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包括座體、貫穿座體并延伸至座體兩側的進出光纜管以及外側密封機構和內側密封機構,所述座體兩側的進出光纜管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所述外側密封機構包括外側密封堵頭,以及與位于底座外側的進出光纜管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所述內側密封機構包括內側密封堵頭,以及與位于底座內側的進出光纜管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纜接頭盒底座,通過密封機構實現光纜與底座之間的密封,取代了傳統的利用熱縮套管實現熱縮密封的方式,從而使得光纜安裝操作簡易便捷,進而減少安裝過程中因人為因素產生的安裝不當情況的發生。
【專利說明】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纜安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
【背景技術】
[0002]光纜接頭盒是一種光纜安裝中為相鄰光纜間提供光學、密封和機械強度連續性的接續保護裝置,或稱光纜接續盒,其主要適用于各種結構光纜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設方式之直通和分支連接。光纜接頭盒的底座設有進出線孔,進出線孔為圓柱形套筒孔,光纜進出光纜接頭盒的底座時需要通過熱縮套管實現進出光纜與底座之間的密封,從而需要借助大量熱熔設備,這種密封方法會導致密封后效果較差,并且,密封施工操作和密封完成后的后期維護都較為不便。同時,采用上述傳統的密封方式,還會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受密封化學材料不穩定的因素,導致在高溫時熱縮套管熔化流出從而使接頭盒漏氣進水;二、受到天氣的因素,特別是北方極寒冷的天氣條件下,無法達到熱熔溫度進行熱縮密封;三、熱縮密封是一項技術要求極高的技術活,目前這類技術人員嚴重缺乏。四、在現在人工極其短缺的情況下,單個光纜接頭盒操作時間過長。五、現有的光纜接頭盒對工具的依賴度比較高,緊急施工時問題還需要專用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通過密封機構實現光纜與底座之間的密封,取代了傳統的利用熱縮套管實現熱縮密封的方式,從而使得光纜安裝操作簡易便捷,進而減少安裝過程中因人為因素產生的安裝不當情況的發生。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包括座體、貫穿座體并延伸至座體兩側的進出光纜管以及外側密封機構和內側密封機構,所述座體兩側的進出光纜管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所述外側密封機構包括外側密封堵頭,以及與位于座體外側的進出光纜管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所述內側密封機構包括內側密封堵頭,以及與位于座體內側的進出光纜管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
[0005]所述底座包括多個進出光纜管。
[0006]所述進出光纜管與所述座體一體成型。
[0007]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其內徑不大于光纜的外徑。
[0008]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其最小內徑不大于光纜的外徑。
[0009]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壓緊件和/或墊片。
[0010]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套設在進出光纜管上的護套。
[0011 ] 所述進出光纜管的內徑口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頭的外徑口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a-1b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a_2b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a_3c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圖1a-1b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10,包括座體11、貫穿座體11并延伸至座體1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12以及外側密封機構13和內側密封機構14,在所述座體1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12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所述外側密封機構13包括外側密封堵頭131,以及與位于座體11外側的進出光纜管12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132 ;所述內側密封機構14包括內側密封堵頭141,以及與位于座體11內側的進出光纜管12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142。
[0018]其中,當無進/出光纜穿入時,只需將所述外側密封堵頭131推入進出光纜管12內即可;當有進/出光纜穿入時,需要將光纜穿入所述外側密封堵頭131。同樣的,內側密封堵頭141的使用方式與所述外側密封堵頭131的類似。
[0019]為了確保光纜和光纜接頭盒底座10之間不存在間隙,需要令光纜的直徑和所述外側密封堵頭131及內側密封堵頭141的內徑均密切配合,通常通過促使光纜的橡膠外套微變形來實現光纜與所述密封堵頭131內徑及內側密封堵頭141內徑的緊密貼合: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時,令其內徑不大于光纜的直徑,通常略小于光纜的直徑即可;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時,令其最小內徑不大于光纜的直徑,通常令其最小內徑略小于光纜的直徑即可。采用中空圓臺體設計的密封堵頭,能夠方便光纜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頭的外徑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頭能夠剛好卡入在所述進出光纜管12的管內: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時,令其外徑略小于進出光纜管12的內徑即可;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時,令其最大外徑略小于進出光纜管12的內徑即可。
[0020]本實施例的光纜接頭盒底座10的外側緊固件132和內側緊固件142的內壁上均設置有內螺紋,且所述外側緊固件132和內側緊固件142的一端均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上設置有供光纜穿過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徑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頭的外徑或最小外徑(當采用中空圓臺體的密封堵頭時)。所述緊固件通過與所述進出光纜管12外壁上的螺紋相配合,從而能夠完成向下旋轉擰入的操作,進而推動密封堵頭向進出光纜管12的管體內移動,并確保密封堵頭始終位于進出光纜管12的管體內。
[0021]通常情況下,所述底座可以設置有多個大小不同的進出光纜管12,每個進出光纜管12和與其搭配使用的外側密封堵頭131、內側密封堵頭141、外側緊固件132及內側緊固件142應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0022]通常,為了確保密封效果,所述進出光纜管應與所述座體一體成型。
[0023]圖2a_2b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光纜接頭盒底座20,包括座體21、貫穿座體21并延伸至座體2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22以及外側密封機構23和內側密封機構24,在所述座體2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22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所述外側密封機構23包括外側密封堵頭231、以及與位于座體21外側的進出光纜管22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232、外側壓緊件233和外側墊片234 ;所述內側密封機構24包括內側密封堵頭241、以及與位于座體21內側的進出光纜管22的螺紋相配合的內側緊固件242、內側壓緊件243和內側墊片244。
[0024]其中,當無進/出光纜穿入時,只需將所述外側密封堵頭231、外側壓緊件233和外側墊片234順次推入進出光纜管22內即可;當有進/出光纜穿入時,需要將光纜穿入所述外側密封堵頭231、外側壓緊件233和外側墊片234,再一起推入進出光纜管22內。同樣的,內側密封堵頭241、內側壓緊件243和內側墊片244的使用方式與所述外側密封堵頭231、外側壓緊件233和外側墊片234的類似。
[0025]為了確保光纜和光纜接頭盒底座20之間不存在間隙,需要令光纜的直徑和所述外側密封堵頭231及內側密封堵頭241的內徑密切配合,通常通過促使光纜的橡膠外套微變形來實現光纜與所述密封堵頭231內徑及內側密封堵頭241的內徑的緊密貼合: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時,令其內徑不大于光纜的直徑,通常略小于光纜的直徑即可;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時,令其最小內徑不大于光纜的直徑,通常令其最小內徑略小于光纜的直徑即可。采用中空圓臺體設計的密封堵頭,能夠方便光纜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頭的外徑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頭能夠剛好卡入在所述進出光纜管22的管內: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時,令其外徑略小于進出光纜管22的內徑即可;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時,令其最大外徑略小于進出光纜管22的內徑即可。
[0026]本實施例的光纜接頭盒底座20的外側緊固件232和內側緊固件242的內壁上均設置有內螺紋,且所述外側緊固件232和內側緊固件242的一端均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上設置有供光纜穿過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徑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頭的外徑或最小外徑(當采用中空圓臺體的密封堵頭時)。所述緊固件通過與所述進出光纜管22外壁上的螺紋相配合,從而能夠完成向下旋轉擰入的操作,進而推動密封堵頭向進出光纜管22的管體內移動,并確保密封堵頭始終位于進出光纜管22的管體內。所述外側壓緊件233和外側墊片234在外側緊固件232向下旋轉擰入時,起到對外側密封堵頭231進行壓緊的作用。同樣的,所述內側壓緊件243和內側墊片244在內側緊固件242向下旋轉擰入時,起到對內側密封堵頭241進行壓緊的作用。所述壓緊件和墊片的外徑應大于相配合的端蓋孔洞的直徑。
[0027]通常情況下,所述底座可以設置有多個大小不同的進出光纜管22,每個進出光纜管22和與其搭配使用的外側密封堵頭231、外側緊固件232、外側壓緊件233、外側墊片234、內側密封堵頭241、內側緊固件242、內側壓緊件243和內側墊片244均應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0028]通常,為了確保密封效果,所述進出光纜管應與所述座體一體成型。
[0029]圖3a_3c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光纜接頭盒底座30,包括座體31、貫穿座體31并延伸至座體3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32以及外側密封機構33和內側密封機構34,在所述座體3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32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所述外側密封機構33包括外側密封堵頭331、以及與位于座體31外側的進出光纜管32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332、外側壓緊件333、外側墊片334以及套設在進出光纜管32上的外側護套335 ;所述內側密封機構34包括內側密封堵頭341、以及與位于座體31內側的進出光纜管32的螺紋相配合的內側緊固件342、內側壓緊件343、內側墊片344。
[0030]其中,當無進/出光纜穿入時,只需將所述外側密封堵頭331、外側壓緊件333和外側墊片334順次推入進出光纜管32內即可;當有進/出光纜穿入時,需要將光纜穿入所述外側密封堵頭331、外側壓緊件333和外側墊片334,再一起推入進出光纜管32內。同樣的,內側密封堵頭341、內側壓緊件343和內側墊片344的使用方式與所述外側密封堵頭331、外側壓緊件333和外側墊片334的類似。
[0031]為了確保光纜和光纜接頭盒底座30之間不存在間隙,需要令光纜的直徑和所述外側密封堵頭331及內側密封堵頭341的內徑密切配合,通常通過促使光纜的橡膠外套微變形來實現光纜與所述密封堵頭331內徑及內側密封堵頭341的內徑的緊密貼合: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時,令其內徑不大于光纜的直徑,通常略小于光纜的直徑即可;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時,令其最小內徑不大于光纜的直徑,通常令其最小內徑略小于光纜的直徑即可。采用中空圓臺體設計的密封堵頭,能夠方便光纜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頭的外徑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頭能夠剛好卡入在所述進出光纜管32的管內: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時,令其外徑略小于進出光纜管32的內徑即可;當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時,令其最大外徑略小于進出光纜管32的內徑即可。
[0032]本實施例的光纜接頭盒底座30的外側緊固件332和內側緊固件342的內壁上均設置有內螺紋,且所述外側緊固件332和內側緊固件342的一端均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上設置有供光纜穿過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徑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頭的外徑或最小外徑(當采用中空圓臺體的密封堵頭時)。所述緊固件通過與所述進出光纜管32外壁上的螺紋相配合,從而能夠完成向下旋轉擰入的操作,進而推動密封堵頭向進出光纜管32的管體內移動,并確保密封堵頭始終位于進出光纜管32的管體內。所述外側壓緊件333和外側墊片334在外側緊固件332向下旋轉擰入時,起到對外側密封堵頭331進行壓緊的作用。同樣的,所述內側壓緊件343和內側墊片344在內側緊固件342向下旋轉擰入時,起到對內側密封堵頭341進行壓緊的作用。所述壓緊件和墊片的外徑應大于相配合的端蓋孔洞的直徑。
[0033]通常情況下,所述底座可以設置有多個大小不同的進出光纜管32,每個進出光纜管32和與其搭配使用的外側密封堵頭331、外側緊固件332、外側壓緊件333、外側墊片334、內側密封堵頭341、內側緊固件342、內側壓緊件343和內側墊片344均應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0034]通常,為了確保密封效果,所述進出光纜管應與所述座體一體成型。
[0035]在施工完畢后,通過檢查外側護套335和外側緊固件332之間是否存有間隙來判斷外側緊固件332是否擰緊。
[0036]位于座體31兩側的進出光纜管32的內徑口均設置有定位凹槽321,所述外側密封堵頭331的外徑口設置有與位于座體31外側的定位凹槽321扣合的定位凸起3311 ;所述內側密封堵頭341的外徑口設置有與位于座體31內側的定位凹槽321扣合的定位凸起3411ο
[0037]以本實施例為例,在將光纜接入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時,先將外側緊固件332、內側緊固件342從進出光纜管32上旋轉取下,然后依次取出進出光纜管32內的外側墊片334、外側壓緊件333、外側密封堵頭331 ;并依次取出內側墊片344、內側壓緊件343、內側密封堵頭341,將進線光纜依次穿過外側緊固件332的端蓋孔洞、外側墊片334、外側壓緊件333、外側密封堵頭331后,再從進出光纜管32的外端口穿入,從內端口穿出,然后將內端口穿出的進線光纜依次穿過內側密封堵頭341、內側壓緊件343、內側墊片344以及內側緊固件342的端蓋孔洞,最后通過按壓、旋擰外側緊固件332以及內側緊固件342,將密封堵頭、壓緊件、墊片壓入進出光纜管32內,直至外側護套335和外側緊固件332之間不再存有間隙。
[0038]在將光纜從自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內接出時,先將外側緊固件332和內側緊固件342從進出光纜管32上旋轉取下,然后依次取出進出光纜管32內的外側墊片334、外側壓緊件333、外側密封堵頭331,并依次取出內側墊片344、內側壓緊件343、內側密封堵頭341 ;將出線光纜依次穿過內側緊固件342的端蓋孔洞、內側墊片344、內側壓緊件343、內側密封堵頭341后,從進出光纜管32的內端口穿進,從外端口穿出,接著依次穿過外側密封堵頭331、外側壓緊件333、外側墊片334、外側緊固件332的端蓋孔洞,最后通過按壓、旋擰外側緊固件332、內側緊固件342,將密封堵頭、壓緊件、墊片壓入進出光纜管32內,直至外側護套335和外側緊固件332之間不再存有間隙。
[0039]在按壓、旋擰緊固件之前,需要先將密封堵頭的定位凸起扣合到所述進出光纜管32內徑口上的定位凹槽321中。
[004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包括座體、貫穿座體并延伸至座體兩側的進出光纜管以及外側密封機構和內側密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兩側的進出光纜管外壁上均設置有螺紋;所述外側密封機構包括外側密封堵頭,以及與位于座體外側的進出光纜管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所述內側密封機構包括內側密封堵頭,以及與位于座體內側的進出光纜管的螺紋相配合的外側緊固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個進出光纜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出光纜管與所述座體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柱體,其內徑不大于光纜的外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頭呈中空圓臺體,其最小內徑不大于光纜的外徑。
6.根據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壓緊件和/或墊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套設在進出光纜管上的護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密封光纜接頭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出光纜管的內徑口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頭的外徑口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文檔編號】G02B6/44GK204229021SQ201420688428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徐天一 申請人:寧波余大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