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光片,特別涉及一種消偏振分光片。
背景技術:
分光片廣泛應用于光電儀器、激光系統、光電顯示系統和光存儲等領域,通常情況下分光片常常傾斜使用,把入射光分束成反射光和透射光兩部分。當光線斜入射到光學薄膜時,由于電場和磁場在每個界面上的切向分量均連續,因此S分量和P分量的有效折射率將不同,這使得薄膜不可避免地產生偏振效應,人們常利用這種特性來設計和制造偏振分光器等光學偏振器件。但在另一些光學系統應用中又希望能夠消除偏振效應。
消偏振分光器件一般被設計成膠合棱鏡的結構,即消偏振分光棱鏡。通過對棱鏡斜面鍍膜并膠合配對棱鏡的方案來實現,其加工工藝復雜、加工流程長、加工成本高、最終成品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點,提供一種消偏振分光片,該分光片不僅有效地降低了加工難度,減少加工成本,便于設計生產,而且膜層牢固度好、硬度強、吸收小,層數少、膜厚薄;其工作波段為530-570nm,透反比為50:50,S分量和P分量的差值小于3%。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消偏振分光片,其特征在于:該分光片由光學玻璃基底以及沉積在光學玻璃基底上的分光膜組成,所述分光膜由14層膜層組成,該14層膜層由高折射率介質材料TiO2膜層和低折射率介質材料SiO2膜層多次交替堆疊組成,該14層膜層從內至外依次為:第1層,TiO2膜層,厚度為49.3-50.3nm;第2層,SiO2膜層,厚度為84.2-85.9nm;第3層,TiO2膜層,厚度為39.5-40.3nm;第4層,SiO2膜層,厚度為67.0-68.3nm;第5層,TiO2膜層,厚度為36.2-37.0nm;第6層,SiO2膜層,厚度為77.3-78.9nm;第7層,TiO2膜層,厚度為49.0-50.0nm;第8層,SiO2膜層,厚度為101.1-103.2nm;第9層,TiO2膜層,厚度為58.4-59.5nm;第10層,SiO2膜層,厚度為114.4-116.7nm,第11層,TiO2膜層,厚度為85.8-87.5nm;第12層,SiO2膜層,厚度為196.8-200.8nm;第13層,TiO2膜層,厚度為79.5-81.1nm;第14層,SiO2膜層,厚度為154.6-157.7nm。
本發明的制造工藝包括:在真空鍍膜機內,利用真空鍍膜技術在光學玻璃基底上依次精確沉積規定厚度要求TiO2材料膜層和SiO2材料膜層,最終形成所述的14層分光膜。
優選地,所述14層膜層的厚度依次為:第1層,TiO2膜層,厚度為49.8nm;第2層,SiO2膜層,厚度為85.1nm;第3層,TiO2膜層,厚度為39.9nm;第4層,SiO2膜層,厚度為67.7nm;第5層,TiO2膜層,厚度為36.6nm;第6層,SiO2膜層,厚度為78.1nm;第7層,TiO2膜層,厚度為49.5nm;第8層,SiO2膜層,厚度為102.1nm;第9層,TiO2膜層,厚度為59.0nm;第10層,SiO2膜層,厚度為115.6nm,第11層,TiO2膜層,厚度為86.6nm;第12層,SiO2膜層,厚度為198.8nm;第13層,TiO2膜層,厚度為80.3nm;第14層,SiO2膜層,厚度為156.1nm。
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基底的折射率為1.49-1.56。
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基底采用K9或D263T或B270或BK7。
較之消偏振分光棱鏡而言,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結構簡單,只用光學玻璃平片鍍常規的介質膜即可實現消偏振分光效果,無需進行棱鏡三面加工、無需膠合固化,甚至無需在背面鍍增透膜;便于設計層數少、厚度薄、消偏振效果明顯的分光膜,同時容易制備生產成本低、穩定性優良、使用壽命較長的分光膜。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消偏振分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消偏振分光片的透過率特性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消偏振分光片的透過率特性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消偏振分光片的透過率特性圖。
圖中符號說明:1、光學玻璃基底,2、濾光膜,21、TiO2膜層,22、SiO2膜層,3、空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消偏振分光片,該分光片由光學玻璃基底以及沉積在光學玻璃基底上的分光膜組成,所述分光膜由14層膜層組成,該14層膜層由高折射率介質材料TiO2膜層和低折射率介質材料SiO2膜層多次交替堆疊組成,該14層膜層從內至外依次為:第1層,TiO2膜層,厚度為49.3-50.3nm;第2層,SiO2膜層,厚度為84.2-85.9nm;第3層,TiO2膜層,厚度為39.5-40.3nm;第4層,SiO2膜層,厚度為67.0-68.3nm;第5層,TiO2膜層,厚度為36.2-37.0nm;第6層,SiO2膜層,厚度為77.3-78.9nm;第7層,TiO2膜層,厚度為49.0-50.0nm;第8層,SiO2膜層,厚度為101.1-103.2nm;第9層,TiO2膜層,厚度為58.4-59.5nm;第10層,SiO2膜層,厚度為114.4-116.7nm,第11層,TiO2膜層,厚度為85.8-87.5nm;第12層,SiO2膜層,厚度為196.8-200.8nm;第13層,TiO2膜層,厚度為79.5-81.1nm;第14層,SiO2膜層,厚度為154.6-157.7nm。
本發明的制造工藝包括:在真空鍍膜機內,利用真空鍍膜技術在光學玻璃基底上依次精確沉積規定厚度要求TiO2材料膜層和SiO2材料膜層,最終形成所述的14層分光膜。
表1:消偏振分光片棱鏡與本發明實施例1消偏振分光片的綜合對比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消偏振分光片制造成本明顯低于消偏振分光棱鏡,鍍膜面數還不到消偏振分光棱鏡的一半,加工難度小,加工成本低,膜層零吸收,透反比優于消偏振分光棱鏡,而且膜層硬度和牢固度好。
實施例1:
一種消偏振分光片,該分光片由光學玻璃基底以及沉積在光學玻璃基底上的分光膜組成,所述分光膜由14層膜層組成,該14層膜層由高折射率介質材料TiO2膜層和低折射率介質材料SiO2膜層多次交替堆疊組成,所述14層膜層的厚度依次為:第1層,TiO2膜層,厚度為49.8nm;第2層,SiO2膜層,厚度為85.1nm;第3層,TiO2膜層,厚度為39.9nm;第4層,SiO2膜層,厚度為67.7nm;第5層,TiO2膜層,厚度為36.6nm;第6層,SiO2膜層,厚度為78.1nm;第7層,TiO2膜層,厚度為49.5nm;第8層,SiO2膜層,厚度為102.1nm;第9層,TiO2膜層,厚度為59.0nm;第10層,SiO2膜層,厚度為115.6nm,第11層,TiO2膜層,厚度為86.6nm;第12層,SiO2膜層,厚度為198.8nm;第13層,TiO2膜層,厚度為80.3nm;第14層,SiO2膜層,厚度為156.1nm。
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基底的折射率為1.49-1.56,例如可采用K9或D263T或B270或BK7。
如圖2所示,為實施例1的消偏振分光片的透過率特性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實施例1提供的分光片高效地把波段為530-570nm的自然光分成兩束光,同時保證S分量和P分量的能量均等。
實施例2:
一種消偏振分光片,該分光片由光學玻璃基底以及沉積在光學玻璃基底上的分光膜組成,所述分光膜由14層膜層組成,該14層膜層由高折射率介質材料TiO2膜層和低折射率介質材料SiO2膜層多次交替堆疊組成,所述14層膜層的厚度依次為:第1層,TiO2膜層,厚度為49.3nm;第2層,SiO2膜層,厚度為84.2nm;第3層,TiO2膜層,厚度為39.5nm;第4層,SiO2膜層,厚度為67.0nm;第5層,TiO2膜層,厚度為36.2nm;第6層,SiO2膜層,厚度為77.3nm;第7層,TiO2膜層,厚度為49.0nm;第8層,SiO2膜層,厚度為101.1nm;第9層,TiO2膜層,厚度為58.4nm;第10層,SiO2膜層,厚度為114.4nm,第11層,TiO2膜層,厚度為85.8nm;第12層,SiO2膜層,厚度為196.8nm;第13層,TiO2膜層,厚度為79.5nm;第14層,SiO2膜層,厚度為154.6nm。
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基底的折射率為1.49-1.56,例如可采用K9或D263T或B270或BK7。
如圖3所示,為實施例2的消偏振分光片的透過率特性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實施例1提供的分光片高效地把波段為530-570nm的自然光分成兩束光,同時保證S分量和P分量的能量均等。
實施例3:
一種消偏振分光片,該分光片由光學玻璃基底以及沉積在光學玻璃基底上的分光膜組成,所述分光膜由14層膜層組成,該14層膜層由高折射率介質材料TiO2膜層和低折射率介質材料SiO2膜層多次交替堆疊組成,所述14層膜層的厚度依次為:第1層,TiO2膜層,厚度為50.3nm;第2層,SiO2膜層,厚度為85.9nm;第3層,TiO2膜層,厚度為40.3nm;第4層,SiO2膜層,厚度為68.3nm;第5層,TiO2膜層,厚度為37.0nm;第6層,SiO2膜層,厚度為78.9nm;第7層,TiO2膜層,厚度為50.0nm;第8層,SiO2膜層,厚度為103.2nm;第9層,TiO2膜層,厚度為59.5nm;第10層,SiO2膜層,厚度為116.7nm,第11層,TiO2膜層,厚度為87.5nm;第12層,SiO2膜層,厚度為200.08nm;第13層,TiO2膜層,厚度為81.1nm;第14層,SiO2膜層,厚度為157.7nm。
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基底的折射率為1.49-1.56,例如光學玻璃基板K9或D263T或B270或BK7。
如圖4所示,為實施例3的消偏振分光片的透過率特性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實施例1提供的分光片高效地把波段為530-570nm的自然光分成兩束光,同時保證S分量和P分量的能量均等。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解釋,本發明并不只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是依據本發明原理的任何改進或替換,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