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在醫院使用的放射科用取片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院的放射科中,經常需要沖洗膠片,現在沖洗膠片大部分是采用手工操作,在沖洗完一張膠片后,需要重新裝卸新的膠片,此時,沖洗膠片的醫務人員的手通常不干,而且還帶有未干的藥液,容易使新的膠片增感屏受到污染,導致診斷失誤。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會污染膠片增感屏的放射科用取片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包括氣筒和活塞桿,所述氣筒的一端連接有吸盤,所述氣筒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插接有支撐軸,所述支撐軸的另一端連接有手柄,所述套筒上設置有鎖緊螺栓,所述活塞桿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活塞桿上設置有連接盤,所述連接盤和氣筒之間的活塞桿上套裝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與連接盤固定連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與氣筒固定連接。一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氣筒的外圓周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把手。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使用時,手握手柄或者把手,將吸盤對準膠片,通過手指拉動拉桿,使活塞桿運動,吸盤吸住膠片,將膠片取走,然后松開手指,在拉簧的作用下,活塞桿復位,吸盤松開膠片,完成取片工作,膠片不與手接觸,避免了手上未干藥液對膠片的污染,膠片增感屏不會被污染,不會產生診斷失誤。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氣筒;2-把手;3_拉簧;4-套筒;5_活塞桿;6-鎖緊螺栓;7_支撐軸;8-手柄;9-拉桿;10_連接盤;11_吸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包括氣筒I和活塞桿5,所述氣筒I的一端連接有吸盤11,所述氣筒I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套筒4,所述套筒4的另一端插接有支撐軸7,所述支撐軸7的另一端連接有手柄8,所述套筒4上設置有鎖緊螺栓6,所述活塞桿5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拉桿9,所述活塞桿5上設置有連接盤10,所述連接盤10和氣筒I之間的活塞桿5上套裝有拉簧3,所述拉簧3的一端與連接盤10固定連接,所述拉簧3的另一端與氣筒I固定連接。所述氣筒I的外圓周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把手2,通過把手2利于氣筒I的拿取。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將鎖緊螺栓6松開,調節手柄8的位置,調整好后,通過鎖緊螺栓6將支撐軸7鎖緊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包括氣筒⑴和活塞桿(5),所述氣筒⑴的一端連接有吸盤(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筒(I)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套筒(4),所述套筒(4)的另一端插接有支撐軸(7),所述支撐軸(7)的另一端連接有手柄(8),所述套筒(4)上設置有鎖緊螺栓出),所述活塞桿(5)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拉桿(9),所述活塞桿(5)上設置有連接盤(10),所述連接盤(10)和氣筒⑴之間的活塞桿(5)上套裝有拉簧(3),所述拉簧(3)的一端與連接盤(10)固定連接,所述拉簧(3)的另一端與氣筒(I)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筒(I)的外圓周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把手(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放射科用取片裝置,包括氣筒和活塞桿,氣筒的一端連接有吸盤,氣筒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兩個套筒,套筒的另一端插接有支撐軸,支撐軸的另一端連接有手柄,套筒上設置有鎖緊螺栓,活塞桿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拉桿,活塞桿上設置有連接盤,連接盤和氣筒之間的活塞桿上套裝有拉簧,拉簧的一端與連接盤固定連接,拉簧的另一端與氣筒固定連接;使用時,手握手柄或者把手,將吸盤對準膠片,通過手指拉動拉桿,使活塞桿運動,吸盤吸住膠片,將膠片取走,然后松開手指,在拉簧的作用下,活塞桿復位,吸盤松開膠片,完成取片工作,膠片不與手接觸,避免了手上未干藥液對膠片的污染,膠片增感屏不會被污染,不會產生診斷失誤。
文檔編號G03D13/00GK203012347SQ20132005073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趙振寶, 王承蓮 申請人:趙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