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眼鏡鏡片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磨砂鏡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在陽光下通常要靠調節(jié)瞳孔大小來調節(jié)光通量,當光線強度超過人眼調節(jié)能力,就會對人眼造成傷害。所以在戶外活動場所,特別是在夏天,需要采用遮陽鏡來遮擋陽光,以減輕眼睛調節(jié)造成的疲勞或強光刺激造成的傷害。而如今太陽鏡的作用已經遠遠不止是保護眼睛,也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的裝飾品而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鏡片是眼鏡質量的核心,隨著太陽鏡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磨砂型鏡片,即對鏡片基片的外表面(外表面朝向待觀察的物品,內表面朝向佩戴者的眼睛;從凹凸結構來看,凸的為外表面,凹的為內表面,下同)進行磨砂處理,以此制備出的鏡片可以在不影響佩戴眼鏡者視線的基礎上,避免旁觀者看見佩戴眼鏡者的眼睛,增加了佩戴者的神秘感。目前該類磨砂鏡片的制備工藝中往往需要采用膠水等粘結性材料將帶有磨砂的基片和光滑的基片相粘結起來實現上述效果,但是該制備方法損耗率較高,且粘結材料的使用也增加了成本和工序,使用時間長了之后還容易導致膠水失效,使基片產生脫落。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磨砂鏡片,內表面為凹面,外表面為凸面,該磨砂鏡片為多層復合結構,由內向外包括外表面經過磨砂處理的基片、鍍膜層、填平層,其中,基片材質為CR-39、PC或尼龍,當基片的材質為CR-39時,磨砂鏡片中還可以包括偏光膜,該偏光膜夾在兩片CR-39基片中間,上述鍍膜層為紫外線吸收層、感光變色層、光吸收指示層、透明減反射層中的一層或多層的復合。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磨砂鏡片的制備方法:(1)對基片的外表面進行磨砂處理,此時,還可以有選擇性地在磨砂面上進行染色;(2)在步驟(1)中得到的磨砂面上進行鍍膜;(3)于步驟(2)中得到的鍍膜表面進行離子槍噴擊處理,離子槍噴擊易導致鍍膜層被劃傷、開裂,因此一般在鏡片等精細部件的加工領域中都盡量避免使用,但是本發(fā)明中卻發(fā)現,鍍膜表面采用該手段處理后明顯提高了與填平層的結合牢度,使本發(fā)明的制備的鏡片真正具有了實際的使用價值,但是在操作中必須謹慎小心,以避免對鍍膜層的損傷;(3)對經過步驟(3)離子槍噴擊處理的鍍膜表面進行填平,填平操作為:采用浸涂、旋涂、噴涂等方式對經過步驟(3)離子槍噴擊處理的鍍膜表面進行加硬,其中,采用浸涂方式時,加硬層材質與基片材質需匹配,因為浸涂對鏡片的內外表面是同時作用的,這樣不僅可以使鍍膜表面覆蓋上加硬層,也可以使基片的內表面也被加硬處理。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可以總結為:成功實現了基片的磨砂面、鍍膜層、填平層之間緊密、牢固的結合;并且雖然最終磨砂面被填平層所填補平整,但是卻依然保持了“從鏡片內表面向外看視線清晰,而從外表面向內看則反光度極高,無法透視”的效果,即該鏡片可以在不影響佩戴眼鏡者視線的基礎上,避免他人看見佩戴眼鏡者的眼睛,這一點是根據常規(guī)經驗未能預見的;因為如果參照其他復合方式(例如先在基片上加硬再鍍膜),一旦磨砂面被填平便會導致:無論是從鏡片內表面向外看還是從外表面向內看,都具有透視效果,也就起不到磨砂鏡片的作用了。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磨砂鏡片,內表面為凹面,外表面為凸面,該磨砂鏡片為多層復合結構,由內向外依次為外表面經過磨砂處理的厚度為1mm的PC基片、鍍膜層、填平層,其中,鍍膜層從內向外依次為紫外線吸收層和透明減反射層,紫外線吸收層由65wt%的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醇酯、1.5wt%的苯并呋喃-2-酮,16wt%的丙烯酸-2-(4-苯甲?;?3-羥基-苯氧基)乙酯和余量的無水乙醇通過噴射法形成,厚度為15微米;透明減反射層由23wt%的氧化鋁、28wt%的二氧化鈦、25wt%的氮化鈦和余量的氮化鋁通過磁控濺射形成,厚度為15微米。上述磨砂鏡片的制備方法:(1)對基片的外表面進行磨砂處理;(2)在步驟(1)中得到的磨砂面上進行鍍膜;(3)于步驟(2)中得到的鍍膜表面進行離子槍噴擊處理:離子源轟擊通過120V電壓、燈絲電流30A,將每分鐘30個氬氣流量送至鏡片的鍍膜表面,處理時間為4s;(3)對經過步驟(3)離子槍噴擊處理的鍍膜表面進行硬化填平:常溫(25℃,下同)下,將鏡片清洗后浸入到預涂層浸潤液中5分鐘,從預涂層浸潤液中提拉出來后再浸入涂層液中5分鐘,從涂層液中提拉出來進入烘干系統(tǒng)干燥,然后冷卻,最后固化,所得的硬化填平層厚度為10微米,上述預涂層浸潤液為CrystalCoatPR-550和稀釋液CrystalCoatSM-1205的混合液,體積比為4/6,固含量為15%;上述涂層液為CrystalCoatTC-332和稀釋液CrystalCoatSM-1205的混合液,體積比為7/3,固含量為65%。實施例2一種磨砂鏡片,內表面為凹面,外表面為凸面,該磨砂鏡片為多層復合結構,由內向外依次為厚度為0.75mm的CR-39基片、偏光膜、外表面經過磨砂處理的厚度為0.75mm的CR-39基片、鍍膜層、填平層,其中,鍍膜層為感光變色層,感光變色層由58wt%的聚丙烯酸酯、0.56wt%的1,3-二苯基-4-間溴苯甲?;?5-吡唑啉酮、0.5wt%的萘并吡喃、1.2wt%的苯并呋喃-2-酮、0.45wt%的2-羥基-4-甲氧基-4′-氯代二苯甲酮和余量的無水乙醇通過噴射法形成,厚度為20微米。上述磨砂鏡片的制備方法:(1)對外部基片的外表面進行磨砂處理;(2)在步驟(1)中得到的磨砂面上進行鍍膜;(3)于步驟(2)中得到的鍍膜表面進行離子槍噴擊處理:離子源轟擊通過120V電壓、燈絲電流30A,將每分鐘30個氬氣流量送至鏡片的鍍膜表面,處理時間為4s;(3)對經過步驟(3)離子槍噴擊處理的鍍膜表面進行硬化填平:常溫下,將鏡片清洗后于鏡片的鍍膜表面旋涂加硬液,旋涂后進入烘干系統(tǒng)干燥,然后冷卻,最后固化,所得的硬化填平層厚度為10微米,上述加硬也各組分按重量份數計算為:KH560硅烷偶聯(lián)劑15份、水溶性硅溶膠15份(90-120nm,固含量25%)、乙酰丙酮鋁0.5份、乙醇30份、異丙醇34份、水4份。實施例3一種磨砂鏡片,內表面為凹面,外表面為凸面,該磨砂鏡片為多層復合結構,由內向外依次為外表面經過磨砂處理的厚度為1mm的尼龍基片、鍍膜層、填平層,其中,鍍膜層為AR層,厚度為15微米。上述磨砂鏡片的制備方法:(1)對基片的外表面進行磨砂處理,且在磨砂面上進行染色;(2)在步驟(1)中得到的磨砂面上進行鍍AR膜;(3)于步驟(2)中得到的鍍膜表面進行離子槍噴擊處理:離子源轟擊通過120V電壓、燈絲電流30A,將每分鐘30個氬氣流量送至鏡片的鍍膜表面,處理時間為4s;(3)對經過步驟(3)離子槍噴擊處理的鍍膜表面進行硬化填平:常溫下,將鏡片清洗后浸入到液態(tài)的加硬劑中浸泡3秒,讓加硬劑在鏡片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膜層,浸泡后將鏡片在常溫下靜置2小時自然吹干,所得的硬化填平層厚度為10微米,以上加硬劑由OPTOOLDSX含氟表面防污涂層母液和1,1,2,2-四氟乙基-2,2,2-三氟乙基醚按1:100的質量比配制而成。對比實施例1在鍍膜后未在膜表面進行離子槍噴擊處理,而是直接填平硬化,其余情況均同實施例1。對比實施例2在鍍膜后未在膜表面進行離子槍噴擊處理,而是直接填平硬化,其余情況均同實施例2。以上各實施例、對比例所制備的鏡片產品分別進行填平加硬層的百格測試、擠壓變形測試和水煮測試,百格測試:在填平加硬層表面用刀劃刻邊長為2mm的正方形格子100個,用膠帶充分粘貼在這些正方形的格子上,快速撕下膠帶時,以正方形的格子上的填平加硬層掉落的多少來評價其在鍍膜層上的附著強度;擠壓變形測試:將所得鏡片擠壓變形100彎并保持4小時,觀察這期間產品表面是否有裂痕出現;水煮測試:將鏡片產品于90℃的水中煮3分鐘,觀察是否有脫落情況,具體的檢測結果請見表1:表1百格測試(個)擠壓變形測試水煮測試實施例10無裂痕無脫落實施例21無裂痕無脫落實施例30無裂痕無脫落對比實施例173/填平加硬層脫落對比實施例279/填平加硬層脫落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