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FPC壓緊機構,具體涉及一種點燈接觸裝置,其能夠在接觸點燈中壓緊FPC,屬于半導體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平面顯示裝置特別是液晶顯示裝置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因其具有高畫質、體積小、重量輕及應用范圍廣等優點,而被廣泛地應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顯示裝置、電視等各類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并已經逐漸地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裝置 (Cathode Ray Tube,CRT) 而成為顯示裝置的主流。
液晶顯示面板是液晶顯示裝置中最重要的元件,其通常包括薄膜晶體管 (Thin Film Transistor,TFT) 基板、彩色濾光片 (Color Filter,CF) 基板以及夾設在兩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薄膜晶體管基板上設置有多條掃描線、多條數據線、多個像素電極以及多個成矩陣排列的薄膜晶體管等等各類電子元器件。其通常采用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簡稱FPC),FPC是以聚酰亞胺或聚酯薄膜為基材制成的一種具有高度可靠性,絕佳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彎折性好的特點。
為了保證薄膜晶體管基板上各類電子元器件的電連接關系正確,業界通常在制程薄膜晶體管基板時,會對其進行 cell 段的點燈檢測,但在進行檢測時,通常采用人工按壓的方式,壓緊力不均勻,操作十分不方便,導致電極接觸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FPC壓緊機構,其壓緊力均勻,操作方便,減少電極接觸不良率。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FPC壓緊機構,包括支撐座、壓緊板、手壓板和彈簧板;所述支撐座包括左右對稱的兩個支撐部件,壓緊板設置于兩個支撐部件之間,在壓緊板上固定有彈簧板;所述手壓板同樣設置于兩個支撐部件之間,位于壓緊板的上方。
所述支撐座上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壓緊板兩側設有分別設有兩個第一連接塊,壓緊板和支撐座通過兩個第一連接塊和第一凹槽配合連接;手壓板兩側設有兩個第二連接塊,手壓板和支撐座通過兩個第二連接塊和第二凹槽配合連接。所述手壓板和壓緊板之間通過帶有彈性的彈簧板配合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其通過手壓板的翻轉,通過彈簧板將力均勻施加于壓緊板, 壓緊板下方即為電極;采用本發明對FPC進行接觸電燈時,本發明裝置產生的壓緊力均勻,操作方便,極大的減少了電極接觸不良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側視圖。
圖2是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支撐座;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壓緊板;3、手壓板;4、彈簧板;5、第一連接塊;6、第二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FPC壓緊機構,包括支撐座1、壓緊板2、手壓板3和彈簧板4;所述支撐座1包括左右對稱的兩個支撐部件,壓緊板2設置于兩個支撐部件之間,在壓緊板2上固定有彈簧板4;所述手壓板3同樣設置于兩個支撐部件之間,位于壓緊板2的上方。
所述支撐座1上設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壓緊板2兩側設有分別設有兩個第一連接塊5,壓緊板2和支撐座1通過兩個第一連接塊5和第一凹槽1-1配合連接;手壓板3兩側設有兩個第二連接塊6,手壓板3和支撐座1通過兩個第二連接塊6和第二凹槽1-2配合連接。
所述手壓板3和壓緊板2之間通過帶有彈性的彈簧板4配合連接。
本發明工作時,首先將FPC放置于壓緊板2下方,然后工作人員對手壓板3進行施力,此時,手壓板3以兩個第二連接塊6為軸向下方下壓,對彈簧板4施加壓力,彈簧板4將壓力傳遞給壓緊板2,使得壓緊板2對位于下方的FPC施加一定均勻的壓力,其操作方便,極大的減少了電極接觸不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