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投影幕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投影幕,其包括底幕、側幕以及頂幕,底幕和側幕的第一端連接,頂幕和側幕的第二端連接,底幕的幕面和頂幕的幕面相對設置,其中,底幕的幕面為向頂幕凸出的三維凸面幕面,頂幕的幕面包括三維凹面幕面,側幕的幕面為無縫連接底幕和頂幕的平面或曲面;其中底幕的投影面與頂幕相對,頂幕的投影面與底幕相對,側幕的投影面位于面向底幕和頂幕的一側。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通過底幕、側幕和頂幕之間的配合,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維播放影像的立體屏幕,這樣觀看者就可以從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中更加逼真地觀看影像,從而使觀看者具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專利說明】
_種投影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影像放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投影幕。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影像一般使用平面的幕面進行投影放映。進一步地,也有一些電影放映室使用多塊平面幕組合形成的多面幕進行投影放映,并且,各個平面幕各自放映的影像之間存在關聯性或組合形成整體的影像畫面,以使觀看者觀看時具有現場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均是三維立體的方式存在,而平面幕所投影的效果給人一種平面畫面的質感,無法逼真地再現三維環境,從而減弱了觀看者在觀看過程中的親臨其境的觀看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面組合投影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平面幕無法逼真地再現三維環境以增強觀看者在觀看過程中的親臨其境的觀看效果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投影幕,其包括底幕、側幕以及頂幕,所述底幕和所述側幕的第一端相連接,所述頂幕和所述側幕的第二端相連接,所述底幕的幕面與所述頂幕的幕面相對設置;其中,所述底幕的幕面為向所述頂幕凸出的三維凸面幕面,所述頂幕的幕面包括三維凹面幕面,所述側幕的幕面為無縫連接所述底幕和所述頂幕的平面或曲面;
[0005]其中所述底幕的投影面與所述頂幕相對,所述頂幕的投影面與所述底幕相對,所述側幕的投影面位于面向所述底幕和所述頂幕的一側;
[0006]所述頂幕的幕面和所述側幕的幕面之間還設置有過渡幕面。
[0007]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底幕具有至少一個頂點,所述底幕的頂點位于所述底幕幕面區域的任意位置。
[0008]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底幕的頂點位于所述底幕和所述側幕的交界處。
[0009]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頂幕具有至少一個頂點,所述頂幕的頂點位于所述頂幕幕面區域的任意位置。
[0010]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側幕的幕面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
[0011]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側幕的幕面包括圓柱面主幕面。
[0012]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側幕的圓柱面主幕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O。K270。O
[0013]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頂幕在與所述側幕的非連接側還設置有一向觀看者方向延伸的頂幕延伸面,所述頂幕延伸面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
[0014]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側幕的幕面還包括第一側幕延伸面和第二側幕延伸面,所述第一側幕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側幕延伸面分別與所述側幕的兩側端部相連,所述第一側幕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側幕延伸面相對所述側幕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側延伸面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所述第二側延伸面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
[0015]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影幕中,所述底幕的幕面包括底幕延伸面,所述底幕延伸面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側幕延伸面連接,所述底幕延伸面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二側幕延伸面連接。
[0016]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底幕、側幕和頂幕之間的配合,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維播放影像的立體屏幕,在該多面組合投影幕上播放影像的過程中,觀看者的視野范圍內完全被該多面投影組合幕所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所包圍,這樣觀看者就可以從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中更加逼真地觀看影像,從而使觀看者具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A至2C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A至4C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三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三優選實施例的截面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四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8A至圖SB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優選實施例的頂幕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9A至圖9E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優選實施例的側幕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7]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0028]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9]請參照圖1、圖2A至圖2C,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A至2C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A為底幕的俯視截面示意圖,圖2B為側幕的俯視界面示意圖,圖2C為頂幕的俯視截面示意圖。
[0030]本優選實施例的投影幕10包括底幕11、側幕12以及頂幕13,底幕11和側幕12的第一端相連接,頂蒂13和側蒂12的弟—■端相連接,底蒂11的蒂面和頂蒂12的蒂面相對設置,其中底幕11的幕面為向頂幕13凸出的三維凸面幕面,頂幕13的幕面包括三維凹面幕面,側幕12的幕面為無縫連接底幕11和頂幕13的平面或曲面。
[0031]其中底幕11的投影面與頂幕13相對,頂幕13的投影面與底幕11相對,側幕12的投影面位于面向底幕11和頂幕13的一側。其中底幕11具有一個頂點,且底幕11的頂點可位于底幕幕面區域的任意位置。頂幕13具有至少一個頂點,頂幕13的頂點位于頂幕幕面區域的任意位置。本優選實施例的側幕12的幕面為圓柱面主幕面,側幕12的圓柱面主幕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βι,O。<βι^270°。
[0032]本優選實施例的投影幕10使用時,底幕11、側幕12以及頂幕13分別播放不同的影像畫面,底幕11播放的影像畫面、側幕12播放的影像畫面以及頂幕13播放的影像畫面可為獨立的影像畫面或可形成整體連續的影像畫面。這樣通過底幕11、側幕12和頂幕13之間的配合,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維播放影像的立體屏幕,在該投影幕10上播放影像的過程中,用戶的視野范圍內完全被該投影幕10所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所包圍,并且通過底幕11、側幕12以及頂幕13之間的三個畫面的有效關聯或形成一個整體性影像畫面,這樣用戶就可以從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中更加逼真地觀看影像,從而使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0033]在本實施例中,側幕12的幕面包括圓柱面主幕面部分,并且,圓柱面主幕面所對應的圓心角βι的取值范圍是0°至270°之間,即0° <βι^Ξ270ο。進一步地,當βι = 180°時,并且此時的側幕12的幕面僅有一個圓柱面主幕面,此時,用戶的所處位置的中心點在側幕12的兩個端部及側幕12的圓柱面主幕面的圓心軸線所確定的平面內。這樣,用戶在觀看投影幕10上投影的影像畫面時,用戶眼睛的左右方向的視野廣角為171°左右,此時180°的圓柱面主幕面能夠將用戶的視角范圍均完全包覆住,因而使用戶更加真實地感受影像的逼真感。
[0034]優選的,當用戶需要在觀看時需要進行移動或轉動時,則需要將圓柱面主幕面的覆蓋角度進一步增大,優選為左右各增加45°,即270°。
[0035]請參照圖3、圖4Α至圖4C,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Α至4C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其中圖4Α為底幕的俯視截面示意圖,圖4Β為側幕的俯視界面示意圖,圖4C為頂幕的俯視截面示意圖。該投影幕20包括底幕21、側幕22以及頂幕23。
[0036]在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優選實施例的投影幕的側幕22的幕面還包括第一側幕延伸面221以及第二側幕延伸面222,第一側幕延伸面221和第二側幕延伸面222分別與側幕22的兩側端部連接,第一側幕延伸面221和第二側幕延伸面222相對側幕22對稱設置;第一側延伸面221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第二側延伸面222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底幕21的幕面包括底幕延伸面211,底幕延伸面211的一側與第一側幕延伸面221連接,底幕延伸面211的另一側與第二側幕延伸面222連接。
[0037]本優選實施例的投影幕使用時,用戶的所處位置的中心點在側幕22的兩個端部及側幕22的圓柱面的圓心軸線所確定的平面內,從而完全包覆了用戶在水平方向的視野廣角的范圍,使得用戶所感受的外部環境就是側幕22的幕面上所播放的影像環境。具體地,第一延伸側幕221的幕面和第二延伸側幕222的幕面可以均為平面幕面的形式;也可以均為多個相同的圓柱面副幕面相互連接組成的形式;或是一個平面延伸幕面與圓柱面副幕面相互連接組成的形式,其中,該平面延伸幕面連接在圓柱面主幕面和圓柱面副幕面之間;從而將用戶的水平觀看視野廣角完全包覆。圖4Β為平面幕面形式的側幕。
[0038]具體的,底幕延伸面211的一側與第一側幕延伸面221連接,底幕延伸面211的另一側與第二側幕延伸面222連接,這樣投影幕20可以做到一體化設計,進一步增強用戶的觀看體驗。
[0039]在第一優選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優選實施例的投影幕通過側幕延伸面和底幕延伸面的設計進一步提高了投影幕的3D顯示效果。
[0040]請參照圖5和圖6,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三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三優選實施例的截面圖。其中圖6是沿圖5的H-H’以及垂直線構成的平面的截面圖。該投影幕30包括底幕31、側幕32以及頂幕33。
[0041]本優選實施例中,底幕31的頂點位于底幕31和側幕32的交界處。這樣用戶在觀看投影幕30的畫面顯示時,可以保證底幕31的內容被完整觀看到,并且底幕31可以較好的體現球面三維影像畫面,如地球或海面等場景。
[0042]請參照圖7,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第四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該投影幕40包括底幕41、側幕42以及頂幕43。本優選實施例的投影幕40的側幕42的幕面還可為一平面,投影幕40的底幕41以及頂幕43的設計可與上述的投影幕的其他優選實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這樣可以在保證3D影像展示的基礎上,降低側幕42的制作成本。
[0043]請參照圖8A至圖SB,圖8A至圖SB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優選實施例的頂幕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頂幕81可以包括一個頂點(如圖8A所示)或多個頂點,如一個頂點平面等。當然這里投影幕的底幕也可包括一個頂點或多個頂點,如一個頂點平面等。
[0044]優選的,頂幕81在與側幕的非連接側還設置有一向觀看者方向延伸的頂幕延伸面82,頂幕延伸面82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具體如圖SB所示。這樣用戶觀看到的頭頂環境利用頂幕81和頂幕延伸面82的幕面播放的影像畫面來模擬,更深入地提升觀看者觀看影像畫面的三維立體效果,同時感覺到親身處于影像畫面之中。
[0045]為了能夠讓觀看者觀看畫面順暢并且沒有突兀感的影像畫面,在不改變影像后期制作的工藝,因而改變了屏幕的流暢程度以達到前述目的,因此,頂幕81的幕面還包括過渡幕面(圖中未示出),過渡幕面設置在三維凹面幕面與側幕81的幕面之間,以使側幕81的幕面與三維凹面幕面之間平緩過渡,從而使三維凹面幕面與側幕81的幕面的連接處更加順暢,所播放的影像畫面也更順暢。
[0046]請參照圖9A至圖9E,圖9A至圖9E為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優選實施例的側幕的截面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的側幕的幕面截面可為弧面或平面中的一個,具體如圖9A至9E所示。用戶可根據要求選擇合適形狀的側幕。
[0047]本實用新型的投影幕通過底幕、側幕和頂幕之間的配合,形成了一個立體的三維播放影像的立體屏幕,在該多面組合投影幕上播放影像的過程中,觀看者的視野范圍內完全被該多面投影組合幕所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所包圍,這樣觀看者就可以從播放的三維影像畫面中更加逼真地觀看影像,從而使觀看者具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0048]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幕、側幕以及頂幕,所述底幕和所述側幕的第一端相連接,所述頂幕和所述側幕的第二端相連接,所述底幕的幕面與所述頂幕的幕面相對設置;其中,所述底幕的幕面為向所述頂幕凸出的三維凸面幕面,所述頂幕的幕面包括三維凹面幕面,所述側幕的幕面為無縫連接所述底幕和所述頂幕的平面或曲面; 其中所述底幕的投影面與所述頂幕相對,所述頂幕的投影面與所述底幕相對,所述側幕的投影面位于面向所述底幕和所述頂幕的一側; 所述頂幕的幕面和所述側幕的幕面之間還設置有過渡幕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幕具有至少一個頂點,所述底幕的頂點位于所述底幕幕面區域的任意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幕的頂點位于所述底幕和所述側幕的交界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幕具有至少一個頂點,所述頂幕的頂點位于所述頂幕幕面區域的任意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幕的幕面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幕的幕面包括圓柱面主幕面。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幕的圓柱面主幕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氏,0°<氏彡270°。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幕在與所述側幕的非連接側還設置有一向觀看者方向延伸的頂幕延伸面,所述頂幕延伸面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幕的幕面還包括第一側幕延伸面和第二側幕延伸面,所述第一側幕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側幕延伸面分別與所述側幕的兩側端部相連,所述第一側幕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側幕延伸面相對所述側幕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側延伸面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所述第二側延伸面的幕面包括但不限于弧面或平面中一個。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幕的幕面包括底幕延伸面,所述底幕延伸面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側幕延伸面連接,所述底幕延伸面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二側幕延伸面連接。
【文檔編號】G03B21/56GK205691931SQ201620555068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公開號201620555068.0, CN 201620555068, CN 205691931 U, CN 205691931U, CN-U-205691931, CN201620555068, CN201620555068.0, CN205691931 U, CN205691931U
【發明人】耿廣洛
【申請人】深圳市華科創展科技有限公司