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適配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纖適配器,包括:外殼,具有貫通外殼的限位孔道;兩個套管,沿著限位孔道的延伸方向布置在限位孔道內;中轉插芯,布置在限位孔道內并位于兩個套管之間;中轉插芯的兩個端部分別插入兩個套管中,并且中轉插芯在兩個端部之間的位置處與限位孔道的內壁成密封連接;中轉插芯內具有用于在兩個端部之間進行光傳輸的傳導通路。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現有光纖適配器通氣、漏氣的問題,可實現真空、壓力或流體介質等環境中光纖的密封對接,保證了光的穩定、安全傳輸。
【專利說明】光纖適配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傳輸【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光纖適配器。
【背景技術】
[0002]通常將激光引入密封系統的做法是將激光器發出的光束經過準直和擴束后,抵達密封系統,透過密封系統上的石英窗口照射到樣品上。但空間激光在傳輸過程不可避免會受到雜散光、顆粒散射等的干擾,而且高能量的激光在空間傳輸過程中因直射或反射會給周圍的人或物帶來潛在危險。使用光纖傳輸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手段。一般使用光纖適配器進行兩個光纖的對接。
[0003]如圖1所不的一種現有的光纖適配器,該光纖適配器具有外殼10,外殼10具有限位孔道,套管20設置在限位孔道內,套管與限位孔道之間緊配合(過盈配合或者過渡配合)。使用過程中,兩個光纖插頭的插芯分別從光纖適配器的兩側插入到套管20中并實現對接。盡管光纖插頭的插芯與套管20之間通常是緊配合,但是這種緊配合通常無法達到流體密封的要求,因此在工作狀態下光纖適配器的兩端會存在氣體的流通而導致漏氣問題。這無法滿足在真空、壓力或流體介質等密封環境中對光纖密封對接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光纖適配器,包括:外殼,具有貫通外殼的限位孔道;兩個套管,沿著限位孔道的延伸方向布置在限位孔道內;中轉插芯,布置在限位孔道內并位于兩個套管之間;中轉插芯的兩個端部分別插入兩個套管中,并且中轉插芯在兩個端部之間的位置處與限位孔道的內壁成密封連接;中轉插芯內具有用于在兩個端部之間進行光傳輸的傳導通路。
[0005]進一步地,限位孔道具有朝向中轉插芯凸出的孔座,中轉插芯插設在孔座內并與孔座密封連接。
[0006]進一步地,傳導通路為中空孔道,中空孔道的至少一端部由透明密封粘結劑密封。
[0007]進一步地,傳導通路為傳導光纖,傳導光纖的至少一個端部通過透明密封粘結劑與中轉插芯密封連接。
[0008]進一步地,套管的外壁與限位孔道成過渡配合或過盈配合。
[0009]進一步地,中轉插芯與套管之間成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
[0010]進一步地,外殼包括:筒體,筒體具有限位孔道;和安裝法蘭,圍繞在筒體的外側。[0011 ] 進一步地,還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套設在筒體的外壁上并與安裝法蘭貼合。
[0012]進一步地,筒體的兩個端部分別形成有用于連接光纖插頭的接口。
[0013]進一步地,中轉插芯、套管與限位孔道同軸設置。
[0014]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通過與限位孔道密封的中轉插芯將其兩側的空間密封隔開,插入到兩個套管中的兩個光纖插頭或者說光纖接口分別與中轉插芯的兩端對接,并利用中轉插芯內的傳導通路完成光傳輸。這樣,即使任一側光纖插頭的插芯與套管之間存在漏氣現象,也不會在兩個光纖插頭之間形成氣體流通。換句話說,中轉插芯使光纖適配器的兩端之間不會產生氣體流通,這樣就可以在密封的狀態下完成光傳輸。因此,在確保光纖進行正常傳輸的前提下,解決了現有光纖適配器通氣、漏氣的問題,可實現真空、壓力或流體介質等環境中光纖的密封對接,保證了光的穩定、安全傳輸。
[0015]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
[0017]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光纖適配器的示意性剖視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光纖適配器的示意性剖視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光纖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光纖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2所不的光纖適配器,其具有外殼10、兩個套管20和中轉插芯30。外殼10具有貫通外殼10的限位孔道13,兩個套管20沿著限位孔道13的延伸方向布置在限位孔道13內。中轉插芯30布置在限位孔道13內并位于兩個套管20之間。中轉插芯30的兩個端部分別插入兩個套管20中,并且中轉插芯30在兩個端部之間的位置處與限位孔道13的內壁成密封連接。中轉插芯30內還具有用于在兩個端部之間進行光傳輸的傳導通路31。
[0022]在該光纖適配器中,由于中轉插芯與限位孔道密封連接,從而將中轉插芯兩側的空間密封隔絕開,一側套管內的氣體無法通過中轉插芯進入到另一側的套管內,這樣使光纖適配器的兩端不會產生氣體流通。插入到兩個套管中的兩個光纖插頭或者光纖接口通過中轉插芯中的傳導通路進行光傳輸以完成對接。這樣不僅可以完成密封還可以保證光傳輸。
[0023]限位孔道13具有朝向中轉插芯30凸出的孔座13a,中轉插芯30插設在孔座13a內并與孔座13a密封連接。孔座13a的內孔直徑與中轉插芯30的外徑相適配。在安裝過程中,可以將中轉插芯30直接插入到孔座13a的內孔中,安裝非常的方便,然后通過密封粘結劑將中轉插芯30與孔座13a之間的連接部進行密封。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利用如密封圈等其他密封結構來保證中轉插芯30和孔座13a之間的密封接合。
[0024]傳導通路31應當僅允許進行光傳輸,但對中轉插芯30兩端是成流體隔絕的。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傳導通路31為中空孔道,也就是說,在傳導通路31進行光傳輸的介質是空氣。在這種情況下,中轉插芯30可以直接用現有技術中的光纖插頭或者光纖接口中的插芯,該插芯的中部沒有光纖,中空孔道沿中轉插芯30延伸的直線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在中空孔道的一個端部或者兩個端部處通過涂抹透明密封粘結劑進行密封。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傳導通路31為設置在中轉插芯30內的傳導光纖,如光纖陶瓷插芯等。此時,傳導光纖與中轉插芯30之間保持密封接觸,以保證中轉插芯30整體上不透氣的。這可以在制備這種具有傳導光纖的中轉插芯30來實現,例如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制備工藝和材料,使得傳導光纖與中轉插芯30之間本身就是密封的,即中轉插芯30兩端不會通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選用的光纖插芯與其內的傳導光纖之間不具有滿足要求的密封性能,那么可以在中轉插芯30的一端或者兩端涂抹透明密封粘結劑,以覆蓋密封傳導通路31與中轉插芯30之間存在任何可能的氣隙,這樣保證其密封性能。無論傳導通路31是中空孔道或是傳導光纖,使用透明密封粘結劑都可以在確保光傳輸的情況下有效地滿足密封性能。
[0025]套管20的外壁與限位孔道13過渡配合或過盈配合。套管20與限位孔道13的緊配合,增加了光纖適配器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中轉插芯30與套管20之間成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中轉插芯30與套管20之間的緊配合有助于在使用過程中使得兩個插入的光纖插頭或者光纖接口與中轉插芯30穩定對接,以確保光傳輸。
[0026]參考圖2,為了保證傳導通路31可以完成對插入的兩個光纖插頭或者光纖接口實現對接,因此中轉插芯30、套管20與限位孔道13同軸設置,傳導通路31的軸線、套管20的軸線以及限位孔道13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0027]如圖3和圖4分別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適配器的另外兩個實施例,它們在外殼10內的內部結構與圖1所示的光纖適配器相同。如圖3和圖4所示的兩個實施例中,光纖適配器的外殼10具有筒體11和安裝法蘭12。筒體11內具有如圖1所示的限位孔道13。安裝法蘭12圍繞在筒體11的外側,用于與其它設備連接。如圖3的實施例中,光纖適配器的筒體11的外壁上套設密封圈40,并將其與安裝法蘭12貼合。在將光纖適配器安裝到用于真空、液體等環境的某些特定設備時,密封圈40可以確保安裝位置處的密封。
[0028]在筒體11的兩個端部處可以分別形成有用于連接光纖插頭的接口。圖3所示實施例的筒體11兩端部為具有外螺紋的接口,可與標準FC光纖接頭匹配。圖4所示實施例的筒體11的兩端部形成的接口為帶有卡口的接口,可與標準ST光纖接頭匹配。
[0029]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實用新型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10),具有貫通所述外殼(10)的限位孔道(13); 兩個套管(20),沿著所述限位孔道(13)的延伸方向布置在所述限位孔道(13)內; 中轉插芯(30),布置在所述限位孔道(13)內并位于所述兩個套管(20)之間;所述中轉插芯(30)的兩個端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套管(20)中,并且所述中轉插芯(30)在所述兩個端部之間的位置處與所述限位孔道(13)的內壁成密封連接;所述中轉插芯(30)內具有用于在所述兩個端部之間進行光傳輸的傳導通路(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孔道(13)具有朝向所述中轉插芯(30)凸出的孔座(13a),所述中轉插芯(30)插設在所述孔座(13a)內并與所述孔座(13a)密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導通路(31)為中空孔道,所述中空孔道的至少一端部由透明密封粘結劑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導通路(31)為傳導光纖,所述傳導光纖的至少一個端部通過透明密封粘結劑與所述中轉插芯(30)密封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的外壁與所述限位孔道(13)成過渡配合或過盈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轉插芯(30)與所述套管(20)之間成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0)包括: 筒體(11 ),所述筒體(11)具有所述限位孔道(13 );和 安裝法蘭(12 ),圍繞在所述筒體(11)的外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圈(40),所述密封圈(40 )套設在所述筒體(11)的外壁上并與所述安裝法蘭(12 )貼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1)的兩個端部分別形成有用于連接光纖插頭的接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轉插芯(30)、所述套管(20)與所述限位孔道(13)同軸設置。
【文檔編號】G02B6/38GK203688850SQ201320793906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邵曉萍, 陸俊, 沈保根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