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纜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纜模具。
背景技術:
蝶形光纜具有結構小、重量輕、成本低、施工方便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室內布線領域。但在光纖接續,跳纖制作等特殊情況下,需要用到一種空管蝶形光纜,而現有常規模具為擠壓形式,因此無法生產出空管蝶形光纜,這就需要我們對常規蝶形光纜模具作出改進,以滿足空管蝶形光纜的生產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空管蝶形光纜模具,該模具應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產品質量好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空管蝶形光纜模具,包括用于配合外模的內模;所述內模上制有軸向延伸的纜芯孔與加強件孔并且內模的右端為錐形突出部;其特征在于:該模具還包括用于形成空管的中心桿組件;所述中心桿組件包括水平穿越纜芯孔的中心桿;所述中心桿的左端通過底座與內模固定并且中心桿的右端從左往右伸出纜芯孔。
所述中心桿為空心管。
所述中心桿的外徑與纜芯孔右端的內徑相適合。
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于安裝中心桿的底座中心桿孔以及若干設置底座中心桿孔周圍的底座加強件孔。
所述中心桿與底座中心桿孔通過螺紋結構連接。
所述底座與內模的纜芯孔之間通過螺紋結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模具進行改進,增加了中心桿組件(中心桿和底座),生產過程中通過調節中心桿的伸出長度來改變空管孔徑大小,以此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由于生產工藝與蝶形光纜相似,因此操作簡單,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內模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桿組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底座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8是空管蝶形光纜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空管蝶形光纜模具,包括內模1以及中心桿組件。
所述內模的右端為錐形突出部13,并且內模上制有軸向延伸的纜芯孔11與兩個加強件孔12;所述纜芯孔左大右小;所述加強件孔制于錐形突出部上并且對稱分布在纜芯孔兩側,加強件孔平行于纜芯孔同時加強件孔與纜芯孔連通。所述加強件孔的內徑一般為0.65毫米。
所述中心桿組件包括中心桿3以及底座4。所述底座通過螺紋結構固定在纜芯孔的左端,該螺紋結構包括制于底座外圓周面上的外螺紋以及制于纜芯孔上的內螺紋;所述底座上制有底座中心桿孔(圖中省略)以及若干底座加強件孔(圖中省略);所述底座加強件孔的數量與加強件孔的數量相對應并且底座加強件孔均勻設置在底座中心桿孔周圍。
所述中心桿水平穿越纜芯孔,所述中心桿為空心管并且中心桿的外徑與纜芯孔右端的內徑相適合。所述中心桿的左端通過螺紋結構安裝在底座的底座中心桿孔中,該螺紋結構包括制于中心桿左端的外螺紋以及制于底座中心桿孔上的內螺紋;所述中心桿左端水平向左伸出底座中心桿孔一定的長度并且中心桿的右端水平向右伸出纜芯孔一定的長度(長度根據需要確定)。
為了滿足空管生產需求同時保證模具堅固耐用,所述中心桿采用兩段式結構,即由細鋼管與粗鋼管焊接而成,粗鋼管上制有外螺紋以便于與底座中心桿孔螺紋連接,從而達到調節中心桿水平伸出長度以及控制空管孔徑大小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需要與外模配合使用。外模的結構如圖7所示,外模2上制有軸向延伸的護套孔21并且護套孔的左端與用于配合突出部的內錐孔22連通;內模的突出部伸入內錐孔中時,突出部的外壁與內錐孔的內壁之間形成了利于擠塑料流動的擠出通道。
當內模與外摸完成裝配之后,需要先將加強件依次穿越底座加強件孔與加強件孔,然后將中心桿組件裝入內模中。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對中心桿不斷吹 氣便可以在蝶形光纜中產生空管,同時根據所形成的空管的內徑大小調節中心桿右端的伸出長度;需要較大內徑的空管時,轉動中心桿以增加中心桿右端水平伸出纜芯孔的長度,反之則反向轉動中心桿以縮短中心桿右端水平伸出纜芯孔的長度。生產出的空管蝶形光纜如圖8所示,包括外護套9,外護套的中心設有空心的空管91,空管的兩側設有加強件92。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空管蝶形光纜模具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