; 一后本體,與該前本體呈軸向間隔; 一底部延伸部份,連接該前、后本體 '及 一 V形槽,形成在該底部延伸部份的底面,當該后本體移動角位時,則使該V形槽隨著角位進入偏擺而產生變化,直到該多數連接腳轉折至一預定位置為止。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其特征在于,該前、后本體軸向延伸有多數通孔,接納該多數連接腳。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其特征在于,該多數通孔為三孔、四孔或五孔。
4.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其特征在于,該多數通孔排列為環形式、一線式或雙排式。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其特征在于,該后本體自水平位置移動至垂直位置,并使該多數連接腳折彎成直立狀,此時,該V形槽隨著角位變化合成閉合狀態。
專利摘要一種光次模塊的光學組件用折腳器,可安裝于一光學組件的多數連接腳上,其包括一前本體;一后本體,與該前本體呈軸向間隔;一底部延伸部份,可連接該前、后本體;及一V形槽,形成在該底部延伸部份的底面,當該后本體移動角位時,則使該V形槽隨著角位進入偏擺而產生變化,直到該多數連接腳轉折至一預定位置為止,由此可一次完成折腳工序,以縮短時間與成本。
文檔編號G02B6/42GK202929252SQ20122065986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閻京如 申請人:寧波光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